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鸠摩罗什所传“数息观”禅法之剖析 释惠敏 国立艺术学院副教授 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 1995.04出版 页257-290 -------------------------------------------------------------------------------- 257页 前言 根据僧睿(AD?-436)所撰〈关中出禅经序〉所说:“此 土先出《修行》、大小《十二门》、大小《安般》,虽是其 事,既不根悉,又无受法,学者之戒,盖阙如也”(注1)。 这种对在中国所流传禅法是不全的感叹,显示僧睿对当时佛 教界之禅法教学的评语。所以,四世纪后叶(AD 358-363)曾 在西北印度及中亚学习的鸠摩罗什(Kumarajiva) 来华 (AD 401,12月20日)不到七日(12月26日),学习心切的僧睿立即 从之受禅法(注2)。 僧睿又说,“寻蒙抄撰众家禅要,得此三卷。初四十三 偈是究摩罗罗陀法师所造,后二十偈是马鸣菩萨之所造也。 其中五门是婆须蜜、僧伽罗叉、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 马鸣、罗陀禅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六觉中偈是马鸣菩萨修 习之,以释六觉也。初观YIN、恚、痴相及其三门,皆僧伽罗 叉之所撰也。息门六事诸论师说也。菩萨习禅法中,后更依 《持世经》益《十二因缘》一卷、《要解》二 258页 卷,别时撰出”(注3)。由此可见,鸠摩罗什首先传来中国 的禅法 ( 《坐禅三昧经》,以下略称为《坐》;AD 402,1 月5日传译;AD 409,闰月5日再治) 是抄撰了历来众家禅法 的集要(众家禅要)(注4)。此外,记载是鸠摩罗什所译且现 存的“禅经”有《禅秘要法经》(注5)、《禅法要解》、《 思惟要略法》等。 可是,僧睿认为在鸠摩罗什之前所传译之禅法并不完备 亦无受法,其实情为何?鸠摩罗什所传译的“禅经”有何特 色?当时佛教界对其所传禅法之评价如何?这些问题是本稿 的关心点。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将只以“数息观”(安那般 那三昧)为主来探究以上诸问题。 在研究资料选择方面,鸠摩罗什所译的诸“禅经”中, 提示“数息观”禅法最详细的是《坐禅三昧经》。拟将此资 料与鸠摩罗什之前所传译之禅法比较其中之异同。此外,印 度说一切有部之集大成书《大毗婆沙论》 (大约编纂于 AD 150,以下略称为《毗婆沙》),以及初期瑜伽行派之根本论 书《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大约成立于四世纪)也是我们 的参考资料之一 。 首先,鸠摩罗什所译《坐》中“阿那般那三昧法门”( 数息观)之全文组织,可分析为如下四段: §1 阿那般那三昧法门 §2 三种学人 §3 六门 §3.1 数法 §3.1.1除欲思觉 §3.1.2灭嗔恚觉 §3.1.3除恼觉 §3.1.4除亲里觉 §3.1.5除国土觉 §3.1.6除不死觉 §3.2 随法 §3.3 止法 §3.4 观法 259页 §3.5 转观法 §3.6 清净法 §4 十六分 因此,我们也将依§1“阿那般那三昧法门”、§2“三 种学人”、§3“六门”、§4“十六分”等步骤来进行讨论 。特别对于§3“六门”中以§3.1“数法”(数息观)对治六 种“思觉” (vitarka; 寻思 ) 的偈颂与马鸣菩萨的关系, 将介绍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剖析。此外,也将 §4 “十六分”中所叙述的十六阶段与一般所传的“十六胜行” (sodasakara)似乎有出入之处,列表比对之。最后,将整理 所剖析鸠摩罗什所传“数息观”禅法之特色。 §1 阿那般那三昧法门 (以下“黑体字”者是《坐禅三昧经》本文) [273a13] 若思觉偏多,当习阿那般那三昧法门。 为了解在鸠摩罗什之前所译传之“数息观”禅法是如何 叙述的?首先比较安世高 (AD146-147来华)所译《佛说大安 般守意经》(以下略称为《安》)(注6)。《安》之“数息观 ”禅法是先对“阿般守意”(anapana-smrti, 阿那般那念) 从“安为身,般为息,守意为道……” (大15,163c20ff.) 开始,从各种义理的角度作语义说明,属于语言学的语义解 说则是“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念息不离是名安般” ( 大15,165a5-7)之文。同样地,竺法护(AD 239-316)所传译 的《修行道地经》(以下略称为《修》)也有作“出息为安, 入息为般”(大15,215c22ff.) 语义说明。但是,《安》与 《修》两者的语义解释正好相反,而鸠摩罗什所传之《坐》 却没有提出语义说明。 这些诸家禅法对于“阿那般那”语义解释的歧异的了解 ,我们可借用《毗婆沙》中,所举出有关“阿那般那”( anapana)的语义解释 260页 及评论来说明。首先,它介绍了四种说法: 此中 (1) 持来 (*ana) 者,谓入息。 持去 (*apana) 者,谓出息。 《施设论》说:吸风入内,名持来;引 风出外,名持去。 如锻金师囊,囊开合,风随入出, 此亦如是。 (2) 有作是说:出息名持来者,入息名持 去。 (3) 有余师说:暖息名持来,冷息名持去。 (4) 复有说者:上息名持来,下息名持去。 评曰:此中初 说为善 (大 27,134a23ff.)。 由于《毗婆沙》并无梵本现存,所以有关“持来”和“ 持去”的梵语,若依《杂心论》 (大28,934a15f.) “阿那 (* ana) 者,持来,般那 (*apana) 者持去。亦名阿湿波裟 (*asvasa) 婆湿波裟 ( *prasvasa)”之说明可推知:“ana (阿那)”是被意译成“持来”,为阿湿波裟 (*asavasa) 的 同义语;而“apana (般那、波那)”则被意译成“持去”, 为婆湿波裟 (*prasvasa)的同义语。因此,《毗婆沙》中所 述的四种说法,可知计有: (1)引用《施设论》的说明,以“ana”(持来)为入息, 以“apana”(持去)为出息的说法 (略称为A说)。 (2)相反地,以“ana”(持来)为出息、以“apana”(持 去)为入息的说法 (略称为B说)。 (3)以“ana”(持来)名为温暖的气息,以“apana”(持 去)名为寒冷的气息的说法 (略称为C说)。 (4)以“ana”(持来)名为向上的气息,以“apana”(持 去)名为向下的气息的说法 (略称为D说)。 换言之,此四种说法可以整理成下表: 261页 ┌─────┬──┬──┬─────┬─────┐ │《毗婆沙》│ │ │ │ │ │ 的诸说 │ A说│ B说│ C说 │ D说 │ ├─────┼──┼──┼─────┼─────┤ │ “ana” │ │ │ │ │ │ (持来) │入息│出息│温暖的气息│向上的气息│ ├─────┼──┼──┼─────┼─────┤ │“apana” │ │ │ │ │ │ (持去) │出息│入息│寒冷的气息│向下的气息│ └─────┴──┴──┴─────┴─────┘ 其次, 《毗婆沙》 认为以 “ana” (持来) 为入息, “apana”(持去) 为出息的 A说才是妥当的。有关此一语义 解释的其他相关的论书,如 (声闻地) 中以“asvasa”为入 息,以“prasvasa”为出息的定义 (大30, 430c9ff. SrBh 220.5ff. ),可谓是和A说一致的(注7)。 不过,在《清净道论》 (略称为Vism)的方面,认为A说 是经典中诸义疏 (suttantatthakatha)的说法,而采用律的 义疏 (vinayatthakatha)所云:“以“assasa”为出息、“ passasa”为入息(略称为B说)”等相反的说法(注8)。其理 由,乃是根据律的义疏 (即B说),即:一切胎儿从母体生出 来的时候,最初是体内的气息排出体外后、体外的空气和灰 尘一起进入体内等的说明。但是,《毗婆沙》则和此相反, 它认为出生时以气息首先进入的说法为宜(注9)。 至于,“阿那波那”之语义解释的诸说中,究竟何者比 较获得支持?若考察有关言及阿那波那念的主要论书以及禅 经类说明可整理成如下结果。 A 说:《安》、《解脱道论》(注10)、《达摩多罗禅经 》(注11)、〈声闻地〉《毗婆沙》、《俱舍论》 (注12)、《顺正理论》(注13)。 B 说:《修》、Vism。 根据此一结果可知,采用 A说与《安》一致者,有《解 脱道论》、《达摩多罗禅经》、《声闻地》以及《毗婆沙》 等有部系统的论书等。而和《修》的说法 (B说)一致者,则 为Vism。可知。有关阿那波那语义解释的诸说中,有部系统 的论书乃是支持以“ana”(持 262页 来)为入息、“apana”(持去)为出息之 A说。但是,鸠摩罗 什所传之《坐》中,并没有加入此等语义解释之论争。 §2 三种学人 有三种学人,或初习行,或已习行,或久习行。 若初习行,当教言:一心念数入息出息,若长若 短,数一至十。 若已习行,当教言:数一至十,随息入出,念与 息俱止心一处。 若久习行,当教言:数随止观转观清净。阿那般 那三昧六种门十六分。 对于此三种学人的分阶法,在〈声闻地〉(大30, 439 b5ff.; SrBh284. 4ff.) 亦有如下类似的说明。 问:修瑜伽师 (yogacara) 凡有几种?答:三。 何等 为三?一、初修业 (adikarmika) 瑜伽师。 二、已习 行 (krta-paricaya ) 瑜伽师。 三、 已度作意 (atikranta-manaskara) 瑜伽师。 ……云何已度作意 瑜伽师?谓住加行究竟果 (prayoga-nistha-phala) 作意位中, 由此超过 (atikranta ) 加行方便所修 (prayoga-bhavana) 作意, 安住修果 (bhavana-phala) ,是故说名已度作意。 即,瑜伽师 (禅定之修行者) 被分为 (1) 初学者( adikarmika,初修业)、(2)积累长期的经验(krta-paricaya ,已习行)者、(3)超越作意(atikranta-manaskara,已度作 意) 者等三阶段。 其中, (3) 超越 (atikranta, 已度) 作意瑜伽师为安 住于“加行究竟果” (prayoga-nistha-phala)。 所谓“加 行究竟果”,亦即表示:<1>了相 (laksana-pratisamvedi) <2> 胜解 (adhimoksika) <3>远离 (pravivekya) <4>摄乐 (rati-samgrahaka) <5> 观察 (mimansa) <6> 加行究竟 (prayoga-nistha) <7> 加行究竟果等七作意 (大30,465b 29ff.;497c14ff.)之第七阶段的境 263页 地。此外,他亦超越有关加行方便 (prayoga)修习(bhavana )的作意,而安住于(sthita)修果(bhavana-phala)之故。 接著,〈声闻地〉(大30,439b15ff.; SrBh284.23ff.) 中将此三阶段配合修行的阶位,继续叙述如下: 又始从修习善法欲已去, 乃至未起顺决择分善根,于 尔时名初修习业。 若已起顺决择分善根,所谓暖、顶 、 忍、 世第一法名已习行。 若已证入正性 ( samyaktva) 离生 (nyama) 得谛 (satyani) 现观 (abhisamagacchati),不由他缘,于佛圣教, 不为余 缘之所引夺,当于尔时名度作意。 由彼超过他缘作意 ,住非他缘所有作意,是为已度作意。 依此可知, 证得暖、顶、忍、世第一法等顺决择分( nirvedhabhagiya) 善根 (kusala-mulani) 以前的修行者, 被称为 (1) 初心者 (adikarmika, 初修业);已生起顺决择 分善根者,则被称为 (2) 积累长期的经验 (krta-paricaya ,已习行) 者。 随后,成为决定性地证得无漏的圣道 (samyakatva-nyama,正性离生)、证得 (abhisamagacchati) 四谛等诸真理 (satyani),而于圣者的教法 (sasana) 能不 为其他的影响或因缘 ( para-pratyaya) 所迷惑时,则名为 (3) 超越作意 (atikranta, 已度)者。何以故?因为彼已超 越其他的因缘 (para-pratyaya),安住于 (sthita) 不是其 他因缘的状态 (apara-pratyaya) 之故。 但是,在鸠摩罗什所传之《坐》中,并没有如〈声闻地 〉将“三种瑜伽师”与暖、顶、忍、世第一法等顺决择分、 正性离生等修行阶位配合说明的部分。 264页 §3 六门 §3.1数法 [273a19] 云何为数?一心念入息出息。入息至竟数一,出 息至竟数二;若未竟而数为非数,若数二至九而误, 更从一数起。譬如算人一一为二,二二为四、三三为 九。 问曰:何已故数?答曰:无常观易得故,亦断诸觉思 故, 得一心故,身心生灭无常相似相续难见,入息出 息生灭无常易知易见故; 复次,系心在数,断诸思 [ 诸 ] 觉。 思觉者,欲思 觉、 恚思觉、恼思觉、亲里思觉、国土思觉、不死思 觉。 此处是说明“数息观”可以对治(1)欲思觉、(2)恚思觉 、(3)恼思觉、(4)亲里思觉、(5)国土思觉、(6)不死思觉六 种思觉 (vitarka,寻思)。这也是如前述僧睿于 (关中出禅 经序) 中所说“六觉中偈是马鸣菩萨修习之,以释六觉也” (大55,65b2-3)。此事也为现代学者所证实。如日本松涛诚 廉(注14) 依据英国 E.H.Johnston 所校订出版之 The Saundarananda of Asvaghosa (马鸣菩萨之《美难陀》诗篇 梵本)(注15),将鸠摩罗什之《坐》中有关六思觉之偈颂与 《美难陀》第十五章“寻思舍断”之偈颂作了比对研究。因 此,以下之比对部分是用松涛诚廉之研究结果 (以下略称为 〈松涛诚廉1981〉) 为基础,我们将鸠摩罗什之汉译配上梵 本之偈颂以及笔者之试译 (不考虑偈颂体,以括弧括之)。 若《坐》中缺者,以???等表示;若其出处不明者,以? ??等表示。此外本稿也提出一些比对的新发现(以☆注明) 补充之。 265页 [273a27] 欲求心净入正道者,先当除却三种粗觉,次除三 种细觉,除六觉已,当得一切清净法;譬如采金人, 先除粗石砂,然后除细石砂,次第得细金砂。 suvarnahetor api pamsudhavako vihaya pamsun brhao yathaditah/ jahati suksman api tadvisuddhaye visodhya hemavayavam niyacchati//66// (譬如为采金而洗金矿石人,先除粗石砂,然后除细石砂, 净之又净,次第得细金砂) vimoksahetor api yuktamanaso vihaya dosan brhatas tathaditah/ jahati suksman api tadvisuddhaye visodhya dharmavayavan niyacchati//67// (如是,为获得解脱而修心者,始除粗过失,然后除细过, 净之又净,次第得法支) 《美难陀》之第十五章“寻思舍断”共有69颂,鸠摩罗 什所译《坐》中“六种觉(寻思)之舍断”的开头部分却是相 当于《美难陀》XV接近结尾之67,66二颂。可见鸠摩罗什之 译本(或者是原本)并不完全是从《美难陀》XV引用,有时也 有不规则的对应状况。 [273b2] 问曰:云何为粗病?云何为细病?答曰:欲嗔恼 觉,是三名病,亲里、国土及不死觉,是三名细病, 除此觉已,得一切清净法。 问曰:未得道者, 结使未断,六思觉强,从心生乱, 云何能除?答曰:心厌世间, 正观能遮而未能拔,后 得无漏道,能拔结使根本。 ????????????????? (出处不明) §3.1.1除欲思觉 266页 [273b7] 何谓正观? ××××××× ××××××× (《美难陀》中是从XV2开始说明如何除“欲思觉”,可 知《坐》中缺XV 2-7) 1. 见多欲人求欲苦,得之守护是亦苦, 失之忧恼亦大苦,心得欲时无满苦。 anitya mosa-dharmano rikta vyasanahetavah/ bahusadharanah kama barhya hy asivisa iva //8// (爱欲是无常、妄法、虚无、悲惨因、众人共通之法。实如 毒蛇应除之) 2. 欲无常空忧恼因,众共有此当觉弃, 譬如毒蛇入人室,不急除之害必至。 ye mrgyamana duhkhaya raksyamana na santaye/ bhrastah sokaya mahate praptas ca na vitrptaye//9// (求欲时苦,守时不寂静,失时成大忧,得也不满足) ××××××× ××××××× (《坐》中缺) trptim vittaprakarsena svargavaptya krtarthatam/ kamebhyas ca sukhotpattim yah pasyati sa nasyati//10// (以蓄财为满足,升天为成就,由欲生安乐,如是想者亡) 3.ab 不定不实不贵重,种种欲求颠倒乐, calan aparinispannan asaran anavasthitan/ parikalpasukhan kaman na tan smartum iharhasi//11// (汝不应念此欲----动摇、非实在、无实质、不确定、遍计 所执乐) 3.cd 如六神通阿罗汉,教诲欲觉弟子言。 4. 汝不破戒戒清净,不共女人同室宿, 267页 欲结毒蛇满心室,缠绵爱喜不相离。 5. 既知身戒不可毁,汝心常共欲火宿, 汝是出家求道人,何缘纵心乃如是。 6. 父母生养长育汝,宗亲恩爱共成就。 咸皆涕泣恋惜汝,汝能舍离不顾念, 7. 而心常在欲觉中,共欲嬉戏无厌心, 常乐欲火共一处,欢喜爱乐不暂离。 如是种种呵欲觉,如是种种正观除欲觉。 ????????????????? 以上从“如六神通阿罗汉……” 开始之偈颂 (3cd-7) ,松涛诚廉氏推论: 或许是从马鸣菩萨的 《舍利弗剧》 ( Sariputraprakarana)中的引用(注16)。 §3.1.2灭嗔恚觉 [273b21] 问曰:云何灭嗔恚觉?答曰: ××××××× ××××××× (《坐》中缺) vyapado va vihimsa va ksobhayed yadi te manah/ prasadyam tad vipaksena maninevakulam jalam//12// (若嗔恚、恼害扰动汝意,应以对治安净彼,譬如投珠于浊 水) 8ab 从胎中来生常苦,是中众生莫嗔恼, ????????????????? (出处不明) 8cd 若念嗔恼慈悲灭,慈悲嗔恼不相比, 9ab 汝念慈悲嗔恼灭,譬如明闇不同处。 pratipaksas tayor jneyo maitri karunyam eva ca/ virodho hi tayor nityam prakasatamasor iva//13// (应知此二对治是慈、悲;彼等犹如明、闇常相克) 268页 9cd 若持净戒念嗔恚,是人自毁破法利, 10ab 譬如诸象入水浴,复以泥土涂坌身。 nivrttam yasya dauhsilyam vyapadas ca pravartate / hanti pamsubhir atmanam sa snata iva varanah//14// (虽弃舍恶戒,却起嗔者,犹如浴后之象以泥尘涂自身) 10cd 一切常有老病死,种种鞭笞百千苦, 11ab 云何善人念众生,而复加益以嗔恼。 duhkhitebhyo hi martyebhyo vyadhimrtyujaradibhih/ aryah ko duhkham aparam saghrno dhatum arhati//15// (有慈悲之善人,云何更添加别种苦于已受病、死、老等苦 之众生) 11cd 若起嗔欲害彼,未及前人先自烧, dustena ceha manasa badhyate va paro na va/ sadyas tu dahyate tavat svam mano dustacetasah//16// (以恶意害他或不害他,可是怀恶意者常先自烧恼) 12ab 是故常念行慈悲,嗔恼恶念内不生。 tasmat sarvesu bhutesu maitrim karunyam eva ca/ na vyapadam vihimsam va vikalpayitum arhasi//17// (是故,汝应于一切众生常念行慈悲,不念行嗔恚或恼害) 12cd 若人常念行善法,是心常习佛所念, yad yad eva prasaktam hi vitarkayati manavah/ abhyasat tena tenasya natir bhavati cetasah//18// (人们寻思各种乐著事,从数息而成为彼之性格) 13 是故不应念不善,常念善法欢乐心, 今世得乐后亦然,得道安乐是涅槃。 tasmad akusalam tyaktva kucalam dhyatum arhasi/ 269页 yat te syad iha carthaya paramarthasya captaye//19// (是故不应念不善,常思善法。因此将得现世利益,亦得最 胜利益) 14ab 若心积聚不善觉,自失己利并害他, samvardhante hy akusala vitarkah sambhrta hrdi/ anarthajanakas tulyam atmanas ca parasya ca//20// (何以故?若积聚之不善寻思于心中增长,则于己、于他皆 生不利) 14cd 是谓不善彼我失,他有净心亦复没, sreyaso vighnakaranad bhavanty atmavipattaye/ patribhabvopaghatat tu parabhaktivipattaye//21// (以阻害最善故,自取毁灭。以破坏善器故,亦毁坏他人信 心) ××××××× ××××××× (《坐》中缺《美难陀》之XV22-29 除“嗔恼觉”部分) 15ab 譬如阿兰若道人,举手哭言贼劫我。 有人问言:谁劫汝财?答言:财贼我不畏,我不 聚财求世利,谁有财贼能劫我,我集善根诸法宝,觉 观贼来破我利,财贼可避、多藏处,劫善贼来无处避 。如是种种呵嗔恚,如是种种正观除嗔恚觉。 ????????????????? (出处不明) §3.1.3除恼觉 [273c15] 问曰:云何除恼觉? 答曰众生百千种,诸病更互恒来恼, 死贼捕伺常欲杀,无量众苦自沉没。 云何善人复可恼,谗谤谋害无慈仁, 未及伤彼被殃身, ☆ 此段〈松涛诚廉1981,165〉 认为无法于《美难陀》XV 寻得相 270页 当之偈颂。但是,笔者以为可以推定与如下所引之《美难陀 》XV15相当。 duhkhitebhyo hi martyebhyo vypadhimrtyujaradibhih/ aryah ko duhkham aparam saghrno dhatum arhati//15// (有慈悲之善人,云何更添加别种苦于已受病、死、老等苦 之众生) 虽然如上所比对之结果, 《美难陀》XV 15是相当于《 坐》§3.1.2“灭嗔恚觉”之10cd“一切常有老病死,种种 鞭笞百千苦”及11ab“云何善人念众生,而复加益以嗔恼” 之部分。但为何于 §3.1.3“除恼觉”处会再次出现?我想 是因为马鸣菩萨之《美难陀》中,从 XV12-29等之偈颂是合 论“灭嗔恚觉”与“除恼(害)觉”,如最初之《美难陀》XV 12及XV 17: vyapado va vihimsa va ksobhayed yadi te manah/ prasadyam tad vipaksena maninevakulam jalam//12// (若嗔恚、恼害扰动汝意,应以对治安净彼,譬如投珠于浊 水) tasmat sarvesu bhutesu maitrim karunyam eva ca/ na vyapadam vihimsam va vikalpayitum arhasi//17// (是故,汝应于一切众生常念行慈悲,不念行嗔恚或恼害) 彼此二偈之“若嗔恚(vyapada)、恼害(vihimsa)扰动汝 意”、“不念行嗔恚或恼害”并提之事实,可知马鸣菩萨于 《美难陀》XV中是将对治“嗔恚” (vyapada)、“恼害” (vihimsa)之寻思(vitarka,思觉)合论。因此,鸠摩罗什之 《坐》译本(或者原本),可能是为了将两者分别说明之故, 于§3.1.3“除恼觉”之开头处再次取《美难陀》XV 15之大 意用之。此外,如下§3.1.3“除恼觉”后段之一偈: [273c28] 饥渴寒热百千苦,众生常因此诸恼, 身心苦厄无穷尽,云何善人加诸恼。 271页 其内容大意也很类似《美难陀》XV 15。同样地,此或 许是如上述所推论之因。 [273c19] 俗人起恼是可恕, 此事世法恶业因,亦不自言我修善。 求清净道出家人,而生嗔恚怀嫉心, 清冷云中放毒火,当知此恶罪极深。 此段 〈松涛诚廉1981,165〉说明与鸠摩罗什所译《佛 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佛遗教经》)“白衣受欲非行道人 ,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 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大12,1111b )b非常类似。事实上,目前学术界认为鸠摩罗什所译之《佛 遗教经》可能是出自于马鸣菩萨之《佛所行赞》〈大般涅槃 品〉第二十六(注17),从《佛所行赞》〈大般涅槃品〉中有 如下相当之文:“在家多诸恼,嗔恚故非怪,出家而怀嗔, ,是则与理乖,犹如冷水中,而有盛火燃”(大4,48c) 亦 可证实。 阿兰若人兴嫉妒,有阿罗汉他心智, 教诫苦责汝何愚,嫉妒自害功德本。 若求供养当自集,诸功德本庄严身, 若不持诫禅多闻,虚假染衣坏法身, 实是乞儿弊恶人,云何求供养利身。 ???????????????????? (出处不明 ,是否仍然可用如上述〈松涛诚廉1981,168;179-181〉之 推论,与马鸣菩萨之《舍利弗剧》有关?) [273c28] 饥渴寒热百千苦,众生常因此诸恼, 身心苦厄无穷尽,云何善人加诸恼, (☆或许是如上所述之推论) 272页 [274a1] 譬如病疮以针刺,亦如狱囚考未决, 苦厄缠身众恼集,云何慈悲更令剧。 如是种种呵恼觉,如是种种正观除恼觉。 ???????????????????? (出处不明) §3.1.4除亲里觉 [274a1] 问曰:云何除亲里觉?答曰:应如是念, ××××××× ××××××× vrddhyavrddhyor atha bhavec cinta jnatijanam prati/ svabhavo jivalokasya pariksyas tannivrttaye//30// (复次,若对亲族有荣、衰之忧,为令净除此念故,汝应观 察有情世界之自性) ☆ 鸠摩罗什所译《坐》之 §3.1.4“除亲里觉”部分,应 该是相当于马鸣菩萨之《美难陀》XV 30-41,只是《坐》中 缺《美难陀》XV 30及34二偈。此外,《美难陀》全篇是偈 颂体,而鸠摩罗什所译《坐》之 §3.1.4“除亲里觉”则改 用散文体翻译之(以下各段以 S 标示号码)。 S1 世界生死中自业缘牵,何者是亲?何者非亲?但以愚痴 故,横生著心,计我为亲。 samsare krsyamananam sattvanam svena karmana/ ko janah svajanah ko vamohat sakto jane janah//31// (生死轮回中,对为自业所牵引之众生而言,谁是亲?谁是 非亲?但以愚痴故,人们对他人有爱著) S2 过去世非亲为亲,未来世非亲为亲,今世是亲过去非亲 ; atite 'dhvani samvrttah svajano hi janas tava/ aprapte cadhvani janah svajanas te bhavisyati//32// 273页 (汝之亲过去世为非亲,非亲将为未来世汝之亲。汝之非亲 过去世为亲, 汝之亲未来世将为非亲) S3 譬如鸟栖,暮集一树,晨飞各随缘去,家属亲里亦复如 是。 vihaganam yatha sayam tatra tatra samagamah/ jatau jatau tatha sleso janasya svajanasya ca//33// (譬如鸟栖,从各处暮集一树。生生世中,非亲与亲之关系 亦复如是) ××××××× ××××××× pratisrayam bahuvidham samsrayanti yathadvagah/ pratiyanti punas tyaktva tadvaj jnatisamagamah//34// (犹如旅人集宿于各种居所,再舍离而各奔前程。亲族之聚 合亦如是) S4 生世界中各有因缘,缘会故亲,缘散故疏,无有定实因 缘果报, 共相亲近;譬如干沙,缘手团握,缘捉故合,缘放故散 。 loke prakrtibhinne 'smin na kas cit kasya cit priyah/ karyakaransambaddham balukamustivaj jagat//35// (以离异为本质的此世中,谁不定是谁的亲人。世间随因果 关系离合,如手握干沙) S5 父母养子老当得报,子蒙怀抱养育故当报。 bibharti hi sutam mata dharayisyati mam iti/ mataram bhajate putro garbhenadhatta mam iti //36// (母念“他将养我”,故爱子;子念“怀我于胎”,故敬母) S6 若顺其意则亲,若逆其意是贼。 anukulam pravartante jnatisu jnatayo yada/ tada sneham prakurvanti riputvam tu viparyayat//37// 274页 (亲族若彼此顺从时显示亲爱。反之,由违逆故则产生敌对) S7 有亲不能益而反害,有非亲无损而大益,人以因缘故而 生爱,爱因缘故而更断。 ahito drsyate jnatir ajnatir drsyate hitah/ sneham karyantaral lokas chinatti ca karoti ca //38// (或有亲不能益,或有非亲能大益。世间以他事故或生爱, 或断爱) S8 譬如画师作妇女像,还自爱著,此亦如是,自生染著染 著于外。 svayam eva yathalikhya rajyec citrakarah striyam/ tatha krtva svayam sneham samgameti jane janah//39// (譬如画师爱著于自画之妇女像。人们自生染著而染著于他 人亦复如是) S9 过去世中汝有亲里,今世于汝复何所作?汝亦不能益过 去亲,过去亲不益汝,两不相益,空念之为是亲非亲, 世界中不定无边。 yo 'bhavad bandhavajanah paraloke priyas tava/ sa te kam artham kurute tvam va tasmai karosi kam//40// (他世之可爱亲者,彼作何益于汝,汝作何益于他) tasmaj jnativitarkena mano navestum arhasi/ vyavastha nasti samsare svajanasya janasya ca //41// (是故,心意不应为亲属寻思所制。于轮回中,亲疏无定) [274a20] 如阿罗汉教新出家恋家弟子言,如恶人吐食更欲 还,汝应亦如是;汝已得出家,何以还欲爱著, 是剃发染衣是解脱相?汝著亲里不得解脱,还为 爱所系。 三界无常流转不定,若亲非亲,虽今亲里久久则 灭,如是十方众生回转,亲里无定是非我亲。 人欲死时无心无识,直视不转闭气命绝,如堕闇 坑,是时亲里 275页 家属安在。 若初生时,先世非亲,今强和合作亲,若当死时 复非亲,如是思惟,不当著亲。 如人儿时,一时三处父母俱时啼哭,诳[274b]天 上父母妻子,人中亦为诳,龙中父母亦为诳。如 是种种正观除亲里觉。 ??????????????????? (出 处不明) 松涛诚廉氏推论:或许是从马鸣菩萨的《舍利弗剧 》中的引用 (松涛诚廉1981,165;168;179-181)。 §3.1.5 除国土觉 [274b3] 问曰:云何除国土觉?答曰: ☆ 马鸣菩萨之《美难陀》XV中说“除国土寻思(觉)”的部 分是42-51偈,但鸠摩罗什所译《坐》之§3.1.5“除国土觉 ”中的相当部分是《美难陀》XV 42-49偈 (其中第45偈之顺 序不同),《坐》中缺《美难陀》XV 50及51二偈。此外,鸠 摩罗什所译《坐》之 §3.1.5“除国土觉”也是用散文体翻 译之 (以下各段以 S 标示号码)。 S1 行者若念是国土丰乐安隐,多诸好人,恒为国上(土)觉 绳所牵,将去罪处,觉心如是。 asau ksemo janapadah subhikso 'sav asau sivah/ ity evam atha jayeta vitarkas tava kas cana//42// (若念此国土安隐、丰饶、 妙乐,如是于汝常生某种寻思) S2 若有智者不应念著,何以故?国土种种过罪所烧。 praheyah sa tvaya saumya nadhivasyah katham cana/ viditva sarvam adiptam tais tair dosagnibhir jagat//43// (朋友!应该舍弃彼,知一切世间为种种过失之火所燃,绝 不应念著) S3 时节转故,亦有饥饿身疲极故,一切国土无常安者。 276页 rtucakranivartac ca ksutpipasaklamad api/ sarvatra niyatam duhkham na kva cid vidyate sivam//44// (或因季节之轮转故,或因饥渴疲劳故,一切处常是苦,绝 无妙乐) S4 复次,老死病苦无国不有。 jara vyadhis ca mrtyus ca lokasyasya mahadbhayam/ nasti desah sa yastrasya tadbhayam nopapadyate//46// (老病死是此世之恐怖。彼等恐怖无处不有) S5 从是间身苦去,得彼处身苦,一切国土去无不苦。 yatra gacchati kaya 'yam duhkham tatranugacchati/ nasti ka cid gatir loke gato yatra na badhyate//47// (此身趣处,苦则随行。于此世间,趣者不受苦逼之趣无有) S6 假有国土安隐丰乐,而有结恼心生苦患,是非好国土。 S7 能除杂恶国土,能薄结使,令心不恼,是谓好国土。 ramaniyo 'pi desah san subhiksah ksema eva ca / kudesa iti vijneyo yatra klesair vidahyate//48// (若有国土安隐丰乐,但有烦恼火煎熬,应知非好国土) S8 一切众生有二种苦,身苦、心苦,常有苦恼,无有国土 无此二恼。 lokasyabhyahatasyasya duhkhaih sariramanasaih/ ksemah kas cin na deso 'sti svastho yatra gato bhavet//49// (为身心之苦所逼恼的世间中,可去且自在安稳之处无有) S9 复次,有国土大寒,有国土大热,有国土有饥饿,有国 土多病,有国土多贼,有国土王法不理,如是种种国土 之恶,心不应著。 kva cic chitam kva cid dharmah kva cid rogo bhayam kva cid / badhate 'bhyadhikam loke tasmad asaranam jagat//45// (有国土大寒,有国土大热,有国土疫病,有国土极怖害。 是故,一 277页 切世间中无有避护处) ××××××× ××××××× (《坐》中缺《美 难陀》XV 50,51二偈) [274b15] 如是正观除国土觉。 §3.1.6除不死觉 [274b17] 问曰:云何除不死觉?答曰: ☆ 马鸣菩萨之《美难陀》XV中说,“除不死寻思(觉)”的 部分是52-63偈,但鸠摩罗什所译《坐》中之§3.1.6“除不 死觉”中的相当部分是《美难陀》XV 54-62三偈,似乎《坐 》中缺《美难陀》XV 52,53,63三偈,但我发现其后二偈( XV 53,63)之“伏虎喻”与“水泡喻”与《坐》§3.1.6之S 11,12二段之比喻相同(请参考下面该二段之比对)。此外, 鸠摩罗什所译《坐》之 §3.1.6“除不死觉”也是用散文体 翻译之 (以下各段以 S 标示号码)。 ××××××× ××××××× (《坐》中缺如下 《美难陀》XV 52,53二偈) atha kas cid vitarkas te bhaved amaranasrayah/ yatnena sa vihantavyo vyadhir atmangato yatha//52// (复次,若汝有任何依于不死之寻思,应努力除之,如自己 有病) muhurtam api visrambhah karyo na khalu jivite/ nilina iva hi vyaghrah kalo visvastaghatakah//53// (一瞬间也不可信赖生命。时间之大限犹如伏虎,伤害怙恃者) S1 应教行者,若好家生,若种族子,才技力势胜人,一切 莫念。何以故?一切死时,不观老少贵贱、才技势力。 balastho 'ham yuva veti na te bhavitum arhati/ mrtyuh sarvasv avasthasu hanti naveksate vayah//54// 278页 (勿念我年轻力壮,死亡袭人不分年龄) S2 是身是一切忧恼诸因缘,因自见少多寿,若得安隐,是 为痴人。 ksetrabhutam anarthanam sariram parikarsatah/ svasthyasa jivitasa va na drstarthasya jayate//55// (确知此身乃是诸忧恼田之看法者,不起健康或寿命之愿望) S3 何以故?是谓忧恼因依四大,四大造色如四毒蛇,共不 相应,谁得安隐者。 nirvrtah ko bhavet kayam mahabhutasrayam vaham/ parasparaviruddhanam ahinam iva bhajanam//56// (四大种所依之身体者,如相争之四蛇共一容器,谁能安隐) S4 出息期入是不可信。 prasvasity ayam anvaksam yad ucchvasiti manavah/ avagaccha tad ascaryam avisvasyam hi jivtam//57// (人们信解“呼气之后即有吸气”之事,是不可思议;因生 命不可信赖故) S5 复次,人睡时欲期必觉,是事难信。 idam asccaryam aparam yat suptah pratibudhyate/ svapity utthaya va bhuyo bahvamitra hi dehinah//58// (睡者欲期必觉,觉后仍将睡,此亦是难信事。有身者具有 多敌故) S6 受胎至老死,事恒来求,死时节言常不死,云何可信; 譬如杀贼,拔刀注箭,常求杀人无怜愍心。 garbhat prabhrti yo lokam jighamsur anugacchati/ kas tasmin visvasen mrtyav udyatasav arav iva//59// (从受胎起,恒随而欲袭世人之此死亡,于彼谁相信;犹如 拔刀注箭之敌) 279页 S7 人生世间死力最大,一切无胜死力强者,若过去世第一 妙人,无能脱此死者,现在亦无大智人能胜死者。 prasutah puruso loke srutavan balavan api / na jayati antakam kas cin najayan napi jesyati//60// (生于世间者,不论具闻智,且具强力,谁亦不能战胜、不 曾战胜,未来亦不能战胜死神) S8 亦非软语求,非巧言诳,可得避脱;亦非持戒精进,能 却此死。 samna danena bhedena dandena niyamena va/ prapto hi rabhaso mrtyuh pratihantum na sakyate//61// (突然而至之死亡,不论以亲睦、赠贿、决裂、攻击,或以 禁欲,都不能避免) S9 以是故当知,人常危脆不可怙恃,莫信计常我寿久活。 是诸死贼常将人去,不付(待)老竟然后当杀。 tasman nayusi visvasam cancale kartum arhasi/ nityam harati kalo hi sthaviryam na pratiksate//62// (是故,不应怙恃危脆之寿命。因为死亡常将人去,不待年 老) [274c3] 如阿罗汉教诸觉恼弟子言:汝何以不知厌世入道 ,何以作此有觉? 有人未生便死,有生时死者,有乳餔时,有断乳 时,有小儿时,有盛壮时,有老时,一切时中间 死法界;譬如树华,华时便堕,有果时堕,有未 熟时堕。 ???????????????? (出处不明,松涛 诚廉氏推论:或许是从马鸣菩萨的《舍利弗剧》中的引用 ( 松涛诚廉1981,168; 179-181)。 S10☆ 是故当知,勤力精进求安隐道,大力贼共住不可信, 此贼 280页 如虎,巧覆藏身,如是死贼常求杀人。 muhurtam api visrambhah karyo na khalu jivite/ nilina iva hi vyaghrah kalo visvastaghatakah//53// (一瞬间也不可信赖生命。时间之大限犹如伏虎,伤害怙恃 者) S10☆ 世间所有空如水泡, nihsaram pasyato lokam toyabudbudadurbalam/ kasyamaravitarko hi syad anunmattacetasah//63// (照见世间无实,如水泡般脆弱。心不狂乱者,谁会有不死 之寻思?) [274c11] 云何当言待时入道,何能证言汝必老可得行道; 譬如险岸大树,上有大风,下有大水崩其根土, 谁当信此树得久住者?人命亦如是,少时不可信。 父如谷子,母如好田,先世因缘罪福如雨泽;众 生如谷,生死如收刈。 种种诸天子人王智德,如天王佐天斗破诸阿须伦 军,种种受乐极大高明,还没在黑闇。 以是故莫信命活,言:我今日当作此,明后当作 是。如是正观除种种不死觉。 ????????????????(出处不明) §4 十六分 [275b19] 是十六分中 初入息分六种阿那般那行,出息分亦如是。 △一心念息入出若长若短。譬如人怖走上山,若 担负重、若上气,如是比是息短,若人极时得 安息欢喜;又如得利从狱中出,如是为息长。 一切息随二处,若长若短处,是故言息长 281页 息短,是中亦行阿那般那六事。 △念诸息遍身亦念息出入。悉观身中诸出息入息,觉知 遍至身中乃至足指、遍诸毛孔如水入沙,息出觉知从 足至发、遍诸毛孔如水入沙,譬如橐囊入出皆满,口 鼻风入亦尔。观身周遍、见风行处,如藕根孔,亦如 鱼 [ 275c ] 网。复心非独口鼻观息入出,一切毛孔 及九孔中,亦见息入息出,是故知息遍诸身。 △除诸身行亦念入出息。若身懈怠睡眠体重、悉除弃之 ,身轻柔软。 △随禅定心受喜亦念息入出,除懈怠睡眠心重,得心轻 柔软、随禅定心受喜。 复次,入息念止中竟,次行痛念止、已得身念止,实 今更得痛念止、实受喜。 复次,已知身实相,今欲知心心数法实相,是故受喜 亦念息入出。 △受乐亦念息入出,是喜增长,名为乐。复次,初心中 生悦、是名喜,后遍身喜、是名乐。复次,初禅二禅 中乐痛名喜,三禅中乐痛名受乐。 △受诸心行亦念息入出;诸心生灭法,心染法、心不染 法,心散法、心摄法,心正法、心邪法,如是等诸心 相,名为心行。 △心作喜时亦念息入出,先受喜自生、不故作念心、故 作喜。问曰:何以故,故作喜?答曰:欲治二种心, 或散心、或摄心,如是作心得出烦恼,是故念法心作 喜。 复次,若心不悦勤勉令喜。 282页 △心作摄时亦念息入出,设心不定强伏令定,如经中说 ,心定是道、心散非道。 △心作解脱时亦念息入出,若意不解强伏令解,譬如羊 人苍耳,苍耳著身,人为渐渐出之,心作解脱诸烦恼 结,亦复如是,是名心念止作解脱。 △观无常亦念息入出,观诸法无常生灭、空无吾我,生 时诸法空生,灭时诸法空灭,是中无男无女、无人无 作无受,是名随无常观。 △观有为法出散亦念息入出。无常是名出散;诸有为法 现世中出,从过去因缘和合故集,因缘坏故散,如是 随观,是名出散观。 △观离欲结亦念息入 [ 276a ] 出,心离诸结,是法第 一,是名随离欲观。 △观尽亦念息入出,诸结使苦、在在处尽,是处安隐, 是名随尽观。 △观弃舍亦念息入出,诸爱染烦恼身心、五阴诸有为法 弃舍,是第一安隐。 如是观,是名随法意止观,是名十六分。 所谓 “十六分” 者, 玄奘译为 “十六胜行” ( sodasakara)。“阿那般那念”的十六胜行 (sodasakara), 于阿含经类(注18)、律藏(注19)巴利三藏中经常被说明 (注20),可见从初期佛教以来,乃至一直到今日,仍是通行 之修行法(注21)。但从以上所引用之鸠摩罗什翻译《坐》“ 十六分”叙述中,不容易分出何者为十六段落 (暂用 △ 记 号来分段落),因此,我们将借用其他的相关资料来讨论。 今以《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所叙述之“阿那般那念 ”十六 283页 胜行(sodasakara)作为比对之代表。〈声闻地〉中,阿那般那 念的修习上,因于悟入圣谛修习 (satyavataraparicaya), 依见道(darsana) 所应断绝的(prahatavya)烦恼全部断绝。 但因依修道(bhavana)所应断绝的 (prahatavya)烦恼尚且残 余,为欲断绝此等,则应修习如下“阿那般那念”的十六胜 行(sodasakara)。 云何名为十六胜行?谓于念入息, 我今能学 ( siksate) 念于入息。于念出息,我今能学念于出息。 <1> 若长 (dirgha)、<2> 若短 (hrasva)。 <3> 于觉 了 ( pratisamvedin) 遍身 (sarvakaya) 入息,我今 能学觉了遍身入息, 于觉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学觉了 遍身出息。 <4> 于息除 (prasrabhya) 身行 (kaya-samskara) 入息, 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 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于 <5> 觉了 喜 (priti) 入息,……。于 <6> 觉了乐 (sukha) 入 息,……。于 <7> 觉了心行 (citta-samskara) 入息 , ……。 于 <8> 息除 (prasrabhya) 心行 (citta-samskara) 入息, ……。 于 <9> 觉了心 (citta) 入息, ……。 于 <10> 喜悦心 (abhipramodaya-citta) 入息,……。 于 <11> 制持 心 (samadadha-citta) 入息,……。于 <12> 解脱心 (vimocaya-citta) 入息, ……。 于 <13> 无常随观 (anitya-anudarsin) 入息, ……。 于 <14> 断随观 (prahana-anudarsin) 入息,……。 于 <15> 离欲随 观 (viraga-anudarsin) 入息,……。 于 <16> 灭随 观 ( nirodha-anudarsin) 入息, ……。 (大 30, 432a28ff. ; SrBh229. 1ff.) 即,当吸气之时,则学习“注意自己之吸气”;当呼气 之时,则学习“注意自己之呼气”。例如:(1)长的(dirgha ),或者(2)短的 (hrasva)出入息。当感知(pratisamvedin) (3)全身的(sarvakaya)吸气,而一边学习“我感知全身而吸 气”;一边感知全身呼气,而一边学习 284页 “我感知全身而呼气”。当(4)令身行 (kaya-samskara) 静 止 (prasrabhya) 而吸气,一边学习“我令身行静止而吸气 ”;当令身行静止而呼气,一边学习“我令身行静止而呼气 ”。以上四个修习阶段是属于“四 (身、受、心、法) 念处 ”中之“身念处”,其余之十二个修行阶段则各以四个一组 如下所列分配于其余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注22)。 (二)受念处 <5>感知(pratisamvedin)喜(priti)……。 <6>感知(pratisamvedin)乐(sukha)……。 <7>感知(pratisamvedin)心行(citta-samskara)……。 <8>令心行(citta-samskara)静止(prasrabhya)……。 (三)心念处 <9>感知(pratisamvedin)心(citta)……。 <10>令心喜悦(abhipramodaya-citta)……。 <11>制持其心(samadadha-citta)……。 <12>令心解脱(vimocaya-citta)……。 (四)法念处 <13>随观无常(anitya-anudarsin)……。 <14>随观于断(prahana-anudarsin)……。 <15>随观离欲(viraga-anudarsin)……。 <16>随观于灭(nirodha-anudarsin)……。 因此,若将鸠摩罗什之《坐》中之“十六分”与 (声闻 地 (所述之“阿那般那念”的十六胜行(sodasakara)作如下 之比对,应可看出将《坐》之叙述分十六段的标准,以及一 些问题点。 285页 ┌──────────┬─────────────┐ │《坐禅三昧经》 │ 〈声闻地〉 │ ├──────────┼─────────────┤ │初入息分六种阿那般那│于念入息,我今能学念于入息│ │行 │ │ │出息分亦如是 │于念出息,我今能学念于出息│ │(一)身念处 │(一)身念处 │ │1 一心念息入出若长,│ 1 若长(dirgha) │ │2 若短 │ 2 若短(hrasva) │ │3 念诸息遍身亦念息出│ 3 于觉了遍身(sarvakaya)入│ │ 入 │ 息……出息 │ │4 除诸身行亦念入出息│ 4于息除身行(kaya-samskara│ │ │ )入息……出息 │ ├──────────┼─────────────┤ │(二)受念处 │(二)受念处 │ │ 5心受喜亦念息入出。│ 5 于觉了喜(priti)入息……│ │ │ 出息 │ │6 受乐亦念息入出。 │ 6 于觉了乐(sukha)入息……│ │ │ 出息 │7 ××× │ 7 于觉了心行(citta- │ │ │ samskara)入息……出息 │ 8 ××× │ 8 于息除(prasrabhya) │ │ │ 心行入息……出息 │ ├──────────┼─────────────┤ │(三)心念处 │(三)心念处 │ 9 受诸心行亦念息入 │ 9 于觉了心(citta)入息……│ │ 出。 │ 出息 │ │10 心作喜时亦念息入 │10于喜悦心(abhipramodaya- │ │ 出。 │ citta)入息……出息 │ │11 心作摄时亦念息入 │11于制持心(samadadha- │ │ 出。 │ citta)入息……出息 │ │12 心作解脱时亦念息 │12于解脱心 (vimocaya │ │ 入出。 │ -citta)入息……出息 │ ├──────────┼─────────────┤ │(四)法念处 │(四)法念处 │ │13观无常亦念息入出。│13于无常随观 (anitya- │ │ │ anudarsin)入息……出息 │ │?14观有为法出散亦念 │14于断随观 (prahana │ │ 息入出。 │ -anudarsin)入息……出息│ │ 15观离欲结亦念息入 15>于离欲随观 (viraga- │ │ 出。 │ anudarsin)入息……出息 │ │ 16观尽亦念息入出。 │16>于灭随观 (nirodha- │ │ │ anudarsin)入息……出息 │ │ 17观弃舍亦念息入出。 │ └──────────┴─────────────┘ 从《坐》与〈声闻地〉之“十六胜行”之比对表中,可 看出下列问题: (1)鸠摩罗什所译之《坐》缺少了<7>于觉了心行(citta -samskara)入息……出息、<8>于息除(prasrabhya) 心行入息……出息。 (2)“法念处”中《坐》之 <14>“观有为法出散亦念息 入出”与〈声闻地〉之<14>“于断随观 (prahana- anudarsin)入息……出息”不太配合。 (3)“法念处”中《坐》之 <17>“观弃舍亦念息入出” 是否即是(声 286页 闻地>之 <14>“于断随观(prahana-anudarsin)入息 ……出息”?或是多余的说明? (2)《坐》“心念处”之<9>“受诸心行亦念息入出”中 之“心行”,若比对〈声闻地〉的 <9>“于觉了心 (citta)入息……出息”,应该是“心” (citta), 而不是一般所说“受念处”之 <7> “于觉了心行( citta-samskara) 入息……出息”之“心行(citta- samskara)”。 §5 结语 1. 从§1“阿那般那三昧法门”的讨论中可知:几乎所 有言及阿那波那念的主要论书以及禅经类都有作“阿那般那 ”的语义说明,但是有歧义。采用以“ana” (阿那)为入息 、“apana”(般那、波那)为出息的说法(略称为A说)比较多 ,特别是说一切有部的论书。相反地,以“ana”(阿那) 为 出息、“apana”(般那、波那)为入息的说法(略称为B说)较 少。但是鸠摩罗什所传之《坐》并没有加入此等语义解释之 论争。 2.在§2“三种学人”中,论及此三种学人(禅定之修行 者)的分阶法,若根据〈声闻地〉的解释,是指 (1) 初学者 (adikarmika,初修业)、积累长期的经验(krta-paricaya, 已习行)者、(3)超越作意(atikranta-manaskara,已度作意 ) 者等三阶段。但是,在鸠摩罗什所传之《坐》中,并没有 如〈声闻地〉中将“三种瑜伽师”与暖、顶、忍、世第一法 等顺抉择分、正性离生等修行阶位配合说明的部分。 3. 从鸠摩罗什之《坐》§3.1“数法”(数息观)对治六 种“思觉”(vitarka,寻思)的偈颂与马鸣菩萨《美难陀》 XV之比较研究中知道:鸠摩罗什之《坐》有关六思觉之偈颂 ,并非完全引用自马鸣 287页 菩萨的《美难陀》第十五章“寻思舍断”之全部偈颂,而是 部分地节录,有时也稍稍变换原有顺序,有些部分或许是引 用马鸣菩萨《美难陀》以外的作品。 从此比对研究亦可印证僧睿〈关中出禅经序〉中所说; “六觉中偈是马鸣菩萨修习之,以释六觉也”(大55,65b2- 3)之说。此外,同时代的慧远(AD 334-416)于〈庐山出修行 方便禅经统序〉中有如下之叙述:“每慨大教东流,禅数尤 寡,三业无统,斯道殆废,顷鸠摩耆婆 (Kumarajiva,鸠摩 罗什) 宣马鸣所述,乃有此业,虽其道未融,盖是为山于一 篑” (大55,65c28-66a2;大15,301a26-29)。从此说明, 慧远似乎甚至认为鸠摩罗什是传马鸣菩萨的禅法。 4. 为理解从《坐》中 §“十六分”中所叙述的十六阶 段,将其与《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所叙述之“阿那般 那念”十六胜行(sodasakara)作比对。结果发现《坐》中缺 少了属于“受念处”之<7>觉了“心行” (citta-samskara) 与<8>息除(prasrabhya) “心行”,以及“法念处”中<14> “观有为法出散”、<17>“观弃舍”与〈声闻地〉之叙述有 不配合之情形,此外,“心念处”中《坐》 <9>“受诸心行 ”之“心行”,或许应该是“心”。 288页 注解 (注 1) 《出三藏记集》(大55,65a20-22)。 (注 2) 《出三藏记集》(大55,65a22-25)。 (注 3) 《出三藏记集》(大55,65a-b5)。 (注 4)佐藤泰舜 (1931b)推论云:本经或许是在西北印度 或西域某国,由某人整理诸家有关禅法之要集,而 罗什三藏汉译之;或者是罗什三藏在教示僧睿之际 ,自己编纂翻译而成的(《国译》之解题,p.4c)。 (注 5)因为《出三藏记集》所述之鸠摩罗什译经录中没有 明显提到《禅秘要法经》,所以有学者怀疑它不是 鸠摩罗什所译,而是昙摩蜜多 (Dharmamitra)之译 作。 (注 6)根据《安》之跋文所述:“此经按经首序及见经文 ,似是书者之错,经注不分而连书者也。……” (大5,173a)。所以,该经之原貌已难可知。 (注 7)松田慎也 (1989,530)论文中有关阿那般那的定义 ,在考察诸论书以及禅经类的说明之际,认为“《 瑜伽论》里未有记述”。但实际上,在《瑜伽论》 的〈声闻地〉(大30,430c9ff.; SrBh220.5ff.)中 是有所说明的。 (注 8) “assaso ti bahi nikkhamanavato, passaso ti anto pavisanavato”(Vism8.164)。又,在Vism里 ,亦同时述及经典的诸义疏为与其相反的说法。 (注 9) 《毗婆沙》云(大27,132c25ff.):“谓将生时, 息风先入,息风入已,名为已生。……有余师说: 临欲生时,息风先出,息风出已,名为已生。…… 评曰:此中,前说为善”。同样地,《顺正理论》 谓云:“诸有情处胎卵位,先从脐处业生风起,穿 身成穴,如藕根茎,最初有风来入身内,乘兹口, 余风续入,此初及后,名入息风” (大29,673a8- 10)。 (注 10) “安者入,般者出”(大32,429c18f.)。 289页 (注 11) “持风来入内,是故说阿那(*ana)” (大15,305 c11)、“前出名般那(*apana),始从入风起,修行 出息时,诸根随所缘”(大15,306a1)。 (注 12)“阿那(*ana)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 阿波那 (*apana) 者,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 义”(大29,118a9-11)。 (注 13)“言阿那(*ana)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 。阿波那(*apana)者,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 义”(大29,672c28-29)。 (注 14)有关之论文〈瑜伽行派?祖????马鸣〉原登载 于《大正大学研究纪要》39(1925,Feb.10),1981 年由“松涛诚廉先生遗稿集刊行会”收录于松涛诚 廉《马鸣 端正?难陀》(东京,山喜房,1981)书 中。讨论“六觉中偈”与马鸣菩萨之《美难陀》XV ,比对部分在该书pp.164-168。 (注 15) Johnston, E.H. The Saundarananda of Asvaghosa ,1st ed. Lahore,1928, rpt.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1975. (注 16) 松涛诚廉1981,164-5;168;179-181。马鸣菩萨 《舍利弗剧》之梵语断片是von le Coq氏于龟兹之 克孜尔附近石窟中发现,由德国吕德斯(H.Luders) 教授等整理、研究。其成果于下列二书中报告: (1)Bruchstucke Buddhistischer Dramen,Berlin :1911. (2)Das Sariputraprakarana,ein Drama des Asvaghosa Sitzungsberichte der Koniglich preussi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1911,pp.388ff.(再收录于Philologica Indica ,pp.190 ff.)。 此外,金克木于《印度文化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3) 〈概念的人物化〉之论文中亦有言 及 (pp.157-159)。 (注 17) 中村元et al, 《佛典解题事典》改定版(东京: 春秋社,1977),pp.74-5。 (注 18) 《杂含》801-815(大2,205c-210a)。 (注 19)《摩诃僧祇律》(大22,254c)、《十诵律》 (大23 ,8a)。 290页 (注 20) MN I, 421;III,82,89;SN V,311,340; AN V,109;Vin III,70-71. (注 21) 例如,泰国的Buddhadasa Bhikkhu(1926年出家为 比丘) 称呼阿那般那念的十六胜行为“到达开悟的 十六阶段”(The Sixteen Steps to Awakening), 当作一种到达涅槃的修行法而用来指导人们 (藤吉 慈海1972,100-103)。 又,Buddhadasa Bhikkhu 用泰语写有许多的著作,且有颇多被英译者 (例如 ,Buddhadasa 1980,1988)。 (注 22) 《杂含》810 (大2,208a22ff.)、《杂含》813(大 2,208c22ff.)、SN (54.13.15-19)、Vism (8.230 -233)、《成实论》 (大32,355c28)“尔时行者具 身忆处”等。 (本文曾于1994年9月在新疆克孜尔石窟所举行 “纪念鸠摩罗什诞辰16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口 头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