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一念三千之探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一念三千之探释
  常义
  序 论
  传人中国二千年的佛教,随著时代而变迁,其演变和宇宙的现象与人心则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及众生根机的差异所致。智者(五三八~五九七)大师禀持佛陀慈悲为本怀,而组织中国创立的天台教学,且阐扬圣者弘法的本志,依《法华经》明示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无差别论调,显现佛心与众生心之平等,究其论理中心在於圆融三谛义,而此妙理与印度诸论师相比较,如马鸣、龙树等菩萨所著之论典丝毫不逊色,然其中心思想可为一念三千论!
  由天台思想的发展上,所谓一念三千,是承自慧思(五一五—五七七)大师的一心三观,及北齐慧文禅师的三智一心,而此立论点则由《大智度论》第二十七卷中的“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为依据!由此可知思想渊源是由印度的龙树菩萨!龙树大士的《大智度论》思想由鸠摩罗什三藏译成中文后,被慧思大师运用于实践修持,及与《法华经》的结合而发挥,奠定天台教学的基础!
  传及智者大师,更由《法华经)的十如是,《大智度论》的三世间乘以十法界,便成众生当下的一念中,即具足三千世间的诸法性相论的了!
  教观双运为天台宗的殊胜法门!即教指教学理论,在《法华玄义}用五重玄义解释法华经题,属哲学理论门;观为实践,如《摩诃止观》以文字般若导正暗证者,乃属实践观心门;两者的配合,如车之两轴,鸟之二翼,缺一不可,因而成为天台学的特色!而探究其实相的中心思想,则所谓“一念三千”之世界观,亦是古来被誉为天台观行学中最重要法门之一!降至唐代以后,为对抗华严宗等则更加显著发挥其深奥妙论是值得研究!
  一、圆融三谛圆融三谛理,是由智者大师依法华原理加以阐述。然在南北朝时代,因继承印度思想,故而皆对实相道理,唯以真俗二谛来解释,及至后来虽有少数学者推崇三谛理,亦未超出其整然组织系统的范围。
  三谛是指真、俗、中的谛理,乃基依《仁王经》卷二(大正八·八二九a)“二谛品”与《璎珞经》“佛母品”(大正二四·一0一八b)及“因果晶”(大正二四·一0一九c)等二经的思想而来。虽有三谛的论调,却系属别教,以隔历不融义,非为圆教实相真理。在《玄义》(大正三三.六八二9)云:“若隔历三谛,粗法也;圆融三谛,妙法也,此妙谛本有。”所谓“隔历三谛”乃将三者间,各自划分成独立形态,虽从真俗二谛人中谛后,则舍离空、有二边,称作“但中”;然依圆融三谛真义,其三者间视为一体,相互依存,即各谛中本具其他二谛,是相即无有差别,为法界一切诸法规范之根本。如《法华经》方便品云:“诸佛出世,为令众生,开示悟人佛之知见。”所谓知见,则是指三谛妙体而言;又此圆融互具,而展开实践哲学的《摩诃止观》所依据之处,其显现极致观行的全貌,则是“一念三千”的妙论!因而,若不解天台性具思想,绝无法正确认识妄心分析论的真髓!
  二、一念三千之出处与渊源《摩诃止观》(大正四六·五四:)卷五云:“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由此得知,十界互具,加三十种世间,则成所谓“一念三千”。此论调乃依《华严经)(大正九·五七二a)十法界,《法华经)(大正九·五c)十如是,及《大智度论》(大正二五·四0二a)三种世间,即依两经一论的相乘而组织成就,一一诸法具一切法,强调心、佛、众生等三法,为绝对平等妙义!
  在《法华玄义》中,亦有类似一念三千之语,如(大正三十三·六九三c)云:“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及(大正三三·六九六a)云:“百界千法于一念中悉皆备足,此心幻师於一日夜,常造种种众生、种种五阴、种种+国土。”由此一念三千论,不独《止观》的专述而已。
  从历史上得知,智者大师先《玄义》而后再《止观》(同于荆州玉泉寺),系是于隋文帝开皇十四(西元五九四)与十五年的夏安居中宣讲,悉由章安大师记录成册的。然《玄义》文词中,常常提及“如止观云云”等字样看(大正三十三·六九六b),故可断言一念三千根源,出自《摩诃止观)是为肯定无疑!如若由上两论相对应的研究,更可明了教观双美之特色,即理论与实践互摄互照,方能成就妙法的真实义!
  三、十界互具论的依据
  从上可知,十界互具,是以个别即全体之圆融三谛思想为基础,扩展开来则为整个宇宙观。对于十法界内容,各经论文中,却无明细记载说明,唯有概念性之论述而已。除《华严经》外《大智度论》(大正二五·二五七—二五八b)及《法华经·法师品》亦仅有略述而已!
  就十界而言,又称十法界,是将迷悟、染净之世界,区分为十种类别,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前六种属凡夫迷界;后四种乃圣者悟界。又此染净或谓六凡四圣,因有其差别相,始称“法界”。就空观言,法界是离一切相貌;假观,是十界各自存在事实;中观则明显表达差别即平等义。故於法界内,有具真、假、中三谛真理的存在。
  依此,中道实相圆融的关系思想上,得知,自佛界乃至地狱等诸法,於其心中各具其他九界;换言之,十界内的各一界,当下是一完整小宇宙。如佛界内具菩萨、缘觉乃至地狱等九界;在地狱界同时,亦具恶鬼、畜生乃至佛等九界。因此,十界内之一一,皆为同等,尽是全体与绝对。
  若从俗谛差别相来看,只有大小宇宙的分辨而已,其本质内容是完整的,如一小滴海水,同等为大海咸味!
  十界互具的含具原理,能让吾人体会于日常生活中,一念心对六尘时随其染净之不同,而生诸种种的演化是可怕的!如三毒炽盛,犯上品五逆十恶者,即感极苦境界,所谓地狱惨状;贪嗔私心,犯中品五逆,坠现饿鬼;贪痴造作,犯下品五逆者,则变畜生情景;反之:较竞傲慢而修下品十善者,是阿修罗,坚守五戒行中品十善,为人间界;修上品十善外加禅定者,升天界享天福;若有出离心,闻法观四谛,即达声闻位;观十二因缘,人於缘觉界;发四弘誓愿,修六度万行,即称菩萨;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者,敬尊为佛界。换言之,十界互具的思想,绝非是离开现实生活,另外去寻安乐净土!即意针对当根尘相触,所生一念偏差之妄心生起时,不为其迷惑,导以净化现实生活,方是真正佛道为旨趣。如《法华经》(大正九·四三c)“如来寿量品”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园林诸堂阁,种种宝庄严。”这是主要明示娑婆即净土的妙理,亦显示一切感受,由本身行为造作所成。由此,如是善恶等果报,虽同时空演变,却显明火烧及安稳之悬殊差别!因此,为欲离灾难,应如法实践修持,於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检点身、口、意三方面的动作是否与佛理相应。若随从妄念耸使,而自招身心折磨,堕落轮回不息,岂不殊为可惜!
  有关上述圆融谛理,由“性具说”而来,是智者大师独创发现。然在当时似乎不常论及性具说,降至唐代湛然大师,注解天台三大部,及其所著《金锌论)时,出现的词句较多。“性”字乃出自《法华经》十如是,所谓“如是性”而“具”字的运用,较广泛于三大部中皆有所见,故就十界互具说,其实是强调“具”的思想宣扬。
  但现代学者认为十界互具观念,是来自《华严经》,如“光明地品”(大正·九·四二三a)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对照《法华文句》(大正三三·四三。)云:“一中具无量,无量中具一”。是以将“解”字换成“具”作解释;或“卢舍那品”(大正九·四一二c)云“……于此莲花藏,世界海之内,一一微尘中,具一切法界……”说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思想。然此观念,于一般大乘经典,处处可见类似述说;如《大品经》:“一切法趣一切法”、《金光明经》:“一切法含摄一切法”,及《维摩经》(大正一四·五四六b):“须弥人芥子中”等,诸文虽无完整文字证明,其思想却是相同。再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与“法师品”,皆示一切众生,若如法观行,皆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又“普门品”以佛菩萨应化度众之悲心,充份显示互具的思想。因此,用字论理“十界互具”出自《华严经》或许可行;然依实际修行成就者而言,并非狭限于一经典,且依《法华经》为骨干,经头陀修行得其自内证,所流露出三大部巨作来说,却未有其正确之论证性!况《华严经)依智者大师所判,为隔历不融,缘理断九之别教理,是值商略研讨的必要!
  (一)十如是
  百法界具体存在现实相,再以十如是相乘,即为百界千如(大正三三·六九三。)。十如是,出自《法华经》(大正九·五。)方便品:“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即理解诸法实相,依此十种角度给予共通之形式限定。
  甲、释义
  十如是“相”,指外表形状,能容易辨别识明,如水火相别,易见可知。“性”,不可变异,为内在潜伏之自性,如竹木本具火性,虽无法见,遇缘则能烧尽。“体”,实主本质,即以外相与内性之和合,如十界之阴人,皆以色心为主体。“力”,堪任之用,于本体上,具有潜在力量,如机械之功能。“作”,显示运行,依力量而起动作,如十法界造作。“因”直接原因,有招感义,又名为“业”,如现果报,必有原因。“缘”,间接原因,有资助义,即加诸于亲因上之增上缘,如三途以无明与恶爱为助缘始然。“果”,是克获义,由因、缘和合成,所生结果,显示因果为一体,如善因善报之等流果。“报”是酬因义,所谓果报,由现世所作所为,感来生异熟报果,如行上品十善业,来生得天人报。“本末究竟等”之“本”指最初“如是相”,“末”是“如是报”,“等”是平等义,即从“本”乃至“末”皆归趣于同一实相,而究竟平等,所谓即空即假即中,如中道实相之圆融三谛妙理。
  乙、历代诸师看法
  有关十如是的内容,在南北朝时代就众说纷纭。有一派学者认为《正法华经》(西晋·竺法护译)较《妙法莲华经》接近梵本。盖其经(大正九·六八c)文,皆无十如是记载,唯陈述:“如来皆了诸法所由,从何所来?诸法自然,分别法貌众相,根本知法自然。”与世亲菩萨所著《法华论》(大正二五·一四b)云:“唯佛如来能说一切,何等法、云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体法”等相比对,皆只有五种法解说,证明《正法华》近似梵本的理由。
  然《法华经》众所皆知,其伟大理论,是一切众生皆能成佛,若不明示其体、相、用,如何上求下化,九界如何人佛界?若仅用五种法,表示诸法实相,似乎不契应当时之机宜,故鸠摩罗什三藏藏门下,竺道生(三五五—四三四)大师将“本末”“究竟”分开,成十一事缘,目的是表示菩萨在学习无量法门时,皆需了知其始末。因此,若十界互具,经断妄见之真谛为主,那么“十如是”则是运用妙法之俗谛理。是以,智者大师认为“十如是”乃援引《大智度论》(大正二五·二九八c)的九种法:体、法、力、因、缘、果、性、限碍、开通方便等思想而来,与十如是对应互称,则其中“各有法者”对“如是作”;“限碍”对“相”;“果”则兼含“果”、“报”;开通方便则是本末究竟等义,馀者同名可解。上述的互配,如《法华文句》(大正三四·四二c)卷三下所云。
  南北朝时代的光宅法云(四六七-五二九)大师,对于“十如是”的解释,在其所著《法华玄义记》(大正三三·五九六b—五九七a),以权智与实智两种的阐示,权智指三教(乘)方便门,实智指理一之实相义。即诸法用前五如表示,而实相指如是“因”乃至“报”等四句;“本末”则依“相”为本,依“作”为末,显诸权智境,“究竟等”是结实智境。另有北地论师则云:“三乘法皆有性相果报本末也。”而刘宋法瑶(天徽年间四七三~四七六示寂,寿七十六)法师认为是约三乘因果,解释十如是;萧齐玄畅(四一六-四八四)法师,以佛之十力,来显示诸法实相。(参照《文句》大正三四·四二b所云)
  丙、智者大师对十如是的论调
  智者大师,对上述诸师的各种说法,给予导正,指为于理不通,于文不允。盖诸法不唯限于三乘,且实相为无所不遍,是平等的存在,非局执三乘权法及佛界实智之偏见。尤其以法云大师的解说论点,更加以严斥!因若依其理,则前五如成为凡夫,后五如则为独佛,意谓凡夫无实智,永不能成佛;佛无妙权法,则度化无门之情形。因此,“十如是”应从十界、佛界、离合、约位等四种角度来论说,方能符契诸实相的妙义。
  1.先就十界论
  共分四类不同诠译:①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趣;如是“相”:常处恶趣,而无自由,痛苦为相。“性”:熏习恶习,日久成型,不能改变。“体”:粗劣色心,难调难伏,摧折无期。“力”:业力招感,刀油吞铜,弱肉强食。“作”:身口意业,违犯法理,造作诸恶。“缘”:爱取烦恼,复成助因,资长漏业。“因”:三毒互长,造有漏恶,是为主因。“果”:贪爱染著,具诸苦器,受劣等身。“报”:常感恶趣,遭受镬刀、众侵等报。如是相为“本”,如是报为“末”;但前九如与佛果十如无异,皆为实相妙理的流露,即为“究竟等。”
  ②再说:三善道共通十如是,以乐言:“相”,自然清洁,高胜亮丽,表现乐相。“性”熏修善法,所造诸行,多助他人。“体”:色心安妥,形态分明,显然稳当。“力”:护持五戒,劝行十善,堪任法器。“作”:日常行为,用以止恶,行善为乐。“因”:所持五戒,十善等业,善报原因。“缘”:调适善心,爱取为助,资长形成。“果”发动正念,任运而行,必生善心。“报”:善业所感,自然享得,人天之乐。人天相乃至报,皆是实相,即为“本末究竟等”。
  ③二乘的十如论:声闻、缘觉,以真无漏言:“相”:灭除见思,远离生死,证得涅架。“性”:解脱烦恼,自由自在,得无漏性。“体”:有为无漏,五分法身,偏空净体。“力”:动摇系缚,摆脱牵挂,直出三界。“作”:寻求涅檠,精勤修道,三十七品。“因”:对治三毒,保持正智,无漏慧行。“缘”:配合善行,增长道业,与法相应。“果”正因善缘,如法行持,得四果位。“报”:远离分段,无生无报,唯存变易。以上可知,相乃至报,皆为实相,即为如是“本末究竟等”。
  ④佛菩萨的共通十如:“相”为显正性,开助成佛,而为缘因。“性”:智理清晰,发掘法身,慧照了因。“体”:本是具足,不假方便,是为正因。“力”:身怀无量,四弘誓愿,破诸障碍。“作”:用其大悲,万行六度,教化众生。“因”:不可思议,智慧庄严,直接主因。“缘”:广修福德,增长道业,庄严法身。“果”殊胜业因,助缘而证,三菩提果。“报”:证人妙体,究竟解脱,得大涅架。前九如是,一一等者,皆为圆融,不异实相,称“本末究竟等”。
  依据上述,凡圣悉具十如是,即十法界全部具足十如是,作为互存双运的形态;不唯佛界具十如,其他的九界也同具十如,配乘于十界互具,则呈现百界千如之妙观!虽说各界外部有区别,但为照耀整体而显现内外、自他,本同一体之妙义。由此,举示六凡四圣,十如的特性,皆有各种不同诠通方式,比较以权实两智观照的区别,更为实质的认同具有意义的存在1
  2.依佛界而阐释
  针对佛界内容,亦不外以十如是为主体形态的论调!即如是“相”:指佛所行,万善之事,无作缘因。“性”:蕴存内心,明照慧光,通彻了因。“体”实相妙体,自性清净,正因无染。“力”:无量福慧,菩提热心,同体大悲。“作”:运行自在,无有造作,自然显相。“因”:往昔正修,一切一切,当依原因。“缘”:诸万善缘,资长菩提,成就助缘。“果”无量真修,福慧圆满,跃登妙觉。“报”:三德圆满,无上自在,证大涅檠。“非本非末”,自如是相,乃至报等,是为诸佛自行之权;“非等不等”究竟等者,即自行实;权实相即,平等不二,是为诸佛,本末究竟等的妙论!
  对此,将如来与其余九界状态同观,如地狱之如是相,为极恶貌;佛界相表示菩萨相,乃从现实主义的佛身观而来,其思想是依《法华经》的流露无疑。又上述明佛界内具足其他九界,是相融非隔历,故有“性恶论”的出现,而符合“具”的真义,绝非谬论!也是天台学的极谈1
  3.就离合言
  从佛自行化他之权实,而论诸法实相。共分三种:一、随自意,由佛内心,所观照十界十如,皆为无上,犹如大海能统摄百川,即自行权实。二、随他意,即有九界十如是,指化他权实。三、随自他,指自行之“权”中兼“实”;化他之实含有权法。此由“离合”义,得知“开”则有无量十如是,“合”即单指唯一佛界之十如是。然此种种议论,非吾等凡夫所能明了了知,唯佛与佛方能究竟通达为旨趣。
  4.就约位说
  再以十如是显示向上修行“位”次;即如是“相”:为一切众生本具之实相,所谓如来藏。“性”:指性德智慧。“体”:法性三德之中道理体,通於十界。“力、作”是精研熏修性具之三德。“因、缘”:指真实修练,人於阶位。“果、报”指极地佛果。“本末究竟等”:以性具三德为本,修显三德为末,自始至终,皆同三德性,名为究竟等。
  上述前三如,是不藉修行,则先天具有之性德,亦指三因佛性,配对“六即佛”,相当于“理即”,副兼“名字即”;力、作,则为“相似即”之十信位。因与果,指“分证即”之四十一阶位。果、报是成“究竟即”的极致。
  总括言之,智者大师,以圆融互具思想,认为前九如为“别”,后一是“总”;用“别”趋人於“总”。“总”摄尽“别”,而明示在现实(别)生活中,应把握究竟实相理;且强调九法界是成就佛界之不可久缺的媒介;以十如互摄,权实一如,融会染净,方能显示诸法实相义,而得人究竟解脱为旨趣!
  (二)十如是的灵活运用
  古来重视“十如是”的观念,并具独特的见解,是慧思禅师时代,就有相当评论,即于诸法前安立“如是”名,其一一皆以“如”表示为实相。例《玄义)(大正三三·六九三b)云:“今经用十法摄一摄一切法,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本末究竟等。南岳师读此文,皆云如,故呼为十如”。盖慧思(南岳)禅师修成圆教罗汉位,属空观,故说皆“如”以显示实相义;由此,亦间接引导智者大师,对于“十如是”的作三转读,以即空即假即中,圆满发挥实相真理!若读“是相如”则转为三谛之“即空”义;“如是相”转为“即假”;“相如是”明“即中”义。依此运转,显示诸法更为圆融互具,故唐代湛然大师在《法华文句记》(大正三四·二二二a)赞叹是法华之理本,诸教之端首,释义之关键,众生之依正。又与华严“十界”及智论“三世间”相较,特显一经一论是死法门,法华“十如是”为活法门,即融摄十界、三世间,而演成三千妙法之世界观。
  (三)三世间
  三世间由《大智度论》(大正二五·四O二a)在叙述百八三昧之能照一切世间三昧,所提到三种时空差别之依正二报而来。即所谓五阴世间、依处(国土)世间与众生世间。众生世间:指正报有情世间,如十法界,由种种染净不同之差别相组成,又依五蕴假名而立,称假名世间。国土世间,指众生所依住处,又称器世间,由风、火、金三轮结合,显现出来之山河大地。五阴世间,由色受想行识等五种元素,调合而成,简称色、心二法,是从业力所生,且据此,方有众生及国土世间的形态。然众生所造的因果不同,故感受三世间也各有相异,如五阴世间:地狱、饿鬼、畜生等,属有漏之五阴;三善道是有漏善五阴;二乘属无漏五阴;菩萨为亦有漏亦无漏五阴;佛则非有漏非无漏五阴。
  相对之,众生世间在十界区别之下,亦有其差别相貌:如三恶趣是作罪受苦的众生;三善道属苦乐兼具的众生;二乘是初圣众生,菩萨则为大圣之众生;佛即是自觉觉他,圆满极尊。再就国土世间而言:地狱依住于赤铁城;饿鬼则居于人间坟地、黑山洞等处;畜生住陆海空等地方;阿修罗依山边、海畔、海底等;人,是踏地而居;天人,住于天上宫殿;二乘为方便有馀土;菩萨住实报庄严土;佛即安住常寂光净土。
  综合“三世间”正、依二报差别相,与十界乃至百界千如差别相,则称为“三千世间”。依智者大师的见解,三世间皆为实相,所谓圆融三谛,其妙体即是绝对无差别。而有三千数目,乃当然是概说,意指摄尽一切法为旨趣!是应凡夫现实主义为对象而所设,故湛然大师认为:三千要旨,在表达无量差别相而已。另依行者本身而论,其最高理想,乃是成就佛道,而且经文亦多记载,一尊佛所教化范围是三千大干世界,若证妙觉位时,其世出世间法,得皆通彻无碍,方能自利利他圆满,故据以三千显示诸法无量,亦为数目之引证!且暗示凡夫的修道,止观是坚固菩提心之不二法门,依此正念观行,才能通达逆顺二境的考验,人究竟自在解脱!
  再说:若十界以真谛,十如是的配俗谛而论,三世间即为中谛理;因国土世间亦具三千所致,如《金刚锌)(大正四六·七入四c)云:“无情有性(佛)”。盖以“具”言之:佛的平等心,是不分有、无情等差别,皆能成佛道!如是圆融妙理,则指中道实相之体为旨趣。四、一念三千之诤论
  (一)心境关系
  上述种种有关三千结构,明了一念与三千关系,即一念是三千世间之体,三千则为一念之用。故智者大师分“思议境”、“不思议境”解释四教的差异。“思议”即指法华以前所说实相道理;即“心生”特色,在于一切世间,皆唯心所造之意。如小乘心之所生,乃指六凡;大乘添增四圣,成就十法界。而以法华圆教,即“心具”三千妙理为主,称名为“不思议境”,即一切个别的意识内容,纵然为刹那心,本质上亦具三千世间境。故其引证《华严经)(大正九·四一五c)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举是显扬“具”的妙理,以契符当时研究学者们之根性;但常被后世误解成为“唯心论”,因此严重而惹出宋代台宗本宗内的山家、山外,论诤至四十年不休的局面。
  其实一念三千,不属单独的唯心说,是建立于心物不二,事理相即的立场,而展开诸法实相妙义。在《摩诃止观》(大正四六,五四a)云:“介尔一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为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
  由上文,一念与三千是“非前非后”、“非纵非横”的互融关系。以纵言,指一念主体意识之展开;横说,即三千世间的扩显;则不限三千归于一念(纵);或一念限制在三千,而是“一念即三千”之圆具法门!换言之:主体与对境,皆同时妙运的演变,其意识内容为同等,表示于能所对立之下,而完成大我的统一辨证法。
  (二)略述唐、宋时代的异议论
  智者大师虽如是强调“心具”真义,但限于宿世熏修及先人为主的观念,并非一时可改变,故其辩论话题,在各时代皆有异闻,其中,以唐与宋代较激烈!如湛然大师所著《金刚锌论)与《止观义例》,其内容则是针对华严宗清凉国师而说。
  在《止观义例》(大正四六·四五六c)云:“问有情心法,并有情之色及依报,此之三法,渐顿及顿顿,起观何殊?(清凉)答:顿顿随观即具诸法,渐顿心具,馀二则无。”
  所谓渐顿据清凉大师,认为属渐圆教的法华,是依《法华玄义》(大正三三·六八四a)所言,为天台止观,非本身捏造出来;顿顿则自赞其华严实践止观而言。依其意,渐顿止观独观心法,而顿顿不仅于此,亦观众生与佛界,以显华严殊胜意!但依智者大师所谓渐顿,乃依法华开会而立,是开渐显顿,应渐归顿,渐与顿为相即,不能分开而解释!因此,湛然大师加以反驳,引四念处文,证明传统的“性具”思想,以示缘起真理,如下文云:“喻曰:据此答文,却用渐圆为顿顿,何者?四教中圆。奚尝不云三处具法,故四念处圆文中,非但唯识,亦乃唯色……三处具法,正是四教末后之圆。”
  三处具法指心、佛及众生等,各各本具三千世间诸法,三者是同格,没有高下的差别;且既言心具诸法,岂有隔色等,故一声至触,都包含法界全体,故称妙法。推测清凉大师主张天台唯心,则依十乘观法中,介尔识阴而来?实际上华严三法观。本是以唯心为主,方分佛(悟)与众生(迷)之染净,可见,清凉大师如此论述,欲将天台止观,融纳于华严宗,亦很明显的意图。
  降至于宋代,天台自家,却分为山家、山外两派的对立,长达四十年之久!山外派的论点亦皆引证有理,颇甚复杂,可惜大部份论著,皆已失传?现在只能从山家派著作里,略知一二而已。表面上看,诤执原因是由《金光明经玄义》广略本起始,但追寻其主源,乃山外派学者,从性具本质脱离,向“华严”、“禅宗”等派的主张所致;换言之,结论是真、妄二观与性具三千分别的争论为主体论!
  所谓性具三千论,可以说是专门应付山外唯心论而设立。为针对异徒所常引,湛然大师学说作为辩证依据,是以,知礼大师却认为,六祖湛然的主张论点,针对只能视为观法方便而已。依据智者大师的明示:一念三千之实相论上,用“心具”解释是同理由的!指示凡夫修习止观应由“观心”为人手处,在《摩诃止观》(大正四六·五二b)云“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阴,但观识阴,识阴者心是也”。又《法华玄义》(大正三三·六九六a)云:“众生法太广,佛法太高,初学为难?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自观己心,则为易”。综合二种祖典的论说,即传统天台观法所指,以断妄心而观不思议境,是绝对妥当的!且必依此实践作为日常修行的对象才是可靠。
  再说:所谓名色,由心但有名,即从假名而显真实,可知,假名中含具实体的存在。由此色心不二思想,知礼大师在《十不二门指要钞)针对清源大师的《示珠指)之“总有一念,别分色心”的主张唯心论,提出事理两重总别给予反驳。如《示·珠指》(~续五六·三O八,)云:“十法界者,全即一念,非谓前后相生,非谓色含内外,一一诸法当体真如……乃至相、性……一一法界即一念真如妙体”。从上文,很明显的以唯心角度,解释三千世间。故《指要钞)(大正四六·七O八b)指正云:“总在一念,别分色心者,若论诸法互摄,随举一法,皆得总,即三法无差别也。今为而成观故,故指一念心法为总,然此总别不可对理事,应知理具三千,事用三千,各有总别”。由此可知,事理虽有总别,皆是互具!再就三千世间言,不仅理上拥有,即在事上亦涵盖三千世间全体;此诸法皆总的立场,可称为“唯色论”,则以“具”作为其中心思想而显扬!如《观经疏妙宗钞》(卍续二二.三O八。)云:“须知万法唯心,尚兼权教,他师皆说;一切唯色,但在圆宗。独吾祖变义兼别,以其唯属圆故。“吾祖”指湛然大师,依《四处念》,强调唯色说,才是天台圆教独特的实相论!非他宗所能及;如此发挥更将《法华经》世间相常住的原理,开展显示而无遗!
  五、结 论
  在宋朝以前,受唐武宗,会昌二一五(八四二—八四五)年与后周世宗显德二年(九五五)废佛法难,各宗皆走衰运,比较兴盛的是禅宗,特别是南禅,以不立文字,一枝独秀。反观,天台山外诸师,于此情景下,不得不吸取他宗教义,以保本宗不致于消灭为职责,如将禅宗“灵知不昧”之一心,及北宋初期时代,各宗都热心研究《大乘起信论》而主张“心造”、“心变”之唯心原理,以复兴天台教团为目的是令人崇敬!对此,我们对山外诸师,应须有重新公平看法,如《佛祖统纪)(大正四九·二四一c—二四二a)评论仁岳大师云:“若鉴之以佛眼,则圣贤弘道,互有抑扬,岂当定其优劣?如调达、波旬,皆以大权示现邪见,讵可以俗情裁量之耶?是知议净觉者,当以此竟亮之。”从上文可知,古代高僧大德的胸襟及见解广而且大,诚是现代行者作为警惕与效法!千万不可生起贡高我慢!用佛心面对顺逆境,方是了达诸法实相最佳途径。
  综合言之,一念三千妙理,是为破凡执而立论,在《摩诃止观》(大正四六·五四。)智者大师对当时“地论”、“摄论”两宗的各偏一执之评述,得知其概略。天台思想以“性具”为中心,在心境相对时,以妄心观为凡夫修行依据,即观一念妄心,即空即假即中,时时摄心归佛而精进不懈下,则虽有邪念,亦不造恶法而达清净心,为佛的境界!因此,非舍现象另有法性,乃本是互具不二,共存共灭,所谓娑婆即净土,生死即涅檠之现实主义,故重视断妄念,而了彻一念中具三千的现象为实践观行之主旨! (作者简介:释常义,台湾天台学研究所研究生。)
  摘自 《台宗研究》2001年第1期

 
 
 
前五篇文章

业因果报定律

一滴大悲水 无数未来佛

业报轮回与三世二重因果

研究生考试唯识试题

研究天台宗的思想步聚及对唯识宗应具有的认识(二)

 

后五篇文章

一行禅师谈戒律和缘起的时代意义

一座永不灭的灯塔——法因老法师往生纪实

伊吹敦译《中国禅宗史》后记

依噶顿巴派,观想世间无常共有五种基本的思想

依师和皈依三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