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羯磨济度禅戒相彰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羯磨济度禅戒相彰
  晓云
  引言
  学佛行持,解惑开慧,功果圆满,道愿精勤,必赖修持净戒,禅定功深,戒规具足,律仪无缺,即为进德入道之阶梯。且依净戒法,而终生不自毁破僧格,得上人智,成就佛果。月灯三味法:“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虽处卑下少闻见,能持净戒名胜士”。佛教于世,唯戒禅二轨,至尊至尚无有可比拟者。此戒光发目净智明心,行为表于灭仪律范。律仪是渴磨成就之功,使行人三业清净专注而成就了法事。而佛教之兴,正法住世。十一想思念如来经,第一是“戒意清净”,由于戒意清净,则灭仪具足。(由于戒意清净,始能智慧意无量等),内外明净,成就禅观三味,故云非戒不功。律僧以戒为依,能为佛教竖大法幢,并创下僧传及许多珍贵史料。盖重视禅戒互用修习,使三学圆明,教海登岸,观澜性空。戒为南针,知津济度。古德高僧能为佛教光留卷册、史籍留辉,或褒贬警策,僧传撰写,皆为律匠祟戒之上人。近人著佛学启蒙(杨仁山优婆塞大德)列十宗中以律具大小乘二宗之说。故慎重严密之藏教戒法,亦应为大乘佛教精神之拓土筑基,故言于斯乱世,救弊扶匡,或以修在小乘,行在大乘之商榷云尔。
  一、“僧伽尸沙”之慈诲善导
  “戒如海无涯,如宝求无厌”,故修行学佛者,依宝所,入宝海,无量数宝中,以三宝为皈敬。然宝求之不易,必假舟航。故先示戒法庄严,以资安养。戒因缘经云:“……若无戒善,定慧不起,叉此戒法,凡有三种:一者律仪戒,亦名波罗提木叉戒。二者定共戒,亦名禅戒。三者道共戒,亦名无漏成:
  律仪戒者,律是遮止,仪是形态,能止形上诸恶,故
  称为戒,亦曰威仪。威是清严可畏,仪是轨范可则,
  亦曰凋御,使心行凋善也。定,是静摄,入定之时,
  自然调善,防止诸恶,道是能通,发真以后,自无毁
  犯。如初果耕地,虫离四寸、是道共力,此二戒法,
  既是心上胜用。力能发戒,道定与律仪并起,故称为
  共。今昆尼藏,正诠律仪,亦摄定道,由持净成,禅
  定智慧,自然发生。则律仪为因,定道为果,由禅无
  漏力、性业、遮业,悉得清净,则木叉为果,定道为
  缘。
  而戒定慧三学增上之胜缘,以戒为首。儒曰无规矩不能成方圆,无六律不能正五昔,即斯义也。太虚大师论佛学的方法,谓此方法就是觉者示我们从人至佛的方法,约有三种:
  第一种是戒:依律仪戒,行善法戒,饶益有情戍。属
  行为的训练……止一切恶,行一切善,
  利他则目他俱利,是“行为派的心埋训
  练”。
  第二种是定:世间定、三乘定、大乘定……是戒律而
  成功的,用来训练心理之深深隐处。……
  定是心力的集中统一,……潜意识派的心
  理训练。
  第三种是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斫戍慧,是根
  据觉者的心理,变自心为佛心,要经闻
  法思义修行的长时期训练。
  无论研究佛学或开示佛法,无不首以律仪戒法为定方规。故云“戒加明日月,亦如璎珞珠。(梵网经)赞颂戒德无上之宝,不只是律藏所载,举凡论及正法根本要义,无不以律仪戒行为所依上。佛法初传中土之早期佛教,是圣典所含之经藏禅法,其实亦邮达摩初祖“藉教悟宗”不离经教以修“定共戒”(亦名禅戒)。天台依三经一论(法华、大般若……大论等),亦以大般涅槃经为扶律谈常主教规。后来道信四祖倡“禅戒合一”,亦“受到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法门之深切影响”。因早期中国佛教的修孺行上、戒律威仪,都有圣典可依,亦即有戒法可导。故禅戒、戒禅行法,郡是互相因缘的(禅戒并重之禅法,应是般若禅、如来禅,而不是呵佛骂祖之祖师禅)净戒清严与般若空义,是三乘圣人所必修之共般若,以其融汇般若空法于心,然后叮使攀缘妄计之凡情计执“伏结”,既“伏结”已,始能自见自明自返观而目内照。当此自知而自明了之佐力,是戒规律仪最得力之增上缘。所谓修在小乘行在大乘者,邮以“藏”教之基本教义,以安顿心身,而接“通”于“别”“圆”。其宣尼众方面的戒条戒法都重在四分律戒本,而四分律之出处亦是藏教(小乘)时代所出。
  “原夫别解脱戒,始制鹿野之初,昆尼法藏终被鹤林之后”可知最基本之教义(戒法亦然)是始于鹿野度法。故僧尼戒本,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法之众多戒条戒法,当是有属藏教之分内,藏教为佛教基本教义。然若无沟通于藏教之细行为修持,羯磨要义“止持”、“作持”,何由生效。
  “止心由乎明,慧起假于定发,发定之切,非戒不弘
  ”“持戒之心;要唯二辙,止持则戒本最为标首,作
  持则羯磨结其大科。律云:若不诵戒羯磨,尽形不离依止”。比丘尼戒本会义,乃姚秦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请金陵宝华山律学沙门德基辑)所立戒相:
  若比丘尼,嗔恚不喜,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彼彼清
  净行,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知是事无根,说我
  嗔恚故,如是语是比丘尼,犯初法,应舍,僧伽婆尸
  沙。(一)
  若比丘尼嗔恚不喜,于异分事中取片,非波罗夷比丘
  尼,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破彼人梵行,后于异时,
  若问,若不问,知是异分事中取片,彼比丘尼,住嗔
  恚法故,作如是说,是比丘尼,犯初法,应舍,僧伽
  婆尸沙。(三)
  若比丘尼,有余比丘尼群党,若一,若二,若三,乃
  至无数……是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
  舍者善。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婆。
  尸沙。(十)
  若比丘尼,恶性不受入语,于戒法中,诸比丘尼加法
  谏己,自身不受谏语……是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
  舍,僧伽婆尸沙。(四)
  若比丘尼,相亲近住,共作恶行,恶声流布,展转共
  相覆罪,是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
  ,舍者善,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
  婆尸沙。(十四)
  此依尼戒会议(卷三)十七僧残法中录五;以此五法,为现今时下,希有对症施药用之想。以第十、第十四,所立二戒相,其中虽未至尽如文中之僧浅法,然结“群”共处,“相亲近住”,则时有所闻。至如“嗔恚不喜”,烦恼障生,自无精进行,更不知何为法乐;乃至禅定三昧之受用。故“嗔恚不喜”,必戍结使缠缚,失僧相庄严(定僧相之法王,乃人形之菩萨)。此亦为现今或有之时病。而释门佛子,以十地行门,初则以“欢喜地”之起行,然后可现僧相庄严。此于第一与第三所立戒相,与第四所立戒相,示不乐接受谏语等,未尝不是现今行者之自警“僧残”法要。其实十七僧残法,乃释子僧尼每月诵大乘戒(梵网戒经)也当知警惕行操,并为必诵阅,乃至平时修习近道之津梁。因戒法降伏此妄心。且举一法,三学全收;如前说一律仪戒(亦名波罗提木叉戒),二定共戒(亦名禅戒),三道共戒(亦名无漏戒)。由此净戒禅定智慧,自然“善根发相”(出释禅波罗蜜),则律仪为因,定道为果,由禅戒无漏力,性业、遮业,悉得清净。则木叉为果,定道为缘。决知禅戒互用而互显,缺一不就。犹以持戒严净,必假羯磨始获成事。
  佛教之独特为禅戒二门,而禅功果就,也必赖戒规,以范行操。以珍重行事,作法尊严。“渴磨”(Karma)法事,三业清净,始云成就。羯磨是法力促成,使受戒行人,或当忏悔者宣告仪式,便成就法事。
  佛言:有三羯磨摄一切法。谓:单白羯磨(白告一、次,就决议)三十九法。白二羯磨(白告一次,表决一次)五十七法,白四羯磨。(过重要事物,如受戒等,白一次,郑重三次宣读决议的)三十八法。“僧”团中作“法”的“羯磨”若随事相而说,则法可以多得数不清;而以法摄收事缘,则总举其敷“略有一百三十四”法,这是泛略的举出数目,不是决定数字。
  又佛说“有三羯磨,摄一切羯磨”也正是分别事的种类而归纳或法的方式;就是以三种方式的羯磨,括收一切羯磨。在白四羯磨三十八法中之“谏习近住法”。以下四法,即尼僧残中后四戒:“因二比丘尼常相亲近……谏劝习近住法。六群比丘尼,劝前二比丘尼说:气众僧有恼恚。心理,才不让你们亲近……你不要分别,还当共住”…这是尼僧残第十七,由于犯者喜发斗诤,僧白四劝“谏发诤”她违反了僧谏,才犯残罪。
  僧残,律中罪科之名。梵云僧伽婆尸沙(Samgha^ras^esa译曰僧初残,僧残。此罪为次于波罗夷之重罪,犯之则必依僧众而忏悔法。若不行之则与犯波罗夷罪同(重罪)。于此(比丘之资格,入死地者也”。(见行事钞善见论),由于此犯重罪,故僧格失,故云残(是指命将残之意)。可知佛教护戒加护命矣。至于“初残”之义谓:“若有比丘犯此罪,则僧众集而先行所谓覆藏羯磨之作法,谓之“初”(即急先为其除罪,故谓“僧初残”,是有可挽救之意思)。终行所谓“出罪羯磨”之作法,谓之“残”,僧依“初”“残”之二法,对治以解救之。又婆沙论谓:“残”以罪名,所犯之罪事,虽既过去,然罪仍犹留于此身而未消灭,故谓之僧残。四毗尼母论:如人为他所斫,只有咽喉,理须早救”……比喻尚有僧格之残命,“故僧宜远行作法”,以救彼之残命。此戒目有十三,古来称为十三僧残。
  律中说僧尼犯重罪后,若完全没有覆藏的心理,可使其如法忏悔。(然虽开忏悔,不能还复本净,得除地狱之报)。先令犯者乞法,僧作白四,公许其尽形寿的长时间内对治烦恼,学习悔过。这样作法,叫“学侮法”。故律云:“若不诵戒羯磨,尽形不离依止”。可知诵戒警心,羯磨始能成事。妙因法师继慈丹、弘一、二大律匠而悲憨后生者,不辞艰辛,编印随机羯磨并子浅释,实至有益于初学行人。若己具戒而不知渴磨细密之律则,形同黑夜行人,难辨明方向。(但愿发心初学行人,都能得一本随伴心身,以维正法于日用,佛教之兴亦由斯有望矣!)民国七十一年莲园诸清净众,乞求具戒赴戒坛(临济寺)前,至辟外作礼(余适掩室关中)因书示四分律比丘尼钞数警语示众。后具戒回寮,即发顿重印是钞并随机羯磨浅释各千本。希慕道求法以自度而可度入之监诚,愿得此二戒规成事之金科宝典,请来函索赠,莲园同人已备千本,(各伍百本)至诚冀切尼众同袍,对此宝典之南针,有助行门正轨,法身慧命,与时日增辉,为佛教重振宗风,诸佛菩萨欢喜,大僧欢喜!
  二、定慧禅功非戒不弘
  续佛慧命,正转法轮,端赖僧宝毗尼严净。而昆尼之所能保持严净者。亦即止持,作持不断不灭不失,始有望于“戒珠圆明,三宝常住也。梵网经云:
  “明人忍慧疆,能持如是戒……此是诸佛子,智者善
  思量……欲长菩提苗,光明照世间,应当静观察,诸
  法真实相,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菩萨所应作
  ,应当次第毕”
  此是大乘菩萨所应作之观察实相义。而般若实相之空义,为中国大乘戒法所重视。(天台智顗大师以梵网经为说传戒仪式之首,同时亦以菩萨璎珞经本的禅观所依修观(天台三观本宗璎珞,……远禀佛教)菩萨戒法,当然不离般若观照与空生大觉显清净法身,而为佛事,可见菩萨戒法,“以自性清净佛性为菩萨戒体”。想知禅宗第四代道信祖师的倡导“禅戒合一”,也是以梵网戒本为传授戒法。直至现代传菩萨戒,亦以传大乘菩萨戒法之梵网戒本。梵网经菩萨戒本:
  “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 众生受佛戒 即入诸佛
  位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 大众皆恭敬 至心听我
  诵”
  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此是适合南方中国人重孝道之思想。难怪道信祖师观察民情,了知原来达摩初祖“头陀行之禅法不容易广大的弘道。道信使禅与菩萨戒行相联合,才能为道俗所共修”,这是据理实情的事相。而我们对于乱世弘法,观察时机,细究梵网戒经之深玄妙法,空生大觉之根源,般若空义之采寻,直指基本佛教教义,因思:
  尔时世尊,告五比丘曰,汝等当知,色不是我,若是
  我者,色不应病及受苦恼……是故当知,色不是我,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复次比丘,于汝意云何,色为
  是常为是无常。白大德言,色是无常。佛言:色既无
  常,此即是苦。或苦苦,坏苦、行苦……汝等当知,
  应以正智而善观察,加是,所有受想行识,过去未来
  现在,悉应如前正智观察……观此五蕴,知无有我及
  以我所。如是观已,即知世间,无能取所取,亦非转
  变。但由自悟而证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
  已办,不受后有。说此法时,五比丘等断诺烦恼,心
  得解脱,信受奉行。(大藏经第二册一〇二杂阿含经下四九九页)经过善为观察,行者得悟知无我我所,于诸不执不粘不取,而顺道于佛所说,于三宝前,信受奉行,可说牧牛已牧:
  渐调渐伏息奔驰 渡水穿云步步随
  手把芒绳无少缓 牧童终日自忘疲 (牧牛图颂受制第三)牧牛图颂,属禅行自约,渐调服的过程。牧牛是牧心牛,“手把芒绳无少缓”,即律己工夫,故云禅戒不二。亦即“止心由乎明慧,慧起假于定发;发定之功,非戒不弘”(见随机羯磨浅释之编印缘起)则知禅定之功,必赖律己戒规使得工夫相应。道信四祖之倡“禅戒合一”实为我教之正轨,亦行人之津梁。且戒律为三藏三学之一,通于诸宗。(唐南山道宣待依五部律中之四分律弘通戒律而大成)戒律广大,譬如大海:“夫律海冲深,津通万象。行事钞谓:“虽包含无量,而不宿死尸”。修行人要不藏垢秽,要广量汪容,而成就梵行已立,禅法内明。故律仪法则,以防遏过非。又“制恶之法,说明为律”。禅那DHYANA早期译为去恶(后译始名为静虑),去除恶习与制止恶兴,二者虽犹三思,而实有先备无患之功,则“制止”于前,免使滋生恶意而更为善法,亦更为上策。又“内调”观行,即禅行必由之径,故“内明”内学之功,亦禅亦戒亦律之一体法门。禅心戒体,乃行人净化心身(大珠禅师云:心无妄念为禅)。虽云“无表”,(戒体在人之身中无表),乃为不动身口意之作用。然众生习性非易圳良,故昆奈耶(Vinaya 译云调伏)之护持与守护,皆对行人之善法有“无碍之辅佐,犹牧童之牧牛:
  露地安眠意自如 不劳鞭策永无拘
  山童隐坐青松下 一曲升平乐有余 (牧牛图颂无碍第六)直至“无碍”境,因能依规律则就范无差。至此则除热恼而致清凉,戒行严净(戒梵语尸罗Sila)坟尸罗亦名为清凉。盖佛法弘通,要赖清净福田之僧宝摄受众生,故三聚戒法(一,摄律仪,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以律仪守护,修一切善法,而能善导众生,饶益有情。是以道信祖师以“禅与菩萨戒行相联合”(此为我国梁武帝与隋炀帝时代流行)天台智颛大师作菩萨戒义疏,亦本禅戒熏修,以自性清净,显现佛心珠,“采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禅阅策进),探珠静浪好安排,焯焯珠光佛心谐。佛从静中戍正觉,故禅定之功为学佛行人必由之径。藕益大师云:“教诲同登岸,观澜悟性空”,即禅教并重之大义。“楞伽师资记”所传的“人道安心英方便门”,包涵了“禅与戒合”之要义,亦涉般若空慧之禅观法门。此大乘戒法总不离禅戒互用之要旨。因菩萨四事入法门:“一入禅思门,菩萨将说法,先入禅定观察众生之根基……三入总持门,菩萨将说法,于谱善法持而不使忘,于诺恶法,持而不使生……”(宝积经十三),我国向称大乘佛教之文明古国。当然善护菩萨法要,广摄无量众生,于此倡导戒禅互修而互用,似是其时。盖今大乘佛教之中国,于社会于世界,反而未能如东南亚所谓小乘国家之佛教为社会重视,为国际崇仰;(然大乘戒律之传授法,当然只有我国独特弘传)大概亦非无因素之存在。设思如何补缺救弊之方,更需设想如何保养,与如何调护。关于僧相之律仪戒行,是否于传授大戒之前,习禅摄养,检讨心身,所云“人道安心要方便”,方便设施,调护戒子,这当然是一项不易为之难事。佛门领袖维护佛致之精神,戒仪戒法,对僧仪、僧格有所成就,斯为佛孜根本大事,惟我教长老龙象之发救护心有以致之,仁王护国般若波维蜜经:“时室罗筏国,波斯匿王,作是思惟,今佛现是希有之相,必雨法雨,普皆利乐”。如是殊胜法会,乃因波斯匿王偕十六国王诣佛所:
  “尔时世尊,从三味起,坐师子座,告大众言:吾知
  十六诸国王等,威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乐,我
  等诺王,云何护国?善男子!吾今先为诸菩萨摩诃萨
  ,说护佛果,护十地行”。
  何以诸王请法而我佛世尊要先说菩萨法,以便诸王护法,则教导菩萨如何宣讲法要,以助国家社会之福祉。经云:
  “是诸国中,若七难起,一切国王,为除难故,受持
  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七难即灭,国土安乐”。
  “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沙门婆罗门,国王
  大臣,不行正法,由此诸恶,有是难兴”。
  故菩萨宣讲正法,化度众生,以戒法为极尊至重之佛法要旨。而行者如何能修持正法,发大誓愿广度众生,是必有定慧而至妙慧之禅行功深,空生大觉之大行愿力。仰止普贤之大行,观昔之大悲,文殊之大智,地藏之大愿等,要禅戒具足之法将而可有为。而我国向以大乘佛教自豪,并视基本教诚为小乘入始当学当修者顿嫌荒疏。因思修在小乘,行在大乘之折衷法略,似未尝不是我等释子之宜慎重以思之。盖人欲习气,宿世沾染,虽发心勇猛,一时舍俗,然长远心难得,如无严格之“止持”与长远心之“作持”,难免释门怪行,狮子生虫,人之智愚之蔽,偶尔不察,如泻瀑随流,挽之救拔谈何容易!
  三、律宗僧侣创下珍贵史料
  中国佛教处之于日新月异之时代中,有些宗教理节,乃至规仪律例,都改变方式。虽然中国佛教亦有效仿时髦,改变了若千古制而为趋顺时宜(如佛制不得为白衣媒介婚姻,今亦大僧可作证婚人,且在大雄宝殿举行婚礼等)或亦为时势之不得已者。又于僧制说法师应高坐,而今宣讲佛法之僧人站立而宣说,在家出家青年,则坐而听讲(如在法师演讲佛法,或在大学任教佛学授课时,亦站立而说,笔者于文化大学授课时深感反佛戒制!)此亦时下环境之使然,诚非得已。诸如种种在不知不觉中随时顺易,况且已习觅为常。后来学者就一无根据,当然佛陀戒制自然便荒于时代之陶汰或碍于时势,不得不如此这般。否则于时下环境所不容存在的旧制,反而使佛教更不为人重视,更加为人反感。因此,通融顺世,并非为过者。然而基本原则的宗旨不许变更;如僧格僧相之坚定保持,僧侣之坚守岗位,虽然随顺众生,但“随缘不变”,当可“不变随缘”,和光同尘,不与尘和合污,那是要靠道心坚稳、道业精进,始有所站立得住,而取舍决择自有主张。这是我教僧团(多指尼众尼师们)今日亟宜注意与亟宜自省与自励之木铎。处于今日之佛教,以中国佛教而言,无论如何,总有值得欣慰的事实;就是自由中国宝岛台湾每年开戒、传授大戒,而环观亚洲诸邦,虽亦以佛国见称于世的南传佛教(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乃至近年以西藏赤变后,亦称大乘佛教之密宗喇嘛僧侣,流徙欧美各地,亦有规模的发展于欧陆及美洲各处,建寺宣法,禅定施教等等活动(近八九年以来密教在西方颇为活动与有计划的建设)。但关于传戒的法规尚未完整,故近数年来东南亚尼众要来台湾具戒的亦颇有其人。欧美方面,在泰国及古锡兰等落发而来台湾受戏者之外国僧尼几乎每年皆有数人。尤以去年(民国七十二年)因是盛大的传戒,戒坛设在护国临济寺,为纪念和庆祝为台湾佛教定下开戒以存正法住世的倡导者,白圣长老的八十华诞,消息传出,使是次前来我国受戒的各国僧尼,为每年前来者最高数目的一次。(外国僧尼人数亦约十余众,而我国求戒者亦比往年为多(共七百余众之多)。可知我国传戒之制度,维未尽如古制;从沙弥尼戒至具足大戒前后须五年或七年始刻具菩萨戒衣。虽然只四十九日(去年则特殊加多十余天故全部戒子在戒坛生活共五十余天),但环观各地,仍以我们大乘之中华民国是唯一遵守佛制传授千佛大戒之国家,是值得骄傲的。因为佛教最特殊于任何宗教学术所没有能比拟者,就是“禅”、“戒”二门之独具风规。可说没有任何宗教之禅行与戒法戒规,有如佛戒的玄微奥义与繁密与慎重者。真又没有任何坚术思想之学说,有如佛学的整套慎密与周详。(如唯识因明,就已为学者所喜欢研究者),因戒学禅学,若能在我国时下对不宜于我教发展之习俗,与不符合佛陀宗旨之地方,从容改善,或对戒禅二法宝之如何更适时代之制度化、佛化、亦宗教亦学术,亦能对文化精神活动之鼓舞者,得以沟通于文化学术,而又不失为宗教活动之独特精神者;我们于现代学者之研究,考诸史传古籍中发现;何以“中国佛教的传记与目录学工作,五百年来都落在律宗的手中”。这是最值得吾人反省与切实观察僧史中,僧人思想与修持行操,及治学精神的发展与经过:
  中国僧人伡记与佛经目录两类著作在五至十世纪很发
  达,作品遗留至今仍不少,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这是受
  中国固有的史学与目录学的影响,然就现存这两类著
  作看来,其撰入往往是研究戒律的僧人。伡记类中有
  梁朝宝唱的名僧传(仅存抄本一卷),比丘尼传;慧
  皎的高僧传;唐朝道宦的续高僧传;义净的人唐西域
  求法高僧传;北宋初赞宁的宋高僧传等,日录中右粱
  朝僧佑的出三藏记集,唐朝道宣的大唐内典录;明伶
  的大周刊定众经目录;智升的开元释教录;圆照的贞
  元新定释教目录等。
  关于僧传等撰写皆为律僧的喜好与操笔。(在二十二年笔者侨居香港降,新亚书院研究所故唐君毅教授与研究佛毕之青年学人等,时有往还),曹仕邦居士且常到恩师湛山老人所创办的中华佛教图书馆参阅佛毕典籍(该馆藏珍本佛书颇多,早期佛刊更为宝贵,笔者许多民初佛教之资料亦于是处得知),暇时亦到郊区沙田云门学园,故得他赠所撰的律宗编著的动机卜—僧人传记与佛经目录一小册子。当时阅后,堪称宝贵资料:“这一述论是本人认为最值得重视,且亦佛教之最瞧子重视者!何以律宗人物能如此注重僧史伡记;因为这使后人可知修持行操德学兼备之行人,使可为僧传中重视之一,盖有可伡可记之事,否则不为人所欲说之者,怎有可述之记载。因律宗僧人,是注重戒律,为护教护法,而对戒律之尊崇与侣导,欲以警惕时弊与后来之修行人。此为律宗僧侣致力于传记缘因之一班。”此是二十年前随手记录于阅此小册时的心语。而且凡尚律仪戒行的僧入,都于“内明”禅法有所资养,盖禅戒不异(达摩祖宗第四代道信祖师以“禅戒合一”盛弘,亦是天台既以般若为禅之观法,复以大般捏盘经为扶律之功,而开“教观并重”之天台一家之法有相同处),若无禅定功深如何能创下如此珍贵之佛教史材与目录学资料。
  戒律是佛陀因当时之需要所制定之规则。由于当时僧团愈来愈为扩展,众多人数难免有不加法之事端。故佛陀对戒制之订定,每是为触犯时之戒条与办法。而且佛家的学说和规仪,就是以守戒为出家修行最基本的条件。依有关戒律之典籍传人中国,最早的流行是十诵律和四分律。按十诵律之缘起,为对治当时僧入十件违反佛法而订出的,故称为“灭恶法”。于此想及早期(三国魏晋时代)译“禅那”称为“去恶”,后来(隋唐时代)译为“静虑”,决知结集佛典“律藏”应是最先完成,而“经藏”是其次。所谓“经藏禅”,因依戒制才能有禅定功深的加法。如前面所引述的“…慧起假于定发,发定之功,非戒不弘”。所以律藏与经藏之相关;亦即戒与禅学之互用而互作,这是凡深悉佛法行持之僧人无不了然以为自律之方规。至如律僧之重视传记资料,撰写僧传,由于戒规律仪之僧范,慎思于僧宝已往风规之光辉,乃是曾照佛教史页,(但以僧团扩展优劣不齐,难免事端)故而产生不得已之热诚,为维持“佛法流传的责任感;而这责任感,就是“律宗编著传记和目录的远因”,本人极赞同此一见解。因知能记述高僧的传记,当然也不就是以后唱不立文字之禅法的。要以经藏禅。禅与戒互用,坚精诚信始可有为之。因思能细审史料,不畏繁广,而能完成佛教僧史光辉之宝贵编页者,非律禅有数之僧侣不易为也!
  盖律仪戒行严格守操之僧侣,自是敦品自凛,心身明挣、禅定功深,抱为教为道之精诚,对于整个佛教的纲纪维系,至为关切。梁会稽嘉祥寺沙门慧皎,春夏弘法秋多事著述,梁天监十九年,撰稿僧传十四卷,又有涅槃义疏十卷,梵网经疏等,师序高僧传谓:三则有之作者,对僧传未尽详校,故云:
  求之实理,无的可称,或复嫌以繁广,删减其事,而
  抗迹之畴,多所遗削,谓出家之士……高蹈独绝,辞
  荣弃爱,本以异俗为贤,若此而不论,竟何所纪。尝
  以暇日遇览群作,辄捡杂录数十余家……凡四百五十
  三载,二百五十七人,又傍出附见者二百余人……皆
  士形殉道,委命弘法……兹德可祟,故列之篇首。至
  若慧解开神,则道兼万德,通感适化,则疆慕以绥,
  靖念安禅,则功德森茂,弘赞毗尼,则禁行清洁……可知撰述传记,定功过之存废,皆在识广律仪导行以成之。唐道宣律师撰写行事钞(即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之略称,十二卷)戒疏、业疏(此称为律之三大部)高僧传,与广弘明集等二百卷。师居常有神异之感受,“曾筑一坛,俄有僧礼坛赞曰:佛灭后住像法世,兴发昆尼教唯师一入”。师久居洛南,故号南山律主(见高僧傅十四)律师撰续高僧传。序言:
  自汉明梦日之后,梁武光有以前,代别释门,威流传
  史,考酌资其故实,删定节其先次,遂得类续前驱,
  白四言大宝……护法一科,纲维于正纲,必附诸传达
  ,知何绩而非功,取其拔滞开元,固可标于等级。余
  则随善立自,不竞时须……。故谓律行僧宝,为维护正纲而不避繁难,“附诸传述”,又以正法明净之慧眼知“何绩而非功”,值是褒贬衡平,臼非秉正心身者不能有以。后沙门赞宁,习南山律,著述昆尼,时人谓之律虎。意谓严励之律法,无可得而犯者。师慧悟超群,更于文学深度,故而声望日隆;“任两浙僧统……,并诏修大宋高僧传三十卷。及诏撰三教圣贤事迹一百卷等(见释氏稽古略四)师以“著书立言,尊崇儒术为佛事故”不是释子无聊玩弄文墨可作比者。师誉称前贤圣僧编撰传记谓:
  慧皎刊修,用实行潜光之目,道宣缉缀绩高而不名之
  风,仓六百载行道之人,弗坠于地者矣。……列僧宝
  之环奇,知佛家之富贵。
  护法护人故云:“律宗僧人何以替整个佛教僧侣的活动做记录工作”,当然发乎内诚之不得不行,道心卓绝之士,与当时环境有关。(因见当时僧格有缺风规者内心痛切,传以褒贬,冀为后此之警惕)而最初撰稿僧传之宝唱为僧佑律师之弟子,僧佑乃梁京师建初寺之律学名匠。“出三藏记、释迦谱、释迦方志(及并弘明集等行世),为护佛法佛教“迹本二门”之弘宣在世,是皆真释子之荷负如来家业矣!(传记谓唐南山律主为师之后身云)
  举凡史书传记,都负有教育性的观念,盖历史人物之褒贬和寓意,使后人藉以警策而弃恶存善,故谓撰写僧传的多是律行高明之僧侣,因洁身自励,善保僧规之士,不忍佛门中有败行之徒,是以扬善之笔,以期代有随喜功德之心,更使后来欲献身侍;佛者,应如何保持僧格,无作狮子身虫!
  四、修在小乘行在大乘之权宜商榷
  续佛慧命,转正法轮,虽曰方便多门,头头是道,而
  欲正法久住,佛日常辉,端赖僧宝毗尼严净,戒珠圆
  明,此古今有志开士所共要求者也。(见倓虚大师随
  机羯磨序)。
  是以关怀佛教前途悲心恳切,倡导每年传佛大戒,藉以维系法脉,焰续佛灯,这是人天拱手的盛事。盖加来家业,释子承当,律仪戒行,亦始有真正风范。我国向称为大乘佛教发展之中国,观释迦一代圣教传人中土,大乘佛教精神之发扬,可说是独特的表现。然而大乘多方便法门,沿将二千年的中国佛教,无论在僧格与学说律仪,于今而为世界所重视的,是我们大乘佛教的中国僧侣吗?还是向称为小乘佛教国家东南亚之僧侣?观乎今日世界各囱之道场,并与及大学讲席、锡兰(今称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籍的僧人,为欧美各国寺院主持及被聘为各大学讲席,已是二三十余年来普遍的事实。
  “戒加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唯“扶律谈常”与“人道安心要方便”,教观并重,戒禅合”,则传戒授受,不只止限于戒期宣讲戒规律学,而随机羯磨之意义和旨要,要在平日疏说引述,方便开导,若吾人视为重要课务,在平时各道场严格规定徒众学习;尤以初入佛门者,如剃度后,或将发心依止佛门,必先修习基本佛教,如阿含教义,可随时诵读。八正道,四十二章经,加佛说五蕴皆空经(杂阿含),则对基本般若先教知“五蕴皆空”义,加实“应知受想行识,常与无常,亦复加是……凡所有色……悉皆无我”。然后对大乘空义,以般若慧“照见五蕴皆空”(心经)。“无人我寿者相”(金刚经)等,始能因观照般若禅行功力,定慧均衡,不以“空”而浮泛意想。因大乘经典敷演妙法,初学行人“无方便力”,不容易进阶道果。对“诸法无所有,加是有,加是无所有”,不能一时了然于妙法之“毕竟挣故”(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行相品)。故天台智者大师之五味法(佛说法分五个时期,用牛乳五味释:生乳、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为譬喻,以判明每个时期所说经教之程度),即为扶助护持初学行人加何易于就范。盖以禅戒互用而互彰,欲希望求戒者,真得“戒体”而不只是领得戒衣,或需设想方便,如何增益初学行人,此亦当今佛法式微;而每年求戒众多(尤以尼众为多)滥弊易生。虽日众多,于正法损益得失,似亦不容忽视!端视“续佛慧命,端赖僧宝里尼严净”,此为佛门金科玉律之铎者。况乎现前之佛教,可说是青黄不接之历史过度时期,自从佛教巨人太虚大师之倡导僧伽教育,抑以时代逼迫,所谓知识爆炸之现代,今日佛教社会,青年僧侣出外求学,社交往还,若早无一番锻链,秉持正法,深入智海,安禅慧颖,警策得宜,丽无随波逐众之忧,几希鲜矣。若云剃脱数日,即或三五年;,但徒以易服披衣,而未曾深受熏陶法味(尤以对基本佛法教义,未曾沾得法味),一旦领三衣得戒牒,昂然次列僧伦,或以福报宿缘,动辄为人称呼僧宝法师,接受供养,辗转贡高,我慢之难驯!然则众多现僧相,加缺僧格品质,试想佛日增辉,光在那里!
  笔者兴学,自励荒疏,然而如来家务释子承当,秉此愚诚,如骨在喉,随笔书来,并举所欲言者二一,仍未敢以为言之有当。不过抛砖引玉,冀对于我教大事,具戒鲁严,仍望僧宝长老慈悲摄受。如于戒期前后习禅学律,必有安养时分以为坚定宗旨,或可救治所谓大乘佛教之中国僧格。(尤以于今尼众数多,尼众之严格事所必要)而能引导教化尼众的首堂比丘,依古制谓“佛制教授比丘尼的比丘须有十德:一持戒,二多闻,三诵二部律,四决断无疑,五善能说法等(见单白羯磨;三十九法内文——随机渴磨浅释一七页)。
  不过,话虽加此,事是难为,盖于此时势僧众之不易多得,若真依正法律仪,如何行事。今日中国佛教已为有识者感到隐忧!而国际佛教学者有精研佛学日益增加,就以世界各国大学而言,多亦有设佛毕课程(笔者已在作国际佛学课程之咨询中),而我国毕佛青年,每所大专院校几乎都全设有佛学社,近年青年出家亦大有其人(女众多,近年男众亦不少)。教育部亦准许大学佛毕课程,并可设创佛学院,(又是深谙教育学者稀,)可是人材奇缺。盖教育文化毕术之事,各有所专精,不容滥施。故今日佛教之于大时代中,似有捉襟见肘之叹。环视东南亚各地,皆有一至多所之佛教大学或专门研究机构。然而临渊羡鱼,不加退而结网。还是踏实脚步,若能探脉施药,将可康复有期,若畏疾忌医,当然便无可救治矣!
  结语
  现以依古制而传授千佛大戒者,以我国独拥有循序戒德之举。自民国四十二年至今已有十三届传授,而每届三五百众(当然以尼众为多),外籍沙弥亦远来受具。如此我国能保存古制戒规之不合断绝,实是人天欢喜之胜事。虽然吾人不敢说目前僧尼毫无缺于戒德,然大树也会有几根枯枝在所难免,而犹不失其为大树也。观乎东亚各国(日韩)不存古风戒制已久,僧侣可带妻育儿,早视传统之佛制戒范规仪于无睹。或亦以时势之不得加此者,故亦不必多论。而寺院不持斋戒,不茹素餐,却又身披大红法服(前访韩见之于仙严寺)当该如何作论?于东亚大乘佛教国家中,以恒持不变(而且几乎每年开传大戒)能作中流砥柱之中国佛教;虽嫌佛教学术未与邻国看齐,(学术未如日本)但能拥此坚固精神稍堪自慰。(当然对佛教学术之努力,佛教能育文化艺术之积极发展,也应是不能放松之现前家务。)我国既能拥独特之古制,因思如何把握良机,使此律仪规范能适于现代生活,亦能应用于教育学上,必需参照戒规及羯磨法事,而提取运用于训导方针之施为,以增强教育之尊严与效果。冀将于学院及研究所中,也须有专门研究律学之如何适于时世之用。当然可能多少有折衷之方法,但原则上,基本是绝不迁移更变的。若能佛学渗融于社会教育中;,则对原始佛教有些良好风范,行仪规则,作“禅戒合一”之培养。此外再论及对于开戒之法务,是否于传戒之前,先设二三月(或半载)之时日以培养品德,以期渐得戒法而成就戒体。若能如此,则希戒坛中戏子之傲慢行恣,庶几有助于改善。如我国曹魏时代,虽已设坛授戒,然当时律法未昌也有流弊·及至唐终南山道宣律师始著疏,阐明开遮之理疏导遵行。我国唐末以还,禅宗称盛,原始佛教戒制未尝不受影响,惟我国大德龙象,有以振拔之! 能净德学两疏,承长老聘为去多大戒渴磨之职,借以出国归期延误,方命之致既愧且疚!复承编辑戒录大德嘱撰文刊载,岂敢再却雅命,爱就方寸右感之言,复愿尼众同袍,仰体得戒和尚(白圣长老法师)之悲怀,共同勉题,庶几佛教重振光辉于斯日矣!
  甲子季秋于华冈风雨窗前湛山门下能净晓云刍语

 
 
 
前五篇文章

戒场一、二事

释戒嗔:戒嗔的白粥馆(1)

释戒嗔:戒嗔的白粥馆(2)

释戒嗔:戒嗔的白粥馆(3)

 

后五篇文章

节孝飞修悟与隐迹:只园禅师修行道场胡庵之考述

教宗贤首 行在弥陀——纪念杨仁山居士诞生一百五十周年

简论天台宗和华严宗的佛教思想

简介十八华严三周因果之内涵

坚持楞严 正法久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