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老年佛教徒的生死观之研究-以弥陀净土法门为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老年佛教徒的生死观之研究-以弥陀净土法门为例
  [ 作者:释慧开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老年佛教徒的生死观之研究-以弥陀净土法门为例
  【英文标题】A Study on the Viewpoint of Life-and-Death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Based on the Faith in the Pure Land of Amitabha Buddha
  【文章作者】黄俊福(释天福)
  【指导教师】释慧开
  【文章页数】108页
  --------------------------------------------------------------------------------
  【中文关键词】信仰|老年佛教徒|阿弥陀佛
  【英文关键词】Faith | Amitabha Buddha | Elderly Buddhist
  【中文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佛教徒,信仰净土法门与其生死观的关系。研究目的有三个层面。一、探讨老年佛教徒信仰净土法门与其生死观的关系。二、探讨老年佛教徒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实践其净土法门的信仰。三、从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来对照探讨老年佛教徒信仰净土法门的生死观。
  研究对象有6位个案,3位出家法师及3位在家居士,以质性深度访谈作为资料的搜集方法,以主题分析法作为数据的分析。经过主题分析法的数据分析,以《老年佛教徒信仰净土法门的因缘与观念》、《老年佛教徒对净土法门的实践》、《老年佛教徒对娑婆世界与西方净土的观念》、《老年佛教徒面对死亡的观念》、及《老年佛教徒来世乘愿再来娑婆世界的憧憬》等五个主题命名,依此五个主题于第四章分成五节,讨论与分析老年佛教徒信仰净土法门,与其生死观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结论可归纳为六个层面。一、以阿弥陀佛作为信仰中心,虽然老年佛教徒信仰净土法门,无论观念或实践方面皆以阿弥陀佛为中心,但是不同的老年佛教徒在观念上或实践上仍然有程度深浅的差异。二、面对死亡以往生西方净土作为死后生命的归宿,老年佛教徒现世生活在娑婆世界,面对死亡的问题,可归纳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及面对死亡的心灵寄托。三、往生西方净土成就道业后乘愿再来娑婆世界的生命规划,这不仅是现世死后往生的目标,进一步对来世生命提出相关的规划,来世回来娑婆世界度众生的原动力,是来自利益众生的观念,自己离苦得乐,也希望众生离苦得乐。四、内在心灵的净化,老年佛教徒现世实践净土法门,未往生西方净土之前,经过净土法门的熏习,内心的烦恼渐渐降伏,也就是内在心灵渐渐的在净化。五、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老年佛教徒实践净土法门对人际关系有和谐的力量。六、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对于老年佛教徒生死观的探讨结果。
  【英文摘要】This essa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ith in the Pure-Land practice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and their viewpoint of life-and-death.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goal: In the first aspec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ith in the Pure-Land School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and their viewpoint of life-and-death. In the 2nd aspect, to explore how to practice the faith in the Pure-Land School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in the modern society. In the third aspect, to explore and compare the viewpoint of life-and-death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with the Erikson''''s psychosocial theory of development.
  In-depth interview was used as the qualitative method for data collec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six research subjects, including 3 monastic and 3 lay Buddhists. Interview transcripts provided the data for thematic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were categorized into five themes: (1) The causal conditions and notion of the faith in the Pure-Land School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2) The practice of the Pure-Land School in the elderly Buddhists. (3) The notion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toward the Saha world and the Western Pure Land. (4) The notion of facing death in the elderly Buddhists. (5) The notion of returning to the Saha world by their own will. 
  There are six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listing as below:
  1.The center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faith in the Pure-Land School is Amitaabha Buddha---although the notion or pactice of the Pure-Land School are Amitaabha Buddha''''s  Pure Land, there are still some variant degree in their notion or practice. 
  2.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future life after death is going to be reborn in the Western Pure Land --- While facing the problem of death in the Saha world, they can face death with positive attitude and peaceful mind and spirituality. 
  3.The plan of elderly Buddhist''''s life is composed of 2 parts: (1) going to the Western Pure Land after death for  the accomplishment of Buddhist practice, and (2) returning to the Saha world for the advantage of the people by relieving their suffering.
  4.The elderly Buddhists can diminish the annoyance of mind (Klea) and purify the mind gradually thru the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of the Pure-Land School in the present life.
  5.The practice of the Pure-Land School can enhance the harmony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6.To exemplify the comparative result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viewpoint of life-and-death with the Erikson''''s psychosocial theory of development.
  --------------------------------------------------------------------------------
  【文章目次】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 3
  第三节 研究问题 4
  第四节 名词界定 4
  第二章 文献探讨 7
  第一节 佛教的生死观点 7
  第二节 净土法门信仰概述 13
  第三节 信仰净土法门的实践 18
  第四节 死亡的准备、往生助念、丧葬方式及荐亡佛事 22
  第五节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佛教理论的探讨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36
  第一节 研究对象 36
  第二节 资料搜集的方法 38
  第三节 研究者的角色 39
  第四节 资料搜集的过程 40
  第五节 研究资料的分析 43
  第六节 研究的严谨性 46
  第四章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7
  第一节 老年佛教徒信仰净土法门的因缘与观念 47
  第二节 老年佛教徒对净土法门的实践 54
  第三节 老年佛教徒对娑婆世界与西方净土的观念 67
  第四节 老年佛教徒老人面对死亡的观念 74
  第五节 老年佛教徒来世乘愿再来娑婆世界的憧憬 80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86
  第一节 结论 86
  第二节 建议 91
  第三节 研究限制 92
  参考文献 94
  附录(一)访谈大纲 98
  附录(二)访谈同意书 100
  附录(三)逐字稿内容及编码 101
  附录(四)编码的群聚 102
  附录(五)意义单元命名 103
  附录(六)主题命名与译码群聚1 104
  附录(七)主题命名与译码群聚2 105
  附录(八)主题命名与译码群聚3 106
  附录(九)主题命名与译码群聚4 107
  附录(十)主题命名与译码群聚5 108
  --------------------------------------------------------------------------------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一)佛教《大正藏》 
  《华严经》,T9。 
  《大般涅盘经》,T12。
  《佛说无量寿经》T12。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T12。
  《佛说阿弥陀经》,T12。
  《维摩诘所说经》,T14。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T19。
  《十住毘婆沙论》,T26。
  《妙法莲华经玄义》,T32。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T37。
  《观无量寿佛经疏》,T37。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T40。
  《观心论疏》,T46。
  《净土十疑论》,T47。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T47。
  《乐邦文类》,T47。
  《宗镜录》,T47。
  (二)专书、期刊论文
  王兴焕,《佛典语言的诠释学问题:以观诠教的建构》,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安京植,《唐代净土宗众生教化之教育意义》,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2。李森珪,《生命尽头的驻足回首—从社会建构过程探讨台湾当代老年之生命意义》,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长安静美译,梯 圆实等着,《从容自在老与死》,台北:东大股份有限公司,1997。
  胡幼慧主编,胡幼慧、姚美华着,《一些质性方法上的思考》《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高雄:复文出版社,2001。
  高淑清,《质性数据分析方法-主题分析法实务》,嘉义:中正大学清江终身学习中心,2005。
  潘素卿,《佛教徒的死亡观念与生命意义之关系研究及其在谘商上的应用》,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博士论文,1996。蔡侑霖,《台中地区丧葬礼俗初探—从城乡差异看丧葬改革》,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陈兵,《生死的超越:佛教对生死轮回的诠释》,台北:圆明出版社,1995。
  陈佳禧,《老人统整与绝望之研究—以苗栗地区老人为例》,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陈峰瑛,《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适应之探究—以高雄都会区的独居老人为例》,南华大学生死学系硕士论文,2003。张媚总校阅、叶莉莉等着,《人类发展之概念与实务》,台北:华杏出版公司,2004。
  张运华,《中国传统佛教仪轨》,台北:立绪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张澄基,《净土今说》,台北:慧炬出版社,1982。
  黄富顺,《成人心理与学习》,台北:师大书苑公司,1995。
  黄富顺、陈如山、黄慈,《成人发展与适应》,台北:空中大学,1999。
  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台北:正中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
  詹火生编、叶金凤等着,《迎接高龄社会的挑战》,台北市:厚生基金会,1998。
  蔡明昌,《老人对死亡及死亡教育态度之研究》,高雄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魏磊,《净土信仰的缘起与西方极乐世界》,新店:圆明出版社,1997。
  谢路军等着、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总编辑,《中国佛教学术论典》(9),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
  释印顺,《佛在人间》,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
  释圣严,《学佛群疑》,台北:东初出版社,1989。
  释圣严,《佛教入门》,台北:东初出版社,1996。
  释圣严,《慈云忏主净土文》,台北:法鼓文化股份事业公司,1999。
  释圣严,《欢喜看生死》,台北: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释慧开,《佛教教学对现代教育的启悟之探索》,《普门学报》(三),台北:普门学报社,2001。
  释慧开,《孔子生死观初探》,《现代生死学理论建构学术研讨会》,嘉义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2001。
  释慧开,《谈生论死—从避讳生死到探究生死》,《生死学研究》,嘉义:南华大学生死学系,2003。
  释慧开,《现代人的生死与医疗情境之反思》,《生死学通讯》,嘉义:南华大学生死学系,2003。
  释慧开,《儒佛生死学与哲学论文集》,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
  释慧严,《从人间性看净土思想》,高雄:春晖出版社,2000。
  释广定编、释印光着,《印光大师全集》(第四册),台北:佛教出版社,1991。
  Carbtree, B. F., & Miler, W. L.着,黄惠雯、童婉芬、粱文蓁、林兆卫译,《最新质性方法与研究》,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Erikson, E. H., Erikson, J. M., & Kivnick, H. Q.着、周怜利译,《Erikson老年研究报告:人生八大阶段》,台北:张老师文化公司,2000。
  Judd, C. M., Smith, E. R., & Kidder L. H.着、黄铭惇译,《社会科学研究法》(上),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
  Sogyal Rinpoche着、郑振煌译,《西藏生死书》,台北:张老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
  (三)网站资料
  内政部社会司,《为什么会有国际老人年?其主要目的是什么?》,2004。 
  http://volnet.moi.gov.tw/sowf/04/15/15_1.htm 
  内政部社会司,1999国际老人年:《老人的相关议题有哪些?》,2004。
  http://volnet.moi.gov.tw/sowf/04/15/15_3.htm
  内政部社会司,《近年我国老年人口数一览表》,2004。
  http://volnet.moi.gov.tw/sowf/04/07近年我国老人人口数一览表.xls
  内政部社会司,《老人福利法》,2004。
  http://volnet.moi.gov.tw/sowf/04/02/02_1.htm
  内政部社会司,《老人福利与政策》,2004。
  http:// volnet.moi.gov.tw/sowf/04/01.htm
  内政部统计处,《老年人口主要指标分析》,2004。
  http://www.moi.gov.tw/W3/stat/topic/topic136.htm
  二、英文专书
  Erikson, E. H.,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 New York: Norton, 1982.
  Erikson, E. H., Childhood and Society , New York: Norton, 1950.
  Erikson, E. H.,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Norton, 1980.
  Erikson, E. H., Erikson, J. M., & Kivnick, H. Q., Vital Involvenment in Old Age, New York: Norton, 1986.

 
 
 
前五篇文章

汉译龙树论典大智度论“十八空”之研究

《大般若经.第二会.修治地品》的“菩萨十地”呈现的修道

《法华经》禅思想之研究

《六祖坛经》虚词研究

《地藏经》及其孝道思想之研究

 

后五篇文章

“浅说”<地藏经>的重要精力和基础内容

中国大乘阿弥陀净土思想研究

永州龙兴寺修净土院记

《阿含经》与《大般若经·第二会》里的无明观:从声闻乘到

《观音慈林集》研究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