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宗禅净合一思想略论 樊旭琴 摘 要:禅净合一思想在佛教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然,大部分禅师所提倡的禅净合一是以禅为主的禅净合一,是以自心为本,主体意识突出。包括永明延寿禅师、四川净众宗无相禅师、楚山绍绮禅师等所主张的禅净合一莫不如此。他们所提倡的“净土”是指此方净土,而非他方净土。这种此方净土思想笔者认为,是直接师承慧能“自性弥陀”思想和大乘“即心即佛”“、心净则国土净”思想。 从人本身的两面性和成长过程的思想变化特征来看,禅宗以唯心净土为思想基础的禅净合一,有着内在的合理性,并且是契理契机的。禅宗这种以自力拯救为主、注重现世的禅净合一思想有利于匡正明清以来的“鬼本佛教”和“死本佛教”,有利于人间佛教的开展和落实。同时保留适当的他力净土修行,也可以防止禅宗融贯中的浮泛之弊。 关键词:禅净合一 唯心净土 自性弥陀 人间净土 作 者:樊旭琴,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硕士研究生。 中国思想史上,宋明是一个大融合的时期,从佛教的立场来看,教外是儒释道三教合流;教内则是禅教合流、禅净合一。其中禅净合一思想对中国佛教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直至今天中国佛教还在受其影响。 虽然禅宗和净土宗都主张禅净合一,但是两者却是有区别的,禅宗多是以禅为主的禅净合一,而净土宗多是以净为主的禅净合一。前者更重现世,以自力为主,主体意识突出,虽不直接否认西方净土,却坚持认为净土是出自于自心。后者则更重来世,以弥陀接引往生为归,主要依靠佛菩萨的外力加被,他力信仰的成分更加多一些。 一、 禅净合一之唯心净土 禅宗内部出现了许多提倡禅净合一的祖师,但综观起来,禅师们虽然没有否认极乐世界的存在,但他们大多都主张净土都是自性之显现,是唯心净土,与净土宗所说的他方净土是有所差别的。 永明延寿是五代宋初佛教内部融合思想最杰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对宋明佛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净土指归》中明确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为佛祖。”在他的《万善同归集》中更是大倡禅净合一。 “如坐禅昏昧,须起行道念佛,或志诚洗忏,以除重障,策发身心,不可确执一门以为究竟。故慈愍三藏云,圣教所说正禅定者,制心一处,念念相续,离于昏掉,平等持心。若睡眠覆障,即须策动念佛诵经,礼拜行道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万行无废,所修行业回向往生西方净土。若能如是修习禅定者,是佛禅定与圣教合,是众生眼目,诸佛印可。一切佛法等无差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 他认为,当禅坐昏昧,不清醒时,就起来念佛,行经等,禅净可以相互配合,共同成就解脱。坐禅和念佛“等无差别”,因此,“不可确执一门以为究竟。”他同时又说:“万行无废,所修行业回向往生西方净土。”一切修行都是往生西方净土的砝码和资粮,由此可见,永明延寿禅师并不否认西方净土。那么他的所说的净土又在何方呢?他说: “识心,方生唯心净土;着境,只堕所缘境中”;“心净故,即佛土净”;“唯心念佛,以唯心观,遍该万法。既了境唯心,了心即佛,故随所念,无非佛矣。” 显然,净土唯心。诸佛国土就是自心,只要清净自心,也就进入了佛的净土。而念佛是为了“了心”、“了心即佛”,“唯心念佛”,自然是向内求索。这明显带有禅宗心性论的特点,即把佛国净土与发现自己心性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净土唯心,那么念佛又是什么作用呢? “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亦犹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谁复患之于起心动念、高声称佛哉!” 这里说的就更为明确了,念佛是为了进入定的状态,“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专注于一句佛号,久久纯一,自然生定。若心乱不净,则念佛也无用。在高度专注的过程中培养人的一种持续的醒觉力,一种洞察人生的智慧。这也就是禅宗一贯的自觉自醒的传统。从这个角度看,念佛就是一种修定的方法,与数息观、白骨观等禅法并无二致。虽然延寿禅师在《万善同归集》中也提到念佛的种种功德,但从他的整个思想来看,也只能理解为教化之方便了。总而观之,永明延寿所倡之禅净合一是属于唯心净土,依然是自证自修的禅宗体系。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四川净宗众的无相禅师的“念佛三无禅”。无相禅师本是高句丽王族,来唐后师承五祖弘忍、资州智诜、处寂,下传保唐无住,住四川资州宁国寺,传法二十余载,并开创名噪一时的净众宗。《历代法宝记》中记载: “金和上每年十二月、正月,与四众百千万人受缘,严设道场处,高座说法。先教引声念佛,尽一气念,绝声停念讫,云︰无忆、无念、莫妄。无忆是戒,无念是定,莫妄是惠。此三句语即是总持门。又云︰念不起犹如镜面能照万像,念起犹如镜背即不能照见。又云︰须分明知起知灭,此不间断即是见佛。” 金和尚即无相禅师,他的禅法先引众念佛,然后宣讲无忆、无念、莫妄。无相禅师的念佛方式独具一格,“尽一气而念”,声音从高到低,由低到无。其实这一过程也就是净心、敛神、止念的过程。可见,念佛在他那儿是一种进入冥想的前奏与辅助。“无忆、无念、莫妄”之“三无”才是他禅法的关键,是本宗的“总持门”,再配以佛教之戒定慧,诫勉学人勿追忆过去;对未发生的事情无须胡乱猜测; 只须保持当下“无念”,专注于当下一境,就能照万象,看清世界的真相,当下分分明明,所谓 “分明知起知灭,此不间断即是见佛”。相禅师巧妙的把念佛引入了禅宗修行。 四川还有另一位提倡禅净双修的禅师,那就是明朝楚山绍琦。绍琦禅师,俗姓雷,四川唐安人。为东普无际明悟禅师之法嗣,绍琦禅师最初出世于天柱山,次迁皖山,后又移住投子山、成都天成寺等道场,即现在的成都龙泉石经寺。绍琦禅师生前弘扬禅净双修,参究“念佛者是谁?”借此来明心见性。下面我们来看绍琦禅师曾经给秀峰居士的一段开示: “夫念佛者,当知佛即是心。未审心是何物,须要看这一念佛心,从何处念起,复又要看破这看的人毕竟是谁?……祖师云:‘惦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所言心者,非妄想缘虑之心,乃虚明圆湛广大无相之心也。三世诸佛之所证,证此心也。六道众生之所昧,昧此心也。……但将平日所蕴一切智见扫荡干净,单单提起一句阿弥陀佛,置之怀抱,默然体究,常时鞭时起疑情,这个念佛的毕竟是谁,反复参究,不可作有无卜度,又不得将心待悟。但有微尘许妄念存心,皆为障碍,直须打并。教胸中空荡荡,无一物,而于行住坐卧之中,乃至静闹闲忙之处,都不用分别计较,但要念念相续,心心无间,久久功功夫纯一,自然寂静轻安,便有禅定现前。……豁开顶门正眼,洞彻性空源底,自当点首一笑,始知涅槃生死、秽土净邦,俱为剩语。” 参“念佛是谁?”“念佛之心从何升起?”把平时的一切知识概念一概抛开,“单单提一一句阿弥陀佛”,墨然体究,专注于此一念,久久而纯一,自然而然禅定现前,洞彻悟道,这显然是禅宗的“念佛禅”。由此我们可看出,绍琦禅师所提倡的禅净合一更是以禅为主,把念佛作为一个参究的话头,入定手段,其实与参“无”字等大体是一样的。走的依然是向内求索、唯心净土的自证自修的禅宗路子。 但我们进一步分析绍绮禅师的念佛禅,也会发现他与其他参话头的一些细微不同。宋代大慧宗杲禅师针对默照禅提出了看话禅,并一直被临济宗奉为圭臬,尔后其风益盛。宗杲禅师的看话禅抛弃一切语言文字,只提起一个无关逻辑的话头,最后参的主体“我”都要忘却,身体的相状皆灭,达到我法一体。其特点是“我”(参者)和“法”(话头)的统一。而绍绮禅师所提倡的念佛禅,所参之对象就是正在参话头的主体“我”,把“我”作为所参之“境”,观“我”心之变化,这似乎更接近看心看净的如来禅。这个问题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就象上面提到的几位禅师一样,大多数禅师都主张禅净双修,禅净合一。但是完全自力与依靠他力的净土如何合一?其理论基础在哪?禅师们却很少将其厘清,往往是笼统的讲,万法归一,或者拿《华严经》中所说的“理事无碍”来谈净禅合一。他们并不否认西方净土的存在,但往往对净土存在的地方都不作明确的说明。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的语录中看出,他们是属于“净土唯心”的思想。这种智慧的处理方式,好象也不仅仅是为了弘法的方便,他们自己往往也是亲身实践的,比如近代著名的圆瑛法师就亲自禅净双修了四十余年,最后是“了知净土即深禅”;但是问其中之深意,还是“云在青山月在天” ,很难用语言文字说得明白,但又是那么简单自然。禅师们这样的禅净合一,从外在事相上的确起到了广摄信众,调和禅净两宗,共同促进佛教发展的作用。 二、 师承慧能“自性弥陀” “净土”是佛教的重要的概念之一,而禅宗在禅净合一中表现出来的现世净土思想除了社会环境变迁的使然,还直接师承慧能《坛经》中的“自性弥陀”思想。 使君礼拜,又问:“弟子见僧俗常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西方,愿和尚说得生彼否?望为破疑。”大师言:“使君听慧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国,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只为下根说远,说近只缘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不一,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 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除十恶即行十万,无八邪即过八千,但行直心,到如弹指。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远,如何得达? 慧能认为,人的根器有利钝之分,所以法也有八万四千,佛是因病予药,西方极乐世界是佛陀为比较愚钝之人而设置的方便法门。在慧能那里,自性清净是他顿悟修行法门的思想基础同样也是其弥陀净土的思想基础。他引《维摩诘经·佛国品》“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来说明净心才是达到西方的关键,如果心不净,是不可能达到彼岸佛土的。所以慧能说,“迷人念佛生彼”,终不能成;“悟者自净其心”,到如弹指。这样,慧能用“心净”打破了彼岸和此岸的界限,否定了现实人间和死后极乐世界的相对观点。并进一步认为成佛与否,关键在于自性的悟与迷,修行不假外求的“自性弥陀”思想。 “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是释迦,平直是弥勒。” 弥陀、观音、势至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三圣。慧能认为,常行慈悲就是观音;常行喜舍就是势至;心净即为佛;常行直心就是弥勒。所以在慧能看来,大乘所推崇的菩萨是一种精神修养程度或者普度众生的实践品德的象征。文殊是智慧,普贤是万行,观音是慈悲,地藏是愿力等等。这些无非是为了众生而设置的八万四千法门之种种方便。因此菩萨建立的佛土无非是众生心目中的未来王国。佛土不是绝对的世界,佛也不是一种绝对实在,“佛”迷即是众生,众生悟即是佛。在人的心中,同时存在着佛和众生的两面性,人迷惑时,这个人叫做正在苦恼的众生;人觉悟时,这个人就是安然的佛。众生与佛的差别,不由所处来,而是从心的境界来。慧能又说: “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行,如东方人修善,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慧能认为清净与染污、众生与佛都是相对的概念,都是由自己“本心”而出,事物的垢净也在于“自心”,如果识得自家清净,当下就是西方净土,即见弥陀。这一“自性弥陀”思想直接成为宋明禅师们“唯心净土”思想的理论来源。 空是佛教对世界的根本认识,而佛教的空不是绝对的虚无,非“顽空”,而是“般若空”。如《心经》所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色空不二的。净土念佛求升西方,更多是从色相上来;而坐禅求证悟,直接从求悟空之理而来,根据色空不二的道理,念佛与坐禅应该是不二的,偏执任何一方皆是不符合佛教之中道。至于坐禅与念佛,从慧能的顿悟与无念思想来看,都属于悟道之方便,最终都是舍弃和放下的,当然更不能执著于念佛的功德,求生西方,禅坐的好处,坐禅悟道等念头都要舍去。只有到舍之又舍,弃之又弃之时,做到真正无相、无念、无住之时即是见净土之时,即是成佛之时。 三、禅宗禅净合一的现代意义 1、禅净双修符合人的心理基础 首先,从一个人的宗教心理需求来看,自力拯救和他力拯救这两方面都是存在的,而且是同体两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限的存在,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成为神,无所不能。所以当我们遇到超越自身的能力时,我们就自然地期望有一种超越我们自身的力量存在,这当然只能是神。比如,当我们遇到突然“恐怖”时,我们日常所有学的知识、概念、理性都似乎不起作用了,此时恐惧的凡夫之心就凸现出来,而此时一句“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一种对他力拯救的信力就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他力信仰是需求的这也是人类需要神或者说外在超越力量的心理基础,这就为他力拯救思想提供了可能。净土宗在这一方面满足了信徒们修行的心理要求。 另一方面,每一个人又都是有理性的存在,我们的思维是无限的,可以不受肉体的限制,这就决定了我们又是一种无限制的存在,而且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实际问题,每日所面对的烦恼与琐事都需要自己去体会,当面解决,这些神灵也未必解决的了,而禅的智慧,禅的自力是比较有效的。这也就是人类自力的心理基础,也是禅宗存在的内在基础。所以说禅宗与净土宗代表的是我们人类的两极,片面地强调一方面都是不恰当的,正确的是两者结合起来。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就是走的这一条道路,它包含着内在的合理性。 第二,从一个人的生命成长过程来看,也表现出对他力拯救与自修自证的同等需求。当人年轻力壮时,往往是充满自信,很少想到死亡和来世,此时挖掘自我潜能,对治现世烦恼,当下解脱的禅宗就很契合、很受用。而随着身体的一天天衰老,步入老年,就慢慢对死亡开始畏惧,开始思索,此时,关注来生的弥陀信仰就更为他们所好了。所以这也是年轻人对禅宗比较喜欢,而信仰净土的老年人偏多的原因之一了。 其实,现实的当下解脱和神灵的诉求都是同时存在的,是一体的,分不开的,不二的。生命也是一个延续的整体,青年与老年都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所以禅净合一是契机的,也是契理的。 2、禅净合一与创建人间净土 禅师们通过参“念佛是谁?”或者是禅定之前的引声念佛,或者纯粹的念佛号静心敛神入定,将净土宗的阿弥陀佛信仰和禅宗修行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在自力自信为主的基础上再借助于他力,既能满足即身受用、顿悟成佛的当下需求,又能给信心不甚俱足之人提供他力促就成佛的终极关怀。正如永明延寿禅师所说:“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许多参禅者,到耄荒之年,感觉到年老体弱,自身意志力也欠缺,而又未能参破“三关”,于是大多都会期寄于他力,转向净土,这也是人之常情。另外,由于禅宗强调“破”与“空”,不重形式,因此也容易流于形式,演变到陈陈相因,自欺欺人的口头禅和狂禅。净土念佛从极其平实的地方立足,老实念佛修行,就是对狂禅的一种警醒和匡正,使佛教修行不离中道。 另一方面,修净土念佛的人,若只是念佛,一心求往生西方净土,缺乏对自我内省与自性的关照的话,就容易丧失对现世的关注和热爱,最终成为“待死佛教”。这也是人间佛教提出的因由缘起。所以,禅宗和净土宗的一些祖师所提出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值得我们今天人间佛教建设的提倡。禅净合一使得净土宗在仰仗他力的同时,不放弃自我的努力,让念佛往生的重点又转回到现世的积德,今生的菩萨行就是临终往生的砝码。使佛教徒在修行实践中与社会净化相结合,促成人类德业的增胜,社会的进步。这样在准备往生资粮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就成就了人间净土。如此,出世与入世、现世与来生、自力与他力就在净土双修中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