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认识人生 系列九 3、弘法利生依三学?次第学修长功德 |
认识人生 系列九 3、弘法利生依三学•次第学修长功德
1、无漏三学佛法纲•顺总佛教巧度众 不学佛法的人,处处为自己,时时为自己;学佛法的人,发菩提心,处处为众人,时时为众人。为大家,就是善良,就是慈悲心;处处为自己,时时为自己,就是执着,就是轮回,就是我爱执。所以佛法它绝对是能够生活化,就是看我们如何用佛法的义理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来体验我们的人生。33`15`` 体悟人生,了知佛法,认识佛教,应该要有一个纲领,当然它的前提是信心,它的纲领:戒定慧三学。我们从三宝身上,从三宝的份上,来获得戒定慧的能力。《广论》里面对戒定慧谈到说:“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三种宝学——戒定慧。戒定慧是“顺总佛教”,是总的佛教。 善知识十德当中为什么要把戒定慧说成是顺总的佛教,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什么原因?我们如果要去度化众生,如果要去引导学人,我们对于佛教的整个的面貌,对佛教整个的内涵,我们把握不住;或者说我们只是理解、掌握里面的某一个部分,人家要学佛法的人,根基是千差万别的,程度是各个不同的,兴趣、爱好也是不同的,我们如何来引导呢?你肯定引导不过来呀,我们只有掌握了戒定慧的总纲,才有办法对不同因缘的众生施加教育。因为戒定慧是总纲,是纲领,这个纲领我们得到了,我们掌握了,我们对别人的帮助、辅导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的情况,才有办法对机说法、对症下药。 2、调服心马靠戒律•制心一处趣佛道 戒是什么意思呢?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戒经》当中谈到,我们的内心,就犹如野马一样,心念常常在散乱,乱跑,脱缰的野马一样,它很难收,收不住。我们只有用心、用力、刻意来收我们的心,“恒励终难制”,就是我们要有非常大的策励的心,如果没有这样子一种坚定的信心,没有这样一种坚强的意志,没有大的一种愿力,我们的散乱心,我们的分别心是控制不住的,所以需要什么呢?“百利针顺衔”,我们要调伏这匹野马,我们怎么样子能够把它制伏住?要“百利针”才能够让它“顺衔”,才有办法来降伏了。这些就是让我们内心当中对戒律一种尊重,对戒律一种重要性的认识,对戒律如何来调心所产生的作用要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也就是如果没有戒律,如果没有百利的针,那么要让野马制伏住,要让野马顺衔,不可能的。不会因为说这匹马是你家里养的,是你自己养的,它就会听话。不会的,它一样乱跑,那我们人也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说你说,“这个心马是我的,我可以自主!”,你自主不了!那么自主不了,它就要靠其他的力量,靠佛菩萨的力量。怎么样子让我们的心不乱跑?让我们的心能够收拢的住?收拢住才能够用我们这种恒常的心,一心专注来做一件事情。我们能够达到专注,能够一心,即使做世间的事业,即使做世间学问的研究也会有很大的成就。如果我们一心用功、办道,也会有很大的成就。就是世间、出世间所有一切的成就都跟我们的心散乱、不散乱有关系。 世间上面的人也不容易让自己的心做到一心,来调伏自己的心。世间上面的人对工作很敬业、很勤奋,或者说做这个工作非常专注,一直很认真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很认真地做,但是几年、几十年很认真、很努力从事一项工作,不等于说就是有禅定,不等于说烦恼就调伏了。换一个境界就不容易适应了,换一个工作的氛围就很难跟人家交往,他只能对某一个工作,某一个生活的圈子,工作的圈子,做非常单一的事情。会非常认真做多少年,这个也就是用比较强制性的办法,让我们的心不乱跑。也就是刚才谈到的犹如一匹野马一样乱跑,那我们强制你不要乱跑,把它绑在那里,让它跑不了。我们未学法前,因为你想在世间上面有成就,必须要去拼命、去努力,这样的话它能够让我们的散乱心、狂妄心、分别心暂时停止,但是实际上我们心性上面的那些问题是没有改变的。那这匹野马我们不让它跑的时候,怎么办?你还是要去调伏了,经常去引导,然后慢慢这匹马就变成良马,最后变成千里马,跑起来的时候就很了不得。跑到一千里以外去,它会知道要跑回来,心就不会乱。如果你是野马的话,野马在家里,会往外跑,跑去哪里都不知道,那就跑六道轮回。这是肯定的!所以这个佛陀的比喻都是非常有智慧。 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此是未调所化衔”是什么意思呢?是刚强难化众生所需要化度的衔,也就是戒律,宗门是“约束”,44`09``(?没有听清)未调伏的众生修道用它。阎浮提众生难调难伏,菩萨有菩萨戒,比丘有比丘戒,居士有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有沙弥十戒,都有戒律。成佛了,没有戒律,不用戒律,佛大圆满境,身语意三业绝对不会违犯,一点都不会违犯。他已经是一个最圆满的标准,最高的一个境界。我们凡夫众生,七众别调,别解脱戒,都是为了要针对“此是未调所化衔”,这是对没有调柔、调伏的这些要修道的人来讲,戒律就是很重要的,它的原由也就是在这里。戒律它能够让我们的行为有一个具体的约束和规范,这就是三学里面的初学。“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拢戾马,根如戾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如调马师”,就犹如训练野马的老师,他懂得以上利的衔来调拢戾的野马。 野马就犹如我们人类的六根一样,它非常容易“随邪境转”。境本身没有邪不邪,因为你心有邪的话,境就会邪。心有烦恼,心不正住,正念不分明,我们外在的六根所缘到的境界,就会变成邪境。如果我们内心,变成正知正念,正见具足,我们所缘到的外境,就会变成一个正确的境,就不是邪境了。也就是我们烦恼的心通过六根所缘到外在的境界,这些境界就变成一个不好的境界,邪的境界,有偏的境界。偏不偏还是在我们人的心。是不是偏离佛道,就是因为我们的心。 心跟根有关系,六根、六境、六识,我们常常讲“眼不见,心不烦”,看到了,看了心烦。你没有听到,心不烦,你听到声音都心烦。比如我们打坐,坐得安安静静,忽然间手机响了,你的心就烦了,手机都不让它关起来!稍微有一点声音,稍微有一点异常的现象,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我们知道了,你内心都受不了。稍微有一个人说你,某某,如何,你走过去听到了,你就会去了解:你刚才说我什么?是不是在表扬我,我哪里有什么优点,听到了就很高兴。如果你走过去听到了对方在讲你,你了解了,他说你怎么不好,那你就很难过。我们常常会去注意,现在背后有没有人在说我什么东西。 我们的这个心,常常去关心一些无谓的问题,别人怎么说你,这是别人的认识,我们自己如何来认识我们自己?如何来认识自心?能不能认识清楚?就是我们自己尚且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我们自己都很难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心,我们自己都认识不清楚,我们自己对自己都说不清楚,那么别人对你的事情怎么能够说得清楚?怎么能够认识得清楚?别人的一个答案怎么能够作为一个唯一的标准的答案呢?肯定是不对的,最多只能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可以有很多种,几百种上千种都是有可能的,每一个人有一种看法,每一个人有一个答案。这就是我们的心随邪境转的原因。 所以需要“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通过戒律的功德,让我们的心马调伏,趋向我们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所要成就的事情,让我们的心趋向佛道。心趋向佛道之后才能成佛,我们的心脱离了佛所走的路,我们走的路跟佛走的路不是一条路,怎么能够成佛呢?我们要成佛就是要走佛所走的路嘛,佛怎么走我们跟着后面走,就越走越近。如果我们走另外一条路,别的路,就不是道次第,它跟道次第没有关系了,所有的佛他成佛都是一样的。“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绝对都是一样。所以为什么要决定次第、数量,不决定的话,怎么修?无法修,不决定的话,我们内心都没有,内心都是空的。这个“空”不是“真空妙有”的空,这个空才是世间上面认为不存在的空。就是内心不存在决定,没有做决定,没有这样的作意。自然而然,不会很认真去修行的,自然而然不会认真来对待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是需要启发、培养,然后树立佛法的正知见。 3、修定在内不在外•内寂静住念正知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这个定学就是对我们自己所应该做的妙行,所应该停止的恶行。靠正念的力量,靠正知的力量,“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因为我们内心正知、内心正念,正知正念,自然而然我们内心就不会随邪境转。不会随邪境转,我们内心都是一个正境,内心就会寂静。内心寂静,内心善良,内心正住,就是定的力量,就是定学。所以坐禅、打坐、修定,它不仅仅说是做样子,这个做样子怎么做?《广论》里面也有谈到,用一段来叙述,这是一个形相上面的一个叙述,你定不定还是你的心哪。我们的心不定的话,你坐在那里,一样还是会起烦恼,还是会起分别心,还是会散乱。 所以我们不能在外在去追求寂静,外在是不容易追求到寂静的。住在寺院里头,晚上这么晚了还在说话,应该要止静了还在说话,忽然间有一个人说话,你就起烦恼;忽然间哪个人有一个声音,打个呼噜你就起烦恼;哪一个人起来了,走一下路你都会起烦恼,这就是这个不寂静,寺庙里面怎么还这么热闹!就是内心里面没有调伏没有寂静。你内心如果寂静的话,即便很多很多的人,你内心一样很清楚,都很寂静。寂静不寂静是对善境跟恶境来讲的,如果恶停止了,善现行;或者说我们的善法现行了,恶法停止了,你内心就寂静了。而不是说要让我们的心外面的什么也听不到了,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事情也见不到了,把眼睛闭起来,耳朵塞起来,这个就是寂静,就是定了。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把门关起来,也不出门,闭关。你看你闭关能不能寂静?你一个人在家里试试看,闭起来,寂静不寂静?你一样起烦恼,烦恼没调伏,你关在房间里面还是一样起烦恼。烦恼起来可能反而更为强烈,为什么更为强烈呢?因为你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面家徒四壁,你这种内心的烦恼散发不出去,散发不出去的话,你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烦恼,都是自己的烦恼的气息,你就会觉得“啊,自己的烦恼确实很重”。你来到人群当中,来到公共场合,自己烦恼的气息、因素发出去了,你自己不知道,还认为说没有烦恼,一关起来就知道说烦恼很多,这个人的心是很不可思议的。你没有很认真去研究,很认真去观察,是体会不出来的。所以需要在佛法方面来对照,在善行、恶行方面来对照,我们的心是不是能够安住在善法的所缘境,住得了住不了,这是非常难的事情。因为有时候住在善法,有时候住在恶法,它交替着来,交叉着来,但更多的情况下都是一种散乱。因为内心散乱,所以我们人的眼睛,我们人的耳朵,就会任遇所缘,看到什么就去看,听到什么就去听。然后就是喜欢说话、聊天、喜欢吃东西等等,都有可能。总是要找一个跟自己六根的习气比较相应的事情来做,总得要找一样。用世俗社会的话来讲,就是要找一种感觉了,要去找一种比较好的感觉。到寺庙里面来修道的话,不是来找感觉的,要开智慧,心要住在善所缘境,这才是对的。如果来找一种感觉,什么感觉呢?这个感觉你很难讲是什么感觉。感觉不一定是一种智慧,感觉都是在我们人的一种感官世界当中。它不是圣者的经验,不是圣者的世界。 所以我们必定要分得很清楚,不能认为说我住在这个寺庙里头感觉蛮好,没什么问题,你恰恰有大的问题。这是真的,因为你适应了另外一个不同的环境,然后就麻痹大意,学佛就学不上去。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因为你有寂静的力量,有止的力量,“止”,恶法止息了,停止了,我们内心止在善法上面,我们内心住在善所缘境上面,我们内心停止在妙行上面,这样子的话,来思惟、观察佛法的真义、佛法的道理,慢慢、慢慢智慧就开出来了。也就是如果内心不寂静的话,怎么有可能会发慧学?智慧发不了。我们一位法师也好,我们一位在家的同修也好,你要开智慧,必须要有戒定慧的功德,必须要有这样子的一种经验,根据这样一种教授而行,他不可能违越次第的,也不是说我们随便把书翻一下,解释一番,就是戒定慧了,这个只是我们的解释,只是我们的名词、术语、概念。这种境界、这种功夫必须要这样一步一步来。所以经论里面比喻都非常形象,它为什么要这么形象呢?就是我们的心很粗,体会不出来。我们一直染污,清净的体会不出来;我们一直动荡,寂静的体会不出来,所以它要打比喻。如果不打比喻的话,你说我这个心有什么问题呢?都清清楚楚。清清楚楚、分分明明——但是我们都是世间心。我们学佛法、修行、用功办道,成佛,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前提是要舍世间心,才能够发菩提心。反过来说,世间心不能舍,菩提心就发不起来。世间心多了,菩提心就少;世间心少了,菩提心就多;世间心没有了,才有办法有菩提心。那么如果你修不好的话,菩提心发不起来,世间心也有问题,就是刚才我提到的,因为你想,“我学佛法,可以不管世间的事情”,你就作意了,我不管世间的事。世间的事情没有兴趣了,但是你佛法也没有学到手,佛法也没有兴趣,那就很惨。最后佛法也没有兴趣,世间法也没有兴趣,那就变成说自己什么都没有兴趣,那人就消极了,就会出问题。 所以在我们学佛法的过程当中,要认清楚什么是世间心,什么是菩提心。没有世间心,不等于说我们不跟世间上面的人打交道,不跟他们来往,只是说我们心更超越,我们的心更清净、更广大,我们才能够成就更多的、更好的、更广大的佛法事业、世间的事业,它是这样子的意思了。是我们整个的心路历程转变的一个境界,一个过程,一个氛围。这就是修行,就是戒定慧的功德。 ----------------------------------------------------------------------------------------------------------------- 相关链接 认识人生(目录) 更多佛教基础读物 ----------------------------------------------------------------------------------------------------------------- XC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XC法师佛学问答 XC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XC法师佛学视频在线观看及下载 ----------------------------------------------------------------------------------------------------------------- |
前五篇文章 |
后五篇文章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