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如何对待持戒的困惑——兼述天台智者大师有关持戒层次的划分及其现实意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如何对待持戒的困惑——兼述天台智者大师有关持戒层次的划分及其现实意义

  天台山佛学院 超然

  今日的出家人,普遍存有一种困惑,那就是关于受戒与持戒之间的矛盾。学人亦不例外,记得出家一年以后,恩师命我去求戒,学人初甚欢喜,继而面露愁容,白师言:“弟子业障深重,沙弥十戒尚未持好,恐无资格前往求受戒。况以蕅益大师之贤,尚舍比丘戒,以菩萨沙弥自居,终生不收徒众,不登讲席。弟子何德何能,剃度仅一载,竟敢前往求戒?”恩师抚顶笑曰:“你莫错会蕅益大师之苦心,大师此举,无非教人尊重戒法,岂令后人皆仿效之?倘如此,出家人若皆不受具戒,如何度僧以续佛慧命?佛法岂不将速灭耶!吾知汝尚有道心,故遣汝求戒,速去莫疑,勤忏罪业,早具僧格,将来自利利他,方不负此生也。”

  学人承恩师慈命,前往求戒,戒期中,有三百佛子,少者二十,长者六旬。学人正值而立之年,不料竟得病最重,心动过速,身体孱弱不堪,虽勉力支持,拜愿到中途却往往无力起身。可谓罪业深重矣!如此一月有余,直到受菩萨戒前一日,病方愈,只身体尚虚弱。待教授阿阇黎讲解比丘戒竟,学人不禁身冒冷汗,自思求戒尚且如此不易,这二百五十条清净戒法若持守起来,又是何等地艰难!若不持守清净,岂不枉造地狱罪业?

  学人带著这种困惑,回到恩师身旁。恩师戒腊已廿夏,一向谨重戒法,且已率众结夏安居多年,于开遮持犯悉皆明了。然虽蒙恩师谆谆教导,学人因资智浅陋故,心中疑团仍未能去尽,后又随因缘转至他方,而心中常有不安,总觉于戒亏欠甚多,常忧未来地狱之苦。

  后有幸学习天台教观,从《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学到了智者大师对持戒层次的划分,忽觉茅塞顿开,方知持戒亦可循序渐进,随分随力,渐得清净,不必徒生烦恼。如久病人骤得甘露,学人身心轻安,而不忍独享。故今将大师原文录上,并略作解释,不当之处,还请十方大德指正。

  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第二卷中说:“广明持犯者,从初心至佛果,以明持犯,有十种:一、持不缺戒。谓持初四重不犯。

  (略释:持不缺戒指的是行者能够持守比丘戒中的第一篇,即四根本戒不犯。)二、持不破戒。谓对僧残不犯。

  (略释:持不破戒指的是行者能够持守比丘戒中的前两篇,即四根本戒和十三僧残不犯。)三、持不穿戒。谓对下三篇不犯。

  (略释:持不穿戒指的是行者能够持守全部五篇二百五十条比丘戒不犯。应包含犯轻罪并已忏悔清净者。)四、持无瑕戒。亦名不杂戒,谓不起谄心,及诸恼觉观杂念,亦名定共戒。

  (略释:持无瑕戒指的是行者心中不起是非之想,也不起种种烦恼及散乱念头,其心常住于正念,与定相应,所以也叫定共戒。)五、持随道戒。即是心行十六行,观发苦忍智慧,亦名道共戒。

  (略释:持随道戒指的是行者能够从心中观照四谛十六行,即观照苦集灭道的十六种行相,从而断三界见惑尽,发起出世真智慧。实际上,就是已经证得了二乘的初果须陀洹,所以也叫道共戒。)六、持无著戒。即阿那含人,若断欲界九品思惟尽,名断律仪戒,乃至色爱无色爱等诸结使尽,皆名无著戒。

  (略释:持无著戒指的是行者断三界见惑之后,又断了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中的前九品,即欲界五趣杂居地的九品思惑。则已证三果阿那含。直到行者断尽全部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尽,而证得四果阿罗汉,则已断尽三界内的见思烦恼,自证不受后有,都叫做持无著戒。)七、持智所赞戒。发菩提心,为令一切众生得涅槃故持戒。如是持戒,则为智所赞叹。亦可言持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此戒能至佛果,故为智所赞叹。

  (略释:指智所赞戒,必须以发菩提心为前提,为令一切众生都能出离生死苦海,成就无上佛果而持戒。所持为菩萨戒,对汉地而言,也就是梵罔经菩萨戒。如此持戒,能速成佛道,则被有智慧的人所称赞,故名智所赞戒。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卷一上说:“当知小乘之极果,不及大乘之初初。”小乘之极果,指的是阿罗汉果;大乘之初初,指的是初发菩提心,开始持守菩萨戒。由此可见智者大师对发菩提心持菩萨戒之赞叹。)八、持自在戒。菩萨持戒,于种种破戒缘中,而得自在。亦可言菩萨知罪,不罪,不可得故,但随利益众生持戒,心无所执,故名自在戒。

  (略释:持自在戒,指的是贤圣位的菩萨,因已悟得诸法实相故,能在被迫破戒时,心得自在。也可以说,菩萨已亲证知罪性了不可得,不以持戒为功德,不以破戒为过失,心行平等,但随为利益众生之菩提大愿而持戒,了无执著,因此叫做持自在戒。例如鸠摩罗什大师之被迫有女眷,道济禅师之颠狂酒肉等,就示现的是此种持戒层次。学佛人万不可无知诽谤。但我们凡夫僧必须有自知之明,切莫盲目仿效,否则将徒增无边罪业。)九、持具足戒。菩萨能具一切众生戒法,及上地戒。

  (略释;持具足戒指的是圣人菩萨,能具足持前面所述的一切众生戒法,并包括初地以上菩萨的戒法。)十、持随定戒。不起灭定,现种种威仪戒法以度众生。

  (略释:持随定戒指的是诸佛如来,于大般涅槃中,不住生死故,常在定中;不住涅槃故,又能乘本愿力,示现种种威仪戒法以度十方世界之众生。)

  在叙述完毕十种持戒层次后,智者大师又进行了分析,认为前四种是世间兼出世间戒,中间两种是出世间戒,后面四种是出世间上上戒。最后大师又总结说:

  “故经言:唯佛一人具净戒,余人皆名破戒者。复次,今明持戒者,但随分随力,而修习令增进,渐渐清净,若不尔者,不能生诸禅定。

  可见,智者大师通过对持戒层次的划分,为后世行者,尤其是末法时代的出家人,指出了一条“随分随力,而修习令增进,渐渐清净”的持戒之路,以为生定发慧之基础。实际上,从戒律学上讲,能持不缺戒,即对四根本戒不犯,则能保证比丘资格不失,终此一生,也不枉出家一场,所以有些老和尚经常教导我们:“能把这身衣裳穿到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破一条根本戒的过失,远大于破全部下四篇戒的过失。反过来说,持四根本戒的功德,也远大于破全部下四篇戒的过失。功过相较,能持四根本戒不犯而终其一生的比丘,也是有功德的,虽然他可能很平庸。况且,下四篇中的大部分戒条还是不难持守的。即使因为习气重的缘故,而有所违犯,还可以通过作法忏来恢复清净。遗憾的是,目前汉传佛教寺院中,能如法半月诵戒,并做羯磨忏悔的道场还很少。

  对于一个年轻的比丘来讲,能持清净十三僧残戒是需要相当毅力的。一旦违犯,按律当于二十僧中出是比丘罪,兼行波利婆沙及摩那埵,方可恢复清净。但这也需要很大的勇气。一般的人,很难如此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犯戒行为,总是因为面子的缘故而进行覆藏,久而久之,即成心结(烦恼),对自己修持佛法失去信心,原有的道心也随之退失。这种结果是可怕的。所以有人说:“出家一年,佛在心间;出家两年,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天边。”因此而退失道心实在是太可惜了。

  其实,这种烦恼是大可不必的,只要转换一下思路,能持守住四根本戒,即使对僧残戒有所违犯,也还是达到了智者大师所提出的持不缺戒的要求。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不仅比丘资格未失,而且持戒的功德是大于破戒过失的。因此,不必产生过多的烦恼,更不必因此而失去修行的信心,甚至退失道心。而应该如智者大师告欣我们的那样“但随分随力,而修习令增进,渐渐清净。”这才是最合理的态度。

  当然,既然已经受了比丘戒,就应该尽力去持守,即使犯了轻罪,也应该如法羯磨忏悔以恢复清净,并常存惭愧之心。无论如何,四根本戒是一定要严守的。在此基础上,最好能够发菩提心,持菩萨戒,如智者大师所说的那样,持智所赞戒,则能速成佛道;也将被一切有智慧的人所赞叹。前文曾引智者大师之言:“当知小乘之极果,不及大乘之初初。”可见智者大师是如何地赞叹发菩提心与持菩萨戒。

  对于发菩提心的比丘来说,持梵罔经菩萨戒比持比丘戒要容易,所获得的功德也更为殊胜,智者大师的话已足以证明这一点。这就为我们末法时代的出家人指出了一条量力持戒之路,就是在严持四根本戒的基础上,随力持守比丘戒,逐渐增进。同时把发菩提心,持菩萨戒做为重点,尽力去行。这与汉地大乘佛法的精神是相应的。不应该因为戒法细相未持守清净而生起烦恼,这样做徒劳无益,只能损伤信心与道心。倒不如在存惭愧心的同时,随力持守,渐次增进,则更为合理与现实。当然,这只是针对普通人而言,至于那些根基深厚的大德善知识,则能够两者兼顾,他们是真正的法门龙象,学人不胜仰慕而随喜之。并祈廿一世纪之佛法,人才辈出,法运昌隆。■

 
 
 
前五篇文章

室利沙是明代五台山著名的密宗高僧

说段禅话

随笔禅话——内心世界

随笔禅话——谈“外表美”

随笔禅话——“千江有水千江月”

 

后五篇文章

人与自然观点:动物伦理之论述(下)

浅说水陆法会

对大香林建弥勒净土的思考

佛教天台宗与绍兴的关系(下)

佛教天台宗与绍兴的关系(上)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