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经白话解 经文正解(四)(观辉居士 白话翻译)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少室六门]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十二因缘有,生下老相随。有身无明至,二相等头齐。
身尽无明尽,受报却来期。智身如幻化,急急悟无为。
[大颠禅师]
无明
一切众生辗转流浪,皆因无明,历劫受苦,忽然自觉,扫除心地,不见有身,有身尽无明尽,万劫尘沙之罪,一时顿息。有身即有无明,恶业昏暗,背觉合尘。若能于此一一转得,凡夫即是圣人,圣人即是凡夫。居尘不染尘,在欲而无欲,形影不存,纤毫不立。古云无卓锥之地,唤作无心道人。
莫道无心云是佛,无心犹隔一重关。会么?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密巢。
既得无明尽,便无老死。众生颠倒,迷物流转,因智人我,妄心不灭,迢迢阐劫,人我不除,执着声色,堕落生死。对境目前,亦有生灭。
若是见性之人,目前无法,亦无众生心。脱体全忘,不存踪迹。通身手眼,不立纤尘。十二因缘,六度万行,一时顿脱。
[净慧和尚]
所谓十二因缘和四谛,这都是二乘所修证的法门,同时也是生命境界、生活境界。“无智亦无得。”就是菩萨修证的法门,菩萨的生命、生活境界。直到佛的清净五蕴所显现出来的生命境界、生活境界,所有这些内容,都是由“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一句话贯穿下来的。
十二因缘是缘觉、辟支佛所修的法门。在真空实相中,十二因缘的流转与还灭之相也是不存在的。十二因缘是众生生命流转的全过程。人的生命,人的前世、今生与来世就是由十二因缘的链条联系起来的。比如说五蕴,色、受、想、行、识,具体到如何流转三世,是用十二因缘来加以说明的。
十二因缘共有十二件事,都是有因有缘,不是无故生起,不是无中生有。十二因缘的第一个因缘就是“无明”。所谓“无明”,就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就是贪、嗔、痴等烦恼。凡夫对烦恼不了解,糊里糊涂,就如同处在一个黑暗的屋子当中,所以说是“无明”。
以“无明”为缘,就生起了“行”,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件事组成一个生命流转的链条。我们处在迷惑中,就生生世世都顾着十二因缘的链条流转不息。
一旦觉醒了,“照见五蕴皆空”了,十二因缘就不是顺着走,而是逆着走了。顺着走是十二因缘的流转门,逆着走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五蕴皆空了,十二因缘处于怎么样的状态呢?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这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十二因缘又叫十二有支。所谓有者,因为十二因缘是在三界轮回,三界又称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所谓支,就是分支。这十二因缘按照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这样的一种顺序,环环相扣,支支相联,因果井然不乱。
[补注]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说缘觉乘的十二因缘法无我,希望缘觉乘人不再受十二因缘法的局限,发大乘心,向无上道。
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有这十二因缘,才有妄识的生灭。
无明,是兴造一切生灭的根本;行,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识,包括六识和藏识,还有一种对意识进行深加工的末那识,共称八识;名色,指五蕴;六处,即六尘;触,指六根与六尘相接触;受,即领受,把根尘和合的感觉领受下来;爱,对领受的感觉作分别,对顺心的生起贪爱的心;取,有了贪爱,便想取为己有;有,想取为己有,在自己心中就有了烙印;生,前边十种因缘和合,生起了一个妄识,生起了一个苦恼;老死,生起的妄识变异、坏灭、消亡,就说是老死。前一个妄识坏灭之时,后一个妄识已生出来了。前灭后生,生了又灭,不断循环,便说是生死轮常转。
十二因缘又称十二有支,世亲造的俱舍论指出,刹那间越十二有支而成一次轮回。世间人每时每刻都处在这种生生死死的轮回之中。
无明也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是无始妄想熏习的藏识所生。当一个人处在很安静的状态中时,无思无虑,却会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烦恼不安,脑子里会突然冒出某种古怪念头,就说这是无明烦恼。
大乘佛经把烦恼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主观意识生起的识相引起的粗烦恼,一类是不动主观意识、好象是无缘无故生成的识相引起的微细烦恼。引起粗烦恼的生灭现象,叫做分段生灭;引起微细烦恼的生灭现象,叫做变易生灭。古人翻译时,把分段生灭译成分段死,把变易生灭译成变易死。
释迦牟尼指出:小乘人只能断粗烦恼,离分段死;观自在菩萨才能断微细烦恼,离变易死。
观自在菩萨不为不思议的变易生死所动,没有微细烦恼,所以说无无明。没有无明,便无所谓无明尽(净除了无明,名为无明尽)。没有无明,则十二因缘中前边十个有支都断了,一切妄识无从生。无生,便无所谓老死;无老死,便无所谓老死尽(没有老死的心,名为老死尽)。
缘生缘灭见无常,离却因缘即见常,
幻有无常空似常,能离二见是真常。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少室六门]
【无苦集灭道】
四谛兴三界。顿教义分明。苦断集已灭。圣道自然成。声闻休妄想。缘觉意安宁。欲知成佛处。心上莫留停。
【无智亦无得】
法本非无有。智慧难测量。欢喜心离垢。发光满十方。难胜于前现。远行大道场。不动超彼岸。善慧法中王。
[慧净禅师]
明与无明二相尽 说苦断集谓凡愚
人法性空非智得 管假设三乘并是无
[大颠禅师]
四谛
无苦无乐,无集无灭,无道无德,到这里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一超直入如来地。会么?密竹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离种种见,脱体无依,自性清净,实无一法。归根得旨意,念念空寂。太虚之体,声色不存。如来界,如虚空,是了事清净道人。
[净慧和尚]
接下来,“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苦、集,灭、道就是四谛,是声闻乘所修的法门。苦是果,集是因,这是迷界的因果;灭是果,是涅槃,道是因,是法门,也就是三十七道品。灭是出世的果,道是出世的因,这是悟界的因果。十二因缘也是一样,按流转门顺观,十二因缘就是迷界的生命现象;按还灭门逆观,十二因缘就是悟界的生命现实。四谛中,苦、集是世间,是迷界的因果;灭、道是出世间,是悟界的因果。
学习佛法,处处不离因果,离开了因果,就没有佛法。处处不离迷悟,离开了转迷为悟、转识成智,学习佛法就没有了内容,没有了目标。
苦、集、灭、道四谛法是佛教的根本法门。佛陀成道以后,第一次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说法,就是说四谛法。苦、集、灭、道四条真理,是佛教思想的支柱。所谓“初转*轮”,就是宣说四谛的道理。四谛的道理不仅仅是声闻乘需要修行体悟,它可深可浅,从声闻一直到菩萨都需要修习。因为四谛法门把世出世间一切因果,以及世间所要断的、所要修证的都讲明白了,所以不管修哪一法,都离不开四谛的道理。
苦,是人间的现实,也是凡夫生命、生活的现实。生为苦本。苦从何而来呢?从集而来。集的什么东西呢?集的无量劫以来的无明烦恼恶业。集为因,苦为果,知道了苦果就要断苦因,不断苦因,苦果就永远都改变不了。所以说“知苦断集”,想要消除苦果,就要先从不种苦因开始。这是世间的因果,是从果说到因,因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只有从现实的苦果说起,才能够触动凡夫的灵魂,才能够联系到生活的现实,知道苦是什么。
苦的种类多种多样,有所谓三苦、五苦、八苦、无量诸苦。上了年纪的人,对苦的感悟会很深刻,很真实。如果要说这一肚子的苦水,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怨谁呢?谁也不要怨,就怨自己种下了苦因,所以就一定要吃这个苦果,这是自作自受,不要怨天尤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吃自己种的苦果子,尽管苦的程度不同,但没有一个不苦的人,没有一件不苦的事,没有片刻不苦的时间。人就生活在苦海之中,在苦海里面飘流。彼岸在哪里呢?何时才能渡出这个苦海呢?懂得苦果从苦因而来,再不种苦因,就可以慢慢地改变这个苦的现状。如何来断苦因呢?就要从修道开始。为什么要修道呢?因为修道可以证涅槃。
世间的因果是知苦断集,出世间的因果就是慕灭修道。灭就是灭苦,修道就是断集。修什么道呢?就是三十七道品,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当中八条通往解脱之路。过去我曾经专门讲过三十七道品,在一些小册子上有记录,各位可以找来看一看,这里就不再重复。苦要灭,集要断,灭要证,道要修,但是记住不可执著,有执著就有障碍,有执著就有局限性。有病要吃药,但病情是在不断变化,药方也要随时调整。如果始终坚持那一味药,那就执药成病,是冶不好病的。世间治病都不能有执著,修出世法就更不能执著。我们修出世法的目的就是要破执著。在诸法空相中,不要执著有。苦可灭,集可断,灭可证,道可修。无修而修,无证而证,一执著就成了毛病,一路走过去,自自然然归家稳坐。
“无苦、集、灭、道”,这句话是要扫除苦、集、灭、道上执著的观念。要实证诸法空相,不可执著十二因缘的法门,也不可执著四谛的法门,有执著就与二空所显的真理相违背。二空者,人空,法空。人要空,法要空,我执要空,法执也要空。
十二因缘与四谛是二乘的法门,智与得是菩萨的法门。菩萨的法门要证真空实相,也不能有执著,所以说“无智亦无得”。“智”是能证的般若,“得”是所证的二空所显的真理。总而言之一句话,诸法空相,只可无心得,不可有心求。从“照见五蕴皆空”开始,一直到“无智亦无得”,把从凡夫、二乘到菩萨所要修证的真空妙理,尽皆表述出来。
[补注]
“无苦集灭道”,是说声闻乘修习的四谛法无我。希望修习声闻乘成了阿罗汉的弟子们,跳出四谛法的局限,发大乘心,向无上道。
苦集灭道的具体意思是:知苦、断集、证灭、修道。
生灭轮转,身心不得安宁;妄心不灭,苦无了时。一切苦都因五蕴聚集而生,都由因缘会集而生。若能观五蕴空,断一切因缘,便能断集。知苦才想断集,断集便能除一切苦。断了集,挖了苦根,便得身心安宁,妄识不生,进入寂灭境界,便是证灭。修道是证灭,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修道的道,包括释迦牟尼说的小道和大道,譬如说“诸法无常”,说的是小道;说“涅槃是真常境界”,说的是大道;说“佛法非常非无常”,说的是“无上大涅槃”的无上道。通过修道,从小道修起,然后舍小道入大道,最后进入无上道。在修道的过程中证灭,一步步做到六根清净,六尘不染,六识不生,便能见到本来明净的心性。这便是明心见性的“无上大涅槃”境界。
因为声闻乘只断粗烦恼,只离分段死,未断微细烦恼,未断变易死,所以释迦牟尼再说“无苦集灭道”。照见五蕴皆空的菩萨,随缘无非净土,得自在力,无所谓苦,无所谓集,无道可修。无灭可证,无修无证,才得无上道。
心中摆个照妖镜,妄集苦根悉现形,跳出轮回心自净,无修无证自圆成。
《楞伽经》说,有三种智: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一切凡夫计着有无品的智是世间智;一切声闻缘觉计着自共相、计着希望心的智是出世间智;诸佛菩萨离有无品、观诸法无所有、不生不灭的智,是出世间上上智。
是不是智,是相对的。用出世间上上智观察,世间智、出世间智都不是智。
观自在菩萨离有无品,不作分别。出世间上上智是清净心生发的智慧,是般若智慧。这个智,也是空的,所以说“无智”。
大智若愚,唯其无智,才是大智。
自心清净,本来无一物,有什么可得?一切法相,皆是虚妄,求不可得;无上道,无念无相无住,求不可得;已立人法二无我,见诸法空相,虚空无相,求不可得。所以说“无智亦无得”。
自说智,是无智;自鸣得,实不得。
不谋私,酬其私;不求德,成大德。
说是无意却有心,功夫全在有无中,
此中奥妙难言喻,唯靠行人自用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