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无我与空性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是觉悟的宗教,那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所证悟的到底是悟到什么呢?吾人发现一些佛法较深入者,对「无我」与「空性」有些混淆,或许有人会问世尊在菩提树下所悟到的,究竟是「无我法」还是「缘起法」呢?在观念的差异,今将「无我」与「空性」略为说明,并提供少许浅见,与诸仁者参考。

「无我」是佛法的三法印之一,那就是所谓的「诸法无我」,而「无我」有两种,那就是「人无我」与「法无我」。所谓「人无我」是指吾人之身心,知是四大五蕴的假合,它没有永恒不变的个体存在,也就是说倘若离开四大五蕴就不能称之为「人」。而「法无我」是指诸法皆由众缘所生,同时也由因缘而灭,简单的说:诸法皆是因缘而生灭的,在这缘起缘灭的诸法中,它没有不变的体性,故称为「法无我」。佛教中常言道:众生皆有佛性。它指的是诸法的体性也是称为「空性」。空性本来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堕入「有」的范畴,它须要实证方能了知,但它的特点在于藉不假修真,本自具足。若想要以「心」知即乖,更不能将「无心」会。妙就妙在此,然而体性本有空寂,体本不动,动即是用,体知道在用,体就是主人,而用不知道用,体就变成客。然而体用原一如,能离一切的知见解会和心识的分别。如《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就是说法本离一切的见闻觉知,执着见闻觉知是无明本。可见「空性」并非由修而成,它本自具足。

以上是吾人以「无我」与「空性」浅略说明两者的不同点而已。前者于理能解,后者于证方知。「空性」是站在绝对的体性上来发挥,而「无我」是站在相对上来论说的,所以「无我」与「空性」就有显然的差异了。

而「缘起」与「空性」有它的关系存在,缘起是指诸法皆因众缘假会。同时也由因缘而灭,在这点不难理解,而难理解是空性不变的体性,这点非实证不可。倘若用脑筋去揣测皆无法了知。或许有人会应用一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来说明缘起法的「空性」,而不同处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指缘起当体是空。「缘起」是用,「空性」是体,两者不同的是「缘起」是生灭法,「空性」是绝对的体性来立论,这就是两者之差别处。所以世尊在菩提树下,所悟道的不是空中闪过的星星,也不是「无我」,更不是「缘起法」;而真正悟到的是「空性法」。所以在《大般涅槃经》云:佛性长恒无有变异,无明复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这里告诉我们,真正的佛性第一义是指「空性」,也就是所谓的「佛性」。「缘起」与「无我」并非究竟,劝诸位仁者,切莫只见「指」不见「月」。切记!切记!慎之!以上之浅略说明,愿与大家共勉之。

 
 
 
前五篇文章

《坛经》与平常心

诗与禅

诗与禅(中)

禅与中国诗论之关系

尽情禅空色相----苏曼殊

 

后五篇文章

谈「放生」

法相 -- 十大弟子

圆融而超脱的“财富观”

财富的因缘探讨

谈谈佛教的财富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