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要戒本与藏文本之校阅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藏要戒本与藏文本之校阅 映 月 民国二十七年春闻法尊法师讲藏文有部戒经,顷阅内院藏要中之戒本,每页多附注藏本文句乃依藏文芯刍别解脱经及根敦主大师注,重校一段如左: 一、藏本经题为“别解脱经”。 二、卷首有“卷第二及“顶一礼切智”二语,是译者所加。 三、卷首有十三颂,汉本无,兹译如下: 名称遍扬三世间,宣正法音狮子吼,得一切智三宝藏, 梵释顶珠礼其足。度无边底众苦海,稽首敬礼众生尊, 遍智学处三宾器,于圣众中当开显。 佛律如大海,一切无边际,所有心藏义,郎此别解脱。 此是正法王,诸法胜导师。比是菇刍众,学易大商铺。 此是微妙药,能除毁戒毒。此是少壮人,洽憍狂利钩。 生死深于海,此是度方便。此是升善趣,决定妙桥梁。 此是胜惑道,国王胜导者。此是妙梯基,能人解脱城。 我般涅盘后,此是汝大师。对菇刍众前,自觉殷重赞。 郎此佛名声,世间极希有。人身最难得,出家尤为贵, 如是出家众,甚少戒圆满,尸罗遍清净,极难获善友。 佛出现世间,生人与出家,戒圆满善友,难得今已得。 智者当自爱,欲令此有果,诸勤获戒者,应闻别解脱。 菇刍调诸根,信佛正出家,欲求解脱者,恒获别解脱。 四、藏本“经于无量俱胝劫”句,在“别解脱经难得闻”前。“难得”二字在“受持”后,无“亦如是”三字。“如说行者”藏本唯“修行”无“如说”二字。此等或因文法之倒顺,或因缀颂之增添,此偈既尔余难概述。故文义无大出入者,后皆略之。 五、“以法降怨战胜乐”句,藏本为“修习正法士夫乐”。 六、“春时”二字,即六季中一季之名。藏要注“(三)藏本不出季节任作法时加之”。随诵戒时改用虽尔,所云“藏本不出季节”者,(释论云:从季秋十六至孟冬十五,次至仲冬十五为冬时。从仲冬十六至孟春十五之两月为下冬时。自孟春十六至仲春十五,次至季春十五之两月为春时。从季春十六至孟夏十五,次至仲夏十五之两月,自仲夏十六至季夏十五,次至孟秋十五之两月为夏时。自孟秋十六至仲秋十五,次至季秋十五为秋时。)其实诵戒时,须更添一句“诸大德明日明相出时”。 七、“老死既侵命根渐减”,藏本无“命根渐减”句。 八、“何况”二字藏本无,而有“亦”字。“由不放逸证得”句在“觉品善法”后。此是文法之关系。 九、“老死”句上有“诸大德”句,无“未受近圆者出”与“谁遗菇刍尼请教授”同藏要。 十、“大德僧伽先作何事”与“佛声闻众少求少事”二句颠倒,无“大德”二字。 十一、“不来诸芯刍”等,藏本为诸大德,诸未来者,当问欲及清净,问已当说。 十二、藏本无“黑月” “白月”四字同藏要。 十三、藏本无“谛听善思念之”六字,谓“仁等若有犯者”。又“亦应如实答”句,藏本无。又“乃至三问”下,藏本谓“今于如此苾刍众中乃至三问,若后芯刍”等。多“今于”等十二字义。又是故落刍欲求清净者”句,藏本为“是故菇刍有犯欲求清净者,亿见有犯当发露”。 十四、“是中净不”,藏本有两句相重,诵戒时则作三句问之。 十五、YIN戒中,“此苾刍亦得”,藏本无“亦”字,下三戒有。 十六、杀戒中,藏本无“或自持刀”一句,又“随自心念”一语,藏本为“由心所欲及心分别”二句。释论初句为由欲令其死之心, 十七、藏要有部戒经二页反注(二) ,藏本缺此欲自清净一语。今校藏本戒经与释论皆不缺,唯在“于异时”句之前。兹顺藏本原文次第译如下:“彼所犯众欲求清净后于异时若问若不问”。 十八、“不得与诸苾刍共住,如前后亦如是,得他胜罪不应共住”。藏本为“如前后亦如是得他胜罪,不得与诸菇刍共住共受用,故不应共住”。又“是中清净不”藏本为两句。十九、“非分破僧事”之“非分”二字,有本作“片似”,藏本作“唯分”或“少似一二十、故泄不净戒,藏本无“若复苾刍”一语。 二十一、“作受乐心”一语,藏要注“(三)藏本作乐及摩触者”。此于藏本文法牵强附会误解太甚,藏本摩触二字,应译在“一切支节” (即净师译之“一一身分”》之前,谓“若摩触一切肢节,作乐受者”。“作乐受者”一语,直通“与女人身相触,若捉手,若捉臂,若捉发,若摩触一切肢节”五句,故义公所译无误。藏要译为“作乐及摩触者”一语,将正校讹,且又不通。 二十二、索YIN供戒中,“自叹身言:姊妹!”,藏本此处无“姊妹”二字,改在“而供养句”句后。谓“姊妹,诸供养中,此最第一”。其后“若苾刍”三字藏本无。 二十三、藏要三页“(一)藏本缺此作媒嫁事一语”。今校藏本实不缺,顺藏文为“若复苾刍,以男意语女,以女语男,若为成妇及私通事,而作媒嫁,乃至须臾顷”。此在私通之后者是文法之关系其类尚多。 二十四、小房戒中,“当应量作”上,藏本有“彼苾刍”一语,藏本为“当教应量作”,释论谓“若自作若教他作”。又:“不将诸苾刍往观处所”句下藏本尚有“或不指示所将诸苾刍处所”一句。“于如是处”一语,藏本无。 二十五、作大住戒藏本为“教作大住处”,下“作大住处”亦有教字,“不将诸苾刍往观处所”句下藏本有“或不指示所将诸菇刍处所”一语。“于如是处所作大住者”一语,藏本无。又上两条戒中,“若复苾刍”句,藏本无“若复”二字。又“于不应法不净处有诤兢处无进趣处”藏本作“于不净处或有诤兢处或无进趣处”。 二十六、无根谤中,“于清净苾刍”一语,藏本为“于无犯清净苾刍”。又“彼苾刍由嗔恚故”,藏本为“彼苾刍安住嗔恚由嗔恚故”。 二十七、片似谤中,“于清净”亦作“于无犯清净”。又“以异非分”,藏本为“以顺异非分”,或“以顺非异分”,多一 “顺”字。又“知此是异非分事,以少相似法而为毁谤”,藏本为“此诤是顺非异分,由顺非异分以少相似法而为毁谤”。又“由嗔恚故”句上,有“安住嗔恚” 一语。 二十八、破僧戒中“具寿,莫欲破和合僧坚执而住”。蒙本为“具寿,汝莫兴方便破和合僧,莫欲破僧事坚执而住”。又:“应与众僧和合共住欢喜无诤”,藏本为“应与僧伽和合,僧伽和合欢喜无诤”。多“僧伽和合”一语。又:“诸苾刍如是谏时”,藏本为“诸落刍如是谏彼落刍时”,多“彼苾刍”三字。“舍者善”,藏本仵“舍是事者善”。又:“令舍是事”句下,藏本有“若再三殷勤正谏随教诘时”一语。“舍者善”又作“舍是事者善”。 二十九、随从戒中“时此芯刍”,藏本作“若彼等”。又“何以故”句下,藏本有“诸大德”三字。又“彼苾刍”,藏本为“此苾刍”。又:“彼苾刍是顺法律,依法律语二目无虚妄,彼爱乐者我亦爱乐。”藏本为“此苾刍是法语律语,此苾刍受持法律,随顺而说,此苾刍正知而说非不知故。此苾刍所喜乐忍可,我等亦喜乐忍可”。有四句“此苾刍”。又:“具寿,莫作是说。”句下,藏本尚有“大德,莫共彼苾刍有所论说,若好若恶,何以故?”数语。再下“彼苾刍是顺法律”等。如上述。又:“彼苾刍非顺法律不依律琶百皆虚妄,汝莫乐破僧,当乐和合僧”。藏本为“诸具寿,此苾刍非是法语,非是律语;此苾刍是非法语是非律语,此苾刍受持非法非律随顺而说,此苾刍不知而说,非知而说故。此苾刍所喜乐忍可学,诸具寿不应喜乐忍可。诸具寿,汝莫乐破僧;诸具寿,当乐和合僧。”多三句“诸具寿”,四句“此苾刍”。又:“具寿可舍……而住”,藏本作“具寿可舍如是随从破僧,建正语言”。又:“舍者善”等诸句异处,如破僧戒说。 三十、“若复众多苾刍,”藏本无“若复”一一字。“行恶行”,藏本为“行恶法”。污他家等各句首,藏本有彼等二字。“彼苾刍语诸苾刍”,藏本作“彼等语诸苾刍”。又“大德有爱恚怖痴”,藏本作“大此中苾刍有爱恚怖痴”。又:“具寿,莫作是语诸大德”,又:“汝等污他家” ,藏本作“具寿污他家” 。又:“诸苾刍如是谏时”,藏本为“诸苾刍如是谏彼苾刍时”。“舍者善”等诸句,如破僧条说。 三十一、“若复苾刍”,藏本为“此中若有苾刍”。又:“诸苾刍于佛所说戒经中”,藏本为“诸芯刍于所诵学处佛说经中”。又:“诸大德止莫劝我,莫谅说我”。藏本为“诸大德莫劝我,我劝汝何为”。次有“不受谏语”一句,汉本译在前。又:“具寿如法谏诸苾刍,诸苾刍亦如法谏具寿。”藏本有“诸苾刍如法如律谏具寿,具寿亦如法如律谏诸苾刍。”其次藏本有“何以故”一语。又:“如是如来……共相谏诲。”藏本为“如是共谏共相教授,共相出犯,如来应正等觉,佛声闻众便得增长”。又:“具寿汝应舍是事”,藏本作“具寿应舍是不受谏事”。又:“诸苾刍如是谏时”等,如前条说。 三十二、“众应与作不乐波利婆娑”,藏本无“众”字。又“行波利婆娑竟”藏本为“苾刍行不乐波利婆娑竟”。又:“众应与作六夜摩那它”,藏本为“后应于僧中行六夜摩那它”。又“行摩那 〖左卑右也〗竟”,为“苾刍行摩那〖左卑右也〗竟”。又“余有出罪”句下,藏本有“若如法作落刍令僧心喜时”二语。又“应二十僧中”,藏本为“应于有二十苾刍处僧”。又“若少一人不满……不得除”,藏本为“若少一人不满二十苾刍众为出是苾刍罪者,是苾刍罪不得除”。“是中清净不”藏本有重句。 总此十三僧残中汉藏二本有如是众多不同之点,藏要中仅稍注及“触女” “媒嫁”两条短文,惜又失真耳。
《瑜伽师地论》校勘重印后记
浅谈禅宗的不立文字
浅谈《法华经》人人成佛的思想
漫谈五戒
《楞严经》如何显明真心
后五篇文章
比丘律仪与比丘尼律仪
戒律大纲及刑罚
戒律的思想
戒律的制定与律成长的组织
戒律思想之发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