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全知无垢光尊者: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第三品 轮回痛苦(索达吉堪布 译) |
 
全知无垢光尊者: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第三品 轮回痛苦(索达吉堪布 译) 轮回痛苦品分四:一、总说痛苦自性;二、分别广说;三、思维轮回痛苦之理;四、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总说痛苦自性)分八:一、略说痛苦;二、宣说痛苦之比喻;三、宣说为欲所诱之比喻;四、不断受六道痛苦逼迫;五、怨亲不定之理;六、投生无数痛苦之理;七、纵得梵天之果亦终将受苦之理;八、变化之性故痛苦。 乙一、略说痛苦: 如是已证悟寿命无常之后,为宣说轮回自性痛苦。首先承上启下: 如是三界轮回法,无常变故极痛苦, 《教王经》云:“大王,此有(三有)变化,此有无常,此有痛苦也。”为苦苦、变苦、行苦所折磨而沉溺于苦海中的此等六道众生真是悲惨! 乙二、宣说痛苦之比喻: 以比喻说明产生痛苦之理。 如火猛兽野人中,陷入国王囹圄众, 如是众生感受种种苦厄,前一痛苦尚未消失,后面的痛苦已随踵而至,无有堪忍之时,遭受着无量无边的痛苦。《宝鬘论》云:“如十方空地,水火风无边,如是许具苦,有情亦无边。”“短痛尚难忍,长苦何堪言?”《业分辨经》云:“三有之苦,无有清凉之时,故如火坑;恐怖悲惨,故如处于猛兽、野人之中;难有解脱时机,故如困于国王囹圄中;反复产生,故如海涛;摧善趣命根,故如哈拉哈拉毒。” 乙三、宣说为欲所诱之比喻: 虽有离苦得乐心,现行苦因受苦果, 此等一切众生由于不知取舍,尽管千方百计欲求享受乐果,但是,没有断恶行善怎么能离苦得乐呢?他们虽然想获得安乐却未行持善因,虽想脱离痛苦,却勤造恶业之苦因。一切痛苦都是从三毒五毒等烦恼中产生,形成集相,以致感受各种苦果。然而,愚昧的众生却痴迷不悟,依然如故造罪,如同盗贼虽受到断臂的惩罚却仍旧盗窃,最后惨遭断头之苦。《入行论》云:“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如何毁灭自乐的呢?由于贪执五欲使烦恼增强,从而感受痛苦,犹如飞蛾因贪求色法而扑向灯光以致被焚;野兽因贪闻琵琶妙音而遭杀;蜜蜂因贪享蜂蜜之源花朵而缚于花丛中闭气身亡;鱼类为鱼钩上的诱饵所欺惑而遭捕杀;大象因贪执清凉所触而步入湖中导致送命。《多哈歌集》云:“三有手印欺诸众。”又云:“呜呼愚众中箭(人名)言,当观鱼儿飞蛾象,蜜蜂野兽亦复然。”烦恼从五种欲妙中产生,以此漂泊于无边无际的轮回中,这五欲比剧毒更可怕。关于此理,《致弟子书》云:“如毒欲妙初享仅生乐,如毒欲妙成熟苦难忍。如毒欲妙愚痴黑暗蒙,难除动摇如毒欲妙力。心若详察诸毒与欲境,欲妙过患非如毒易忍,毒发一次毒性即灭尽,欲妙他世亦会转成毒。倘若毒中掺毒可息灭,殊胜密咒解毒药可疗,方便运用毒能利于人,剧毒欲妙永远非如是。” 乙四、不断受六道痛苦逼迫: 众生接连不断流转于三有中感受种种痛苦。 天界人趣阿修罗,旁生饿鬼及地狱, 《宝鬘论》云:“三道生死轮,无初中后转,犹如旋火轮,彼此互为因。” 乙五、怨亲不定之理: 如是流转于轮回中时,众生彼此成为亲、怨、不亲不怨皆不定。 多生累世每有情,皆成亲怨与中等, 自无始以来,于多生累世中,无有任何一个众生未曾作过一切有情界之父母等,并且彼此互为父母、亲怨的数量也不可胜数。《亲友书》云:“应当于此求不得,病老死等众多苦,根源轮回生厌离,亦应了知彼过患。父转成子母成妻,怨敌复次成亲友,是故流转轮回者,无有少许确定性。” 乙六、投生无数痛苦之理: 若思前生后世业,厌离之心更增上, 《念住经》云:“诸比丘,当于三界生厌离心。何以故?流转于无始轮回中时,生为蝼蚁所弃之身,若积一处,则高于须弥山王;哭泣之泪过于四洋之水;无数次堕于地狱、饿鬼时所饮之烊铜汁、脓血、黄水、鼻涕,亦多于四洲汇入大海之四大江河水;为贪欲所断之头肢亦超于恒河沙数世界中地、水、火、风之极细微尘数。”《亲友书》云:“每一众生所饮乳,胜过四大海洋水,今仍流转投异生,未来所饮更为多。过去每世所遗骨,堆积一处超山王,地土抟成枣核丸,其量不及为母数。” 乙七、纵得梵天乐之果亦终将受苦之理: 转于轮回中时,即使享受梵天等之安乐,最终也会感受无量痛苦。 转畜夜叉鸠盘荼,腹行等受多苦乐, 连续流转于轮回中时,地、水、山、洲、虚空界的一切境域,无有一处未曾去过,也曾无数次作过天人、龙、夜叉、乾达婆、鸠盘荼、历蛰波(音译)、梵天、帝释以及转轮王,其间无有未享受的快乐与未感受的痛苦,又堕入恶趣受苦,这真是令人极生厌离之处。《致弟子书》云:“百般流转何有未成众?往昔多次岂有未享乐?何有未获如拂尘福德?纵有一切然仍增贪欲。岂有未住之洲未存水?无有任何未住之境处,未至之方虚空亦非有,然未满足增长诸贪欲,往昔多次无有未受苦,然无离贪知足之有情,无有未入彼胎之众生,然诸轮回众生未离贪,投生流转此等广大众,享乐受苦多次辗转故,无有任何未成亲友者。” 乙八、变化之性故痛苦: 如是不断漂泊于轮回中时,也理应思维其余厌烦之事。 即生享受无边福,一切高者死亡后, 纵然获得帝释天、梵天、他化自在天以及人间的安乐,往昔的善果穷尽时也会感受痛苦。梵天、帝释天、转轮王、天人、从凡夫到广果天之间的四禅天、四无色天的众生死后都会堕入恶趣诸处,以往昔的业力而感受种种苦乐。《现行经》云:“某时导师狮子尊,自兜率天降临前,于诸天人赐教言:断除一切诸放逸,天界众多之喜乐,皆自善因中生故。应当报答其恩德,所积善根今穷尽,何处感受不乐苦?复将堕于恶趣也。”此理在《广大游舞经》《毗奈耶经》中也有明说。如同梦到自己成为财物、住宅、受用圆满的天王或人君,醒来后一无所有。如《入行论》云:“人生如梦幻,无论何事物,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复见。”又云:“死时舍一切。”《亲友书》云:“帝释堪称世间供,以业感招亦堕地,纵然曾为转轮王,于轮回中复成仆。即使长期于天界,享用婀娜之天女,复堕地狱遭碎断,感受极难忍受苦。长久高居卅三天,随足起伏极惬意,复沦煻煨尸粪泥,同熏难忍之苦味。与诸天女相倚喜,美丽乐园共嬉戏,复将为诸剑叶林,斩断手足与耳鼻。或入曼陀妙池沼,天女金花艳彩容,舍身步入无滩河,炽门难挡受热浪。欲天界中大乐者,梵天离贪得安乐,复成无间狱火薪,不断感受痛苦也。自身光芒胜日月,照耀一切世间界,死后复至黑暗处,伸展自手亦不见。如是知成罪恶后,当撑三福之明灯,独自趋入日月光,无法遣除之暗处。”之所以分别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现、半现、不现城,是因为彼等分别乃粗大、明清、不现之故。劝诫诸位切莫贪恋此等些微安乐,当勤修无上菩提道。换句话说,必须毫无间歇地精进修持善法。《亲友书》云:“头或衣上骤燃火,放弃一切扑灭之,精勤趋入涅槃果,无余比此更急迫。” 甲二(分别广说)分三:一、迷基;二、迷理;三、分类。 乙一(迷基)分二:一、宣说三界迷乱之所依;二、宣说八识聚迷乱之基。 丙一、宣说三界迷乱之所依: 所有一切痛苦的根本所依即是内在身语意三界。 众生身语意三门,欲界色界无色界, 因为身体是粗大物质聚合的,故为现城,语言犹如空谷声无而显现,故为半现城,意识无有五根门之相无实,故为不现城,从而分别立名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有何根据呢?《集密意续》云:“粗大身欲界,微细语色界,极微意无色。殊胜童子光,住于此三城。”所谓之殊胜童子光是指自然本智。如是三门为三苦所逼,均以分别念之缘而连续感受迷乱显现。如何显现的呢?依六境、六识聚分别从各根门而出,由于执著外境的缘故,心识不断贪执痛苦、安乐或不苦不乐中任何一种,分别显现色等相之分为识;首先认识对境的粗大总相者为心;尔后观察彼它的差别并持续起贪嗔痴任何一种之心所称为意。《菩萨地论》中云:“现外境为识,初分别为心,后伺察彼差别之心所即为意,此三者相应具足,即以遍行之性存在。”意思是说,有心的缘故心所也随后相应产生,心所以助缘心遍行之形式存在,因为心所也是与心普遍相关而成的,故以相应遍行助缘的方式存在。通过智慧衡量外境时,最初缘外境总相或本体之分称为心;尔后分别衡量它的别相,所以称为心所。尽管如此分别立名,而实际上仅是认识伺察外境之识而已。《宝鬘论》云:“由何心能见,依名言中说,无心无心所,实无不许俱。” 对于实相无有分别的佛地,虽然通过了知外境而分别衡量现境却不能称为心、意、识,因为无有执著能取所取二现之故。《赞心金刚经》云:“众生心意识,由二取假立,无念智无彼,见性意胜智。”《宝积经》中说:“既远离心、意、识又不舍等持,此乃善逝不可思议智慧之密。”即是说,了知所显现的色声等一切外境之相的心,或者令生起与外境相同的心称为识;了知外境时最初所谓的“这个法”即认知分称为心;不断出现观察彼之差别的心称为意。衡量境现之识刹那明然出现于各根门而伺察时,若执著安乐则为贪心;若执著痛苦则为嗔心;若无有苦乐感受仅执著所谓的“这个法”则是痴心。譬如,看见相识已久的妻子生起贪心;见到击败自己的敌人生起嗔心;看到墙壁、水流、大路、树木以及一般之人无喜无悲生起痴心。《毗奈耶经》云:“见亲友生贪,值害敌起嗔,遇中者增痴,当护汝根门。” 丙二、宣说八识聚迷乱之基: 现在广说彼等现基与分类: 阿赖耶意五根识,依次乃为处次第, 心识现于各自外境的当时,清然无分别之心称为阿赖耶识,尔后执著它的心详细或笼统地伺察外境之相,即是意识。《文殊智慧庄严经》云:“心乃阿赖耶识,我执即为意识。”此外,依靠眼见色法,分辨所见之法是何事物,即为眼识。同样,依靠耳闻声音、鼻嗅气味、舌品味道、身感所触之识分为五根识,此等即是由外境而产生有境的意识。从前面的意识产生后面的意识称为处;因为具有彼等境与识之诸缘并不舍广大众多各别之分称为界;前后相联而产生,成为有法与法性的关系,故称为缘起。境与有境之心二者聚合时感受安乐等,并且集聚觉知部分,以触为缘,称为受。诸如此类之差别有无量。若归纳,则依靠境、根、作意三者聚合所生之三毒而引发的一切业均为不善业;以此三者所产生的安忍等远离三毒之一切业为大善业;未以智慧、大悲摄持,诸如十善为劣善业。因为此等善业为愚痴地所摄,产生轮回之乐果后将会穷尽,所以称为随福德分善。以(智慧大悲)圣道所摄持的善业成为菩提之因,故称为随解脱分善。以三毒引发的不善业成为堕入恶趣感受诸苦之因;以随福德分善业将会享受增上生人天之安乐;随解脱分善业可成为获得暂时增上生、究竟决定胜之因。《宝鬘论》云:“贪嗔痴所生,乃为不善业,无有贪嗔痴,所生为善业。不善生诸苦,堕入诸恶趣,善业生善趣,享受诸安乐。”人们将如梦般似乎显现的外界事物说为“他”,由此便形成了外境习气,从而显现清净和不清净的各种形相,并且成为迷乱之处;尽管身体是从四大产生的,但由于未了知真如本性的缘故而形成身之习气,以致从蕴、界、处等中生起烦恼,依靠执著由此所生的苦果分而成为迷乱之所依;自然光明智慧本体空性、自性光明、显现种种现相之门不灭,由于贪执能取所取之自相而形成心之习气,以致出现三毒、五毒,并且成为具有我执与我所执之迷乱的根本,从而产生如影像、梦境、毛发般无而显现、似乎实有之轮回迷乱显现。即是将能取执为我、所取执为我所,诸如将住宅执著为我所之心。 乙二(迷理)分二:一、了知本面而解脱与未知本面而迷乱之理;二、以我所执漂泊轮回受苦之理。 丙一、了知本面而解脱与未知本面而迷乱之理: 广说迷乱之基与迷乱之理: 心性圆成实法身,然以无明之执著, 《瑜伽师地论》中宣说了三大宗义,即遍计所执法、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一)遍计所执法分相成就遍计与差别遍计两种。 相成就遍计:指不存在本体仅以分别念假立的任何一法,如兔角和所谓的我。而且,所谓的劣宗与某某事物的名义也都是心安立的。为什么呢?例如有人被取名为狮子,然而寻遍其身体各处也无法得到此义。所谓的意义也仅仅是心安立的,口中所说的和心里所忆念的自相,其真实对境是没有的,如火之声义。 差别遍计:指的是于迷乱者前暂时显现的器情、苦乐、蕴界处等种种相。实际上这一切都不成立,如梦般现于迷乱之心中,因此称为差别遍计。因为它们从本性上讲皆不存在,只是显现于迷乱者面前,因是增益的缘故而称为遍计。《瑜伽师地论》云:“一切遍计法,无而迷心生。” (二)依他起也有两种:不清净依他起、清净依他起。 不清净依他起:是指现于各自根门前的一切迷乱显现,诸如由习气增长而产生的土石山岩等不清净之器情相。 清净依他起:指清净刹土与佛所见境中的刹土、七宝以及光芒耀眼的无量殿等一切现相。 有些人认为《瑜伽师地论》中所说的依他起不合理,因一切皆可包括于自现一体中之故。答:此观点不应理。因为此等显现根本不是从自己意识习气分而安立为自己的,例如,镜中的影像虽然依靠面容之外缘而形成,但它不是面容。你们所说的一切外境皆摄于自现一体中也需要详细观察,请问:是现于心中而说摄于的抑或显现是心而说摄于的?若许前者,则正在显现时,无有摄与不摄之概念,所谓的“摄于”实际上也仅是词句而已,其外境显现还保留着。若许后者,则有什么理由呢?如果说因为从心中产生故许外境是心,则有女人所生的儿子也应成为女人以及身体所排出的不净物也应成为身体的过失,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现量所见之故。此外,若谓:因现于心中故许外境是心。驳斥:那么色法也应成为眼识,因色法现于眼识中之故,并且颠倒众生前的佛陀也应成为众生之心。若承认此观点,则有具颠倒心之众生成了佛陀的过失,因为众生皆现于佛前,所以一切众生全部应成佛了,或者远离诸垢染之佛陀也应成了众生,此等过失无法避免。若谓:无心不生外境故许外境是心。驳斥:那么因果也将成为一体,因无有不生之故;敌人与自己的嗔心也应成为一体,因无敌不生依彼之嗔心故。若谓:由心所造故许外境是心。此种说法也不合理,如果这样,所绘的图案也应成了画家,画家所作之故。所以,承认外境的土石山岩为心是不合理的。但是,可以承认外境是由心之习气所生的迷乱显现。如果不是这样,(而认为外境是真实的心,)那么,一百个人看同一个瓶子时,共同所见的那个瓶子将成为所有人的意识,结果一切众生的意识成了一体。若如是承认,则一个众生成佛一切众生皆应成佛,若一众生堕入恶趣全部众生都应堕入恶趣了。倘若如此,则在此世间上,除你或我之外,不应有任何众生,因一切显现除自心外无有之故。或者,除释迦牟尼佛外不应有其余的一切,因为佛陀所彻见的一切外境皆是其心识之故。若这样承认,实际上不是吧,我们明明存在的嘛! 执此种观点者在当今时代极多,这只能说明他们对大乘的法义颇为迷惑而已,(可以说,此类人与愚昧的大象无有差别。)如云:“莲网遮巨身,佩有花耳饰,面饰金闪闪,大象唯高已。”若问:显现是什么呢?按照无垢假相唯识所承认的较为应理,此宗论典中说:如是各自之显现乃各自之心,然现境非心也。如《瑜伽师地论》云:“诸显现为心,现境非如是,无始具习气,迷乱如毛发。”前面的观点未辨别显现与现境。也就是说,依靠现境之山,心中产生是山的概念,似乎是他法的执山之心也是依靠眼根而产生的。即自心执著自己所到处之外境分为自现,当前往别处时现境虽然不跟随,但依靠执著从前眼根识现量所见外境习气之心和无而明现的意境总义却可以清晰现于意根前。所以,意所识所量之显现、执著之心、他众之显现、执彼显现之心虽然都是心,但缘任何法而生起的意境安立为现境,五根门前的一切对境是以无始之习气无而显现的,如毛发般纷纷漂落。若对方说:倘若如此,则应成了两者,因现境与显现成立异体之故。驳斥:那么,你们自己也已成为两者,因为承认外面存在一个显现之心、内在又有一个执著之心故。若对方又说:因为这二者在心上是一体,所以,尽管说是两者,但实属一类。驳斥:同样,这里也是以迷乱习气为缘,而使现境与执著彼之心二者无而显现,于名言迷乱习气之相中是一体,实际上这二者皆不存在,因此成立无二之自性。 我们中观派认为:若详细观察,不仅外境不是心,而且也不承认显现是心,因为内在的心外面不存在而里面观察现于各根门中的外境显现之故。倘若外面存在显现,则人同时有两个意识或自己将成为无情法等有许多过失。所以,执著现不现者虽然是心,但显现不能成立为心。例如,尽管以耳识辨别是否为鼓声,然而鼓声不能成为耳识。总之,自心尽管好似外散却并未到外面去,外境现于内心之故。因此说,外面的显现根本不是心。一切皆是无而显现之故。所现的白红等种种现相如同现于胆病患者眼前的毛发一样,外中内皆无有而现故,称为现而无自性或本体空性。承认成立外境是心与除心之外成立余法二者均未脱离实执,故无有少许差别。若谓:你们中观派承认外境并非是心识,所以与声闻有部观点相同。驳斥:不相同。有部承认外境无情法自相成立,而我们的观点是说如梦般的迷乱习气显现无而现于心中。中观派不破此理也是极为应理的。若对方说:中观应成派不是承认何者皆遮破吗?反驳:并非破显现分,若有实执,则要遮遣。如阿阇黎龙树说:“显现非所遮,实执乃所破。”此处是遮遣真相唯识宗所承认境相为心,以及真相、假相唯识共许胜义谛中成立自证的观点,怎么会破由习气无而所现之迷乱显现与真实成立之诸法呢?因为在世俗谛时都是同样的缘故,如同外依他起与从前面觉知生起后面之心一般,显现也观待前面的显现结合内心之依他起的说法,也需观察。若因为似乎前后显现而这样承认,则仅是名称不同而已,实际别无他法,与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此外,若认为显现与心是异体,则成立其他法,故与你们所许相违,实在不妙。《瑜伽师地论》云:“如此种种现,余相相同故,不净依他起,清净依他起,虽非依他缘,如他显现说。” 圆成实也分为无变圆成实与无倒圆成实两种。其中: (一)无变圆成实:是指无论迷乱或未迷乱时自性清净法性本来具有的空性,前后无别而存在,即本性实相。依此而言,空性也安立为三种:自空、他空、自他空。自空又分为离自相自本体空与遍计自本体空二种。离相自本体空指无而显现如水月;遍计自本体空是指虽无自他分类却不舍任运自成之法。他空分不具他空与异名他空。自他空也分两种,即具二差别空、声义自相空。 此心之法性光明如来藏的自性无有一切过患,具足功德之相,从本体清净分而言,超越功过破立;所显现的白红等各种迷现垢法以及此等分别念八识聚本性无有,所以本体也是空性,诸如柱子、瓶子以差别而言也是空性并具有过患分,但从本体清净而言,也是超越功过破立的;诸道亦是自本体空,并具有功德过患之分,从本体清净而言远离功过;究竟清净时一切过患习气荡然无存,因为已现前了如来藏所有的功德故而不空,从本体清净方面而言超离功过破立。总而言之,自空是指任何法之自性无实有,若分类则有离相自本体空与遍计自本体空两种。离相自本体空:是指无有任何相状如兔角,于迷乱者前显现却是本性或实际无有如水月般的空性。遍计自本体空:是指所命名的名称、词句、文字都仅是以心安立的,无有外境自相。例如,为孩童取名狮子时其名为狮子,义为具有鬃毛的动物,但此名义在孩童的身上何处也不存在。虽然能知的名称不在所知的意义上,但具有能力的一切名称皆可名为遍计自本体空。 他空是从一法上不存在他法而立名的。若分类则有不具他空与异名他空两种。不具他空是指太阳上不存在黑暗,或者柱子、氆氇等物体上无有太阳之一切其他自相法;异名他空是指对所谓的太阳取名为能明、七马等不同名称。如是一切分摄的种种名称实际上也未触及太阳的自相,因此名为异名他空。 自他空是指某一法上自他二者都不存在。若分类则有差别遍计空与义自相空两种。遍计空是指所谓之迷乱轮回的蕴界处等三界一切法自相是空性,因是心安立之名言名称故。自相空是指因无有自相故二者皆不存在如石女儿或阳焰水,以及自性虽无实有但显现不灭而明现如清净依他起之两种空性。如是三本体若分则有六空,这些也全可包括在本体清净之所说空与离思方式之差别能说空二者中。因此,应当以如是方式证悟诸法空性。有些言说无有之断空派不知空性之理,与顺世外道的观点相同。有些说此空、此不空之空见派是持相似空性的常见者,与声闻缘觉的观点相同。所以,切莫依止这些堕于常断边的宗派。 (二)无倒圆成实:是指解脱正道,证悟真如实相后不舍现分而于世俗谛中积累福德资粮;观想空性而于胜义谛中勤修离一多如虚空之法性智慧资粮。《瑜伽师地论》云:“所谓之无倒,道谛真实摄。”总之,通达心性光明不变之真如,并证悟诸法仅是假立实则空性后,如果精进修道则将完全转依或彻底清净诸遍计执著心之不净迷现,从而趋至本地,圆满现有身语意无尽庄严轮清净刹土。这以上是将一切教法合而为一进行阐述的。 丙二、以我所执漂泊轮回受苦之理: 现在宣说众生以能取所取漂泊于此如梦般的轮回中、沉溺在苦海中的情形: 呜呼难察轮回边,疲惫痛苦三有道, 《毗奈耶经》云:“不净粪中无妙香,如是六趣无安乐,火坑之中无清凉,三有中亦无欢喜。”从欲界转生到色界,从色界无色界转到欲界,从无色界转至色界,此三有的一切众生投生流转于六道中,唯一感受痛苦,无有安乐之时。依照《念住经》等佛经而于此宣说,以劝勉具有智慧者舍弃欢喜三有之心,勤修解脱正法。若不精进,则反复漂流于轮回之故。《致弟子书》云:“若人恒时旋转轮回中,片刻休息亦思获安乐,此人定无自由渐百般,于等不等众生中漂流。” 乙三(分类)分七:一、地狱之苦;二、饿鬼之苦;三、旁生之苦;四、人类之苦;五、非天之苦;六、天界之苦;七、摆脱此等痛苦之教言。 丙一(地狱之苦)分三:一、热地狱之苦;二、寒地狱之苦;三、摆脱地狱痛苦之教言 丁一(热地狱之苦)分十二:一、复活地狱之苦;二、黑绳地狱之苦;三、众合地狱之苦;四、号叫地狱之苦;五、大号叫地狱之苦;六、烧热地狱之苦;七、极热地狱之苦;八、无间地狱之苦;九、彼等之摄义;十、孤独地狱;十一、近边地狱;十二、摆脱此等痛苦之教言。 戊一、复活地狱之苦: 复活炽铁余烬上,众聚互以兵器杀, 地狱众生以业所牵集聚于炽铁的余烬上,每个有情手持棍棒、斧头、长矛、铁轮等相互打杀,犹如见到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样,结果全部死亡。正在这时,从空中传出“愿汝等复活”的声音,于是这些地狱众生又恢复如初,依旧用兵器相互残杀,日夜无数次感受如是痛苦。《亲友书》云:“于此一日中感受,三百短矛猛刺苦,彼较地狱最微苦,难忍之分亦不及。” 依照共同经部所说,复活地狱众生乃至业力未尽之前一直受苦。其寿量: 寿量人间五十年,四大天王天一日, 不同大乘诸经续论典中只宣说了按各自业力轻重而解脱,而未说确定性的寿量。诸如有些众生相续中生起猛烈对治等也可突然转生,有些轻蔑金刚阿阇黎等需住数大劫,因此是以业障而区分的。如《亲友书》云:“如是剧苦极难耐,八亿年中亲感受,乃至恶业未穷尽,期间必定不离命。”此处就共同乘的说法而言,如《俱舍论》云:“复合等狱之一日,依次等同六欲天。”若按照《念住经》与《业分辨经》中所说而计算,人类五十年相当于四大天王天之一日,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四大天王天的五百年相当于复活地狱的一天,复活地狱的众生需要感受自寿五百年的痛苦(360×500×360×500×50=1620,000,000,000年即人间一万六千二百亿年)。若以人寿计算,则如《念住经》中说:“复活地狱众生寿量达人间十六万二千俱胝年(即一万六千二百亿年)也。” 戊二、黑绳地狱之苦: 黑绳燃锯剖粘合,粘合复剖极痛苦, 《亲友书》云:“有者以锯锯割之,有以难忍利斧劈。” 寿量:人间一百年相当于三十三天之一日,三十三天的一千年相当于黑绳地狱的一天,彼地狱众生自寿一千年(360×1000×360×1000×100=12,960,000,000,000年即人间十二万九千六百亿年)若按人间年数计算,则如《念住经》云:“黑绳地狱寿量达人间一百廿九万六千零一十二俱胝年(即十二万九千六百零十亿二千万年)也。” 戊三、众合地狱之苦: 众合地狱形如马,驼虎狮等山岩间, 《致弟子书》云:“形如羊角二怖之山间,众生聚集全身皆粉碎,清凉微风刮起重复活,如是百次被碎成粉末。”《亲友书》云:“有被压榨如芝麻,另有碎成如细粉。”因远离斗争故称为离诤天,因此天界中的天子天女同胎双生,故又称为双胞天。人间二百年相当于离诤天的一日,离诤天二千年相当于众合地狱一天,众合地狱的众生自寿长达二千年(360×2000×360×2000×200=103,680,000,000,000年即一百零三万六千八百亿年)。若以人间年数而分,则如《念住经》云:“众合地狱寿量达人间一千零三十六万八千俱胝年也。” 戊四、号叫地狱之苦: 号叫地狱火焚叫,沸铁液中受熬苦, 《亲友书》云:“有者置于火烬堆,不断被焚口亦张,有于铁制大锅中,身成小团被烹调。”《致弟子书》云:“有者堕入沸腾油锅中,另有狱众脚触火星地,立即倒于炽热地上焚。” 寿量:人间四百年相当于兜率天的一日,兜率天四千年相当于号叫地狱的一日,如是而算,号叫地狱众生自寿为四千年(360×4000×360×4000×400=829,440,000,000,000即八百二十九万四千四百亿年)。若以人间年数计算,则如《念住经》云:“号叫地狱众生寿量达人间八千二百九十四万四千俱胝年也。” 戊五、大号叫地狱之苦: 燃铁室中大哀嚎,为火焚烧阎罗打, 《致弟子书》云:“地狱烟火滚滚成天色,放射火舌遍布于十方,白骨之鬘所饰极恐怖,著象皮卒折磨而惨叫。有者崩射火星出恐声,有者无法出音焚火声,胸骨腔中冒烟声凄惨,末劫火烧无量堕其中。” 寿量:人间八百年相当于化乐天的一日,化乐天八千年相当于大号叫地狱的一日,大号叫地狱众生自寿八千年(360×8000×360×8000×800=6,635,520,000,000,000即六千六百三十五万五千二百亿年)。若以人间年数计算,则如《念住经》云:“大号叫地狱寿量达人间六亿六千与三百五十五万二千俱胝年也。” 戊六、烧热地狱之苦: 烧热铁室诸众生,短矛刺头锤击打, 《致弟子书》云:“阎罗狱卒手持时绳索,昂头毒蛇自脊骨髓出,乌鸦马鸡苍鹫与鹰鹫,啄尽彼等众生眼脑油。” 寿量:人间一千六百年相当于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他化自在天一万六千年相当于烧热地狱一日,烧热地狱众生自寿一万六千年(360×16000×360×16000×1600=53,084,160,000,000,000即五亿三千零八十四万一千六百亿年)。若以人间年数计算,则如《念住经》云:“烧热地狱寿量达人间五亿三千八十万四千一百六十俱胝年也。” 戊七、极热地狱之苦: 极热地狱之众生,炽热双层铁室内, 经中云:“害众盛燃极炽热,金刚三尖矛刺身,炽锅中煮铁片缠,火焚全身方稍憩。” 寿量:无法以年数衡量,以成住坏空劫之次第计算,则达半个中劫。如《念住经》云:“极热地狱众生需于半中劫内惨遭苦受。” 戊八、无间地狱之苦: 无间炽燃铁室内,唯闻狱众哀嚎声, 《致弟子书》云:“肺积干草燃心熊熊火,口喉冒出火焰与黑烟,腹裂灌浇铁水焚内脏,仅仅发出难辨惨叫声。欲求解脱剧苦之狱众,反复见门开缝远眺合,业力门栓紧闭复阻断,尔时又生灰心之他苦。炽燃锋利长箭如雨降,狱卒以棒殴打泪涟涟,同时灌入火星鬘铁汁,口鼻耳孔向上冒青烟。乃至眼脑凝膜皆糜烂,头破紫色火舌烧无余,忿怒火焰于彼身躯上,如于干柴加油火更旺。”《亲友书》云:“如是一切痛苦中,无间狱苦最难忍。”《业分别经》云:“无间地狱狱门中,具六千万由旬之铁山,彼地狱众生磨尽此山方至命终,寿无量也。”其中明显地说明了造舍法罪、破誓言等众生堕此地狱。《念住经》云:“无间地狱众生过一中劫寿方尽,假使转生为人,亦是诸根不全者。” 戊九、彼等之摄义: 以上所述诸地狱,火焰渐增七倍热, 以上所说的所有地狱火焰的热度依次增上七倍。《业分别经》云:“平常旃檀火,劫末地狱火,热渐七倍增,苦亦差七倍。”下面的地狱具有上上地狱的一切痛苦,则如麻风病上又出现疖肿一样,依次积多,感受成七倍地粗大,痛苦也成七倍地增强,乃至业力未尽之前一直需要感受痛苦。 戊十(孤独地狱)分二:一、真实宣说孤独地狱之苦;二、破斥其他谬论。 己一、真实宣说孤独地狱之苦: 孤独地狱摄彼中,住于山树与虚空, 形如杵、绳、笤帚、薪烬、树干及不同有情相的孤独地狱众生,住于山岩、水火、虚空等不定之处,它们无论是群居还是独存,都受到寒热、饥渴、剖剁、炖煮等不同痛苦的逼迫,无有堪忍之时机。因为半日或瞬间或恒常被各不相同的业力所折磨,故称为孤独地狱。《毗奈耶经》中云:“目犍连尊者到海边时,见如杵、笤帚、树木之孤独地狱众生为诸多痛苦所迫而言:‘三有无安乐,如孤独狱众,分别为苦迫,如住炽火中。’” 己二、破斥其他谬论: 遮破其他颠倒分别念: 有谓因此地狱众,寿命短暂少数聚, 有些人认为孤独地狱众生寿量仅有一日故称为孤独地狱。这是不合理的。如《铁室传》云“又经数多年,仍住此狱中。”此经中已遮破了其谬论。还有的人认为因独一无伴孤苦伶仃故称为孤独地狱。这也是不正确的。经中说:“珠辛吉尊者去往一处时,在一经堂内击犍槌后,见五百声闻相众生集中便互相诤吵、以兵器残杀,死尽无余。午斋时过又恢复如初。”以此可破彼观点。 戊十一(近边地狱)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己一、略说: 现在宣说存在于无间地狱周边的十六个近边地狱。 无间地狱之四周,煻煨坑与尸粪泥, 己二(广说)分六:一、煻煨坑;二、尸粪泥;三、利刃原;四、剑叶林;五、铁围山;六、无滩河。 庚一、煻煨坑: 无间地狱之众生,感觉门开行至外, 曾在无间地狱的铁室中倍受酷热之苦的众生,因业力减轻而觉得地狱之门开启,便逃到外面,看见一处好似凉荫般的妙壕前往时,结果被铁狗所追,十分痛苦。《致弟子书》云:“为彼载满剑丛发威犬,长长金刚利齿啃刺身,驱向遍满火舌无滩河,处于难忍锋利尖石中。”陷入煻煨坑中,肉焦骨露,复活后又受剧苦。 庚二、尸粪泥: 从煻煨坑中解脱出来的众生继续前行,又落入尸粪泥中。 脱离煻煨坑众生,复见爽泥即踏入, 《致弟子书》云:“有为密密麻麻小虫蝇,蚀食身体拖拉其尸体,业力所牵缚于网中者,仅仅移动亦不能中活。” 庚三、利刃原: 复见悦原而前往,炽利刃剁身成段, 《致弟子书》云:“入于锋利兵刃箭叶林,竭力奔跑身无不伤时,堕遍三尖短矛利剑箭,较阎王口更厉之井中。” 庚四、剑叶林: 至于悦意森林处,为剑叶林狂风毁。 《致弟子书》云:“难忍烈日所逼厌恶身,见一枝繁叶茂林前往,落入百种刃叶中毁身,长久住此唯以哭为友。” 庚五、铁柱山: 此等众生向前行,耳闻悦意山顶上, 离开了剑叶林的众生来到一座十分悦意的山前,听到昔日与自己作不净行的男女以及亲友在山顶上呼唤,于是便向上攀爬,结果被铁器刀锥刺入血肉。下山时刀锥向上刺,感受如此的剧烈痛苦。《致弟子书》云:“速攀难忍铁柱山之时,丛生荆棘向下直刺入,穿透体内毁身受剧苦。”又云:“下山之时铁刺朝上方,倍加锋利刺身忆念失,有者为炽利刃三尖矛,猛烈刺身无法向下行。尔时具刃喙之乌鸦群,齐上掏肠腹脏拖在地,有者堕入山崖深渊处。……可怖铁女身燃熊熊火,四处崩射火星鬘严饰,无顾虑中为如锯粗身,极其可爱姿态紧拥抱。” 庚六、无滩河: 复见清凉之河流,欣然前往涉入时, 《念住经》云:“彼如是往时,生起河流想,刚入之,即没及腰际,身肉皆焚,身骨皆离,恢复时又见昔日嬉戏者成为阎罗狱卒于其两岸护之。” 戊十二、摆脱此等痛苦之教言: 灼热剧苦所折磨,如是地狱谁不畏, 丁二(寒地狱)分三:一、宣说八寒地狱;二、宣说彼等寿量;三、教诲勤修解脱寒地狱之方法。 戊一、宣说八寒地狱: 现在宣说寒地狱的痛苦: 八寒地狱之众生,寒冷所逼八地狱, 八寒地狱的众生受到冰冷的大雪以及黑暗中刺骨寒风同时的侵袭,周身起满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伤口,口中不停地喊着“阿秋秋”,又喊“矐矐”,后牙关紧咬说不出话来,伤口逐渐裂成如青莲花般,有细小脉瓣,内向外翻,又裂成如四瓣莲花形,裂成如八瓣大莲花形,许多含生爬入仅由细筋连结的伤口内,啄食着,从而感受无量寒冷之苦。《致弟子书》云:“无可比喻寒风刺入骨,身体瑟瑟发抖缩成团,长出百疱破裂生含生,剑唇嘶扯流髓黄水液,苦痛咬牙毛发皆杂乱,伤害眼耳喉结损全身,身体疲乏神志不清醒,住于寒地狱中大哭嚎。” 戊二、宣说彼等寿量: 如此痛苦的寒地狱寿量: 革萨拉斗二百倍,装满芝麻容器中, 《念住经》云:“此革萨拉城中称芝麻之斗二百倍量之容器盛满芝麻,每百年从中取出一粒,取尽之时,起疱地狱之众生于此狱寿尽也,余地狱寿量渐次增二十倍,以此类推,需受剧苦也。”与之相同,《俱舍论》亦云:“芝麻器百年,取一粒至尽,起疱地狱寿,余增二十倍。” 戊三、摆脱地狱痛苦之教言: 如是思维寒热地狱的痛苦,当精进修持解脱之方法。 为离一切地狱界,诸具心者当精进。 《亲友书》云:“造罪之人乃至于,气息未灭存活时,闻诸地狱无量苦,毫不生畏如金刚。即便见闻地狱图,忆念读诵或造形,亦能生起怖畏心,何况真受异熟果。” 丙二(饿鬼痛苦)分三:一、住界饿鬼;二、空游饿鬼;三、劝勉不贪三有勤修正法。 丁一、住界饿鬼: 现在宣说饿鬼的痛苦: 饿鬼住界与空游,身大腹宽手足微, 住界饿鬼有外障饿鬼、内障饿鬼、共障饿鬼三种。 外障饿鬼:因外境不悦意而得不到满足,身体恶劣,食用呕吐物,即使见到饮食也是被守护着的,或者到了近前便干涸无余……,真是痛苦不堪。 内障饿鬼:在外障饿鬼痛苦的基础上,腹中燃火冒出浓烟。 共障饿鬼:在以上二者痛苦的基础上普遍具有的痛苦,诸如贫穷饥渴、丑陋根残、无依无怙,因恒受他众损害而惶恐不安。《致弟子书》云:“难忍干渴远见净河流,欲想饮用而前往彼处,然成遍满毛发水棉物,脓血淤泥大便之浊水。狂风习卷巨浪至山巅,且见青翠檀香林前往,熊熊大火焚烧彼森林,树成柴烬多倒变坑洼。复见恐怖翻滚之大海,炽燃浪花高溅即前去,彼亦变成热沙与狂风,汹涌铁水滚滚悲惨境。虽欲此地云集降下雨,然云中降夹烟铁箭雨,燃烧金刚磐石火红雹,伴随金光闪电雨烧身。” 丁二、空游饿鬼: 空游饿鬼是指分散而居的饿鬼: 空游饿鬼诸鬼魔,罗刹药叉鬼王等, 因为这些鬼魔众生也包括在饿鬼中,所以同样感受无量痛苦,诸如外境不悦意,受害忧苦,饥渴所迫,去亲友面前也是将自己临终气息分解的痛苦传染给他们,使彼等生病,自己也是长久为此病苦所恼,并且夺取亲友的寿命、色泽,唯行种种损害他众之事,心不安乐,即使以神变而行,可是甚至险隘之处也被守护着,也有自身如门、如锯、如柴烬以及犬鸟等种种形相者,有些饿鬼虽以往昔的微小善根而拥有资财,却为其它诸多痛苦所折磨,并且大部分时节颠倒,对他众来说是安乐之事,而在饿鬼身上却成了痛苦,诸如此类,数之不尽。《致弟子书》云:“酷热所迫冰雪亦炽热,严寒所逼火亦成冷触,极其难忍异熟所蒙蔽,饿鬼显现种种颠倒相。口如针眼大腹数由旬,悲惨恐怖虽饮大海水,喉细无法进入宽阔腹,口中毒气亦令水滴干。”《亲友书》云:“饿鬼所欲不遂意,屡生痛苦不可转,饥渴寒热疲畏惧,所生极其难忍苦。有者口小如针眼,腹如山丘饥所缠,虽得少许不净物,然无享用之能力。有些裸体皮包骨,瘦骨嶙峋如干薪,有者夜晚口燃火,投火飞蛾吞入口。有者劣种排脓血,粪等脏物亦不得,相互殴打从喉中,生出肿瘤化脓食。诸饿鬼界春季时,月亮亦炽冬日寒,树木不生诸果实,仅望一眼河亦干。连续不断受痛苦,有为所造罪业索,紧紧束缚之众生,寿量一万五千年。”也就是说,人间的一个月相当于饿鬼界的一日,饿鬼自寿五百年,即是人间一万五千年。 丁三、劝勉不贪三有勤修正法: 劝诫诸位了知三有具无量痛苦后,切莫贪恋,应当精进修持正法: 知此生厌苦性理,具智慧者为解脱, 丙三(旁生痛苦)分二:一、痛苦之理;二、劝勤修法。 丁一、痛苦之理: 宣说旁生界也无有安乐: 海居旁生四洋中,互相啖食苦无量, 海居旁生住于四洲之间的大海中,鱼螺鲸等如酒糟般密密麻麻遍满其中,它们大的吃小的,小的食大的,超出铁围山范围如簸箕之外的洲间是黑暗处,因为这里无有日月光芒的照射。水生动物都会受到互相啖食、饥渴等无量痛苦。 散居人间鸟兽等,猎人侵害各自损, 散居旁生是指住于人间的高山、平原、水中、岩洞、虚空等处的昆虫蜂蝇、飞禽走兽等。这些旁生也各自感受着饥渴寒热、相互为食、疾病危害等无量痛苦。尤其遭受猎人、渔夫、捕鸟人的侵害,有些因为自己的肉、皮、骨(价值昻贵)而遭杀。有些被役使到最后也是被宰,期间屡遭毒打、刺血等,感受无边痛苦。 诸龙苦乐日夜半,午前午后乐变苦, 龙宫内,无论是昼夜还是午前午后,快乐也会成为饥渴寒热等各个痛苦,受到诸多苦厄折磨。有些地方降下热沙雨,有些被同类所弃,摈出群外,孤独无助。龙类的共同痛苦即愚昧无知、大鹏之侵袭,密咒之威胁(指人间密咒师念咒降伏),还有其它无量损害。 旁生的寿量不定,有些寿命仅仅一瞬间或一天,也有安止龙王(八大龙王之一,梵名德巴迦)等寿量达一中劫的。《俱舍论》云:“安止龙住劫。”《龙王请问经》云:“我于此海中已住一中劫矣。”《亲友书》云:“旁生生处亦遭杀,殴打捆绑各种苦,弃离趋寂诸善法,相互啖食极难忍。有因珍珠有因毛,血肉骨皮而遭杀,毫无自由受人打,鞭抽铁勾等役使。” 丁二、劝勤修法: 思维此理欲解脱,旁生界者为利乐, 由于未行持十善等妙法而堕于旁生界中,所以劝诫想摆脱旁生痛苦的诸位精进修持暂时获得人天之正道即随福德分的十善业、四禅、四无色,以及究竟解脱之妙道即福慧资粮的空性大悲藏、六度等。 丙四(人类痛苦)分三:一、总说受八苦之理;二、别说八苦;三、劝诫为摆脱人间痛苦勤修正法。 丁一、总说受八苦之理: 宣说获得善趣也无安乐之理: 人类亦无安乐时,悲伤苦恼烦乱等, 人类如何受苦的呢?苦苦、变苦、行苦即是三大根本苦;生老病死、怨敌相会、所爱别离、所求不得、近取五蕴之执著即是八种支分苦。人们周而复始地感受此等痛苦。首先,苦苦是指痛苦重叠出现,如父死母又亡;变苦指当下拥有的快乐随后变为痛苦,诸如正当娶媳欢庆之时房屋倒塌,食用杂毒的饮食等;行苦指服毒、衣食行为不如理而引起生病,或者加害有权势者反遭到报复……。《毗奈耶经》云:“轮回具苦蕴,苦苦与变苦,行苦八分苦,众人受剧苦。” 丁二(别说八支分苦)分八: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怨憎会苦;六、爱别离苦;七、求不得苦;八、近取蕴苦。 戊一、生苦: 生苦较前苦更为强烈。如是漂泊于中阴的寻香识,将母胎执为住所而投生。 痴识风心明点聚,凝酪膜疱及血肉, 中阴意识进入父母交媾白红明点融合之中,第一个七日形成如水银般荡荡悠悠的凝酪,第二个七日形成如柳絮、鼻涕状的膜疱,第三个七日成为如拇指形的血肉,第四个七日成为如蛋形的坚肉,第五个七日形成如莲花瓣状的支节,第六个七日如鱼形,第七个七日如乌龟状,因手足稍稍突出酷似龟形而比喻。母亲所进饮食之精华对胎儿起到饮食营养的作用。此时,因胎儿活动母亲也感到不适。期间,胎儿觉得处于黑暗、狭窄、令人发呕之处,倍受蜷曲之苦。如果母亲过饿或过饱则有坠入海中或被山所压之感,倘若母亲劳累过度或作剧烈运动,则出现堕入深渊般的痛苦。 七至廿六七日间,形成根肢汗毛等, 住胎直至第二十六个七日之间,身体的支节、手指足趾、双目等器官乃至汗毛、头发、内脏、风脉明点、血、黄水、男根或女根等之间(十二)处皆明显形成,到第三十六个七日间体力增长。所有的男孩在母亲的右胁部位,面朝内,双掌覆面而住。女孩在母亲左胁部位,面朝外而住。后由业力所感头足颠倒被夹在骨穴中间而降生,遭受了众合地狱般的痛苦。生后其身刚一被接触,好似剥皮一样,沐浴时,如同用宝剑刺肉瘤一样,感受无量痛苦。若想详细了知此理,当阅《阿难入胎经》。关于此等情形,《致弟子书》云:“进入难忍充满不净物,十分狭窄漆黑之暗处,住于如同地狱母胎中,身体蜷曲需受大痛苦。次受苦如硬器榨芝麻,一旦降生亦以恶业牵,感受此等难忍之痛苦,尔时不亡往昔罪业致。沉于遍满不净物处身,为胎盘缠具有难忍味,此苦逼盛如伤痕复坏,正发呕时遗失昔记忆。” 戊二、老苦: 老苦极其难忍受,韶华逝去皆不悦, 由于韶华已消逝,所以体力丧失,关节变形,食不消化,因诸根障蔽而造成眼花耳聋、言语结结巴巴,忆念不清,从前所喜爱的外境、食物等也不象以往那样悦意,由于舌根丧失而不象年轻时能品尝出饮食的味道,忧虑死亡而受折磨,犹如孩童般无有承受力,诸如此等有无量痛苦。《亲友书》云:“尔后死主伸出衰老手,无可奈何为彼所擒住,满头白发露出诸獠牙,大笑之中捉住其头部。尔后彼之关节皆分散,心亦改变行走力丧失,身体亦成摇摇晃晃状,唯使罪业必定增长已。诸根悉皆依次而萎缩,贪恋外境能力亦丧失,暂时此去将至于何处,若有地狱罪业畏惧之。” 戊三、病苦: 病苦极为难堪忍,患者身体已改变, 遭受疾病折磨时,心烦意乱,容易发怒,对任何事物都生不起欢喜心,十分担心死亡,有时又认为不如死了好而想自杀,接近自杀时痛苦的感受简直等同于在地狱中受苦。《百业经上释》云:“病恼之有情,如地狱感受,如此愈增大,如贪者世苦。” 戊四、死苦: 无论是寿尽而亡还是寿未尽而夭折,都要感受死亡的剧烈痛苦。 死亡痛苦极剧烈,衣食语榻皆最终, 临命终时,卧最后床,住最后处,说最后语,吃最后食,著最后衣,此生的一切都是最后一次享用,必然要舍弃眷属、受用。所拥有的一切皆无有权利带走,只能独自前往陌生的地方,想到这些,心不欢喜,无可奈何,在这种心态中感受气息分解的强烈痛苦而中断生命。漂泊于自现的中阴界,无依无怙。人们将其尸体放在担架上抬着,扔到尸陀林中而被豺狼等啃食,亲友们悲伤不已,万分痛苦。《致弟子书》云:“尽管死主践踏自顶上,然我丝毫未曾觉察到,生起如同金刚之忧愁,心灵感受痛苦之折磨。亲友悲痛哭泣泪涟涟,当知为如金刚苦所压,气息分解剧苦所逼迫,如入极其难忍黑暗处。精心悉力所护之身体,相识已久今将舍弃之,阎罗王以绳索紧束缚,纵拽头发放声大哀嚎,彼之嚎声已为诸亲友,各自哭声淹没而不闻。于难行河磐石淤泥间,锋利荆棘丛生诸险途,凶狠阎罗狱卒持时索,系颈棍击驱赶而带走。” 戊五、怨憎会苦: 如是怨憎会痛苦,遭受不悦害恐怖。 如果遇到憎恨的怨敌,则对自己的生身性命、财产受用都将构成严重的威胁。 戊六、爱别离苦: 慈爱对境相别离,内心忧伤悲哀泣, 如果与慈爱的亲朋好友别离,忆起他的音容笑貌种种优点,更加伤心难过,苦不堪言。 戊七、求不得苦: 所欲不遂之痛苦,事不成故心刺痛, 倘若愿望未实现,则心不舒畅,资具贫乏或一切欲望未得到满足也会刺痛内心,意不安乐。 戊八、近取蕴苦: 经说色受想行识,近取五蕴有漏性, 《中般若经》云:“须菩提,近取五蕴乃有漏法故为诸苦之处、诸苦之所依、诸苦之器、诸苦之源也。”意思是说,色蕴现量造成苦害的缘故是苦处;受蕴承受痛苦故是苦器;想蕴能生起分别妄念而成为最初之门故是苦依;行蕴与识蕴是作者与知者故为苦源。此等之理《般若八千颂广释》中也已如是宣说。 丁三、劝诫为摆脱人间痛苦勤修正法: 劝诫诸位对人间痛苦生起厌烦心而力求摆脱。 如是一切人世间,苦因果故无安乐, 有些人现行痛苦之因——不善业,他们将于后世感受苦果,有些人正在感受往昔的苦果。所以,我们必须从中解脱。 丙五(非天之苦)分二:一、无乐之理;二、劝勉精进修法。 丁一、无乐之理: 诸非天亦无乐时,无义战争起嗔恨, 阿修罗自已内部互相斗争,看见三十三天的快乐与财富后为嫉妒怒火所迫,(难以堪忍)。有时在与天人作战的沙场上,遭受断头断肢之苦,或者被金刚、利矛、铁轮等击伤,有些丧命,有些感受濒临死亡的恐惧与痛苦。《亲友书》云:“非天嗔恨天福故,心中生起大痛苦,虽具智慧以趣障,无法现见真实谛。”此中所说的不见谛是指诸如声闻缘觉之见道,并非是大乘见道。《宝积经》云:“尔时宣说此法,天、龙、非天、大鹏、人非人、大腹行等不可胜数之众生获得见诸法之无垢法眼也。”因此,应当通达诸乘之理。 丁二、劝勉精进修法: 非天也是如此痛苦,所以,应当勤修正法。 故求善妙寂灭众,当速修持解脱法。 丙六(天人之苦)分四:一、死堕之苦;二、投生之苦;三、有漏乐苦;四、当修解脱法之摄义。 丁一、死堕之苦: 善趣中的天界也摆脱不了痛苦。 欲天处苦亦无量,放逸欲醉与死堕, 如是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六欲天的天众,表面上十分快乐,实际上这种快乐也超越不出变苦、行苦的范围。天人濒临死亡时,身色不美,不喜宝座,花冠枯萎,天衣染垢,出现前所未有的汗水。此时,被天界的伴侣抛弃,孤苦伶仃,心烦意乱,又以天眼见到将要投生之处而惊恐万分,昏厥倒地。这时,父母、亲友从远处呼唤自己的名字并说:“愿你死后转生于南瞻部洲人间中,在那里行持十善法,将来再投生到此天界。”一边说一边散花,尔后就离去了。天人(于临终前)七天中感受此等死堕痛苦。《亲友书》云:“天界虽具大安乐,死堕痛苦大于彼,如是思维高尚士,不贪终尽之天趣。身色变得极丑陋,花鬘枯萎不喜座,衣染污垢身体上,前所未有汗汁流。天境天人已出现,天界死堕之五相,犹如地上临终者,所示一切之死相。” 丁二、投生之苦: 梵天等处之色界,四禅诸天之众生, 从梵众天到广果天之间所有禅天的众生也是同样,死亡时,自己所拥有的安乐转变为趋入后有的痛苦。龙树菩萨云:“梵众等禅天自成,光色威力虽无量,未证无我随眠性,死堕地狱无定耶?”无色界众生虽然安住于一缘寂止中,死亡时也有趋入后世的行苦。因此应当于天界之苦生起厌离心。如《亲友书》云:“轮回自性即如此,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于何趣皆不妙,当知乃为多害器。” 丁三、有漏苦乐: 贪轮回乐诸众生,如爱火坑受苦已。 此外,天众只会播下后世投生恶趣之种子,为四大瀑流(生老病死)所害而已。《致弟子书》云:“痛苦火堆恐怖此世间,自矜安乐士生增上慢,彼令阎罗王开其大口,此为投生后世树种子。” 丁四(当修解脱法之摄义)分四:一、若不修法不得解脱之理;二、从前未被调化故若不精勤不得解脱之理;三、大悲不度无缘恶业者之教言。 戊一、若不修法不得解脱之理: 倘若有人认为对于恶趣众生佛也会救护的,于此宣说自己造恶业则恶趣之果成熟于自身,所以难有蒙受大悲观照之机会。 如是解脱依自己,释尊已示解脱法, 从轮回和恶趣中解脱出来完全依赖于自己的精进,他人除了指示方法外,是无法代替你精进修法的。如《毗奈耶经》云:“吾为汝说解脱法,解脱依己当精进。”就是说,自己方能遣除自己所积累的自现之业,如断梦与否主要取决于自己能否从梦中醒来,依靠他人破除梦境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可能,则以一佛之大悲光,于无量劫以前就应使此轮回完全空无了。 戊二、从前未被调化故若不精勤不得解脱之理; 因自己的罪业而未能被往昔出世的佛陀所调化,如果现在仍不精进,则无法获得解脱。 昔日无数佛陀尊,如我未能被化众, 寂天菩萨云:“饶益众有情,无量佛已逝,然我因昔过,未得佛化育。若今依旧犯,如是将反复。”理应思维所说之理。 戊三、大悲不度无缘恶业者之教言: 轮回苦如空无边,如难忍火种种境, 如是轮回痛苦不可思议漫无边际,故如虚空;难以忍受,故如火堆;各种各样故如白红种种现境,忍受如此痛苦是不应理的。《入行论》云:“忍非处呵处。”忍受轮回之苦是无惭无愧者,此人怎么会蒙受佛陀大悲日光的照耀,犹如太阳光芒无有入于地下暗处的机会。也就是说,好似地下的黑暗因为存在方式不清净而使光芒照耀的因缘不具足一样,自相续笼罩着黑暗也难以大悲调化。佛陀的大悲也根据所化众生的福德缘份而显现,若众生无有福德与缘份,则不可能被调化。如《华严经》云:“如月纵出升,非器不显现,佛陀大悲月,亦不照无缘。”因此,现在理应勤修必定解脱之方便法。 戊四、虽说痛苦亦不生厌之理: 微苦尚且不堪忍,难忍有苦何堪言? 寂天菩萨云:“于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妨,地狱众痛苦,我岂能堪忍?”应当思维所说之理。如果不生起少许厌烦之心,则如《宝箧语》中云:“虽闻有苦不生厌,此人委实极愚痴,犹如石头或铁球,显然可谓我无心。” 甲三、思维轮回痛苦之理: 轮回难忍具苦蕴,根本随眠诸烦恼, 如是轮回是痛苦之本性,众生感受苦蕴之果。苦因为六种根本烦恼与二十种随眠烦恼,一切痛苦均可摄于烦恼谛中,众多病害之大根源,理应对此生起厌离心。 甲四、回向本品善根: 现以此等妙音善说之福德为利益众生而回向。 以此乐源法喜宴,愿三有城诸众生, 如是以所穿成善妙句义之珍珠般的善根回向众生,愿以此使无始轮回中善资正法贫乏、身心疲惫的三界一切有情,具足圣者殊胜财富,并得到休息。 愿为地狱等世火逼者,前往缓流清凉之天湖,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