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索达吉堪布:《现观总义》讲记 第五课 |
 
索达吉堪布:《现观总义》讲记 第五课 华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祈祷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祈祷上师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五课 甲二(大乘道之加行)可分为二:一、证悟自在之正等加行;二、证悟稳固之次第加行。 乙一、证悟自在之正等加行: 所谓“证悟自在”的含义,是指虽然通达了以前面的三智所表达的,作为所知的一切万法之法相,并将三乘的所有证悟境界作为发愿对境,但却没有自在地获得稍许的证悟功德。 虽然已经抉择了以前面三智所表达的、作为所知一切万法的法相,并将声闻缘觉、菩萨、佛三乘所有证悟作为发愿对境,可是尚未得到稍许三智之证悟功德。这里是说,最初只以闻思方式了知三智,并有了发心。 这就如同某个穷困的奴仆即使可以对某个财主的所有财产了如指掌并清点盘查得一清二楚,但自己却无权控制哪怕缝衣针之类的一分一文的财产一样。 比喻讲得很清楚,仆人对富人的财产再了解,也没有一点点享用的权利。就像在藏地,有的主人拥有两三百头牦牛,仆人把数字算得很清楚,甚至熟知每一头牦牛,但没有任何权利。同样的道理,闻思过程中即使你对色、声、香、味等一切万法的法相了如指掌,对其作用、果、本体也一清二楚,但没有实地修持,改变自相续很困难。而即便是人身难得,光是闻思不去修,也不行。 所以,只是对三智进行闻思并作为发愿对境,虽然抉择得很清楚,但对相续还没有大的作用。因为闻思其实离不开修行,仅闻思而不修行,那就像仆人算主人财物一样,无法真正调伏烦恼。 因此,首先从无常之相入手,直至最后的佛相,都以二谛双运的方式进行修习,令尚未生起的证悟生起,就是所谓的“证悟自在”。 那该如何修持呢?我们先从无常相入手,一切万法无常、一切有漏法皆苦、一切法无我……直到佛相之间,对这一百七十三相都以二谛双运的方式修持。在胜义中,无常、痛苦等一切了不可得,安住远离戏论的境界。凡夫不能真实修胜义谛,但可以将其作为发愿对境来修;或者以《中论》等的理证观察:在胜义中,杂染清净、凡夫佛陀都了不可得,以有缘或总相方式修持。在世俗中,有些相能直接领受,如万法无常、有漏皆苦等,可以修持;而有些则无法直接体会,如佛陀身口意不可思议的如海功德,菩萨的三十七道品等,所以只能作为发愿对境,就像小学生把博士课程作为发愿对境一样。 通过修行,自相续中未生起的证悟可以生起。以前只是理论上了解万法无常,现在通过观修已经真正通达了,这就是证悟自在的正等加行。它所修的对境是一百七十三相,修行方式为二十种加行,可归纳为无住加行和无行加行,分别以不缘所取和能取的方式来修持。 所谓“证悟稳固”的含义,是指将以前在自相续中所产生的一切修习[证悟]前后相联而令它依次现前,依靠闻思令尚未产生(的证悟)依次现前,并逐渐纯熟。为了(各种证悟)能够在相续中产生,而以猛厉发愿、精勤修持的方式,使以前在相续中产生的所有证悟娴熟精纯,就是所谓的“证悟稳固”。 证悟稳固是指次第加行。在之前的修行中,修无常、痛苦、无我等相没有次第,不断修习以后才可以次第现前。比如正等加行时,修无常,再再修无常,修空性,再再修空性,没有总的次第性和连贯性;而修次第加行时,以布施、持戒、安忍等摄持诸相而次第修持,以前未证悟的可以现前,已证悟的得以稳固。这就是证悟稳固的次第加行。 为说明正等加行与次第加行的关系,华智仁波切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 打一个比方,幼童在学习文字的时候,首先要依靠逐字拼读“!(嘎)、#(卡)”等字根的方式来学习每一个字母,这就相当于正等加行。 比如有些孩童学藏文,他先“嘎、卡、噶……”分开学每一个字,这叫嘎,这叫卡,一个一个拼读。同样,修正等加行时,一百七十三相的每一相——无常、痛苦……都分别修持。比如修地狱痛苦,痛苦的本体是什么,寿量如何,苦受程度如何……相当于单学一个嘎字,修持过程中没有连贯性和次第性,只对一法修习精通,这就是正等加行。 所以在我们平时的修行中,你单独观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布施、禅定或上师瑜伽,其实属于正等加行的修法。从比喻上,相当于藏文的逐字拼读,或者学汉语拼音的b、p、m、f。 然后,将前面所学会的众多元音字母与辅音字母串连起来,学习拼读 诸如“?%?- o?(桑吉)[佛陀]”之类的词语, “桑吉”是藏文的词,“桑”由三个字母组成,“吉”由四个字母组成,就像汉语的“杭”(hang)字,也由几个拼音字母组成。分开的字母串连后,可于同一时间发出“桑”音。 这种以串习而令其娴熟练达的过程,就相当于次第加行。 就像这样的熟练状态,修次第加行时,布施波罗蜜多中圆满六度的同时,可以摄持诸相次第而修。这种修法现在想是很困难,又要布施、又要持戒、又要安忍……就像念“嘎”的同时又要串连其他字,刚开始肯定很困难,但纯熟了也就不困难了。所以,经过漫长地修习,一刹那间照见一切万法的佛智之因缘——次第加行,也肯定能生起来。 至于顶加行与刹那加行二者,则是修习前面两种加行达至顶峰的道之标准,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修法。 正等加行达到一定标准时叫顶加行;次第加行达到顶峰时是刹那加行,此时一刹那中照见一切万法,是加行的最高境界。所以,这两者——顶加行与刹那加行不过是前面两种加行的顶峰,并不是其他修法。概括来讲,四加行包括于正等加行和次第加行,次第加行又间接包括于正等加行,所以正等加行可以包括其他三个加行。因为正等加行的所修是一百七十三相,一百七十三相达到稳固阶段是次第加行,而其余二加行只是此二加行之果。 所以最关键的,先闻思三智,再以正等加行修持。为什么本论的正等加行讲得广,其他三加行较略,就因为其他三加行只是修行的不同阶段,而最根本内容在正等加行。所以,学了华智仁波切的《总义》,基本会知道《现观庄严论》的主要和次要内容,虽说《般若经》的道理都很圆满,但闻思时还是要有侧重。 正等加行达到究竟之法可分为(与顶加行相应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属于世间道的,在相续中生起成为压制能取所取四种分别念 对治的标志加行[暖顶加行]以及相增长加行[顶顶加行])等功德,也即加行道顶位。 正等加行的修行过程中,相应的法达到究竟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属于世间道,能压制相续中能取所取四种分别念 ,但不能从根本上断除所有所断,只是压制。此时自相续依次生起标志加行(暖顶加行)、相增长加行(顶顶加行)、忍顶加行和世第一法顶加行的功德。 在世间修所生慧的证悟中,再没有更超胜于此的境界了; 在凡夫位中,修持正等加行到达加行道,世间智慧中最殊胜的智慧可以生起,有暖、顶、忍、世第一法四种。 在圣者道中,首先是见道所断[第二阶段],在相续中生起将能取所取四种分别念连根斩除的对治之法——见道无分别智慧,就是见道顶加行。在现见法性的根本定证悟中,再没有更超胜于此的境界了; 第二阶段在见道。此时相续中生起一地菩萨的智慧,能取所取四种分别念的见断部分从根本上被断除。从现见的角度,再没有更超胜于此的智慧。也就是说,获得一地菩萨时,对万法本性该见的已见,再没有更高的所见。当然从修行的角度,还有更超胜的智慧。所以有些论师认为:从所见的角度,一地菩萨与七地菩萨甚至与佛都没有差别;但从能见修行的分明层次安立时,还有更明显、更超胜的境界。 紧接其后[第三阶段],便是修道所断,在相续中生起将能取所取四种分别念连根斩除的对治,并依靠所有相之等持,而自在获得世间利乐他众的所有成就,就是修道顶加行。 至于自相续中以能取所取方式存在的修道所断,在生起二地到十地之间的修道智慧时才被断除,并且依靠相之等持获得利益一切有情的成就,这就是修道顶加行。所谓相之等持,就是在不舍弃入定境界的同时,安住布施、持戒等相饶益无边众生之不可思议等持。这是第三阶段,修道顶加行。 在从有学道的角度所修持的等持中,再没有更超胜于此的境界了; 从见的角度,一地菩萨的境界最殊胜;而从有学道修持的角度,这是最殊胜的等持。 最后[第四阶段],从根本上断除执著二谛的差异、贤劣或者相违的细微耽执,在相续中生起以缘、相、因三者为主的无分别智慧,便是无间顶加行。 第四阶段的无间顶加行,于十地末尾时从根本上断除分别二谛之戏论。十地之前仍有二谛相违的分别,认为胜义谛殊胜、世俗谛低劣,不说凡夫,七地、八地也还有细微的分别。“什么时候能通达胜义谛?世俗谛全是迷乱假相……”我们总会这样耽执。而这种粗大耽执,以及大菩萨的细微耽执,十地末尾时会全部断除,并生起以缘、相、因三者为主的无分别智慧,如本论云:“无性为所缘,正念为增上,寂静为行相。” 所有修道,十地末之无间顶加行是最高、最深的修法,因此有很多辩论。对方对二谛有很多邪见,比如认为二谛是分开的,等等。因此弥勒菩萨在本论的颂词中,以十六个辩答遣除责难。 因为在(无间顶加行)与究竟所得之果——法身之间,已经不存在其他道的阻隔了。 此时再无其他阻隔,马上获得佛果了,所以叫无间顶加行。 在修习次第加行达至究竟之际,也就是刹那加行。 次第加行到达究竟,叫刹那加行。就像正等加行的果是顶加行,次第加行的果是刹那加行。也就是说,从证悟获得稳固的角度,次第加行是因,刹那加行是果。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第五课思考题 14.请结合比喻说明,“证悟自在”和“证悟稳固”分别是怎样的加行?你对这样的修行方法有信心吗?请谈谈你的感想。 15.四种加行之间有怎样的因果关系?其中正等加行达到究竟,有哪几个阶段?请简单阐述。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