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述羲寂大师对天台宗的贡献 允 观 羲寂[1]大师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第十五代祖师,字常照,俗姓胡,温州永嘉人,生于后梁贞明5年(919)。童年时便到开元寺学道,依师言,诵《大乘妙法莲华经》,颖悟异于常人,经一整月对《法华经》便得彻解。19岁受具后,诣会稽(今绍兴)学《南山钞》[2],深达持犯之法。当时正值清竦大师主天台山国清寺领众修道,因师慕天台宗止观,便前往求学。天福二年(937),竦师为其说止观法门,凡所听闻,都得到领会。并精研止观,深得其旨。随后在天台山佛陇道场,国清寺相继讲训。后周显德初年(954)受天台螺溪居民张彦安布施土地,他率弟子二十余人俱往,创传教院(距天台县城北约5公里今已废)。寺建成后,得到吴越国钱忠懿王的护持,赐匾为“定慧”并赐号为“净光大师”及请谥天台诸祖。师应四方信徒之请,先后在浙江的杭州、金华、台州、温州等地讲经弘道,传授戒法,弘扬天台宗教观。其地的山民多暴戾,常以打猎为风尚,受师教诲,都弃猎从耕,实乃师说法之功也。因其所居螺溪传教寺,故被当时的人尊称为“螺溪羲寂大师”o北宋雍熙四年(987)11月4日示疾,嘱咐门人“不许哭泣祭奠”言讫瞑目而寂,寿69岁法腊50年,其门人垒小塔葬在方丈,后迁葬于国清寺东南隅。天台官民缟素致祭,哀动一城,天为之惨色。中国五代时期,佛教各宗受法难,战乱的影响,奄奄一息,都处在不景气的状态,而唯独天台宗盛弘于江南,这实赖于螺溪羲寂大师的讲说。师为天台宗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具体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从得到吴越王钱弘俶的护法,从日本、高丽两国请回天台宗的典籍。二是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讲修并重的弘法人才,使天台宗发扬光大。 第一、是请求吴越王钱弘做遣使日本,高丽等国,寻求天台宗经典请回中国,为北宋天台宗的中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天台宗自北齐慧文禅师始开龙树之道,至天台智者大师教观相承,解行并进,依《大乘妙法莲华经》,在理论上提出了“五时八教”、“一心三观”等学说,开创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佛教宗派。而其主要著作是三大部,五小部[3],成为天台宗学说的重要典籍。到了唐朝中期,湛然大师秉承智者教观,将三大部等重新加以诠释,凡数十万言,进一步发挥了智者大师的学说,使一家圆顿之教悉归于正。然而时运不佳,自湛然人灭后约二百年间,由于政局不稳,战乱频繁,先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尤其是唐武宗的“会昌法难”给中国佛教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寺院被毁,教典遭焚。天台宗的典籍或遭战火、或遇法难,散失殆尽,其观心一法,因是口传心授,师资相承,延续下来。但与中国相邻近的日本,高丽等国,早在隋唐之际,就有许多两国的留学僧到中国来学习天台宗理论,并携带去大量的典籍归国。如在中国陈朝时新罗僧玄光从学于天台宗三祖慧思禅师,证“法华三昧”,受到印可,回国后于熊州翕山结茅成梵刹,领众修学,弟子多得法者。隋朝时新罗僧波若到天台山智者大师处学法,并圆寂于国清寺。唐朝时随着新罗佛教的繁荣,该国陆续派出不少僧人来中国求法,巡礼。如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大师,就有新罗的弟子法融,理应,纯英。以上诸位高僧,都曾携带去大批天台典籍,归国后,弘传天台宗教观,影响颇大。在日本的天台宗,自唐朝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携带去大量的天台宗教典,而最有代表的当属唐中期的最澄、圆仁、圆珍等三位大师到中国学习,归国后在比睿山创宗立派,影响很大,盛极一时。到了五代,中国南北纷争,社会动荡,而地处江南的吴越国、五王三世,约70余年的统治时期,由于吴越王钱氏,累世信佛,采取“仁足以保民、智足以全族”的政策,没有遭受大的战祸,相对稳定,此时的天台宗典籍只剩下残篇断简,诸师讲说唯以师授口述为准,而没有典籍作为依据,惟观心一法相传。羲寂大师每思痛念之,竭力搜寻,仅在浙江金华的古藏中得净名一疏而已。故《宋高僧传·义寂》云:“远则安史兵残,近则会昌焚毁,零篇断简,本折枝催,传者何凭,端正其学,寂思鸠集也。”由于吴越王钱弘俶信佛虔诚,常览佛经,在看《永嘉集》中有“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之语不解,遂问天台德韶国师。答曰:“此是天台教义,可问螺溪寂师。”王乃请寂师解释。羲寂指出这是出于《法华玄义》的句子,其意是天台宗化法四教中的圆教七信位,别教七不退住位,与三藏、通教的究竟佛果位,此四种行人,虽则同除见思二惑的四住烦恼,若论伏无明烦恼,则三藏教为劣。因三藏,通二教行人不知无明为何物,名尚未闻,无所谓伏的问题。由于因缘殊胜,寂师进一步说明天台宗的教典失传,现日本,高丽等国盛弘此教,请王为护法,派人去二国求取教典;吴越王乃分别遣使者赍重宝往高丽,日本二国求取教典,等到及经典请回以后,寂师如人宝山而回,博闻强记,大肆讲说,盛开法筵。寂师讲说天台宗“三大部”各二十遍,《维摩经》、《金光明经》、《梵网经》、《金刚锌》、《永嘉集》等各数篇,并著有《止观义例》,《法华十妙不二门科节》数卷。正是由于寂师的讲说,和吴越王的外护内因外缘殊胜,为北宋的天台宗中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故北宋僧统赞宁《四教仪缘起》云:“王为寂师,赐净光大师,谥天台九祖,并东还教藏,悉付于师,教门中兴,实基于此。” 第二,大师为令教观大法正住人间,培养了一大批宣扬天台宗教观的合格人才,使天台教观,后继有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寂师在中国的得法弟子有宗昱、澄或、宝翔、行绍、行靖等百余人。在国外的弟子有义通、谛观等十人。其中得其精髓,承其衣钵的是宝云义通大师。义通,字惟远,俗姓尹,高丽国王族出身,自幼乐道,初到龟山院释宗门下学法,受具后,曾学《华严经》、《大乘起信论》等,颇有造诣,为国宗仰。后晋天福末年(947)渡海到中国游方参学。先至天台山居德韶国师处,蒙师开示,有所契悟,后拜谒寂师,听闻“一心三观”之道,乃叹曰:“圆顿之学真究竟矣”。遂留此受业,学习天台教观,历时20年之久,始洞彻圆顿之旨。道风远播,闻于四方。因欲将天台教观传播于父母之邦,于是别师假道四明(今浙江宁波)准备乘船回国。四明郡守钱惟治闻讯,备礼延请,咨询心要,请其为菩萨戒师,并以“弘法何必鸡林(高丽国别名)”相问,言师到此,乃有缘份,遂留在四明弘法。宋开宝元年(968)漕使顾承徽舍宅为寺,请其居住,宋太宗赐额曰:“宝云禅院”以寺立名,故被尊称为宝云大师。他在浙东弘扬天台教观20年,以净土为故乡,常呼人为“乡人”,于宋端拱元年(988)示寂,其门人奉葬于阿育王寺之西北隅。螺溪寂师慧眼识才,以智,德为重,打破国界差别,把天台宗之法传给异国的宝云义通大师,为中国天台宗的第十六位祖师。作为外国僧人,来中国参学,成为一个宗派的宗主,这在中国佛教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说明了中,高丽两国祖师以法为重,在道不在物(因宝云未来中国前,寂师已将智者大师的炉,拂等物传给国清寺的宗昱大师),谱写了中、高丽两国佛教友好交流的新篇章,而宝云禅师不负所托,培养出四明法智,慈云遵式二位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著书立说,辟异端而隆正统,成为北宋时期中兴天台宗的代表人物,影响甚大。而寂师的另一位弟子谛观,也是高丽人,奉彼王命赍教典来宋,临行前彼王嘱戒其求师问难,若不能答,即可携教典回国,没想到,谛观师到宋后,闻寂师善于讲授教观,即往参谒,被寂师的道德学问所感,一见心服,遂礼为师,在此学习十年至圆寂,他依湛然《八教大意》而作《天台四教仪》』匕书是说明天台一家判教之义,辞句简要,义旨易明,对初机学习天台教观的人来说,一览之下,便可明了释迦如来一代教化的大纲。冯梦祯《刻天台四教仪引》云:“言约义赅,实为台教之关钥,学者了此,则一化大纲思过半矣。”此书流传四方,至今影响很大。 综观羲寂大师一生,弘扬台教五十年,以请求教典回国为契机,经过宝云,法智祖孙三代的努力,终于使天台宗从低迷不振走向高潮重放光彩,独盛于江南,可谓厥功伟矣。《宋高僧传·义寂》赞云:“自智者捐世,六代传法湛然师之后,二百余龄,寂受遗寄,最克负荷”。又《佛祖统记·羲寂》云“一家教学郁而复兴,师之力也。” 注释: [1]《佛祖统记)和《天台山方外志)均作羲寂,《宋高僧传)等则作义寂,为同一人。 [2]《南山钞):全称为<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略云事钞,唐·道宣律师著。 [3]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五小部:<观无量寿佛经疏)、<金光明经疏)、《金光明玄义)、《观音玄义)、<观音义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