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楞伽经》的真义与达摩禅法的修证境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楞伽经》的真义与达摩禅法的修证境界
  据史料记载,《楞伽经》共有四种中文译本,最早为已佚之北凉昙无谶所译《楞伽经》。现存三种,一是[宋]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又称《四卷楞伽经》、《宋译楞伽经》。二是[北魏](公元513)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十卷,又称《十卷楞伽经》、《魏译楞伽经》。[唐](公元700)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又称《七卷楞伽经》、《唐译楞伽经》。现存三种汉译本中,实叉难陀的译本与梵本比较接近。菩提达摩传法的时代,当时有四卷本和十卷本两种可用。两个版本对于佛教义理的翻译和讲解略有差异。四卷本说:本来清静的如来藏被无始以来的恶业习气熏染,名之为藏识。如来藏即佛性,众生心体即藏识,修行证道之境界则没有染凈二相的分别。运用般若慧观修证此心体实相,即是舍妄,亦是归真。十卷本说: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如来藏自性清静,不生不灭。但是如来藏与无明七识共俱则名为阿黎耶识,即为众生有染污、有生灭的心识。如来藏识不在阿黎耶识中,是证道者的菩提妙有之境界。从教理上分析,十卷本更加接近第一义谛,是站在佛菩萨的境界上讲说的,讲解得更加圆润。从大乘佛法禅法实际修证的角度来看,则四卷本偏重于般若性空的慧观,更加适合用来指导尚未证道者的实际禅修。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菩提达摩祖师才选定四卷本《楞伽经》作为法脉传承印心的法本。
  虽然,菩提达摩祖师以四卷本《楞伽经》授人,并且作为藉教悟宗的法本,用来印心。但是菩提达摩祖师对于《楞伽经》的真义,与门下弟子的问答授受,则是站在开悟证道者的立场上进行讲解的。菩提达摩祖师这种传法的风格可以从天顺本《菩提达摩四行论》的内容之中看出,深刻地表现了证道者向未证道的修行者传授佛法时的两难处境。因此,世尊说法,说空说有,乃至于“未曾说一法”,皆是方便善巧,行者对于经教不应当执着。因而,菩提达摩祖师才说“……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后世禅宗弟子又将“更不随于文教”断章取义误解为完全可以抛弃佛教经教,教外别传。
  《楞伽经》为印度佛教法相唯识系的重要经典,被誉为‘六经十论’之纲宗。四卷本《楞伽经》只有一品,名“一切佛语心品”。标明这部经的经文内容是一切三世诸佛藉言语诠释自证的如来藏实相心地。
  此经的缘起,据佛典记载是因佛于大海龙宫说法七日,回过楞伽宝山下,顾谓众曰:过去诸佛,皆于此山说自证境界,我亦当说。时夜叉王以神力故,知佛言念。故往请佛入山顶的楞伽宝城,以大慧菩萨为上首,请佛演说此经。
  因为大慧菩萨“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通达。”,所以大慧菩萨是本经的上首菩萨。
  大慧菩萨一出场就用偈赞总结了佛的自证境界:
  世间离生灭 犹如虚空华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  远离于心识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远离于断常  世间恒如梦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知人法无我  烦恼及尔炎
  常清净无相  而兴大悲心
  一切无涅槃  无有涅槃佛
  无有佛涅槃  远离觉所觉
  若有若无有  是二悉俱离
  牟尼寂静观  是则远离生
  是名为不取  今世后世净
  随后,大慧菩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佛法禅修、佛、外道、凡夫知见、修行者的见地等等问题。佛并没有直接针对具体的提问一一回答,而是对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的共同的、本质的问题,即心识与对境的关系问题,进行了阐释。由此引出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自性(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种性自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八识、二无我(法无我、人无我)等核心概念,用来讲解“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教理。佛陀依据自己的修证,认为一切诸法皆是“自心所见”、“自心所现”,是“自内证”。佛在诠释了什么是识,识的性与相,现识与分别事识的因果关系之后,讲解了现量摄受及摄受者妄想境界,圣智三相的真义。
  大慧菩萨又问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为顿为渐耶?佛陀解释说禅法修行是“渐净非顿”,证悟实相则是“顿为显示不思议智最胜境界”。佛又结合批判外道的不实见地,进一步诠释了五法、自性、八识、二无我的真义。讲解了“一切法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是一切佛法的第一义谛。
  卷二,大慧菩萨请佛解说“佛菩萨修行无间,一切诸法缘因相”。佛陀诠释了生死涅槃等一切妄想如梦如幻的义理,以及如来说法离四句(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
  佛陀从禅法实修的角度,告诉大慧菩萨如何来区分四种禅(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
  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琐无常苦不净相,计着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相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
  接下来,佛陀进一步解说一切法如幻,无自性。利用阿赖耶识缘起性空,阐明真妄的因缘、邪正的因果,说明去妄归真的旨意和道理。诠释自觉圣智相及一乘。
  卷三,佛陀从讲解意生身分别通相,来说明生死轮回与业力因果报应,揭示了转化业力,变异生死的基本原理。从而进一步揭示了缘起性空的真如实相,也就说明了世尊菩提树下成道证果的真义。
  为了避免禅法修行者对于修证境界的误解,佛还讲解了什么是宗通相,什么是说通相:
  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大慧,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趣无漏界自觉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光明辉发,是名宗通相。云何说通相?谓说九部种种教法,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说法令得度脱,是名说通相。
  欲善化导,必宗说俱通,方能诱物而底于道。盖宗者道之本,说者教之迹。宗以明趣,趣不明则失其所归。教以诠理,理或昧则迷其所入。随后,佛详细解说了各种现量分别的境界与不实妄想相。为了进一步说明心意识的虚妄分别,佛结合讲解语言文字的本质,阐述了经教与真正实际证悟的般若智慧的区别与联系。辨别了世间和外道种种戏论、种种攀缘、种种妄想。
  卷四,佛在前面经文的基础上,开始全面总结讲说佛的自证境界、菩萨的境界差异、佛法的真义、一乘的教理,明法身之常住,以示真妄、生灭、平等之相。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如来藏清静心地离名绝相。由此,佛陀确立了禅法实践的修证标准,可供修行者自证。
  近代学者汤用彤认为《楞伽经》虽为法相有宗典籍,但其说法,处处着眼在破除妄想,显示实相,所明实在无相之虚宗。所谓“南天竺一乘宗”即上承《般若》法性之义。【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9章,中华书局,1982年。】这种观点是禅外说禅,不懂得《楞伽经》的真义。《楞伽经》是世尊从自证的如来藏本体境地上说法,并非说“实在无相”,也不是“虚宗”。大乘佛教般若一系的经典则是诠释佛菩萨的圣智与观慧,宣讲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教理。
  《楞伽经》以慧观透见寂灭实相为宗,以自觉圣智证入心体如如为趣。所谓五法、自性、八识、二无我俱遣,若有若无有,是二悉皆离。众生不明白三界唯心,诸法唯识的真相,则妄执人法二我,为二障根本,则起惑造业,妄见生死之相。若能证悟心性实相,则人法双忘,二障顿净,唯一圆成,则生死之相不可得。
  此经直指一心为正显五法、自性皆空,八识、二无我俱遣,说识藏即如来藏,不必更转。其藏性寂灭之体,所以不得显现者,但因众生妄想攀名相之过也。以如来藏体性本来清静,只因六识攀缘外境界风,鼓动波浪,起种种妄想。七识亦因六识所起之波浪,执着于种种分别,其体性与八识相同,故本不生不灭。是故三性之中,依他元自无性,其过在遍计执性耳。然妄想乃遍计执性,正是六识攀缘种种如幻依他境界,增长习气,熏染藏识。故六识灭,则内外心境一切幻相皆会最终归于寂灭,如来藏性如明镜映像,顿现实相。此经宗趣,与唯识法相宗讲解义理的角度有差异,不偏重讲解七识的性相变化,是为了禅修者直指心地本源。所以世尊随解说妄想分别通相,以显即妄即真,为如来最上一乘禅也。
  十界依正,迷悟因果,不出五法自性八识二无我。故今征诘诸妄,了悟一心。以显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二无我俱遣,究竟归趣一心真如实相,以显法身真义,示生死涅槃平等。此即是从迷返悟,舍妄改真。今显生灭本不生灭义,若了本不生灭,则一切经教言说,皆梦中事。彰显所有佛教法门修证皆如梦如幻,破俱生我执与法执。
  由于中国学者的民族文化性格是喜欢简略,不擅长名相义理的解析思辩,因此唯识法相系统的佛教理论传人中国之后不久就逐渐被束之高阁。近代佛教缺乏《楞伽经》的义理研究,但是历史上关于《楞伽经》的讲授,已经有大量的注疏,现存的主要有如下一些文献:[唐]法藏《入楞伽经心玄义》一卷;智俨《楞伽经注》,仅存卷二、卷五残本;[宋]善月《楞伽经通义》六卷,正受《楞伽经集注》四卷;宝臣《大乘入注楞伽经》十卷;[明]德清《观楞伽经记》八卷,《楞伽补遗》一卷;智旭《楞伽经玄义》一卷,《楞伽经义疏》九卷;通润《楞伽经合辙》八卷;广英《楞伽经参订疏》八卷;等等。

 
 
 
前五篇文章

大乘哲匠——吉藏法师

生活禅的两个八字方针

有我无法成佛——《金刚经》——智慧的喜马拉雅山

一切法皆是佛法——《金刚经》——智慧的喜马拉雅山

“日日是好日”与禅心“三无”

 

后五篇文章

《天下赵州生活禅》:像生活本身那样生活

从《菩提达摩四行论》看达摩禅法的修行目的、方法与本质

皈依的意义

皈依三宝的意义

胡适之中国禅学的方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