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南传上座部佛教对西双版纳地名的影响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南传上座部佛教对西双版纳地名的影响
  ——《佛祖巡游记》的人文地理学意义
  彭多意
  一
  《佛祖巡游记》是中国贝叶经全集(拟翻译整理出版一百卷)中的第一卷,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国贝叶经全集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经典,是指用傣族文字刻录在贝叶上,在中国云南傣族地区,主要是西双版纳地区制作保存并使用的贝叶典籍……① 与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经典不同的是,中国贝叶经除了“经”的部分外,还包括历代傣族高僧大德撰写的相当数量具有本土色彩的佛经著述以及大量关于傣族世俗生活的天文历法、社会历史、法律法规、民情民俗、医理医药、生产生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内容的世俗典籍部分。因此,中国贝叶经堪称是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的百科全书。
  其中第一卷《佛祖巡游记》就是一部意义特殊的经典。该卷记述了佛祖带领弟子四处巡游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佛教文化与当地传统文化互相融合的过程。佛祖每到一地 ,老百姓都奔走相告,为了表述对佛祖的恭敬,人们纷纷拿出最好的食品衣物供养佛祖,讨要佛祖的脚印供奉,佛祖及弟子们走遍了西双版纳的山山水水,在各勐、各村寨弘扬佛法教化众生,同时根据当地风土人情、景观、场景为每一个地方留下了地名:“佛祖在米花江游走,在一块石头上净身。他以手拍水溅起水花,好像鲜花和米花在飞扬,这里即得名‘米花江’②。”“佛道:这个坝子,将得名叫做养卓。”③“我看见佛祖的地方,叫做宏哟山,其意思是见佛山。”④ 说了那些话以后,佛祖就预言说:“听着,阿难达厅,这个勐将得名叫做勐片朗片象,因为佛来到这里,你们用白布黑布铺地,所以才得此名。”⑤ 佛祖又预言道:“在这个时代里,这个山民寨子,将得名叫做曼秉,这个寨子上的山寨,得名叫做曼龙摆,以后就会叫曼龙。佛祖来休息的山,将来得名叫龙丙山!我的这个脚印,将来就叫做丙龙脚印。”⑥ 佛祖及弟子们在说法的同时沿途为当地人命名地名或预言地名的记载贯穿整部经典。在佛祖的引领下,读者认识了西双版纳的山川河流,每一个村寨每一个勐。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村一寨,其名称的由来都有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大部分都被贝叶经记载。
  自古以来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事象的区域系统以及人类生产实践与区域社会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统一性和预测性等特性。《佛祖巡游记》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进行记述,完全具备了以上特性,是一部难能可贵的今天看来仍然充满了智慧的人文地理学著作,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
  我们说《佛祖巡游记》是一部人文地理学著作,是因为这部经典的内容除了佛经里的教理教义,规劝众生相信佛法,行善积德等教化的功能外,佛祖沿途为各寨各勐命名,既满足了当地百姓的愿望,又通过地名弘扬了佛法。这些地名大多具有很强烈的佛教色彩。如:“这些信奉直到五千年佛历结束,这条江水也要得叫佛祖江了,这个勐也要得叫佛祖伴睡勐了。”⑦再如佛祖预言说“这个时候我达它嘎达来到这里,就萌生了怜悯,就得传教经文两次,你们在此喧嚣,那实在是粗野卤莽。从现在到将来,这个勐将得名叫勐放,就这样了。这条江水也将叫南咪达贺了。这个脚印将得名叫帕巴乌败。后来改称乌德乌讷了。”⑧ 西双版纳当地民众将把地名的来历世代相传,这种教化的功能使得境内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呈现长乐知足详和安宁的景象,使得西双版纳几乎成为人间世外桃园的同义词,由此再一次印证了人类创造的丰富的宗教文化在人文因素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宗教地理学在人文地理中的重要地位。
  人文地理学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它具有许多地理学科所独有的特性,其中的主要特性是区域性、综合性、统一性和预测性。《佛祖巡游记》完整地体现了这四种特性。
  1. 区域性
  “地球表面最显著特点,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⑨ 区域性是地理学,也是人文地理学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所以“要用一句话来表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那就是区域”。⑩ 一部《佛祖巡游记》是佛祖在西双版纳这一特定区域内叙述该空间的记录,跟随佛祖的足迹就基本上走遍了西双版纳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上千年以来,西双版纳的地理知识就是靠着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靠佛化了的典故、传说,代代相传、连绵不断。“我们看见佛祖在山顶上,他说给你们,这里的寨子就得名叫做曼达了。”“后来这个寨名传出去,没有不知道这里就叫‘曼庄改’的,建在这里的骨灰塔,将来就叫做‘塔都庄改’了。”{11} 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通过对地名的认同接受了佛祖的教化同时也接受了佛教。
  2. 综合性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科,属于社会科学,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社会科学,它是地理科学整体中的一部分,旨在揭示地表人文事象的分布规律,此外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使得人文地理学具有非常广泛的综合性与边缘性,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在《佛祖巡游记》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佛祖巡游记》里记载,佛祖每到一地都要指导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告诉人们应该遵循一种和谐而有序的生活方式。学会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了西双版纳这一特定区域内人们的观念、行为、对待人、对待动物、对待资源、对待自然的态度,使得该区域千年以来延续着祥和恒定的人文特点。可以说,正是佛祖当年巡游西双版纳时综合地指导了傣族民众,才有了今天的西双版纳——一片神奇美丽的乐土。
  3. 统一性
  人文地理学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要达到人地关系的统一与协调。这是人文地理学区别于其他人文科学最明显的特征。《佛祖巡游记》通卷记述着佛祖沿途教化西双版纳的民众处理人际之间、人地之间的关系的内容:“我达它嘎达的这个脚印,这一地带的名字为帕巴龙建,生来这个龙里的人,要是不勤奋、不努力,依然不会称心如意。”{12}“佛祖接纳几利麻纳厅的乞食钵,就吃了一些乞食,吃剩的饭水食品,佛祖就给了生众和那些在水里和陆地的动物们。生众和动物们得吃了佛祖给的食物后,都有许多延长的寿命。”{13} 佛祖为了弘法利生,以大慈大悲的情怀指导着人们要在生活的地方勤奋努力,同时又用行动对水陆地的动物实施着关爱,展现了一幅人地关系统一和谐的图景。4. 预测性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最大特征之一是科学的预测性。佛祖是一位伟大的智者、觉者,他的智慧觉悟表现在对未来的预测。经过时间的检验证明佛祖预言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佛祖巡游记》中记载佛祖给当地取名并预测当地的未来,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众生社会状态等情况来确定的,所以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正因为有了这种准确性和合理性,佛祖所取的许多地名千百年来一直沿用至今,所做的预言后来也有所印证。佛祖预言说:“我达它嘎达的这个脚印,将来要称为岩石脚印。这个勐将得名勐阿腊韦,这个勐将会是众勐之首,因为这样,众山民就会来依靠,这是很高的福分了,所以,这里大约有大半个勐将得名勐阿腊韦,就是这个缘故了。”{14}
  《佛祖巡游记》作为一部人文地理学著作的意义还在于佛祖对西双版纳这一特定地域命的名就是西双版纳活着的地图,这一地图与现实对照有一定的距离,有的已经消失了,有的还存在,但研究西双版纳的文化、民风、民俗、山川地理时仍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三
  除此之外,佛祖在巡视西双版纳的过程中对百姓宣喻的教义是独特的、现实的、有价值的,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处理方式上,佛祖对合理配置利用自然资源,甚至生产生活都进行指导,如:“他们拜见佛祖说‘跪拜佛陀,奴的世尊佛祖,我们寨勐里有江水从勐中穿过,太可惜了,却找不到灌田的水,我们大家为引水进田去,堵坝也堵不牢,何时堵就何时塌,堵再厚的石土上去也不行,拦一处垮一处,全寨勐都只得用箐沟里的水来灌田。他们这样告知给佛祖。佛祖产生可怜和怜悯之心,对阿难达厅说了引水的方法:阿难达厅,让他们拿来木料打桩加石堵江水,还让他们做水车抽江水灌溉他们的田地。这样,他们就转来福运,庄稼年年长得好。”{15} 佛祖还具体指导种槟榔:“佛祖把众人供奉的水果,还有那个大槟榔和石膏等还给他们以后就指导说:你们不要在这里种呀,种的时候不要挨近有毒性的东西种,不费力气种的水果也不容易活的。如果要种槟榔,那么,就得先挖好坑,用石灰铺垫底层后,再把槟榔树和槟榔藤种下,再把它用湿土埋好。这些槟榔树长大后,摘下两次果子后才会更好吃。”
  与汉传藏传佛教不同的是,南传上座部佛教更加入世,更加世俗化,《佛祖巡游记》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佛祖在讲到西双版纳地理环境的同时,显示了对众生的关怀、悲悯,而且也更加强调了用智慧和劳动来适应和改变生存环境,在人地关系的表现中强调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把佛教教义具体化、世俗化是在西双版纳的独特的表现。
  四
  《佛祖巡游记》这部经典不仅对西双版纳这一特定区域的地理、风俗、人文环境起到独特的指导、参考、借鉴作用,而且通过这张特殊的地图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更高层次的人文地理图。数千年山川河流人文风俗就在此图上展开。山川河流村寨的名字就是如此诞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这部经典让我们认识了在佛教传入初期,西双版纳当地民众的思想观念、宗教状态以及生存状态。这部典籍包含了佛祖在别的经书里没有的教义,除了固有的对众生的关怀,还具有乐观性和现实性,佛祖在关心指导众生通过智慧劳动获得幸福的同时,已经关注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并把这一粒智种植入人们的心田代代相传。
  《佛祖巡游记》是《中国贝叶经全集》一百卷的第一卷,它非常详细地展示了佛教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证明了参与中国佛教经典创造的还有人民群众。这也是《佛祖巡游记》的人文地理学意义所在。
  (彭多意,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注 释
  ① 胡廷武:《中国贝叶经价值论纲》《中国贝叶经全集·第一卷》第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佛祖巡游记》,第37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③《佛祖巡游记》,第77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④《佛祖巡游记》,第135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⑤《佛祖巡游记》,第167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⑥《佛祖巡游记》,第17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⑦《佛祖巡游记》,第313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⑧《佛祖巡游记》,第29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⑨ 林超:《试论地理学的性质》,《地理科学》,1998年第2期,第98页。
  ⑩ 浮田曲良编:《人文地理学总论》(日文版),朝仓书店1984年版,第2页。
  {11}《佛祖巡游记》,第175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佛祖巡游记》,第335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佛祖巡游记》,第42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佛祖巡游记》,第26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佛祖巡游记》,第218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前五篇文章

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禁饮食齭法闰之利益!

禅者的画像

菩提达摩二入四行大乘壁观禅法 (下)

东汉三国佛事考

菩提达摩二入四行 大乘壁观禅法(上)

 

后五篇文章

贝叶经——承载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思想的经典

南传上座部佛塔研究的新视点

妙察因果 正信佛教

观音道场普陀山

五戒的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