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华经》禅思想之研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华经》禅思想之研究
  [ 作者: 简秀娥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2002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3年
  【文章标题】《法华经》禅思想之研究
  【英文标题】A Study on Samadhi of Saddharmapundarika-sutra
  【文章作者】简秀娥
  【指导教师】李立信
  【文章页数】499页
  --------------------------------------------------------------------------------
  【中文关键词】法华经|法华三昧|三昧|禅观|般若禅|现一切色身三昧|陀罗尼|一佛乘
  【英文关键词】saddharmapundarikasutra ;samadhi ;dharani ;prajnaparamita ;bodhisattva ; tathagata ; tri-yana ; ekayana
  【中文摘要】本文题目为“《法华经》禅思想之研究”,共分十章,探讨禅观渊源、禅观妙用、如来禅观、菩萨禅观、法华三昧、禅观教育的一连贯问题。《法华经》中的佛、菩萨展现的禅观三昧,主要是为了教化众生,令一切众生都进入一佛乘,菩萨若是只有自受用,而没有他受用,即非真正的菩提。因此,禅观为方法,一佛乘为目的,是本文要诠释的思想。
  第一章 叙论:说明本文研究之动机与目的,探讨前人研究之见解与成果,以及标出本文研究之进路与方法。
  第二章 《法华经》之历史背景:本章探讨《法华经》的成立年代、印度地位、传译情形、中国地位,是从历史角度切入,以纵切面的轨迹,寻求整体发展的面貌。
  第三章 《法华经》之价值意义:本章从判释教相、戏剧体制、文学艺术,探讨《法华经》。这是从本质内涵切入,以横剖面的分析,迈向整体架构的核心。
  第四章 《法华经》之禅观渊源:本章以禅观定义为基点,从印度的禅观、原始佛教的禅观、小乘佛教的禅观、大乘佛教的禅观,加以探讨其根本的依据与转变。
  第五章 《法华经》之禅观妙用:本章藉由前面数章的基础,向上一着,探讨《法华经》的禅观思想。《法华经》的禅观,系以清净心为体,是一种“非智不禅,非禅不智”的菩萨禅,亦即般若禅。本章主要提出在《法华经》禅观的种类和深义,除了在《法华经》中字面上是禅观或三昧,也列举其它属于禅观的妙用,并阐明法华三昧不是《法华经》中惟一的禅法。
  第六章 《法华经》之如来禅观:本章承袭前章,谈论如来禅观妙用的问题,探讨如来寿量无尽、如来示现涅盘、如来神力、多宝佛塔、龙女成佛等禅观妙用。
  第七章 《法华经》之菩萨禅观:本章承袭前章,谈论菩萨禅观妙用的问题,探讨法华胜会之菩萨示现、文殊菩萨、药王菩萨、妙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等菩萨禅观妙用。
  第八章 《法华经》禅观在中国开展:探讨《法华经》禅观,被标示为天台法华三昧的议题。天台思想,远绍龙树,近至慧文、慧思,并以智顗为中心研究,探讨天台法华三昧思想,最后研析法华三昧在中国后世为实践内涵与影响。
  第九章 《法华经》之禅观教化:清净心是形而上的,禅观是菩萨的实证修为,只能自受用;若要使人获益,即须落实于教化。因此,禅观与教化是内外兼备,不可或缺。释迦牟尼佛与多宝佛并坐,运用禅观神力,主要目的是要教化众生。宣说一佛乘,富有十分浓厚的教育思想。
  第十章 结论:本章系就《法华经》禅观之议题,作一整体性的归纳检讨。
  关键词:法华、法华三昧、三昧、禅观、禅、实相、天台、止观、如来、佛、菩萨、一佛乘、会三归一、开权显实、解脱、三乘、般若禅、菩萨禅、小乘、中乘、大乘、本门、迹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药王菩萨、妙音菩萨、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现一切色身三昧、十六三昧、无量义三昧、释迦牟尼佛、多宝如来、方便、菩提心
  【英文摘要】A Study on Samadhi of Saddharmapundarika-sutra.
  --------------------------------------------------------------------------------
  【文章目次】
  致谢文:教无量菩萨,毕竟住一乘Ⅰ
  论文提要 Ⅵ
  目录Ⅸ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本文研究之动机与目的 2
  一. 研究动机 2
  Ⅰ. 动机之一 2
  Ⅱ. 动机之二 3
  Ⅲ. 动机之三 3
  二. 研究目的 10
  三. 研究价值 10
  第二节 前人研究之见解与成果 10
  一. 佛学领域 11
  Ⅰ. 中国注疏 11
  Ⅱ. 专论期刊 12
  二. 文学领域 14
  Ⅰ. 一般论著 14
  Ⅱ. 学位论文 14
  第三节 本文研究之进路与方法 15
  一. 研究进路 15
  Ⅰ. 禅与禅观与三昧之界定 15
  Ⅱ. 思考撰写方式 18
  二. 研究方法 19
  Ⅰ. 文献学 19
  Ⅱ. 佛教史 21
  Ⅲ. 义理学 22
  Ⅳ. 目录学 23
  Ⅴ. 比较学 24
  三. 研究纲要 24
  第二章 《法华经》之历史背景
  第一节 《法华经》的成立年代 27
  一. 依内容形式而分 28
  二. 依代表听众而分 30
  三. 依文体内容而分 31
  四. 从经典文义而分 33
  五. 依论师援引而分 35
  六. 从中国译史而分 36
  第二节 《法华经》在印度地位 37
  一. 本经叙述37
  二. 他经引述38
  三. 论书取材39
  第三节 《法华经》的传译情形 40
  一. 汉译本 40
  二. 梵文本 44
  Ⅰ. 尼泊尔本 44
  Ⅱ. 娑夷水本 45
  Ⅲ. 中亚本 46
  三. 藏语译本48
  四. 日本新译本49
  Ⅰ. 《梵汉对照新译法华经》 49
  Ⅱ. 《梵文和译法华经》 49
  Ⅲ. 《法华经》 50
  五. 英译本50
  第四节 《法华经》在中国地位 51
  一. 汉译特质 51
  Ⅰ. 形式方面51
  Ⅱ. 内容方面53
  A.《正法华经》(竺法护) 53
  B. 《妙法莲华经》(鸠摩罗什) 56
  C. 《添品妙法莲华经》(阇那崛多共笈多)60
  二. 注疏诠义 62
  三. 流传影响 65
  Ⅰ. 传入中国的时间 65
  Ⅱ. 传入中国的背景 66
  Ⅲ. 历代流传的情形 66
  第五节 小结 67
  第三章 《法华经》之意义价值 69
  第1节 从佛教科判看《法华经》 69
  1. 《法华经》经题之意义 69
  二.《法华经》之分科 74
  第二节 从戏剧体制看《法华经》77
  一. 序幕式78
  二. 宣说诸法实相一佛乘78
  三. 以譬喻说一佛乘 80
  四. 得大法者皆当作佛 81
  Ⅰ. 四大弟子得授记 83
  Ⅱ. 世尊的自证 83
  Ⅲ. 五百罗汉弟子之授记 84
  Ⅳ. 阿难及二千学人之授记 85
  Ⅴ. 信解《法华经》者皆当授记作佛 85
  五. 法会圆满嘱付流通 86
  六. 一再举证与付嘱 86
  七. 菩萨的见证与护持 91
  第三节 从文学艺术看《法华经》93
  一. 譬喻文学93
  二. 夸饰运用98
  三. 诗偈之美 100
  第四节 小结102
  一. 《法华经》之经题分科102
  二. 《法华经》之戏剧体制114
  三. 《法华经》之文学艺术105
  第四章 《法华经》之禅观渊源 107
  第一节 禅观的定义 107
  第二节 印度的禅观 109
  一. 吠陀经典的禅观 110
  二. 奥义书的禅观 112
  三. 婆罗门族的禅观 113
  第二节 原始佛教的禅观 114
  一. 佛陀的禅修 115
  二. 外道禅与佛教禅分别 117
  三. 原始佛教的禅观内涵 120
  第三节 小乘佛教的禅观 123
  一. 自求解脱 125
  二. 偏证我空 126
  三. 梵行已立 127
  第四节 大乘佛教的禅观 128
  一. 般若相应 129
  二. 清净平等 130
  三. 动中修定 131
  第五节 小结 132
  第五章 《法华经》之禅观妙用 135
  第一节 《法华经》与禅观之关系 135
  一. 禅相应之经典 135
  二. 空相应之经典 137
  三. 实相禅之经典 140
  第二节 禅观之相关语词 141
  第三节 法华三昧之禅观 144
  一. 法华三昧之出处 144
  二. 法华三昧之义涵 146
  Ⅰ. 树之华喻147
  Ⅱ. 生死之色147
  三. 法华三昧之修法 148
  Ⅰ. 修持二事148
  Ⅱ. 修持四事149
  Ⅲ. 现卅六事150
  第四节 《法华经》之禅观语词 151
  第五节 小结 159
  第六章 《法华经》之如来禅观 161
  第一节 法华胜会之如来示现 161
  一. 如来之定义 161
  二. 如来十号 163
  第二节 如来寿量无尽之禅观 165
  一. 如来秘密神通之力 166
  二. 如来常住不灭 166
  三. 法华三昧实相观 169
  第三节 如来示现涅盘之禅观 172
  一. 如来涅盘之教化 172
  二. 如来涅盘十深义 173
  三. 觉如来力之禅法 175
  第四节 如来神力之禅观 176
  1. 如来神力之定义 176
  2. 如来十神力179
  Ⅰ. 竺道生之说181
  Ⅱ. 法云之说 182
  Ⅲ. 智顗之说 183
  Ⅳ. 吉藏之说 185
  Ⅴ. 窥基之说 187
  三. 如来神力之本怀 188
  第五节 多宝佛塔之禅观 192
  一. 多宝佛之神通愿力 192
  二. 生死涅盘平等 196
  三. 佛身平等 197
  四. 示现清净国土无上 198
  五. 二佛并坐之禅观 201
  六. 多宝佛塔之表法 202
  第六节 龙女成佛之禅观 206
  一. 龙女十六德206
  二. 龙女速成佛道 208
  三. 龙女转女成男 213
  第七节 小结 220
  一. 如来常住与涅盘之禅观 220
  二. 如来神力与一佛乘之关涉 221
  三. 多宝佛与释迦佛之神通力 223
  四. 龙女之普现一切色身三昧 225
  第七章 《法华经》之菩萨禅观 227
  第一节 法华胜会之菩萨示现 227
  一. 菩萨之定义227
  二. 法华胜会之菩萨众 235
  三. 等觉菩萨之定义 240
  四. 法华胜会之等觉菩萨 241
  Ⅰ. 弥勒菩萨241
  Ⅱ. 文殊菩萨243
  Ⅲ. 观世音菩萨244
  Ⅳ. 得大势菩萨245
  Ⅴ. 药王菩萨246
  Ⅵ. 无尽意菩萨248
  Ⅶ. 普贤菩萨249
  第二节 文殊菩萨之禅观 250
  一. 文殊菩萨之本事因缘 250
  Ⅰ. 龙种上如来250
  Ⅱ. 普现如来 252
  Ⅲ. 诸佛之师 252
  Ⅳ. 金色世界之菩萨 253
  Ⅴ. 宝相佛国之菩萨 253
  Ⅵ. 印度婆罗门之子 255
  二. 妙光菩萨之法华三昧 257
  Ⅰ. 妙光菩萨之听受法华 257
  Ⅱ. 妙光菩萨之三昧相应 259
  Ⅲ. 妙光菩萨之受法弘传 261
  三. 妙光菩萨之法华教化 263
  Ⅰ. 妙光菩萨之宣说法华 263
  Ⅱ. 妙光菩萨之教令成佛 264
  Ⅲ. 妙光菩萨之求名弟子 265
  第三节 药王菩萨之禅观 266
  一. 药王菩萨之本事因缘 266
  Ⅰ.宿世因缘 266
  Ⅱ.一切众生见菩萨 268
  二. 药王菩萨之烧身燃臂 269
  Ⅰ. 药王菩萨之神变花香 269
  Ⅱ. 药王菩萨之烧身神变 270
  Ⅲ. 药王菩萨之燃臂神变 274
  三. 药王菩萨之现一切色身三昧 280
  四. 药王菩萨之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282
  五. 药王菩萨之功德影响 283
  Ⅰ. 三昧与陀罗尼283
  Ⅱ. 转女成男283
  Ⅲ.三昧与无生法忍284
  Ⅳ. 身口芳香286
  Ⅴ. 病之良药287
  Ⅵ. 坐于道场288
  第四节 妙音菩萨之禅观 289
  一. 妙音菩萨之本事因缘 290
  Ⅰ.伎乐与宝钵供养 290
  二. 妙音菩萨之神通变化 291
  Ⅰ. 妙音菩萨之莲华表法 292
  Ⅱ. 妙音菩萨之神变目的 293
  三. 妙音菩萨之十六三昧 295
  四. 妙音菩萨之现一切色身三昧 299
  Ⅰ. 侍多千亿佛300
  Ⅱ. 随类化现300
  五. 妙音菩萨之功德影响 302
  Ⅰ. 三昧与陀罗尼302
  Ⅱ. 三昧与无生法忍 304
  第五节 观世音菩萨之禅观 306
  一. 观世音菩萨之本事因缘 306
  Ⅰ. 正法明如来306
  Ⅱ. 极乐世界之一生补处菩萨 307
  二. 观世音菩萨之名号 308
  Ⅰ. 观世音与观自在 308
  Ⅱ. 法云之四名说310
  Ⅲ. 吉藏之三名说311
  三. 观世音菩萨之普门示现 312
  Ⅰ. 寻声救苦之禅观312
  Ⅱ. 普门示现之禅观313
  Ⅲ. 随类化现之禅观314
  Ⅳ. 无情化现之禅观319
  Ⅴ. 自在神力之禅观324
  Ⅵ. 行深般若之禅观326
  Ⅶ. 无言实相之禅观327
  四. 观世音菩萨之五观 335
  Ⅰ. 真观335
  Ⅱ. 清净观336
  Ⅲ. 广大智慧观337
  Ⅳ. 悲观339
  Ⅴ. 慈观341
  五. 观世音菩萨之五音 341
  Ⅰ. 妙音342
  Ⅱ. 观世音343
  Ⅲ. 梵音344
  Ⅳ. 海潮音345
  Ⅴ. 胜彼世间音345
  六. 观世音菩萨之功德影响 346
  Ⅰ. 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46
  Ⅱ. 三昧与无生法忍 346
  第六节 普贤菩萨之禅观 347
  一. 普贤菩萨之本事因缘 347
  二. 普贤菩萨之三昧守护 348
  三. 普贤菩萨之一乘表法 348
  四. 普贤菩萨之乘六牙白象 353
  五. 普贤菩萨之功德影响 355
  Ⅰ. 三昧355
  Ⅱ. 陀罗尼356
  A. 旋陀罗尼356
  B. 百千万亿旋陀罗尼 357
  C. 法音方便陀罗尼 357
  第七节 小结358
  一. 法华三昧与十六三昧 358
  二. 半行半坐三昧 359
  三. 烧身燃臂之自行化他 359
  四. 神通是自利或利他 361
  五. 有情世间与无情世间之神变 362
  六. 《普门品》与般若关涉 354
  七. 应化身之凡圣身差别 355
  八. 财施与法施之分别 366
  第八章 《法华经》禅观在中国之开展 371
  第一节 天台法华三昧之定义 371
  第二节 法华三昧之原典 373
  第三节 慧思之法华三昧思想 374
  第四节 智顗之法华三昧思想 377
  一. 劝修忏法378
  二. 忏法前方便379
  三. 理事一心精进379
  四. 正行方法383
  五. 修忏证相386
  第六节 法华三昧之影响388
  第七节 法华三昧之实修390
  第八节 小结 394
  第九章 《法华经》之禅观教化 397
  第一节 《法华经》禅观教化之目的 397
  一. 开入佛之知见 397
  二. 为示诸法实相 401
  三. 为入于一佛乘 406
  第二节 《法华经》禅观教化之旨趣 416
  一. 会三归一 416
  二. 二乘授记 422
  三. 开权显实 425
  第三节 《法华经》禅观教化之特色 430
  一. 诸经之王圆兼并蓄 430
  二. 众生佛性法身平等 434
  三. 众生皆能究竟成佛 436
  第四节 小结 441
  一. 开示悟入佛知见 441
  二. 回小向大证菩提 443
  三. 大慧平等之禅教 444
  第十章 结论 447
  参考书目 459
  --------------------------------------------------------------------------------
  【参考文献】
  壹. 大藏经
  《中阿含经》,大正一。
  《增壹阿含经》,大正二。
  《六度集经》,大正三。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正三。
  《过去现在因果经》,大正三。
  《悲华经》,大正三。
  《杂譬喻经》,大正四。
  《出曜经》,大正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三》,大正七。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正八。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大正八。
  《道行般若经》,大正八。
  《金刚般若波罗经》,大正八。
  《正法华经》,大正九。
  《妙法莲华经》,大正九。
  《添品妙法莲华经》,大正九。
  《法华三昧经》,大正九。
  《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九。
  《华严经》,大正十。
  《十住经》,大正十。
  《大宝积经》,大正十一。
  《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大正十一。
  《平等觉经》,大正十二。
  《涅盘经》,大正十二。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大正十二。
  《大般涅盘经》,大正十二。
  《无量寿经》,大正十二。
  《阿弥陀经》,大正十二。
  《观无量寿经》,大正十二。
  《菩萨处胎经》大正十二。
  《大方等大集经》,大正十三。
  《般舟三昧经》,大正十三。
  《无垢称经》,大正十四。
  《维摩诘所说经》,大正十四。
  《维摩诘经》,大正十四。
  《文殊师利律净经》,大正十四。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十四。
  《弥勒大成佛经》,大正十四。
  《海龙王经》,大正十五。
  《安般守意经》,大正十五。
  《思惟略要法》,大正十五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大正十五。
  《思惟略要法》,大正十五。
  《禅法要解》,大正十五。
  《超日明三昧经》,大正十五。
  《楞伽经》,大正十六。
  《解深密经》,大正十六。
  《深密解脱经》,大正十六。
  《法集经》,大正十七。
  《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大正十九。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大正十九。
  《楞严经》,大正十九。
  《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大正廿。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廿。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大正廿。
  《五分律》,大正廿二。
  《菩萨璎珞本业经·释义品》,大正廿四。
  《大智度论》,大正廿五。
  《十住毘婆沙论》,大正廿六。
  《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大正廿六。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大正廿七
  《阿毘昙毘婆娑论》,大正廿八。
  《显扬圣教论》,大正卅一。
  《摄大乘论》,大正卅一。
  《成实论》,大正卅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大正卅三。
  《法华玄义》,大正卅三。
  《法华玄义签》,大正卅三。
  《法华经义记》,大正卅三。
  《妙法莲华经文句》,大正卅四。
  《法华文句记》,大正卅四。
  《法华玄论》,大正卅四。
  《妙法莲华经玄赞》,大正卅四。
  《观音玄义》,大正卅四。
  《观音玄义记》,大正卅四。
  《观音义疏》,大正卅四。
  《法华义疏》,大正卅四。
  《法华经义疏》,大正卅四。
  《观音义疏记》,大正卅四。
  《华严经探玄记》,大正卅五。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大正卅五。
  《维摩诘经略疏》,大正卅八。
  《注维摩诘经》,大正卅八。
  《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大正卅九。
  《大方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大正卅九。
  《大乘义章》,大正四四。
  《华严经内章门等离孔目章》,大正四五。
  《大乘止观法门》,大正四六。
  《摩诃止观》,大正四六。
  《四教义》,大正四六。
  《止观辅行传弘决》,大正四六。
  《天台四教仪》,大正四六。
  《敕修百丈清规》,大正四八。
  《历代三宝记》,大正四九。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正五○。
  《梁高僧传》,大正五○。
  《续高僧传》,大正五○。
  《宋高僧传》,大正五○。
  《高僧法显传》,大正五一。
  《大唐西域记》,大正五一。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大正五一。
  《景德传灯录》,大正五一。
  《释迦方志》,大正五一。
  《法华传记》,大正五一。
  《法苑珠林》,大正五三。
  《一切经音义》,大正五四。
  《出三藏记集》,大正五五。
  《开元释教录》,大正五五。
  《众经目录》,大正五五·
  《刊定众经目录》,大正五五。
  《大唐内典录》,大正五五。
  《出三藏记集》,大正五五·
  《译经图记》,大正五五。
  《开元释教录》,大正五五。
  《历代三宝记》,大正四九。
  《出三藏记集》,大正五五。
  《南传大藏经》十五册。
  《妙法莲华经三昧秘密三摩耶经》,卍续藏三。
  《维摩经文疏》,卍续藏廿八。
  《四教仪集解》,卍续一○二。
  《法华经持验记》,卍续藏一三四。
  《妙法莲华经疏》,卍续藏一五O。
  贰. 专书部份(依照姓氏笔划顺序)
  中村元着,林太、马小鹤译,《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台北,淑馨出版社,1990年6月初版。
  木村泰贤着,释演培译,《小乘佛教思想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92年7月二版。
  木村泰贤着,演培法师译,《大乘佛教思想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89年。
  王重民,《敦煌变文集》,北京,北京人民文学,1957年8月初版。
  水野弘元着,许洋主译,《印度的佛教》,台北,法尔出版社,1988年11月初版。
  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上海,新华书店,1989年5月初版。
  中村瑞隆,《真实之道--法华经》,台北,大展出版社,1994年初版。
  方立天等着,《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台北,桂冠出版社,1989年版。
  方东美,《华严宗哲学》(上、下),台北,黎明出版社,1989年版。
  尤惠贞,《天台宗性具圆教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5月初版。
  尤惠贞,《天台哲学与佛教实践》,嘉义,南华大学,1999年8月初版。
  平川彰等着,林保尧译,《法华思想》,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版。
  田村芳朗等着,释慧岳译,《天台思想》,台北,华宇出版社,1988年出版。
  宇井伯寿着,李世杰译,《中国佛教史》,台北,协志工业丛书,1970年。
  宇井伯寿着,释印海译,《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无量寿出版社1987年1月初版。
  安藤俊雄着,苏荣焜译,《天台学根本思想及其开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8年10月初版。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学生书局,1982版。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一·三册),台北,正中书局,1983年版。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上、下),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9月修订4版。
  冉云华,《中国禅学研究论集》,台北,东初出版社,1992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丛书·禅宗编》第一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初版。
  任继愈等着,《佛教与中国文化》,台北,国文天地,1990年版。
  何秀煌,《思想方法导论》,台北,三民书局,1986年版。
  何新编,《禅宗、历史与文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何国铨,《中国禅学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4月初版。
  本幸男,陈春霞译,《法华部解说》,《文殊大藏经》第四十七册,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出版。
  佐佐木等着,释达和译,《印度佛教史概说》,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11月三版。
  李世杰,《印度部派佛教哲学史》,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61年10月初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台北,谷风出版社,1986年版。
  吕澄,《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82年7月初版。
  吕澄,《印度佛学史略》,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3年1月再版。
  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92年1月三刷。
  吕澄,《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82年出版。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86年版。
  余英时,《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社,1987年版。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社,1987年版。
  池田大作着,潘柱明等译,《我的佛教观》,台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
  池田大作等着,创价学会译,《法华经的慈光》,台北,明报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
  池田大作等着,创价学会译,《法华经的福德》,台北,明报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
  池田大作着,王遵仲译,《佛教一千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初版。
  吴汝钧,《印度中观哲学》,台北,圆明出版社,1993年8月初版。
  吴汝钧,《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
  吴汝钧,《游戏三昧: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学生书局,台北,1993年2月初版。
  阿部肇一,关世谦译,《中国禅宗史》,东大公司,台北,1995年4月再版。
  忽滑谷快天着,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初版
  林传芳,《佛学概论》,台北,弥勒出版社,1979年修订再版。
  林保尧,《法华造像研究》,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
  岫峨,《一任袈裟万里游》,台北,圆明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
  孤峰智璨着,释印海译,《中印禅宗史》,台北,海潮音社,1972年10月初版。
  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现代佛学大系》第十八册,台北,弥勒出版社,1984年出版。
  季羡林,《论梵本妙法莲华经》,《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北京,1982年出版。
  柳田圣山着,吴汝钧译,《中国禅思想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92年9月二版。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初版。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高雄,佛光出版社,1982年初版。
  南?文雄.泉芳璟《梵汉对照新译法华经》,京都,1913年。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台北,学生书局,1982年版。
  胡适,《白话文学史》卷上,台北,胡适纪念馆,1969年4月出版。
  胡适,《胡适文存》,台北,远东出版社,1953年12月初版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东华,1989年12月初版。
  望月良晃着,林保尧译,《法华思想》,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年出版。
  山雄一着,吴汝钧译,《空之哲学》,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2月初版。
  山雄一着,吴汝均译,《佛教中观哲学》,高雄,佛光出版社,1986年初版。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饮冰室合集》第十四册,台北,中华书局,1960年3月初版。
  陈寅恪,《陈寅恪先生文集》,台北,里仁,1992年9月初版。
  陈荣波,《禅海之筏》,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年版。
  陈清香,《佛经变相美术创作之研究》,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7年3月初版。
  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三刷。
  张曼涛主编,《禅宗典籍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十二册, 台北, 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张曼涛主编,《三论宗之发展及其思想》,《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9月初版。
  张曼涛主编,《中观思想论集》,《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9月初版。
  张曼涛主编,《禅学论文集》,《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之3,台北, 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初版。
  张曼涛主编,《华严思想论集》,《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之33,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初版。
  张曼涛主编,《禅宗思想与历史》,《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之52,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初版。
  张曼涛主编,《大乘佛教之发展》,《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之9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初版。
  张荣明主编,《道佛儒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初版。
  郭朋,《中国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初版。
  郭庆藩,《庄子集释》,台北,河洛图书出版社,1974年3月初版。
  许志明,《般若笔谭》,台北,天华出版社,1991年4月初版。
  汤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教史》,台北,慧炬出版社,1986年12月初版。
  汤锡予,《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鼎文书局,1985年版。
  黄公伟,《印度佛教思想体系论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初版。
  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初版。
  黄忏华,《中国佛教史》,台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影印初版。
  黄忏华,《佛教各宗大纲》,台北,天华出版社,1980年。
  黄忏华等着,《魏晋南北朝佛教小史》,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
  杨惠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东大公司,1993年6月初版。
  杨惠南,《吉藏》,台北,东大公司,1989年4月初版。
  杨惠南,《佛教思想新论》,台北,东大公司,1990年12月三版。
  杨惠南,《龙树与中观哲学》,台北,东大公司,1988年10月初版。
  杨郁文,《阿含要略·序文》,台北,东初出版社,1993年6月初版。
  铃木大拙著,刘大悲译,《禅与生活》,台北,志文出版社,1980年版。
  铃木大拙、佛洛姆合着,孟祥森译,《禅与心理分析》,台北,志文出版社,1980年版。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台北,东华出版社,1989年版。
  熊翊亮,《宋代理学与佛学之探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版。
  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台北,文化大学,1983年7月初版。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台北,华正书局,1986年6月初版。
  刘贵杰,《僧肇思想之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刘贵杰,《庐山慧远大师思想析论》,台北,圆明出版社,1988年10月初版。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92年11月一版。
  戴华山,《语意学》,华欣出版社,台北,民国1987年版。
  鎌田茂雄着,关世谦译,《中国佛教史》,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2年。
  鎌田茂雄着,郑彭年译,《简明中国佛教史》,台北,谷风出版社,1987年版。
  鎌田茂雄着,转瑜译,《天台思想入门》,高雄,佛光出版社,1999年12月三版。
  鎌田茂雄着,心灵雅集编译组译,《沉默的教示--维摩经》,台北,大展出版社,1992年5月初版。
  霍韬晦,《佛家逻辑研究》,台北,佛光出版社,1987年版。
  霍韬晦,《绝对与圆融》,台北,东大公司,1986年版。
  龟川教信着,释印海译,《华严学》,美国,法印寺,1988年版。
  严北溟,《中国佛教哲学简史》,台北,木铎出版社,1987年。
  释太虚,《法界圆觉会》,《太虚大师全书》第二一册。(未标出版社)
  释太虚,《法华经教释》,高雄,佛光出版社,1999年9月二版。
  释太虚,《中国佛学特质在禅》,台北,菩提印经会,1986年12月初版。
  释印顺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3月七版。
  释印顺,《中观今论》,台北,正闻出版社,1987年3月六版。
  释印顺,《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1月修订一版。
  释印顺,《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出版社,1987年9月二版。1983年12月初版。
  释印顺,《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年7月初版。
  释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10月七版。
  释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4月五版。
  释印顺,《如来藏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81年12月初版。
  释印顺,《净土与禅》,台北,正闻出版社,1988年版。
  释印顺,《性空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社,1988年版。
  释印顺,《妙云集》下篇,《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闻出版社,1978年出版。
  释印顺,《妙云集上编之三——胜鬘经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78年出版。。
  释印顺,《成佛之道》,《妙云集》,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3月二版。
  释智顗,《天台小止观、六妙法门》,台北,佛教出版社,1984年版。
  释智谕,《中观讲记》上下册,台北,西莲净苑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
  释智谕,《妙法莲华经讲记》,台北,西莲净苑出版社,2000年10月再版。
  释惠敏,《中观与瑜伽》,台北,东初出版社,1986年初版。
  释圣严着,关世谦译,《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台北,学生出版社,1988年版。
  释圣严,《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台北,法鼓文化公司,2003年2月初版六刷。
  释圣严,《教育·文化·文学》,《法鼓全集》第三辑·第四册,台北,东初出版社,1993年11月初版。
  释圣严,《学术论考》,《法鼓全集》第三辑·第一册,台北,东初出版社,1993年11月初版。
  释演培,《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观》,台北,天华出版社,1991年9月初版。
  释凝然原著,鎌田茂雄日译,关世谦中译,《八宗纲要》,高雄,佛光出版社,1986年版。
  释会性,《大藏会阅》,台北,天华出版社,1978年11月1日初版。
  释星云监修,《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2月二版。
  顾传康,《禅宗:文化交融与历史选择》,上海,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Catterjee、Datta着,伍先林、李登贵、黄彬译,《印度哲学概论》,台北,黎明公司,1993年4月初版。
  F. R. Palmer着,陈荣波译,《语意学》,台北,逸龙出版社,1985年版。
  Murti,T.R.V. 着,郭忠生译,《中观哲学》,台北,华宇出版社1984年11月初版。
  Surendranath Dasgupta着,林煌洲译,《印度哲学史》,台北,国立编译馆,台北,1996年3月初版。
  参. 博、硕士论文(依照姓氏笔划顺序)
  丁敏,《佛教譬喻文学之研究》,台北,政大中研所博士论文,1990年6月。王文颜,《佛典汉译之研究》,台北,政大中研所博士论文,1983年。余小兰,《中国譬喻品评法初探》,台北,台大中研所硕士论文,1985年。招慧莲,《汉译佛典“譬喻”析微》,香港,珠海大学中研所硕士论文,1992年6月。
  林芳敏,《大乘止观法门如来藏思想之研究》,台北,华梵大学东研所硕士论文,1996年9月。
  金希庭,《中国早期法华经之方便思想的研究》,台北,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所毕业论文,1989年6月。黄香兰,《法华经的研究》,香港,香港能仁学院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6月。
  陈松柏着,《憨山禅学之研究》,台中,东海大学哲研所博士论文,1996年12月。
  杨满堂,《中论论证方法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1987年。蔡朝枝,《天台安乐行之研究》,台北,华梵大学东研所硕士论文,1997年6月。杨懿恭,《唐代敦煌法华经变研究》,台北,华梵大学东研所硕士论文,1996年6月。
  锺伟光,《龙树的缘起观之研究》,能仁书院哲研所硕士论文,香港,1982年。
  韩子峰,《天台法华三昧之研究》,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82年。
  简秀娥,《维摩诘经禅观之研究》,台北,华梵大学东研所硕士论文,1997年6月。
  罗宗涛,《敦煌讲经变文研究》,台北,政大中研所博士论文,1972年8月。
  罗沛,《从中论看龙树对法有自性之主张的批评》,香港,新亚书院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5年。
  谭惠文,《妙法莲华经譬喻文学之研究》,嘉义,中正大学中研所博士论文,1997年6月。
  苏昭铭,《法华玄赞对法华论种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台北,文化大学中研所硕士论文,1996年6月。
  肆. 期刊论文(依照姓氏笔划顺序)
  冉云华,《禅宗“见性”思想的发展与定型》,《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台北,1995年7月出版。
  向达,《唐代俗讲考》,《敦煌变文论辑》,石门,台北,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初版。
  李昌颐,《中论空无思想、中道思想之探源及其与现代之关系》,《华冈佛学学报》,台北,1984年9月出版。
  李志夫,《大乘经教育思想及其方法之研究----以妙法华为主轴》,《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
  杜松柏着,《禅宗的体用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一期,台北,1987年3月出版。
  吴汝钧,《佛学研究与方法论》,《佛光学报》第四期,高雄,1979年六6月出版。
  吴汝钧,《从逻辑与辩证法看龙树的论证》,《能仁学报》,香港,1983年9月出版。
  吴汝钧,《龙树之论空、假、中》,《华冈佛学学报》,台北,1984年9月出版。
  吴汝钧,《龙树空之论证》,《谛观杂志》,南投,1992年4月出版。
  吴汝钧着,《龙树与天台哲学》,《内明杂志》,台北,1984年6月出版。
  吴汝钧,《龙树与华严哲学》,《内明杂志》,台北,1984年6月出版。
  祝平一,《从“肇论”“坛经”论大乘空宗、禅宗的神秘主义:兼论道默林对大乘禅宗神秘主义的构思》,《鹅湖》一六六号,台北,1989年4月出版。
  陈荣波,《禅与维根斯坦的后期思想比较》,《佛光学报》第五期,高雄,1980年10月出版。
  郭敏俊,《龙树的空观与实践观》,《谛观杂志》谛观杂志社,南投,1995年4月出版。
  黄俊杰,《思想史方法论的两个侧面》,《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第四期,台湾大学,台北,1977年8月出版。
  叶阿月,《“空性”的同义语》,《哲学与文化》第三卷第一期,台北,1976年1月。
  叶阿月,《超越智慧的完成之研究——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为中心》,《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卅期,台湾大学,台北,1981年12月出版。
  冯耀明,《龙树“中论”的逻辑与辩证的问题》,《鹅湖杂志》,鹅湖杂志社,台北,1988年12月出版。
  杨白衣,《清代之念佛禅》,《佛光学报》第六期,佛光出版社,高雄,1981年5月出版。
  杨惠南,《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生命、生态、环境关怀论文集》,1996年1月出版。
  杨惠南,《智顗对秦译法华经的判释》,佛学中心学报,第二期,1997年7月出版。
  杨学富,《论所谓的“喀什本梵文《法华经》写卷”》,《中华佛学学报》第七期,1994年7月出版。
  杨海文,《略论智顗对空假中范畴的开展》,《鹅湖》二三七号,鹅湖杂志社,台北,1995年3月出版。
  万金川,《龙树空之论证》,《谛观杂志》,谛观杂志社,南投,民国八十年十月出版。
  郑学礼着,释若学译,《禅、维根斯坦与新正教神学——禅宗传达真理的问题》,《哲学与文化》第十五卷第四期,台北,1981年4月出版。
  罗宗涛,《敦煌变文中诗歌形式之探讨》,《中央研究院第一届国际汉学论文集》,1981年10月出版。
  释圣严,《中国佛教以《法华经》为基础的修行方法》,《中华佛学学报》第七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4年7月出版。
  释自范,《“有无”的探讨》,《谛观杂志》,谛观杂志社,南投,1995年7月出版。
  释恒清,《禅净融合主义的思惟方法》,《台湾大学哲学论评》第十四期,台湾大学,台北,1991年1月出版。
  释晓云,《天台止观如来禅》,《佛教文化学报》第六期,台北,1977年8月出版。
  释晓云,《般若思想与中国禅》,《华梵佛学年刊》第二、三期合刊,台北,1984年12月出版。
  释晓云,《禅画与园林思想》,《哲学与文化》第三卷第一期,台北,1976年1月出版。
  Murti,T.R.V. 着,郭忠生译,《中观哲学论——般若波罗蜜》,《菩提树杂志》,菩提树杂志社,台北,1981年9~10月出版。
  Murti,T.R.V. 着,郭忠生译,《中观辩证法与解脱》,《佛光学报》,佛光出版社,台北,1981年5月出版。
  伍. 日文书籍
  山口益,《中观佛教论考》,山喜佛书林,东京,1975年。
  上村真肇,《《法华经·普门品》的思想研究》,《法华经中心佛教教理的诸问题》,东京,春秋社,昭和五五年九月十日一刷。
  中村元,《空》,平乐寺书店,东京,一九八一年。
  日本佛教学会编,《佛教三昧思想》,京都,平乐寺书店,1979年11月1日第二刷。
  石津照玺,《天台实相论的 研究》,创文社,东京,昭和五十六年十一月十日第二刷。
  石津照玺,《宗教哲学的场面和根底》,创文社,东京,昭和五十五年六月六日第三刷。
  刈谷定彦,《法华经一佛乘的思想初期大乘佛教研究》,大阪,东方出版社,昭和60年12月15日初版二刷。
  田村芳朗,《法华经》,中央公论社,1969年出版,页44。
  宇井伯寿,《东洋的理论》,青山书院,东京,1950年。
  安井广济,《中观思想的研究》,法藏馆,东京,1961年。
  伊藤英三,《禅思想史体系》,凤舍,东京,昭和卅八年四月。
  本幸男编,《法华经的思想和文化》,京都,平乐寺书店,1965年。
  金仓圆照编,《法华经的成立和展开》,京都,平乐寺书店,1970年。
  柳田圣山,《初期禅宗史书的研究》,法藏馆,京都,昭和四十二年五月。
  纪野一义,《法华经的探求》,东京,平乐寺书店,1962年出版。
  高崎直道博士还历纪念会编,《学佛教学论集》,春秋社,东京,昭和六十二年十月。
  宫本正尊,《根本中和空》,第一书房,东京,1943年。
  山雄一、上山春平着,《空的理论——中观》,角川书店,东京,1969年。
  横超慧日编,《法华思想》,京都,平乐寺书店,1986年。
  陆.外文资料
  1. Bailey H. W (ed), “Khotanese Buddhist Texts” Cambridge, 1951.
  2. Bhiksu Prasadika, Joshi L. M. (ed.,tr.), “Vimalakirtinirdese-sutra:Tibetan Version, Sanskrit Restoration &Hindi Translation” Central Institute of Higer Tibtan Studies , Sanarth, 1981.
  3. Charles Luk, “The Vimalakirtinirdese-sutra” Berkeley, 1972.
  4.Dutt Nalinaksha. Manuscript of the saddharmapundarikasutra-their linguistic peculiarities. 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 29, 1953
  5.davidson, j. le roy trace of buddhist evangelism in early chinese art. artibus asiae .11, 1948.
  6. Edward Hamlin , ‘Magial Upaya in the Vimalakirtinirdese-sutra’ ,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 of Buddhist Study 〔JIABS〕 , Vol.11 , No.1 , 1988.
  7. Utienne Lamotte, “The teaching of Vimalakirti” The Pali Text Society, London, 1976.
  8.Utienne Lamotte , ‘L Unseignement de Vimalakirti & La Concentration de la Marche huroique’ , “the Eastern Buddist” , Vol.Ⅴ, No.1 , 1972.
  9. Haruhiko Masaki , ‘On the problem of prajra , carya and sraddha’ , I & B Studies” , Vol. ⅩⅨ , No.2 , 1971.
  10. Hokei Idzumi , ‘Vimalakirti’s Discourse on Emancipation’ , “Easten Buddhist” , #2 , #3 , #4 , 1928.
  11. Hokei Hashimoto , ‘Concerning The Philosophic Influence of Vimalakirtinirdese-sutra upon Chinese Culture’ , “Cbine Ancienne : Actes duⅩⅩⅨCongres international des Orientalistes” , 1973.
  12. Jakob Fischer & Takemo Yokota , ‘Das Sutra Vimalakirti , Das Sutra uber die Erlosung’ , 1944.
  13. Jay G. Williams , ‘The Vimalakirtinirdese-sutra : The Comedy of Paradox’ , “the Pacific World” , Series 6 , 1990.
  14. Kara G. “le sutra de Vimalakirti en Mongol :text de Eargilu-a Rincin: Manuscript de Leningrad (Monumenetra linguae Mongolicae collecta, no.9)”, Budapest, 1982.
  15.mus, Pawl ,Le bouddha Pare: Son Origine Indienne, Bulletin de I’Ecod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 28, 1926
  16. O’Neil, Kevin (ed.), “The sutra spoken by Vimalakirti”, Crises Research Press.
  17. Osshika J. , ‘The Tibetan Text of Vimalakirtinirdesa’ , “Acta IndologicaⅠ” , 1989.
  18. Thurman , Koven , “Holy teaching of Vimalakirti : A Mahayana Scripture”, Motilal Banarsidass , Delhi, 1991.
  19. Thurman, ‘The Holy teaching of Vimalakirti’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 Vol. ⅩⅩⅩⅦ , No.2 , 1978.
  Weller F. ‘Bemerkungen zum Sogdischen Vimalakirtinirdese-sutra’ ,
  “Asia Major” , Vol.X, 1935.

 
 
 
前五篇文章

《六祖坛经》虚词研究

《地藏经》及其孝道思想之研究

鹅湖大义禅师坐禅铭

兴福寺内道场供奉大德大义禅师碑铭

般若净土两门大义

 

后五篇文章

《大般若经.第二会.修治地品》的“菩萨十地”呈现的修道

汉译龙树论典大智度论“十八空”之研究

老年佛教徒的生死观之研究-以弥陀净土法门为例

“浅说”<地藏经>的重要精力和基础内容

中国大乘阿弥陀净土思想研究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