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白话文:比丘尼传 2 晋 司州西寺智贤尼 |
 
白话文:比丘尼传 2 晋 司州西寺智贤尼 司州西寺智贤尼 译文 智贤,俗姓赵,常山(郡治在今河北正定南)人。父亲赵珍,曾任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北)县令。智贤年幼时便有雅洁的操行,她志向抱负坚贞清正,确然不可移易。后为尼僧时,潜心业道,遵行戒律,神情凝注而专一,志向高远,心灵洁净,不受世念染污。 当时有个叫杜霸的太守,深信黄老之术,痛恨佛门信徒。他曾下一道命令,令所管辖的各个寺庙,在限定期内简选裁汰僧尼。由于他制定的标准相当苛刻,一般人很难达到,因此年轻的尼众都很害怕,无不纷纷闻风而逃。惟有智贤不惊不惧,起居从容,不改常态。当时聚集在城外射堂的考官,都是年迈而有德望的人。到了甄别考核的那天,尼众中理盛气壮不失仪容的,也唯有智贤一人而已。 杜霸先以严苛的标准考核智贤,智贤从容就试,应对裕如。她仪表清雅脱俗,谈吐清丽,富于辩才,杜霸莫奈她何,遂暗藏邪恶之心,逼迫智贤独自留下。智贤知道他居心不轨,发誓不毁戒律,不违法规,不苟且存全自己的身命。于是她直言抗争,力拒杜霸。杜霸盛怒之下,竟挥刀将她砍伤二十余处。她晕厥倒地,直到杜霸离开才慢慢苏醒过来。 此后,智贤在道业上倍加精进,素食苦行,节操自守。其门徒有一百多人,关系十分融洽,常如水乳一般。及至前秦苻坚当政,听到智贤的经历与操守,对她大为敬重,便为她特制了一件精工织就的袈裟。这件袈裟历时三年方才制成,价值千万金。 后来,智贤又居住在司州(今河南洛阳东北)西寺,更是致力于弘扬正法,笃实修行。晋废帝太和(公元三六六——三七六年)年间,智贤已七十多岁,但诵习《正法华经》,仍是日夜一遍。她所居住的地方,据说常有众鸟依归栖息,而在经行之时,百鸟又鸣叫随逐,一时传为盛事。 原典 智贤,本姓赵,常山人也。父珍,扶柳县令。贤幼有雅操,志槩①贞立。及在缁衣②,戒行修备;神情凝③远④,旷然⑤不杂。 太守杜霸,笃信黄老,憎疾释种⑥。符下诸寺,克日简汰。制格高峻⑦,非凡所行。年少怖惧,皆望风奔骇,唯贤独无惧,从容兴居自若。集城外射堂⑧。皆是耆德⑨。简试之日,尼众盛壮,唯贤而已。 霸先试贤以格,格皆有余。贤仪观清雅,辞吐辩丽。霸密挟邪心.逼贤独住。贤识其意,誓不毁戎法,不苟存身命,抗言拒之。霸怒,以刀斫贤二十余疮,闷绝躄⑩地,霸去乃苏。 倍加精进。菜斋苦节。门徒百余人,常如水乳。及苻坚⑾伪立,闻风敬重,为制织绣袈裟,三岁方成,价直千万。 后住司州西寺,弘显正法⑿,开长信行⒀。晋太和中,年七十余,诵《正法华经》⒁,犹日夜一遍。其所住处,众鸟依栖,经行⒂之时,呜呼随逐云云。 注释 ①志槩:志向抱负、操守。槩,音ㄍㄞ,节操也。 ②缁衣:(浅)黑色僧服。宋赞宁《僧史略》上云:「问:『缁衣者色状貌?』答:『紫而浅黑,非正色。』」僧服缁衣,故又作为僧徒的代称。 ③凝:神情专注。 ④远:用意渊邃。 ⑤旷然:此指心胸宽阔纯净。 ⑥释种:原指释迦佛之种族,后指佛门弟子。 ⑦高峻:此指严苛。 ⑧射堂:古代考试的地方。 ⑨耆德:年高而有盛德之人。 ⑩躄:(ㄅー,音毙)足不能行。躄地,倒地。 ⑾苻坚:(公元三三八——三八五年)前秦君主,字永固,一字文玉。曾先后灭前燕,取仇池,占晋汉中之地,取成都,有灭晋统一之心。东晋太元八年(公元三八三年),大举攻晋,战于淝水,大败而归。后为姚苌所灭。 ⑿正法:即指佛法。《无量寿经》:「弘宣正法。」 ⒀信行:佛教术语,又称「法行」,即依佛法而行。 ⒁正法华经:佛教重要典籍之一。晋时有二译本,一为竺法护译本,名《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一为鸠摩罗什译本,名《妙法莲华经》,七卷或八卷,二十八品。此经为天台宗的重要立论依据。 ⒂经行:佛徒因养身散除郁闷,来回往返于一定之地叫经行。唐释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