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菩萨应善通达诸法相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菩萨应善通达诸法相
  “大智度论”集粹之六十三
  智 铭
  须菩提白佛言:“云何菩萨通达诸法相?”
  佛告须菩提:“譬如化人,不行淫、怒、痴,不行色乃至识,不行内、外法,不行诸烦恼结使,不行有漏、无漏法,世间法、出世间法,有为法、无为法,亦无圣果。菩萨亦如是,无有是事,亦不分别是法,是名善通达诸法相。”

  须菩提白佛言:“菩萨摩诃萨见知一切法如幻、如化;,为何事故行六波罗蜜、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三十七助道法,乃至行大慈大悲、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佛告须菩提:“若众生自知诸法如幻、如化,菩萨摩诃萨终;不于阿僧只轫为众生行善道,以众生自不知诸法如幻、如化,以是故,菩萨摩诃萨于无量阿僧只劫行六波罗蜜,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白佛言:“若一切法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众生在何处住,菩萨行六波罗蜜而拔出之?”
  佛告须菩提:“众生但住名相虚妄忆想分别中,是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于名相虚妄(忆想分别)中拔出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若一切法伹有名相,云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能自饶益?亦教他人令得利益?云何菩萨具足诸地,从一地至一地,教化众生,令得三乘?”
  佛告须菩提:“若诸法根本定有,非但名相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能自益,亦不能利益他人。诸法无有根本实事,但有名相,是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能具足五波罗蜜,无相故。具足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波罗蜜,无相故。具足四念处乃至具足八圣道分;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波罗蜜,无相故。是菩萨无相故,自具足是诸善法,亦教他人令具足善法,无相故。若诸法相当实有如毫厘许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能知诸法无相、无忆念,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教众生令得无漏法。何以故?山切无漏法,无相、无忆念故。如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无漏法利益众生。
  以是因缘故,当知一切法皆是无相。菩萨摩诃萨学是一切法无相,得增益善法,所谓六波罗蜜,四禅、四无量心,五无色定,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何以故?菩萨不以余法为要,如三解脱门,所谓空、无相、无作。所以者何?一切善法皆入三解脱门。何以故?一切法自相空,是名空解脱门,一切法无相,是名无相解脱门,一切法无作起相,是名无作解脱门。若菩萨摩诃萨学三解脱门,是时能学五阴相,能学十二入相,能学十八界相,能学四圣谛,十二因缘法,能学内空、外空乃至无法有法空,能学六波罗蜜,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能学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知色相,知色生灭,知色如三石何知色相?知色毕竟空,内分分异,虚无实三石何知色生灭?色生时无所从来,去无所至,若不来不去,是为知色生灭相三工何知色如?是色如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是为知色如。如!名如实不虚,如前、后、中亦尔,常不异,是为知色如。云何知受相?云何知受生灭?云何知受如?菩萨知诸受如水中泡,一起一灭,是为知受相。知受生灭者,是受无所从来,去无所至,是为知受生灭。知受如者,是如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是为知受如。
  云何知想相?云何知想生灭?云何知想如?知想相者,是想如焰,是为知想相。知想生灭者,是想无所从来,去无所至,是为知想生灭。知想如者,诸想如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转于实相,是为知想如。
  云何知行相?云何知行生灭?云何知行如?知行相者,行如芭蕉,叶叶除却,不得坚实,是为知行相。知行生灭者,诸行生无从来,去无所至,是为知行生灭。知行如者,诸行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是为知行如。
  云何知识相?云何知识生灭?云何知识如?知识相者,如幻师作四种兵,无有实,识亦如是。知识生灭者,是识生时,无听从来,灭时无所去,是为知识生灭。知识如者,知识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是为知识如。
  云何知诸八?眼、眼性空,乃至慧、意性空,色、色性空,乃至法、法性空。
  云何知界?眼、眼界空,色、色界空,眼识、眼识界空,乃至意识界亦如是。
  云何知四圣谛?知苦圣谛时,远离二法,知苦谛不二不别,是名苦圣谛。集、尽、道亦如是。
  云何知苦如?苦圣谛即是如,如即是苦圣谛。集、尽、道亦如是。
  云何知十二因缘?知十二因缘不生相,是名知十二因缘。
  菩萨摩诃萨学法性,则学一切法。何以故?一切法,即是法性。一切法皆入无相、无为性中,以是因缘故,学法性则学一切法。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若法性外见有法者,为不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知一切法性,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知一切法即是法性已,以无名相之法,以名相说,所谓是色,是受、想、行、识,乃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不见离法性有法,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虽不得众生,而自布施,亦教人施,赞叹布施法,欢喜赞叹行布施者。自持戒,亦教人持戒。自忍辱亦教人忍辱,自精进,亦教人精进,自行禅,亦教人行禅。自修智慧,亦教人修智慧。赞叹修智慧法,欢喜赞叹修智慧者。自行十善,亦教人行十善,赞叹十善法,欢喜赞叹行十善者。自受行五戒,亦教他人受行五戒,赞叹五戒法,欢喜赞叹受行五戒者。自受八戒斋,亦教他人受八戒斋。乃至自行十八不共法,亦教他人行十八不共法,赞叹十八不共法,欢喜赞叹十八不共法者。
  若法性前、后、中有异者。是菩萨摩诃萨不能以方便力示法性,成就众生。以法性前、后、中无异,是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为利益众生,行菩萨道。”
  须菩提之所以一再请问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事,盖唯佛一切智能通达诸法实相,余人虽达不能究尽,余菩萨未作佛,云何能通达?
  佛告须菩提:菩萨无三毒等烦恼,知心、心数法,皆是先世虚诳颠倒法因缘生故,不信、不随逐。能知是行,故善通达诸法相。菩萨得无生法忍,知见一切法如幻、如化。
  虽一切法如幻、如化,众生不能自知,若众生自知诸法空,如梦、如幻、如化,菩萨则无功夫。若诸法决定空相,则菩萨无功夫——(不须行般若波罗密,亦不须度彖生)因诸法非实非空,过诸语言道,毕竟寂灭相,众生不知是事故,生吾我心,起恶罪业,受无量苦。是故,菩萨知诸法宝相,生大悲心,见众生颠倒无明盲故,饮三毒,故于无量阿僧只劫,修六波罗蜜,净佛国土,教化众生。
  一切法中无决定实,但凡夫虚诳故著,以四大和合故名为身,因缘生识,和合故动作言语,凡夫人于中起人相,生爱、生恚、起罪业,堕三恶道。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怜憨众生,种种因缘教化,令知空法而拔出之。
  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众生颠倒虚妄故,见似如有,如化、如幻、如干闱婆城,无有实事,伹诳惑人眼,一切法但从名字和合,更有余名,如头、足、腹、脊,假名为身。如眼、耳、鼻、口,皮、骨和合故,假名为头。诸毛和合故,假名为发。分分和合故,假名为毛。诸微尘和合故,名为毛分。亦和合诸分故,名微尘。
  有人问怀疑:微尘第一微细故,不得作分,故无和合。此则定法,是故不得言一切空,无有定法(注:疑者以为微尘是宇宙最小单位,不可再分,但单位虽小,仍属色法,故不得言“一切皆空”)。论者解说:若微尘是色,则应有分,何以故?一切色皆在虚空中,皆有十方。若微尘是色,则有十分,若有十分,云何是极微(微尘仍属多个原子假合而成),若说微尘无分者,则非色,何以故?出色相故。叉复色名五情可得,若征尘非五情所得者,云何得知是色?是故微尘但有虚名,眼见粗色,尚可破令空,何况不可见、不可触,微尘无故,一切法名字和合故,更有假名,无有定实,而众生妄生贪著,贪欲、嗔恚因缘故,起恶业,无量阿僧只规,在三恶道中受苦。若诸法定实,尚不应作贪欲、嗔恚罪因缘,何况虚诳无实?若能舍虚诳名相,不著空法者,则受涅槃常乐。
  名者,是家物字,如热物字为火。相者如见烟,知是火相,热是火体。五众和合中男、女,是为名,身貌可别男、女,是为相。见是相故,作是名字,名为男、女。相为本,名为末。
  若诸法根本定有,菩萨行般若时,不能自利利人。何以故)若该法性定实有,即是无生,何以故?以性先定有故,若是法从因缘和合生,即是无定性,若性定有,则不须因缘和合生。若尔者,则无生,无生故无灭。无灭故无罪辐,以知无常故,则舍罪修福。若常,则无缚、无解、无世间、无涅槃等。是故,若法定有;非但名相者,菩萨不行般若自利利人,不行禅波罗蜜等自利利人,无相故,是菩萨自具足善法,亦以善法利益众生,以无相故。
  若诸法当实有如亳厘许,菩萨坐这场时,不能观一切法空、无相、无所有,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不能以此利益众生。何以故?是菩萨坐道场时,观一切法第二具实,若小错不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能为众生说空无相法。所以者何?法若定有,佛云何诳众生?一切法无漏、无相、无忆念?
  有相、有忆念,皆是虚诳不实,若虚诳不实,即是诸烦恼漏。忆念皆是缘相著法,是故,无漏法皆无相、 无忆念,诸烦恼灭即是断,断即是无为法。以是因缘故,当知一切法皆是无相。若菩萨能如是学无相法,则能增益诸善法,所谓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菩萨唯住三解脱门,不以余法为要。所以者何?三解脱门是实法,余四念处等虽实,皆方便说。三解脱门近涅槃,亦能摄一切实善法,是故说菩萨应学。
  菩萨学是三解脱门,则出三界,尽三漏故,于诸法中,得实智慧,无所不通,先来五家中,皆虚妄邪行,今得此三解脱门故,得正通达。
  菩萨行是三解脱门无相法时,知色生,知色灭,知色如,乃至识亦尔。一切法宝相,名为法性,是故一切法皆入法性中,色性实相即是法性,同一性故,色性不坏法性。诸佛圣贤,不见出法性更有法者,菩萨应如是学法性。法性无性,若菩萨法性,为学一切法,若法性当别有性,若无性是性,应但学法性,不学一切法。今法性实无,别性亦无,无性故应遍学一切法。但诸法实相是法性,是故得实相,则正遍学一切法。
  若菩萨出法性见有法者,不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出法性有法者,是常颠倒,无明不可转令实,云何断一切法中无明得作佛?菩萨知一切法即是毕竟空,常寂灭相,无戏论、无名字,怜愍众生,以方便力故名相锐,所谓是色,是受、想、行、识,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虽行是诸法无著心。
  菩萨行菩萨道,虽出法性更不见有法,亦不见有一定众生,而大利益自身及众生。若法性先无俊有,菩萨不解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能以方便力说。何以故?若法性先无后有,从因缘生者,则与凡夫法无异。若法性先有后无,众生及诸法则堕断灭,以法性先空,中、后亦尔,非智慧力故令空。众生及诸法,非以入无余涅槃乃空,从本已来常空。菩萨教众生,何以不观其实性而著颠倒?若观诸法毕竟空性者,则知从本已来常空,今无所失。如是行般若波罗蜜菩萨,则能祐利众生。
  摘自《内明》182期

 
 
 
前五篇文章

菩提达摩禅法是少林寺禅文化的精髓

菩提达摩禅学及其现实意义

菩提达摩的生平和禅法

菩提心

栖心净土誓志西归的—莲池大师

 

后五篇文章

菩萨为众生说四圣谛

菩萨清凉月 常游毕竟空——《禅的世界》序

菩萨摩诃萨欲循知佛四无所畏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欲习相应当学般若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欲到彼岸当学般若波罗蜜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