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华严经》的菩提心思想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华严经》的菩提心思想
  [ 作者: 邱湘凌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6年
  【文章标题】《华严经》的菩提心思想
  【英文标题】The concept of Bodhi-citta in the Hua-Yan Sutra
  【文章作者】邱湘凌
  【指导教师】郭朝顺
  【文章页数】252页
  --------------------------------------------------------------------------------
  【中文关键词】菩提心|一心|缘起|初发心|入法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贤行|善财五十三参|十十哲思
  【英文关键词】bodhi-citta,one-mind,pratītya-samutpāda,the first raise of bodhi-citta,enter dharma-dhātu,ma駄u[rī,samantabhadra,samanta-bhadra-caryā-pranidhāna, 53 visits of sudhana-[resthi-dāraka,the double ten philosophy methods
  【中文摘要】本论文名为:“《华严经》的菩提心思想”,以《华严经》的义理探讨为经,以华严宗师如三祖法藏、四祖澄观及长者李通玄等之见解为纬,参酌诸多今人学者之研究,加上笔者个人的思考而成,期盼透过经典本身高贵庄严的法义及许多文献上灿烂的成果,共而呈现出《华严经》菩提心思想伟大的意蕴及格局,文分柒章:
  第壹章《绪论》主要说明《华严经》的传译与组织,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动机、目标、架构和方法等,同时也把参考文献做了一次初步的回顾。第贰章《菩提心的概念考察》乃从”菩提”与”菩提心”两大面向切入,试由文字本身及佛教心识论的历史流变中,对“菩提心”有一个清楚而正确的先在认识。接下来的第参章《菩提心的发起与分类》,在广引经论的视野下,阐述了发心的意义与因缘,也对菩提心的分类、增上与退失等进行论述。经过第贰章与第参章的整理归纳,已然对“菩提心”的这个主题得到完整的理解,诚然为本论文的开展奠下一个稳固的研究基础。
  第肆、伍、陆三章皆为本论文的核心论点,也是笔者所研究的《华严经》菩提心思想之主要意涵所在。以内容组织而言,《华严经》系为佛陀因行果德的开演,因行对应了“初发心”,而果德则以“入法界”为其具象化的呈显。
  一切佛事莫不由初发心而起,此“初发心”的理论基础有二:(1)华严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2)不坏缘起而有一心。一心本自清净,涉入重重,深广难测,即是清净心、即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初次发起、剎那剎那的再再发起名为“初发心”。《华严经》特别强调初发心,广大的菩萨行证中,以菩提心作为贯穿的动力轴线,菩提心既是一切菩萨行的依止,也是长远的菩萨行证之得以贯彻及圆满的依凭条件。而基于华严的圆顿思想,开展了“初发心即成正觉”的理论,此为第肆章的内容。
  第伍章沿着“入法界”的角度探究菩提心的圆满,以《入法界品》善财童子的求法为架构,解析了《华严经》“初发心而入法界、入法界更初发心”的菩提心思想。善财之证入法界乃得因于文殊菩萨的启蒙,而以圆满普贤行为终极目标,文殊教令发心,以智导行;普贤教导善财以行满愿,行以证智,透过文殊和普贤两位大菩萨智解与行证合一的大教化,显发了《华严经》的菩提心思想是“智解而行证、行证而智解”的,共由文殊的大智与普贤的大行所交澈辉映,这部分因以构筑了本论文的第伍章。
  无论“初发心”或“入法界”,乃至于《华严经》一切文义的敷陈,概以“十十哲思”的理路进行阐释,“十十哲思”乃华严不共诸经的一大特色,彰显在经文义理的重重开敷、菩萨行证的层层转进以及华严法门的十十无量,因此,“十十哲思”亦于焉成为《华严经》菩提心思想的一大殊胜处,这部分即是第陆章《从十十法门的角度探讨《华严经》菩提心的意涵与实践》所主要论陈的重点。
  第柒章《结论》是对先前“初发心”、“入法界”及“十十哲思”所作出的统整与总摄,指出《华严经》菩提心思想的格局相应于十方三世一切法界、以所有众生为目标对象,开展于十十哲思、无量法门的进路上,重视并强调初发心,特以善财发心起行、起行更发心为一切华严行者菩提心行的模范。《华严经》的菩提心思想乃是基于无限悲智的双运,以上求菩提、下化众心为根本精神,誓愿对一切正法生起护持穷澈之心,精勤趣入一切菩萨行,发心不辍、起行不虚,并以圆满普贤行、证入法界作为其终极之展现。
  【英文摘要】There are 2 parts in this thesis,one is bodhi-citta,the other is the bodhi-citta in the Buddhāvatajsaka-mahāvaipulya-sūtra(Hua-Yan sutra).For bodhi-citta
  ,in Chapter2 and 3,For the bodhi-citta in the Buddhāvatajsaka -mahāvaipulya –sūtra,in Chapter4、5 and 6. Besides above,Chapter1 is introduction and 7 is conclus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7 chapters,which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Chapter1,The Introduction,it pinpoints the translations and the organizations in the Buddhāvatajsaka-mahāvaipulya-sūtra,as well as the subjects、goals、 frameworks of this study.
  Chapter2 and 3,the writer tries to explore the deep meaning of bodhi-citta
  through the characters in itself and the epistemology for “mind” in buddhism
  history.
  Chapter4、5 and 6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about the concept of Bodhi-citta in the Buddhāvatajsaka-mahāvaipulya-sūtra,Chapter4 is done
  from the angle of “The first raise of bodhi-citta”,Chapter5 is “Enter dharma- dhātu” and Chapter6 is “The double ten dharma-paryāya”.
  。
  Chapter7,conclusion,The concept of Bodhi-citta in the Buddhāvatajsaka-mahāvaipulya-sūtra is never stop our bodhi-citta.
  --------------------------------------------------------------------------------
  【文章目次】
  第壹章 绪论 1
  第一节 《华严经》的传译与组织2
  第二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标 5
  第三节 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7
  第四节 参考文献之回顾11
  第贰章 “菩提心”的历史考察15
  第一节 从文字字义认识“菩提心”16
  一、 菩提16
  二、 菩提心19
  第二节 从佛教心识论认识“菩提心”22
  一、 原始及部派时期的心识论概说23
  二、 大乘时期的心识论概说26
  第三节 原始及部派时期菩提心思想之概说31
  第四节 大乘时期菩提心思想之概说41
  第参章 菩提心的发起与分类53
  第一节 发菩提心的意义55
  一、 依菩提道而发心55
  二、 发心欲证菩提58
  第二节 发菩提心的因缘62
  一、 发菩提心的性质62
  二、 发菩提心的因缘64
  三、 小结71
  第三节 菩提心的退失与增上72
  一、 菩提心的退失72
  二、 菩提心的增上76
  第四节 菩提心的类型与层次80
  一、 依性质之分类81
  (一) 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的界定及差别81
  (二) 愿菩提心84
  (三) 行菩提心86
  (四) 小结88
  二、 依修习力产生方式之分类89
  (一) “世俗谛”与“胜义谛”90
  (二) 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92
  三、 依证道阶次之分类95
  (一) 《大智度论》有五种发心层次95
  (二) 《大乘起信论》有三种发心层次96
  (三) 《金刚顶菩提心论》有三种发心层次99
  第肆章由初发心的角度探讨《华严经》的菩提心思想104
  第一节 对初发心的重视与强调 105
  一、 《华严经》十住菩萨的初发心意义106
  二、 《华严经》初发心思想贯通信、解、行、证四门108
  (一) 信门 109
  (二) 解门 111
  (三) 行门 114
  (四) 证门 116
  第二节 《华严经》五个阶位菩萨的初发心119
  一、 寄于十住法门的初发心121
  二、 寄于十行法门的初发心123
  三、 寄于十回向法门的初发心125
  四、 寄于十地法门的初发心127
  五、 寄于十一地法门的初发心129
  第三节 “初发心即成正觉”的理论基础132
  一、 由佛地的发心探讨“初发心即成正觉”的奥义133
  二、 由凡夫地的发心探讨“初发心即成正觉”的奥义138
  (一) 一真法界与一心138
  (二)因果的不二与交澈141
  (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144
  第伍章由入法界的角度探讨《华严经》的菩提心思想151
  第一节 《华严经》的“入法界”与其意义152
  一、 “法界”的意义153
  (一) 广义的法界义153
  (二) 华严诸师对“法界”的说法153
  二、 《华严经》“入法界”的意义156
  三、 入法界与离世间的关系159
  四、 入法界与初发心的关系161
  第二节 《入法界品》诸善知识所开显的菩提心之修行观162
  一、 海云比丘开示的菩提心要 164
  二、 休舍优婆夷开示的菩提心要 165
  三、 弥勒菩萨开示的菩提心要 167
  四、 归纳 《入法界品》所彰显的菩提心之特色169
  (一) 善财菩提心的实践层次 170
  (二) 内依菩提心、外缘善知识的学习观171
  (三) 逆行度生的方便教化 176
  第三节 文殊智与普贤行所交澈的菩提心思想 179
  一、 文殊菩萨的本生、形象及其法门特色181
  (一) 文殊菩萨的名号及其本生事迹 181
  (二) 文殊菩萨的身份形象 182
  (三) 文殊菩萨法门的特色 184
  二、 普贤菩萨的名号、身份及其法门特色 186
  (一) 普贤菩萨的名号 186
  (二) 普贤菩萨的身份形象 189
  (三) 普贤菩萨法门的特色 193
  三、 文殊智与普贤行共成《华严经》菩提心思想的特色 196
  (一) 文殊菩萨于《华严经》所揭示的菩提心法要 196
  (二) 普贤菩萨于《华严经》所揭示的菩提心法要 201
  (三) 文殊智与贤行的融摄 205
  第陆章从十十法门的角度探讨《华严经》菩提心的意涵与实践 211
  第一节《华严经》十无尽藏思想普入一切佛法之门214
  第二节 以十十法门广释菩提心的异名 218
  一、 法慧菩萨于 《十住品》所宣说的十种菩提心之异名:219
  二、 普贤菩萨于 《离世间品》所宣说的十种菩提心之异名:221
  三、 如来于 《十定品》所宣说的十种菩提心之异名:222
  第三节 以十十法门广开菩提心的实践
  ──以法藏的“三心”做为理解线索223
  一、 总论223
  二、 直心224
  三、 深心226
  四、 大悲心227
  第柒章 结论231
  第一节 菩提心的深刻意涵 231
  第二节《华严经》菩提心的格局及其特色234
  一、 《华严经》菩提心的格局234
  二、 《华严经》菩提心的特色236
  (一) 立起缘起的一心贯通佛地和凡夫地 236
  (二) 初发心与入法界的互遍互入 237
  (三) 十十哲思的阐释理路呼应了无限庄严的经教 239
  参考书目241
  一、 藏经典籍 241
  二、 中文论著 243
  三、 博硕士学位论文 245
  四、 期刊资料 246
  五、 外文论著 247
  (一) 英文期刊 247
  (二) 日文论著 248
  (三) 日文期刊 248
  六、 其它 248
  --------------------------------------------------------------------------------
  【参考文献】
  一、藏经典籍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六十华严》 大正藏册9
  唐、实叉难陀译 《八十华严》 大正藏册10
  唐、般若译 《四十华严》 大正藏册10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 《中阿含经》 大正藏册1
  宋、天息灾译 《分别善恶报应经》 大正藏册1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增一阿含经》 大正藏册2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央崛魔罗经》 大正藏册2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杂阿含经》 大正藏册2
  北凉、昙无谶译 《悲华经》 大正藏册3
  唐、玄奘译 《大般若经》 大正藏册7
  后秦、鸠摩罗什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大正藏册8
  扶南人、曼陀罗仙译 《文殊般若经》 大正藏册8
  宋、昙无蜜多译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大正藏册9
  西晋、竺法护译 《正法华经》 大正藏册10
  后秦、鸠摩罗什译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 大正藏册10
  唐、不空译 《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正藏册10
  西晋、竺法护译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大正藏册11
  唐、菩提流志译 《大宝积经》 大正藏册11
  北凉、昙无谶译 《大般涅盘经》 大正藏册12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胜鬘经》 大正藏册12
  北凉、昙无谶译 《大方等大集经》 大正藏册13
  西晋、竺法护译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大正藏册14
  西晋、竺法护译 《文殊师利净律经》 大正藏册14
  西晋、竺法护译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大正藏册14
  西晋、聂道真译 《文殊师利般涅盘经》 大正藏册14
  后秦、鸠摩罗什译 《维摩诘所说经》 大正藏册14
  西晋、竺法护译 《持心梵天所问经》 大正藏册15
  西晋、竺法护译 《魔逆经》 大正藏册15
  后秦、鸠摩罗什译 《首楞严三昧经》 大正藏册15
  后秦、竺佛念译 《菩萨璎珞经》 大正藏册16
  唐、玄奘译 《解深密经》 大正藏册16
  唐、般剌蜜帝译 《楞严经》 大正藏册19
  唐、菩提流志译 《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大正藏册20
  北凉、昙无谶译 《优婆塞戒经》 大正藏册24
  北凉、昙无谶译 《菩萨地持经》 大正藏册30
  唐、法藏撰 《华严经探玄记》 大正藏册35
  唐、澄观撰 《华严经疏》 大正藏册35
  唐、澄观撰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大正藏册36
  唐、李通玄撰 《新华严经论》 大正藏册36
  唐、宗密撰 《大方广圆觉经略疏注》 大正藏册39
  唐、法藏撰 《起信论义记》 大正藏册44
  唐、法藏撰 《华严发菩提心章》 大正藏册45
  唐、法藏撰 《华严经义海百门》 大正藏册45
  唐、法藏撰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大正藏册45
  唐、法藏撰 《华严经旨归》 大正藏册45
  唐、澄观撰 《华严法界玄镜》 大正藏册45
  唐、澄观撰 《三圣圆融观门》 大正藏册45
  唐、宗密撰 《注华严法界观门》 大正藏册45
  唐、不空译 《受菩提心戒仪》 大正藏册18
  唐、不空译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 大正藏册19
  龙树造,后秦 鸠摩罗什译 《大智度论》 大正藏册25
  龙树造,后秦 鸠摩罗什译 《十住毘婆沙论》 大正藏册26
  世亲造,后魏、菩提流支等译 《十地经论》 大正藏册26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译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大正藏册27
  天亲菩萨造,唐、玄奘译 《阿毘达磨俱舍论》 大正藏册29
  龙树造,后秦 鸠摩罗什译 《中论》 大正藏册30
  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 《瑜伽师地论》 大正藏册30
  天亲菩萨造,梁、真谛译 《佛性论》 大正藏册31
  无着造,梁、真谛译 《摄大乘论》 大正藏册31
  护法等菩萨造,唐、玄奘译 《成唯识论》 大正藏册31
  无着造,唐、波罗颇蜜多罗译 《大乘庄严经论》 大正藏册31
  法称菩萨造,西晋、竺法护译 《大乘集菩萨学论》 大正藏册32
  天亲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 《发菩提心经论》 大正藏册32
  龙树造,隋、达磨笈多译 《菩提资粮论》 大正藏册32
  马鸣菩萨造,唐、实叉难陀译 《大乘起信论》 大正藏册32
  唐、不空译 《金刚顶菩提心论》 大正藏册32
  莲华戒菩萨造,宋、施护译 《广释菩提心论》 大正藏册32
  龙树造,宋、施护译 《菩提心离相论》 大正藏册32
  龙树造,宋、天息灾译 《菩提行经》 大正藏册32
  隋、吉藏撰 《金刚般若疏》 大正藏册33
  隋、吉藏撰 《仁王般若经疏》 大正藏册33
  隋、吉藏撰 《法华义疏》 大正藏册34
  唐、窥基撰 《妙法莲华经玄赞》 大正藏册34
  唐、湛然述 《法华文句》 大正藏册34
  唐、窥基撰 《阿弥陀经疏》 大正藏册37
  唐、窥基撰 《阿弥陀经通赞疏》 大正藏册37
  唐、慧沼撰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大正藏册39
  隋、慧远撰 《大乘义章》 大正藏册44
  天亲菩萨造,唐、玄奘译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 大正藏册44
  唐、慧沼撰 《劝发菩提心集》 大正藏册45
  隋、智顗撰 《摩诃止观》 大正藏册46
  唐、潜真撰 《菩提心义》 大正藏册46
  二、中文论著
  川田熊太郎编《华严思想》,台北、法尔出版,1989年6月。
  水野元弘等撰《印度的佛教》,台北、法尔出版,许洋主译,1988年11月。
  木村泰贤着、演培法师译《大乘佛教思想论》,台北、天华出版,1989年。
  木村清孝着、李惠英译《中国华严思想史》,台北、东大出版,1996年2月。
  方立天 《法藏》,东大图书,1991年7月。
  方东美 《华严宗哲学》上下册,台北、黎明文化事业,1981年7月。
  印顺法师 《佛法概论》,台北、正闻出版,1992年修定二版。
  印顺法师 《唯识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1992年修订二版。
  印顺法师 《我之宗教观》,台北、正闻出版,1992年2月修定一版。
  印顺法师 《如来藏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1992年10月六版。
  印顺法师 《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出版,1992年10月三版。
  印顺法师 《成佛之道》,台北、正闻出版,1993年2月修定版。
  印顺法师 《学佛三要》,新竹、正闻出版,1994年12月重版。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1994年7月。
  李世杰 《华严哲学要义》,台北、佛教出版,1990年5月。
  如石法师 《入菩萨行译注》,高雄、谛听文化事业,1997年。
  如石法师 《菩提道灯抉微》,台北、法鼓文飞匕,1997年6月。
  全佛出版社编辑《文殊菩萨——智慧之主》,台北、全佛文化公司,2001年10月初版。
  全佛出版社编辑《普贤菩萨——广大行愿守护主》,台北、全佛文化公司,2002年1年5月初版。
  吴汝钧 《印度佛教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1994年6月。
  吕 澄 《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1991年五月。
  吕 澄 《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1998年。
  宗喀巴着、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台北、福智出版,2002年三月。
  马定波 《中国佛教心性说之研究》,台北、正中书局,1978年。
  郭朝顺、林朝成《佛学概论》,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2月初版一刷。
  佛光星云编《佛光教科书》,第一册《佛法僧三宝》,第二册《佛教的真理》,第三册《菩萨行证》,第四册《佛教史》,第五册《宗派概论》,高雄、佛光山发行,1999年初版。
  张曼涛主编 《大乘佛教之发展》,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5月。
  张曼涛主编 《佛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文书店,1987年10月。
  陈玉蛟 《现观庄严论初探》,台北、东初出版,1991年。
  陈英善《华严无尽法界缘起论》,台北、华严莲社出版,1996年9月。
  曹仕邦 《中国佛教译经史论集》,台北、东初出版,1990年6月。
  杨政河 《华严经教与哲学研究》,台北、慧炬出版,1982年10月。
  杨惠南 《印度哲学史》,台北、东大出版,1995年。
  慈舟法师《普贤行愿品亲闻记》,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2002年11月。
  刘贵杰 《华严宗入门》,台北、东大出版,2002年。
  贤度法师 《华严学讲义》,台北、华严莲社,2000年6月二版。
  贤度法师 《《华严经》《十地品》浅释》,台北、华严莲社,2002年4月。
  贤度法师《华严行门具体实践之研究》,台北、华严莲社,2002年4月。
  蓝吉富 《提婆达多》,台北、东大出版,1999年9月。
  释恒清主编 《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台北、东大出版,1995年。
  释智谕 《华严五教止观浅导》,台北、西莲净苑,2000年6月四版。
  释智谕《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直解》,台北、西莲净苑,2001年7月初版四刷。
  释谛闲 《普贤行愿品辑要疏》,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2001年11月。
  霭亭法师《华严一乘教义章集解》,台北、华严莲社,2000年12月。
  三、博硕士学位论文
  陈英善,《华严清净心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2年。郭朝顺,《智者与法藏圆顿思想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黄俊威,《华严“法界缘起观”的思想探源──以杜顺、法藏的为法界观为中心》,台大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民国82年。郭朝顺,《湛然与澄观佛性思想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5年。黄靖芠,《文殊师利菩萨本愿研究》,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6月。曾琼瑶,《华严如来性起正法之研究——以法藏《探玄记》为主》,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民国90年。温美惠,《《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文学特质研究》,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民国90年。吕姝贞,《慧沼《劝发菩提心集》研究》,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陈瑞熏,(释坚衍)之硕士论文:《从“意义治疗”观点论”普贤行”之意涵——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主》,民国94年。
  四、期刊资料
  杨政河,《华严经普贤行愿思想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四期,1980年,页96~131。。
  陈玉蛟,《“发心”在汉藏佛学中之意义及其在宗教实践上之心理功能》,《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民国79年4月。
  蔡光超, 《愿的体相用》,《慧炬》第258期,1994年12月。
  尤惠贞《略论菩萨弘誓与留惑润生》,《中正大学学报》第5期第一版(人文分册),1994年10月。
  陈英善,《就《华严法界观门》论华严思想之演变》,《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1995年,页373~396。
  陈娟珠 《普贤菩萨善导群伦略解》,《华梵佛学年刊》,1995年。
  王惠雯,《朱熹的“居敬”概念与菩萨的“发心”之对观——浅论道德实践的基础》,收录于《华梵大学第一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12月。
  释如石,《《入菩萨行》初品补注》,《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1997年。
  游祥洲,《五十三参与人间佛教深广化的进路》,收录于《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研讨会论文集》,民国87年。
  陈英善,《大乘菩萨道与儒家伦理》,《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年,页317~337。
  李富华,《《华严经》普贤菩萨思想》,北京、《佛学研究》,第八期,1999年,页196~204。
  魏道儒,《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年,页365~376。
  潘桂明《李通玄的东方智慧论》,《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年7月,页377~391。
  高明道, 《漫谈华严中的净土》,《法光》第151期,2002年4月。
  法军,《华严与净土——从云栖袾宏到为霖道霈,《法光》第151期,2002年4月。
  水野弘元,《从部部佛教到大乘佛教》,《香光庄严》第71期,2002年。
  释宗穗,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法光》第151期,2002年4月。
  杨维中,《论善财童孓五十三参的内涵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哲学门》第四卷第二册,民国92年。

 
 
 
前五篇文章

《华严经》“如来放光”意涵之研究

禅悦之风——佛教茶俗几个问题考辨

华严心要观门

行禅与行茶

杜顺和尚“华严法界观门“及其影响之研究

 

后五篇文章

华严经中普贤菩萨之研究

禅修生理病

禅之起缘——《楞伽经》和《金刚经》

五台山净土宗探源

对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中同教”部分之概念“乘”的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