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慧思的禅观思想与首楞严三昧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陈英善(中华佛学研究所)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三期(1998年)
     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印行
              提要
      本文主旨在於探讨南岳慧思之禅观思想,从慧思诸论著
    中所论述的禅观,不论从一念无明心入手,或就息、心、身
    入观,乃至就诸法本寂而观,无非在於观诸法实相无生无灭
    。因此,可言慧思的禅观即是实相观法。而此实相观法即是
    以金刚智来观之,藉由金刚智转意识为圣慧根,了知诸法无
    生无灭无缚无解。因此,慧思亦以首楞严定来称金刚智。
      而《首楞严三昧经》之首楞严定与慧思的整个禅观思想
    有著密切之关系,不论其修三昧的基本理念乃至此三昧的特
    色,皆成为慧思禅观的基础。
      因此,本文除了探讨慧思之禅观,同时也涉及了对首楞
    严三昧之探讨,进而论述其对慧思禅观之影响。本文共分三
    部份来进行:一、慧思之禅观,此包括了实相观法及金刚智
    之探讨。二、首楞严三昧之特质,包括了此三昧之理论基础
    、修法及特色。三、慧思对首楞严三昧之理解,则探讨首楞
    严三昧与慧思禅观之关系。
                页 152
                前言
      慧思的禅观,基本上是种实相观法,而此禅观思想与《
    首楞严三昧经》之首楞严三昧又有极密切之关系。此从慧思
    早期所作的《随自意三昧》即可得知,不但其观法与首楞严
    三昧之修法相合,且承袭了首楞严三昧之「举足下足,……
    念念常有六波罗蜜」之观点,此成了慧思禅观之基本思想。
    换言之,慧思的禅观思想来自於首楞严三昧,以不动威仪普
    现色身为其基本观念,由此而展开菩萨修三昧示现神通化导
    众生之大乘精神。
      因此,本文在探讨慧思之禅观思想,兼论首楞严三昧及
    其对慧思禅观之影响。
      本文组织架构:首先,就慧思的实相观法来探讨,得知
    慧思之禅观著重於观诸法实相,尤其特重以金刚智来转意识
    。接著,就首楞严三昧来加以论述,所论述内容包括了首楞
    严三昧之理论基础、修法及其特色,藉由此等之探讨,以呈
    现首楞严三昧之特质。然後,再论述慧思禅观与首楞严三昧
    之关系。
            一、慧思的禅观
    (一)实相观法
      就慧思的禅观而言,其对於禅定三昧之修持,首重以观
    而修三昧,此从其所论述的随自意三昧、无诤三昧、法华三
    昧等可知,皆强调就诸法实相不生不灭而修之,甚至其所论
    述的不净观亦偏重於此,认为直观身空为利根观法,而视九
    想不净观的坏色归空是浅根之观法,如《随自意三昧》「坐
    威仪」对身之观法,其云:
       身受触者,男女众事细滑、痛痒、 、冷暖、轻重
       、坚柔,如是等触,能生贪爱、瞠喜等事。众生为此
       乃至失命,不知惭愧,为此轮转六道生死。新学菩萨
       谛观此触从何处生,由爱因缘。我若不拔
                页 153
       如是爱根,必当生恼。身心恼故,名之为苦;因缘生
       故无常;不自在故无我;虚妄故无实,无实故空。谛
       观此身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从头至足,薄皮
       缚缠,裹内肌肉、筋骨、髓脑、血脉、屎尿、肝胆、
       肠胃、虫疽、脓血,种种不净充满身中。凡夫不知,
       谓是好物,忽尔无当,命尽死去,膨胀烂坏,虫散离
       散,头脚异处,白骨在地,风吹日炙,火烧作炭,散
       灭归空,无我、无人、无众生相,无寿命,亦无生灭
       ,犹如虚空,是名钝根坏色归空。(注1)
    此明九想不净观为钝根坏色归空,若将之对比於《随自意三
    昧》的同段文来看,吾人更可以了解到钝根、利根观法之差
    别,如其云:
       若利根人谛观此身,色性自性空,非色灭空。何以故
       ?我今此身从一念心生,妄念之心无形无色,无有方
       所,犹若虚空,心亦如是,空无相貌,知心寂灭,身
       亦无主,生如浮云,灭如云散。(注2)
    此明利根人之观身,乃是直就一念心入手,了知身由妄念心
    生,而妄心无形无色无方所,心既空无相貌寂灭,则身亦如
    此,无主无生无灭。此亦可从《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所对此
    九想十想及对身念处观可得知,如其云:
       不净观九想,具足舍摩他,能破一切烦恼,是名为定
       。……九想舍摩他欲界金刚定,能破五欲如缚贼。…
       …初死想,能断威仪语言欲;膨胀想、坏想、散想,
       能断形容欲;青瘀血涂想、脓烂想,能断色欲;骨想
       、烧想,能断细滑欲;散想、灭尽想,能断人欲。(
       注3)
    又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续藏98册,页349左上~下。
    2 同上,349~左下。
    3 大正46册,页632中~下。
                页 154
       十想 婆舍那,欲界未到地金刚智,能观五阴毕竟尽
       想,不能更生,得尽智、无生智,断一切烦恼,如意
       利刀斩断贼头。观色如,受想行识如,深观五阴如如
       性故,即无烦恼可断,亦无解脱涅盘可证。何以故?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想受行识即空,空即是受想行
       识;空即是涅盘,涅盘即是空;烦恼即是空,空即是
       烦恼;智慧即是空,空即是智慧,不可以虚空断虚空
       ,不可以虚空证虚空。(注4)
    由此二段文之对比,可知九想不净观属舍摩他、金刚定,而
    十想属 婆舍那、金刚智。二者观法之差别,一者坏色归空
    ;一者直观色如,了知色空、受想行识空、烦恼空、涅盘空
    ,乃至智慧亦空,一切皆空,空即一切。既一切空,则不可
    以空断空或以空证空。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所论述的身
    念处观,即是由观息空、心空、身空来入手,如其云:
       观身不净时,先观息入出生灭不可得;次观心心相。
       若先观色, 利难解,沉重难轻;若先观心,微细难
       见,心空无体,托缘妄念,无有实主;气息处中,轻
       空易解。(注5)
    又云:
       先观入息从何方来?都无所从,亦无生处。入至何处
       ?都无归趣,不见灭相,无有处所。入息既无,复观
       出息从何处生?审谛观察,都无生处。至何处灭?如
       是观时,如空微风,都无相貌,息无自体,生灭由心
       。妄念,息即动;无念,即无生。(注6)
    此即是先由「息」入观,观息入、息出,乃至中间息,了知
    求息不可得。入息无所从来,亦无入处,息出、中间等亦复
    如是,求息了不可得,则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大正46册,页632中~下。
    5 同上,页633上。
    6 同上。
                页 155
    息无相貌、息无自体,之所以有息之生灭,实乃由於妄念心
    之故,因有妄念则有息之生灭,若无念则无生灭。既求息不
    可得,故转而观心,如《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云:
       即观此心住在何处?复观身内,都不见心;复观身外
       ,亦无心相;复观中间,无有相貌。(注7)
    由身内、身外、中间等观之,了知求心不可得。如此已得知
    ,息、心皆不可得。息、心既皆不可得,进而观身,如《诸
    法无诤三昧法门》云:
       心、息既无,我今此身从何生?如是观时,都无生处
       ,但从贪爱虚妄念起。复观贪爱妄念之心,毕竟空寂
       ,无生无灭,即知此身化生不实,头等六分,如空影
       ,如虚薄云;入息气、出息气,如空微风。如是观时
       ,影、云、微风皆悉空寂,无断无常,无生无灭,无
       相无貌,无名无字。既无生死,亦无涅盘,一相无相
       ,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是名总观诸法实相。(注8
       )
    此明观身亦不可得,乃是从贪爱虚妄念而有,然贪爱妄念之
    心毕竟空寂无生无灭,因而了知依妄念而生的身,如幻化而
    生是不实的,如影如云;乃至依妄念而生的息,亦复如是,
    如微风。因此,身、息如影、云、微风,皆悉空寂无生无灭
    ,无相无貌,乃至名字亦无。既无生死,亦无涅盘。观自身
    如此,观一切众生亦复如此,求息、心、身皆不可得,此称
    之为「总观诸法实相」。(注9)由此可知,慧思之身念
    处观,著重於实相而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大正46册,页633上。
    8 同上,页633上~中。
    9 此实相观法,於《随自意三昧》亦论及之,先由息→心→
     身而观之,如其云:「若先观色性, 朴难解。应先观息
     ,是息由心遍色,处中易知。……是故新学菩萨先观息实
     相,观其出入,是息出时,从何处生?相貌何似?根源何
     处?求之不得,无源无生,都无处所。复观入息,从何方
     来? 入至何处?谛观此息,来无方所,入无所至,无来即
     是无生,
                页 156
      观诸法实相,即是《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所明的直观身
    本(如来藏),如其云:
       复次,欲坐禅时,应先观身本。身本者,如来藏也,
       亦名自性清净心,是名真实心。不在内,不在外,不
       在中间,不断不常,亦非中道,无名无字,无相貌,
       无自无他,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住处,无愚无智
       ,无缚无解,生死涅盘无一二,无前无後无中间,从
       昔已来无名字,如是观察真身竟。(注10)
    若将此段引文和上述有关身念处观对息、心、身所作的观照
    ,无非要呈现诸法实相,了知息、心、身等是虚妄不可得,
    所以名之为「总观诸法实相」,其对诸法实相所作的描述,
    如其云「无断无常,无生无灭,无相无貌,无名无字。……
    」,此与对身本之描述是相同的,如云:「不在内,不在外
    ,不在中间,不断不常,亦非中道,无名无字,无相貌,无
    自无他,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所不同者,一是从
    息、身、心之妄入手;一是直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至即是无灭。入息既无生灭,中间亦无相貌,无能知
     者,亦无见者。知此入息因如虚空,由入有出,入者既
     无,出者亦然,知出入息毕竟空寂。空是息不能自生,
     心念即息动,无念即息尽,是息由心故有生灭。心即是
     主,谛观此心,今在何处? 身内观察,从头至足,从皮
     至髓,一一谛观,都不见心。内若无心,在外有也?复
     观身外,诸方远近四维上下及以中间一一观察,都不见
     心。诸方既无,可在中间摇动出入? 遍身外中间悉观,
     亦不见心,谁能观心,复无观者,是心既无相貌,名字
     亦无,是名观心实相。若心与息俱无名相,我今色身从
     何处生? 谁之所作? 谛审观察,责身源由,是身无主,
     从妄念心生,因息得立,心息既空,身亦寂灭。常修此
     定,深澄空法,离诸假名,知一切空,具足正见,无复
     妄念」 ( 续藏 98 册,页 346 左上~下 )。此藉由
     观息实相、观心实相、观身实相,了知一切皆空,如此
     则能息诸妄念具足正知正见。除此外,《随自意三昧》
     亦就息遍身而观之,还归於实相,了知色身毕竟空寂而
     成就六波罗密 (参见 续藏 98 册,页 346 左下~
     347 右上 )。
    10 大正 46 册,页 628 上。
                页 157
    无生无灭入手。前者即是《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所谓的「身
    身」观法,(注11)後者乃指「身本」观法。
      因此,吾人可得知慧思的实相观有二种观法:一是直就
    「身本」(如来藏、真心)而作观;一是就「身身」而作观
    。前者直观真身、真心无来无去,乃至名字亦无;後者乃观
    身依一念妄心而有,了知心妄,身亦妄。简言之,一是就圣
    者自觉所证境界而观;一是就众生迷妄而观,而此仍须假藉
    无尘智而作观,了知诸法无实。此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如此,在《随自意三昧》亦是如此,如其云:
       初心菩萨用二种识:一者转识,名为觉慧,觉了诸法
       ,慧解无方;二者名为藏识,湛然不变,西国云阿梨
       耶识,此土名为佛性,亦名自性清净藏,亦名如来藏
       。若就随事,名智慧性;觉了诸法时,名为自性清净
       心。识之与心二用各别,凡夫六识名为分张识,随业
       受报天人诸趣;菩萨转名第七识,能转一切生死恶业
       即是涅盘,能觉凡夫六分张识令无变易,即是藏识。
       此第七识,名金刚智,能破一切无明烦恼生死结使即
       是佛法,……。藏识者,名第八识,从生死际乃至佛
       道,凡圣愚智未曾变易,湛若虚空,亦无垢净,生死
       涅盘无一无二,虽假名亦不可得。(注12)
    此中提出了二种识──转识与藏识,转识是就觉慧而论,藏
    识是就所证而言。转识,文中指第七识、金刚智、觉慧;藏
    识,是指第八识、阿梨耶识、佛性、自性清净心、如来藏,
    显示从生死际乃至佛道凡圣愚智未曾变易,生死涅盘无一无
    二。文中提及「识之与心二用各别」,但对此未有进一步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如《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云: 「欲坐禅时,应先观身本
     ,身本者如来藏也,……。次观身身,复观心身。身身
     者,从妄念心生,随业受报天人诸趣,实无去来而妄见
     生灭」 (大正 46 册,页 628 上 )。此明身身之观法
     ,乃就妄念心而入手,了知诸趣实无去来而妄见有生灭
     。因此,可知无论身本观或身身观,无非在於了知诸法
     寂灭。此等之观法,皆可视之为利根之观法。乃至钝根
     所用的析法九想观,亦无非观诸法空。
    12  续藏 98 册,页 351 右上~下。
                页 158
    细之论述,若依文脉来解,「识」是指第六识(或藏识),
    「心」是指自性清净心。凡夫随第六识造业受报天人诸趣流
    转生死;圣者则能转识成智证得诸法本寂具不可思议德相业
    用广度群生,亦能觉了第六识即是湛然不变之藏识。若就此
    而言,识包含二层含义:一为第六识;一为第八识,众生藏
    识为无明所覆而生妄执流转生死。
      有关识(第六识)──智(第七识)──心(第八识)
    之关系,《随自意三昧》将之视为一体之三面,即第六识是
    湛然不变之藏识,但此须藉第七识金刚智之觉了。《随自意
    三昧》对此三者之论述较为简略,此在《大乘止观法门》有
    进一步之论述。(注13)
      藉由前述对《随自意三昧》及《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之
    实相观法所作地论述,已可得知慧思的禅观著重於诸法实相
    观,不论是身身观或身本观,实皆亦不离於此,乃至其於《
    法华经安乐行义》所论述的「无相行」,亦不离此实相观法
    。
      在《法华经安乐行义》中,提到了无相行与有相行,其
    中无相行即是实相观法,如其云:
       无相行者,即是安乐行,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
       竟不生,故名为无相行也。常在一切深妙禅定,行、
       住、坐、卧、饮食、言语一切威仪,心常定故。(
       注14)
    此明无相行即是安乐行,即是了知一切诸法毕竟不生,以此
    所修之禅定,是种深妙禅定,实乃因藉由禅定功夫可以开显
    众生法身藏,如《法华经安乐行义》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此牵涉《大乘止观法门》作者之问题,本文暂存保留,
     对此未加申论。可参见拙文〈由《大乘止观法门》论慧
     思思想有否与前期相违〉(《谛观》第八十五期,1996
     )及〈慧思与智者心意识说之探讨〉(《中华佛学学报
     》第十一期,1998)
    14 大正 46 册,页 700 上。
                页 159
       勤修禅定者,如〈安乐行品〉初说。何以故?一切众
       生具足法身藏,与佛一无异。如《佛藏经》中说:三
       十二相、八十种好,湛然清净,众生但以乱心惑障、
       六情暗浊,法身不现。如镜尘垢,面像不现。是故行
       人勤修禅定,净惑障垢,法身显现。(注15)
    此明勤修禅定能净除惑障令法身显现,由於众生本具足法身
    藏,此与佛无异,但众生因乱心惑障所蔽令法身不现,故须
    藉由禅定除障令其显现。而《法华经·安乐行品》於论述菩
    萨亲近处时,即是明示此道理。
      若对比於《随自意三昧》及《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吾
    人当可发现慧思於《法华经安乐行义》特别重视法身藏的阐
    述,此可以从其论述「众生妙」得知,如其云:
   
       众生妙者,一切人身六种相妙,六自在王性清净故。
       六种相者,即是六根,有人求道受持《法华》,读诵
       修行,观法性空,知十八界无所有性,得深禅定,具
       足四种妙安乐行,得六神通父母所生清净常眼。得此
       眼时,善知一切诸佛境界,亦知一切众生业缘色心果
       报,生死出没上下好丑一念悉知。於眼通中具足十力
       、十八不共、三明、八解,一切神通悉在眼通一时具
       足,此岂非众生眼妙,众生眼妙即佛眼也。(注16
       )
    此明众生眼妙,众生眼妙即是佛眼。众生眼如此,耳、鼻、
    舌、身、意等莫不亦复如此。此亦可从其对「一乘」之解释
    得知,如其云:
       云何名一乘?谓一切众生皆以如来藏毕竟恒安乐。
       (注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大正46册,页698上。
    16 同上,页698下。
    17 大正46册,页698中。
                页 160
    因为众生法身藏与佛无异,故言「一切众生皆以如来藏毕竟
    恒安乐」。透过禅修无非开显此如来藏,除了有相行和无相
    行之修持外,慧思於《法华经安乐行义》中提到了如常不轻
    菩萨观一切众生皆如佛想之修持,另如药王菩萨之难行苦行
    等,如此皆可视之为对法身藏开显之修持。(注18)
      从《随自意三昧》、《诸法无诤三昧法门》至《法华经
    安乐行义》,吾人可以看出慧思的观法皆不离实相观,即观
    诸法寂灭无生。此乃这三部论著所共同的观法。此外,三部
    论著皆重视藉由禅定来显法身藏。所略不同的,在《法华经
    安乐行义》中,除了以坐禅观诸法实相之无相行外,又特别
    强调就众生的法身藏来修(如常不轻菩萨所行)。但值得注
    意的,众生六种相(眼、耳、鼻、舌、身、意)妙,即众生
    如来藏,实皆由观法性空所显,如《法华经安乐行义》云:
    「观法性空,知十八界无所有性,得深禅定,具足四种妙安
    乐行,得六神通父母所生清净常眼。得此眼时,善知一切诸
    佛境界,……众生眼妙即佛眼妙也。……耳、鼻、舌、身、
    意,亦复如是」。(注19)由此可知,众生六种相妙来自
    於观诸法空所得深禅定;由此法空深定具足四安乐行及六神
    通;进而由此得知众生法妙,故言:「一切众生皆以如来藏
    毕竟恒安乐」。(注20)也因为如此,而展开了常不轻菩
    萨等人之行来化导众生,视众生如佛如善知识而加以恭敬礼
    拜之。
      在《随自意三昧》中,虽也提及藏识、佛性、自性清净
    心、如来藏等,但对此似乎并未加以进一步之运用,而著重
    於心性无生无灭、凡圣不二、未曾变易来论述之,如其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参见《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及〈药王菩萨本事品
     〉 (大正 9 册,页 50 中~ 51 上及 53 上~ 55 上
     ) 。另如《法华经安乐行义》云:「《法华经》者,大
     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法门。凡
     是一切新学菩萨欲求大乘超过一切诸菩萨疾成佛道,须
     持戒、忍辱、精进、勤修禅定,专心勤学法华三昧,观
     一切众生皆如佛想,合掌礼拜如敬世尊;亦观一切众生
     皆如大菩萨难行能行,……。观一切众生皆如佛想者,
     如〈常不轻菩萨品〉中说」 (大正 46 册,页 697 下
     ~ 698 上 )。
    19 大正46册,页698下~699中。
    20 同上,页698中。
                页 161
       是心性无有生灭,无明无 ,无空无假,不断不常,
       无相无貌,无所得故,是名心性,亦名自性清净心。
       是自性清净心者,是涅盘;不能觉了者,即是生死。
       (注21)
    又云:
       众生性即菩提性;菩提性即众生性。菩提众生无二,
       知如此者,作天人师。凡夫六根、圣人六根,是凡圣
       根无一无二,不觉是凡夫,觉了是圣人。生死烦恼根
       即是圣慧根;凡夫丑陋不净身即是相好妙法身。(注
       22)
    又云:
       藏识者,是名第八识,从生死际乃至佛道,凡圣愚智
       未曾变易,湛若虚空,亦无垢净,生死涅盘无一无二
       。(注23)
    又云:
       云何名为一?谓一切众生皆以如来藏毕竟恒安住。新
       学菩萨如此观时,凡夫圣人本末究竟平等无二,亦能
       善达凡圣始终究竟一乘差别之相。……佛与凡夫一切
       具足,名本末究竟平等。此法身藏,唯佛与佛乃能知
       之。……是名菩萨受食施,食性虽空寂,具足中道智
       慧藏,亦名色心神通之藏,是名摩诃衍摩诃般若波罗
       蜜。受食施食具足此义,一念一时色心音声普遍十方
       一切世界,能令三乘各获其道,通达大智到於彼岸。
       (注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续藏98册,页345右上。
    22 同上,页349右上。
    23 同上,页351右下。
    24 同上,352左下~353右上。
                页 162
    从上述四段引文,可得知心性不生不灭,若能觉了者,即是
    涅盘、圣人;反之,不能觉了,则是生死、凡夫。虽有凡圣
    生死涅盘之差别,然其藏识未曾变易,凡圣本末究竟平等无
    二。而此法身藏,唯佛与佛乃能知之。因此,《随自意三昧
    》特别重视对法身藏(或云藏识)之觉了,如引文第一、二
    、四段文所示)。若能觉了法身藏,性虽空寂,而具足中道
    智慧藏(色心神通藏),如此则能於一念一时色心音声普遍
    十方一切世界令众生各获其道,通达大智到於彼岸。了知生
    死烦恼根即是圣慧根,凡夫丑陋不净身即是相好妙法身。此
    等可说慧思作《随自意三昧》用意之所在,也是慧思何以视
    随自意三昧所成就者即是首楞严定之原由,藉由禅修观照诸
    法实相,了知性虽空寂而色心遍一切处,亦即不动威仪普现
    色身,此即是首楞严定,故能於举足下足中念念具足六波罗
    蜜,而此法身藏凡圣不二不别。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中
    ,虽直就「身本」(如来藏)来观之,但仍著重於无生无灭
    作观。在《法华经安乐行义》其所开显之众生法妙,亦不离
    从观法性空得深禅定所开显之。
      至此,吾人可归纳得知,慧思之所以重视勤修禅定,此
    无非透过勤修禅定开显吾人之法身藏,《随自意三昧》之六
    威仪行如此,《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之四念处观亦如此,乃
    至《法华经安乐行义》之安乐行亦复如此,如《法华经安乐
    行义》云:
       勤修禅定者,如〈安乐行品〉初说。何以故?一切众
       生具足法身藏,与佛一无异,如《佛藏经》中说:三
       十二相、八十种好,湛然清净,众生但以乱心惑障、
       六情暗浊,法身不现,如镜尘垢,面像不现。是故行
       人勤修禅定,净惑障垢,法身显现。是故经言:法师
       父母所生清净常眼,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若坐禅时,不见诸法常与无常,如〈安乐行〉中说
       ,菩萨观一切法无有常住亦无起灭,是名智者所亲近
       处。(注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大正46册,页698上。
                页 163
    此即是藉由禅定开显法身藏,由於法身为乱心惑障所蔽故不
    现,须勤修禅定净惑障垢,令法身显现,得知众生六种相皆
    妙。而此禅定功夫,即是不见诸法常与无常,了知一切法无
    生无灭。至於如何起此实相观?此即是金刚智之运用,於下
    文述之。
    (二)金刚智之运用
      在慧思所论述的诸三昧中,如随自意三昧乃至法华三昧
    ,其基本的修法皆不离实相观,即观诸法实相不生不灭来修
    三昧,随自意三昧之六威仪行如此,法华三昧之无相行亦复
    如此。
      值得吾人注意的,在慧思的实相观法中,从早期开始已
    相当重视如何透过「意识」之熏习来修观,如《随自意三昧
    》坐威仪中对十八界诸法之观察,即是如此,如其所云:
       若不坐禅明了观察是十八界,亦不能得如是智慧,是
       故佛言:亦非不观得是智慧。(注26)
    又云:
       众生五识但能当境能知现在五尘之事,不能究竟嘱当
       受持。然此意根虽无处所,遍能嘱当五识之事。然其
       意识都不曾往与五识含(合),虽无往还,能嘱当五
       尘五识因缘之事。虽无住处,嘱当五识计较思惟远近
       受持皆悉不忘。……如是意根意识虽无处所,亦不动
       摇。……凡夫愚人是六种识随缘系缚,亦不能知五根
       有处意根无处,……是名凡夫分张识相生死根栽,非
       是圣慧。(注27)
    又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续藏98册,页348左下。
    27 同上。
                页 164
       新学菩萨用第七识刚利智观察五阴十八界等无有集散
       ,虚妄不实,无名无字,无生无灭。是时意根名为圣
       慧根者.(注28)
    上述第一段引文所强调的,是透过观察诸法得摩诃般若波罗
    蜜智慧。第二段引文则比较五根五识与意根意识之差别,所
    别者在於意识能受持五识及善恶无记诸法,而五识只能缘现
    境五尘,以凸显出意识乃生死流转之根处,亦是观法所切入
    处。故於第三段引文中,提出了「第七识刚利智」,以此金
    刚利智来观察五阴十八界等诸法是虚妄不实不生不灭,而转
    「意根」为圣慧根。由此可知转意识的关键在於「第七识刚
    利智」,为何将第七识称为刚利智?又为何以刚利智代表第
    七识?在《随自意三昧》对此并没有清楚的交待,只在分辨
    凡夫意识与菩萨之差别时,提到菩萨转意识为第七识,此第
    七识即是金刚智,如其云:
       愚痴凡夫用六情识,初心菩萨用二种识:一者转识,
       名为觉慧,觉了诸法,慧解无方;二者名为藏识,湛
       然不变,西国云阿梨耶识,此土名为佛性,……。凡
       夫六识名为分张识,随业受报天人诸趣,菩萨转名第
       七识,能转一切生死恶业即是涅盘;能觉凡夫六分张
       识令无变易即是藏识。此第七识,名金刚智,能破一
       切无明烦恼,生死结使即是佛法。藏识者,名第八识
       ,从生死际乃至佛道,凡圣愚智未曾变易,湛若虚空
       ,亦无垢净,生死涅盘无一无二。(注29)
    此明菩萨转意识为觉慧,即是第七识金刚智(或云刚利智)
    ,此智能破一切无明烦恼,能转一切生死恶业即是涅盘、生
    死结使即是佛法;亦能觉了意识本无变易,湛然若虚空无垢
    无净,即觉了意识即是藏识,换言之,菩萨所用的识,是指
    将意识转为第七识金刚智及觉了意识是藏识。就此而言,第
    六识(意识)、第七识(金刚智)、第八识(藏识)此三者
    乃是一而说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续藏98册,页348左下。
    29 同上,页351右上~下。
                页 165
    虽如此,但对於如何由意识转为金刚智之过程并未有说明,
    也许透过意识在观照诸法不生不灭时,此即由意识转为金刚
    智。
      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中,虽未明显论述意识熏转问
    题,但亦提及於观诸法毕竟空之金刚智,如其云:
       复次眼见色时,即反观察内求觅眼,谁能见色?何者
       是眼?从何处生?如是处生?如是观时,都不见眼,
       亦无生处,亦不见亦无生,名无字,都无明(相)貌
       。复观於色,何处生?谁使汝来?如是观时,不见生
       处,亦无使来者,求其生处不可得故,如空中影,如
       梦所见,如幻化,无生无灭,即无有色,无所得故。
       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六识为枝条,心识
       为根本,无明波浪起,随缘生六识。六识假名字,名
       为分张识,随缘不自在,故名假名识。心识名为动转
       识,游戏六情作烦恼。六识缘行善恶业,随业受报遍
       六道。能观六根空无主,即悟诸法毕竟空,观妄念心
       无生灭,即断无始无明空,解六识空得解脱,无六识
       空无缚解。何以故?六识非有亦非空,无名无字无相
       貌,亦无系缚无解脱,为欲教化众生故,假名方便说
       解脱。解脱心空,名金刚智。何以故?心不在内,不
       在外,不在中间,无生灭,无名字,无相貌,无系无
       缚无解脱,一切结无障碍,假名说为金刚智。(注3
       0)
    此明由观眼根、色尘、眼识,知求眼根、色尘、眼识不可得
    ,乃至耳、鼻、舌、身、意等,亦复如此,由此得知诸法毕
    竟无生无灭。会有生灭,乃是无明之故,随缘生六识,若能
    观六根空无主,妄心亦空,则解六识空,由此得解脱。然究
    竟而言,实亦无解脱,因无缚则无解脱,为欲教化众生而假
    名方便说为解脱。同样地,称此解脱心为金刚智,亦是假名
    方便说之,因为「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无生灭,
    无名字,无相貌,无缚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大正46册,页640上。
                页 166
    解脱」,求心亦不可得,於一切结无障碍,假名说之为金刚
    智。此中所说的「心识」为「动转识」,犹如《随自意三昧
    》所谓的「第七识」,即是金刚智,了知此心空,则为金刚
    智。换言之,即是以此金刚智了知一诸法空,此在《诸法无
    诤三昧法门》论述「十想」,亦可得证明,如其云:
       十想 婆舍那,欲界未到地金刚智能观五阴毕竟尽想
       ,不能更生,得尽智无生智,断一切烦恼,如意利刀
       斩断贼头。观色如,受、想、行、识如。深观五阴如
       如性故,即无烦恼可断,亦无解脱涅盘可证。何以故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行识,……(注31)
    此明观诸法如,观五阴毕竟空,则能断一切烦恼。而此观智
    即是金刚智,即以金刚智观诸法空断一切烦恼,由此可知,
    金刚智即是指观一切诸法空。
      在《法华经安乐行义》中,提及了知诸法空为「圣种」
    ,如其云:
       凡种者,不能觉了,因眼见色生贪爱心。爱者,即是
       无明,为爱造业,名之为行,随业受报天人诸趣遍行
       六道,故称行也,相续不绝之为种,是名凡种。(注
       32)
    又云:
       圣种者,因善知识善能觉了,眼见色时,作是思惟:
       今见色者,谁能见耶?眼识见耶?空明见耶?为色自
       见?意识对耶?若意识对,盲应见。色若色自见,亦
       复如是。若空明见,空明无心,亦无觉触,不能见色
       。若眼识能见,识无自体,假托众缘,众缘性空,无
       有合散。一一谛观,求眼不得,亦无眼名字。若眼能
       见,青盲之人亦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大正46册,页632中。
    32 同上,页 698 下~ 699 上。此「凡种」,如《随自意
     三昧》所说的「凡夫分张识相」,如其云:「凡俗愚人
     是六种识随缘系缚,亦不能知五根有处意根无处,谓各
     各缘不能了知总别之想,是名凡夫分张识相,生死根栽
     ,非是圣慧」( 续藏 98 册,页 348 左下 )。
                页 167
       见色。何以故?根不坏故。如是观时,无眼,无色,
       亦无见者。复无不见男女等身本从一念无明不了妄念
       心生。此妄念之心,犹如虚空,身如梦如影如焰如化
       ,亦如空华,求不可得,无断无常,眼对色时,则无
       贪爱。何以故?虚空不能贪爱,虚空不断,无明不生
       於明。是时烦恼即菩提,无明缘行即是涅盘,乃至老
       死亦复如此。法若无生,即无老死。不著诸法,故称
       圣种。(注33)
    从圣种与凡种的对比中,吾人可知其差别,在於觉与不觉,
    觉了诸法空即为「圣种」,不能觉了即是「凡种」。因不觉
    则生贪爱心,因贪爱心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若能觉了诸法空
    ,则不生贪爱心,是时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盘,因此
    言「凡种、圣种,无一无二;明与无明,亦复如是」。(注
    34)
      此之觉了,即是藉由金刚智而觉了之,如《法华经安乐
    行义》云:
       用金刚慧觉了爱心,即是无无明无老死。是金刚慧其
       力最大,名为首楞严定。譬如健将能伏怨敌,能令四
       方世界清净,是金刚智慧亦复如是,能观贪爱无明诸
       行即是菩提涅盘圣行,无明贪爱即是菩提金刚智慧。
       (注35)
    又云:
       菩萨以是金刚智慧知诸法如,无生无尽。眼等诸法如
       ,即是佛,故名如来。金刚之身,觉诸法如故,名为
       如来,非独金色身如来也。得如实智,故称如来。得
       眼色如实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大正 46 册,页 699 上。此「圣种」,犹如《随自意
     三昧》所谓的「圣慧根」,如其云:「新学菩萨用第七
     识刚利智观察五阴、十八界等无有集散,虚妄不实,无
     名无字,无生无灭,是时意根名为圣慧根者」( 续藏
     98 册,页 348 左下)。
    34 如《法华经安乐行义》云:「凡种、圣种,无一无二;
     明与无明,亦复如是,故名为眼种相妙。耳、鼻、舌、
     身、意,亦复如是」 (大正 46 册,页 699 下 )。凡
     圣之别,在於觉与不觉,若能觉了,则凡圣无二无别,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故众生之六根皆是妙。
    35 大正46册,页699上。
                页 168
       意法如实智,故名如来。金刚之身,如法相解,如法
       相说。如,言无生;来,言无灭。佛如是来,更不复
       去,乘如实道,故名如来。(注36)
    由引文可知,金刚智於《法华经安乐行义》又称之为金刚慧
    或金刚智慧或云金刚之身。又将此金刚智称之为首楞严定,
    以显示此智慧能观贪爱无明诸行即是菩提涅盘圣行,了知无
    明贪爱即是菩提金刚智慧,故以首楞严定称之。不仅如此,
    於上述第二段引文中,更进一步说明了诸法如即是如来,亦
    即以金刚智觉了诸法如则相应於如来。所谓「金刚之身,如
    法相解,如法相说」,此即是如来。
      简言之,以金刚智观照诸法如,则能成就首楞严定,且
    与如来相应。
      至此,让吾人想起慧思於《随自意三昧》中,为何开章
    明义就说明了「此三昧(指随自意三昧)若成,得首楞严定
    」,(注37)此显然地与其观法有著密切之关系,换言之
    ,即是以金刚智来修随自意三昧,故其所成就之三昧即是首
    楞严定,此从《法华经安乐行义》直称金刚智为首楞严定可
    得到进一步之证明。
      因此,吾人可作如下言:慧思的实相观法,即是以金刚
    智所作的观法。观诸法如,即是金刚智,此所成就之三昧是
    首楞严定。由於实相观-金刚智-首楞严定,此三者有著相
    当紧密之关系。因此,於论述慧思之实相观法後,紧接著,
    就首楞严三昧来加以探讨。由此一方面显示首楞严三昧之特
    质;另方面亦显示慧思禅观思想与首楞严三昧之关系。藉由
    此之探讨,冀望有助於吾人对慧思禅观思想之进一层了解。
           二、首楞严三昧之特质
      从慧思的诸论著中,吾人可以窥知慧思本人非常重视首
    楞严定,认为由金刚智所成就之三昧是首楞严定,(注38
    )而此定的特质,在於举足下足念念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同上,页699中~下。
    37  续藏98册,页344右下
    38 参见《法华经安乐行义》,视金刚智为首楞严定,如其
     云:「是金刚慧其力最大,名为首楞严定」 (大正 46
     册,页 699 上 )。另可参见《随自意三昧》 ( 续藏
     98 册,页 344 右下 )。
                页 169
    具足六波罗蜜。(注39)之所以如此,此与其观法有著密
    切之关系,即以观诸法实相来修三昧。(注40)而此观法
    与《首楞严三昧经》所论述之首楞严三昧又有密切之关系。
      因此,本节就《首楞严三昧经》来探讨首楞严三昧之理
    论基础、首楞严三昧之修法、首楞严三昧之特色。 吾人对
    首楞严三昧有一初步之了解。然後才於另节专述慧思与首楞
    严三昧之关系。
    (一)理论基础
      首楞严三昧,统摄具足一切诸三昧,所有禅定解脱、神
    通如意、智慧无碍等无不摄於此中。此三昧显示了菩萨行之
    圆满庄严,依《首楞严三昧经》的看法,此三昧乃为十地菩
    萨之所得,(注41)且认为不得此三昧非深行菩萨也。(
    注42)
      首楞严三昧具如此之殊胜,其三昧之理论基础何在?这
    是值得吾人关注的问题。其基本理论在於对诸法无自性空之
    掌握,虽诸法寂灭而不滞於永寂,随顺因缘化导众生行菩萨
    道;虽顺因缘而亦知因缘无自性无所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如《随自意三昧》云:「……随自意三昧者,先以大悲
     眼观众生,举足下足具六波罗蜜」 ( 续藏 98 册,页
     344 右下 )。整篇《随自意三昧》即是透过六威仪来发
     挥此道理。
    40 此从前述所作慧思实相观法之探讨可得知。
    41 如《首楞严三昧经》:「首楞严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
     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萨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
     地菩萨乃能得是首楞严三昧」 (大正 15 册,页 631
     上 )。
    42 参大正 15 册,页 636 上。对此段话,《大智度论》
     亦引用之,且稍作解释,认为此是就胜处彰名,非指余
     菩萨没有分得,如其云:「如《首楞严经》中,坚意菩
     萨白佛:菩萨住何地中得首楞严三昧,佛告坚意菩萨,
     非初地中得,乃至非九地中得。若尔,竟何地得也?故
     答於第十地中得。又云:若不得首楞严三昧者,则不名
     菩萨。若尔,九地已下岂可一向非菩萨也? 即答亦得,
     如分力得此三昧。然此言即非菩萨者,明九地已还虽是
     菩萨而不得名为第十地中具足得首楞严三昧菩萨,然非
     不分得此三昧也。《宝 论》中,有人问龙树菩萨:菩
     萨从何地来得首楞严三昧?答初地中得乃至第十地中得
     。又云:菩萨不得此三昧者,则不名为菩萨。以是文验
     ,足知九地已前亦名得此三昧,但逐胜处彰名」 (大正
      25 册,页 806 中 )。
                页 170
    道理,故亦不取著之,如此臻於中道之圆满境,此即是所谓
    的首楞严三昧。从某个角度而言,首楞严三昧似乎代表一切
    三昧之圆满。
      有关首楞严三昧的理论,从梵王等行向佛请教「真实」
    问题中可窥知,如其云:
       佛告等行:一切诸法皆空如幻,从和合有,无有作者
       ;一切诸法皆从忆想分别而起,无有主故,随意而出
       ,是诸如来皆是真实。云何为实?是诸如来本自不生
       ,是故为实;是诸如来今後亦无,是故为实;是诸如
       来非四大摄,是故为实;诸阴界入皆所不摄,是故为
       实;是诸如来如先中後等无差别,是故为实。梵王!
       是诸如来等无差别。所以者何?是诸如来以色如故等
       ;以受想行识如故等,以是故等。是诸如来以过去世
       如故等;以未来世如故等;以现在世如故等。以如幻
       法故等;以如影法故等。以无所有法故等;以无所从
       来无所从去故等。是故如来名为平等,如一切法等,
       是诸如来亦复如是。……梵王!是诸如来不过一切诸
       法如故,名为平等。是故如来於一切法名为平等。(
       注43)
    此乃从「如」掌握如来平等之意,由於一切诸法皆空无有作
    者,一切诸法是从忆想分别而起,若能解此即是真实。亦即
    了解诸如来本自不生,今後亦不灭,能如此解即是真实。故
    以五阴、三世等说明诸法皆如的道理,以此而说诸法是平等
    的,而所谓的如来,不过是指诸法如平等罢了。如来得此诸
    法如平等之道理,而能以妙色身示众生。(注44)
      对诸法如平等的道理,《首楞严三昧经》在论述修行法
    时,举凡夫法与佛法不合不散来说明此道理,亦以此作为修
    首楞严三昧之基础,如其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大正15册,页630下~631上。
    44 如《首楞严三昧经》云:「如来悉知一切诸法如是平等
     ,……如来得是诸法等已,以妙色身示现众生。佛言:
     梵王!是皆首楞严本行势力之所致也,以是事故,如来
     得此诸法等已,以妙色身示现众生」 (大正 15 册,
     页 631 上 )。
                页 171
       尔时,坚意菩萨问现意天子言:菩萨若欲得是三昧,
       当修何法?天子答言:菩萨若欲得是三昧,当修凡夫
       法,若见凡夫法与佛法不合不散,是名修集首楞严三
       昧。(注45)
    又云:
       若能通达诸凡夫法佛法无二,是名修集。(注46)
    修首楞严三昧乃是就凡夫法入手,若能於凡夫法中了知其与
    佛法无二无别不合不散,如此即是修集首楞严三昧。此不合
    不散无二之道理,即是诸法如平等之道理,於此显示凡夫法
    佛法是如是平等的。故《首楞严三昧经》进一步说明所修集
    之一切法,实乃是无生无灭的,如其云:
       一切法集,无生相故;一切法集,无坏相故;一切法
       集,虚空相故;一切法集,无受相故。(注47)
    此无生无坏虚空无受等皆用以说明一切诸法如平等之道理。
      另可从《首楞严三昧经》对於缚解的诠释,来了解其理
    论基础,如其云:
       如是一切凡夫忆想分别颠倒取相,是故有缚;动念戏
       论,是故有缚;见闻觉知,是故有缚。此中实无缚者
       解者,所以者何?诸法无缚本解脱故,诸法无解本无
       缚故。(注4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大正15册,页636上。
    46 同上。
    47 同上。
    48 同上,页637下。
                页 172
    诸法本无缚无解脱,由於凡夫忆想分别颠倒取相,动念戏论
    ,见闻觉知,故而有缚;有缚故而求解脱。然诸法无缚本解
    脱,诸法亦无解脱本无缚。故欲求解脱者,仍须於所缚中入
    手,了知其本空,如《首楞严三昧经》天女向行不污菩萨请
    教如何於魔境界得解脱之情形,如其云:
       汝等若能不坏魔缚,则得解脱。
       云何名为魔缚?谓六十二见。若人不坏此诸见者,即
       於魔缚而得解脱。(注49)
    对於不坏魔缚不坏诸见则得解脱这番道理,天女似乎未能了
    解,故进一步问之,行不污菩萨亦加以说明之,如其云:
       天女复言:云何名为不坏诸见而得解脱?
       答言:诸见本无所从来,去无所至。若知诸见无去来
       相,即於魔缚而得解脱;知见非有非无,若不分别有
       无,即於魔缚而得解脱;若无所见是为正见,如是正
       见无正无邪,若法无正无邪无作无受,即於魔缚而得
       解脱;是诸见者,非内非外亦非中间,如是诸见亦复
       不念,则於魔缚而得解脱。(注50)
    若能了知魔缚诸见无来无去非有非无,如此则於魔缚诸见而
    得解脱,亦即解脱不假外求,於魔缚诸见中当下了知非有非
    无即得解脱。吾人之缚来自於妄想分别所取著之诸见,若了
    知诸见不可得则得解脱,亦不执著此不可得,此即是解脱,
    即相应於诸法如平等则是解脱。此亦可由天女对恶魔所说的
    「魔界如佛界如不二不别」得到证明,如《首楞严三昧经》
    云:
       尔时,恶魔闻诸天女受记已,白佛言:世尊!我今自
       於所有眷属不得自在,以闻说首楞严三昧故,况余闻
       者。若人得闻首楞严三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大正15册,页638上。
    50 同上。
                页 173
       即得毕定住佛法中。尔时,天女以无怯心语恶魔言:
       汝勿大愁,我等今者不出汝界。所以者何?魔界如即
       是佛界如,魔界如、佛界如不二不别,我等不离是如
       ;魔界相即佛界相;魔界法即佛界法不二不别。我等
       於此法相不出不过,魔界无有定法可示,佛界亦无有
       定法可示,魔界佛界不二不别,我等於此法相不出不
       过。是故当知,一切诸法无有决定;无有决定故,无
       有眷属,无非眷属。(注51)
    此更显示了一如无二如之道理,由於恶魔恐其眷属为佛所度
    化,而天女对恶魔说了此番道理,以显示其并未出离魔界,
    因为魔界如佛界如不二不别,且魔界相即佛界相,魔界法即
    佛界法不二不别,实无有法可出可过,因为一切法无有定法
    无有决定相,故无有眷属亦无非眷属,只是如此罢了。
    更有趣的是,恶魔听了天女此番道理,仍是忧愁苦恼欲回自
    己的宫殿,此时行不污菩萨即告诉恶魔,此处即是汝宫殿。
    (注52)由此更可以看出佛界亦即是魔界之道理,彻底发
    挥了魔界如佛界如不二不别之道理。
      其他如神通变化示现等,亦是首楞严三昧势力如是故,
    如《首楞严三昧经》云:
       文殊师利! 汝今当知我於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土
       尽有神力,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文殊师利!此
       则皆是首楞严三昧势力,菩萨常於无动世界示现神变
       ,於此三昧而不动转。譬如日月自於宫殿初不移动而
       现一切城邑聚落,菩萨如是住首楞严三昧初不移动,
       而能遍於无量世界示现其身,随所乐而为说法。(注
       5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大正15册,页639下。
    52 如《首楞严三昧经》云:「尔时,恶魔忧愁苦恼欲还天
     上,魔界行不污菩萨谓恶魔言:汝欲何去?魔言我今欲
     还所住宫殿。菩萨谓言:不离是众即是汝宫殿。尔时,
     恶魔即自见身处宫殿。菩萨语言: 汝见何等? 恶魔答言
     : 我自见身处本宫殿,好林园池是我所有」 (大正 15
     册,页 639 下。)
    53 同上,页 640 下~ 641 上。
                页 174
    此乃明佛所证首楞严三昧於三昧不动而示现神变,若菩萨住
    此三昧亦是不动而现身於无量世界中,随众生所乐而为说法
    ,此亦可由文殊示现辟支佛入涅盘而不永灭可得知。(注5
    4)此不动而遍一切,正显示了诸法如之道理。
    (二)修行方法
      欲学首楞严三昧,当由粗至细,犹如学射,先射大准,
    後射小准,最後才射的等层层转细,(注55)如《首楞严
    三昧经》云:
       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先当学爱乐心;学爱乐心已,
       当学深心;学深心已,当学大慈;学大慈已,当学大
       悲;学大悲已,当学四圣梵行,所谓慈悲喜舍;学四
       圣梵行已,当学报得最上五通常自随身;学是通己,
       尔时便能成就六波罗蜜;成就六波罗蜜已,便能通达
       方便;通达方便已,得住第三柔顺忍;住第三柔顺忍
       已,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已,诸佛授记;诸佛授
       记已,能入第八菩萨地;入第八菩萨地已,得诸佛现
       前三昧;得诸佛现前三昧已,常不离见诸佛;常不离
       见诸佛已,能见足一切佛法因缘;具足一切佛法因缘
       已,能起庄严佛土功德;能起庄严佛土功德已,能具
       生家种姓;能具生种姓已,入胎出生;入胎出生已,
       能具十地;具十地已,尔时便得受佛职号;受佛职号
       已,便得一切菩萨三昧;得一切菩萨三昧已,然後乃
       得首楞严三昧。得首楞严三昧已,能为众生施作佛事
       ,而亦不舍菩萨行法。(注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参见《首楞严三昧经》对此之描述 (大正 15 册,页
      642 中下。)
    55 如《首楞严三昧经》云:「菩萨欲学首楞严经三昧当云
     何学? 佛告坚意:譬如学射,先射大准,射大准已,学
     射小准,射小准已,次学射的,学射的已,次学射杖,
     学射杖已,学射百毛,……射一毛已,学射百分毛之一
     分,能射是已,是名善射」 (大正 15 册,页 632 下
     。 )
    56 大正 15 册,页 633 下~ 634 上。
                页 175
    将上述引文,以表列出如下:
    爱乐心
    ↓
    深心
    ↓
    大慈
    ↓
    大悲
    ↓
    四圣梵行(慈悲喜舍)
    ↓
    最上五通
    ↓
    六波罗蜜
    ↓
    通达方便
    ↓
    第三柔顺忍
    ↓
    无生法忍
    ↓
    诸佛授记
    ↓
    第八菩萨地
    ↓
    诸佛现前三昧
    ↓
    常不离见诸佛
    ↓
                页 176
    具足一切佛法因缘
    ↓
    庄严佛土→生种姓家→入胎出胎→十地→得受佛职→一切菩
    萨三昧→首楞严三昧
    此等步骤显示了修学首楞严三昧之方法,类似於十地菩萨之
    修行,由浅至深。
      虽以此次第浅深方式修学首楞严三昧,然关键在於观诸
    法空无所碍,与如平等相应,如《首楞严三昧经》云:
       菩萨云何修是三昧?佛言:名意!菩萨若能观诸法空
       无所障,念念灭尽离於憎爱,是名修是三昧。(注5
       7)
    又云:
       学是三昧不以一事,所以者何?随诸众生心心所行,
       是三昧者有是诸行;随诸众生诸根入门,是三昧者有
       是入门;随诸众生所有名色,得是三昧菩萨亦示若干
       名色,能如是知,是名修是三昧。随诸佛名色相貌,
       得是三昧菩萨亦示若干名色相貌,能如是知,是名修
       是三昧。随见一切诸佛国土,菩萨亦自成是国土,是
       名修是首楞严三昧。(注58)
    此首先总明诸法空寂,若能如是观,念念灭尽,离於憎爱,
    即是修首楞严三昧。後显示首楞严三昧乃随诸事诸物而有,
    非以一事名为首楞严三昧,故列举因有众生心心所行,故首
    楞严三昧有是行,乃至因有佛名色相貌,故有首楞严三昧之
    名色相貌。此显示了首楞严三昧与诸法之关系,换言之,不
    离诸法而有首楞严三昧,亦充分显示如与诸法之不相舍离,
    故称此为首楞严三昧。
      从《首楞严三昧经》对於修学首楞严三昧之过程所作的
    描述,可知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大正15册,页643中。
    58 同上,页643中~下。
                页 177
    已证无生法忍,且具足一切佛法,成就众生净佛国土,经过
    如此等之修行历程,然後生种姓家、入胎出胎、证十地、得
    受佛职入一切菩萨三昧,最後才证得首楞严三昧。而所证之
    三昧,则是身是法,行是法,念念具足六波罗蜜(如下文所
    述)
    (三)首楞严三昧之特色
      首楞严三昧之特色,在於身皆是法,行皆是法,所以念
    念具足六波罗蜜,如《首楞严三昧经》云:
       菩萨住首楞严三昧,六波罗蜜世世自知,不从他学,
       举足下足入息出息,念念常有六波罗蜜。(注59)
    对此,其加以解释云:
       何以故?圣意!如是菩萨身皆是法,行皆是法。……
       菩萨以一切六波罗蜜熏身心故。(注60)
    由於菩萨念念与法相应,与波罗蜜相应,故念念具足六波罗
    蜜。菩萨如何念念出生六波罗蜜,《首楞严三昧经》如是言
    :
       是菩萨一切悉舍,心无贪著,是檀波罗蜜;心善寂灭
       无恶,是尸波罗蜜;知心尽相於诸尘中而无所伤,是
       羼提波罗蜜;勤观择心,知心离相,是 黎耶波罗蜜
       ;毕竟善寂,调伏其心,是禅波罗蜜;观心知心,通
       达心相,是般若波罗蜜。(注6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大正15册,页633中。
    60 同上。
    61 同上,页633中~下。
                页 178
    此由一念心之贪著、善寂灭、尽相无所伤、离相、毕竟善寂
    调伏、及通达心相,明一念具足六波罗蜜。由此亦可知此六
    波罗蜜,实皆不离诸法本寂之道理,由此而言念念出生六波
    罗蜜。
      有关首楞严三昧之特色,亦可由《首楞严三昧经》对首
    楞严三昧之解释得知,如其云:
       何等是首楞严三昧?谓修治心犹如虚空,观察现在众
       生诸心,分别众生诸根利钝,决定了知众生因果,於
       诸业中知无业报,……入大灭度而不永灭。(注62
       )
    如此总共列举了一百种来说明首楞严三昧。从所列举中,吾
    人可了解到首楞严三昧之根本,在於修治其心犹如虚空且能
    观察种种因缘果报,又能了知诸业中而无业报等,亦即所谓
    的「入大灭度而不永灭」,故能以种种神通变化而示现化度
    群生,以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充分地表达了首楞严三昧之特色
    。
         三、慧思禅观与首楞严三昧之关系
      由前述之探讨,吾人已略可窥知慧思禅观与首楞严三昧
    之关系,皆就诸法实相而修,此诸法实相即《首楞严三昧经
    》所谓的「如」。由於了知诸法实相、如之道理,且相应於
    诸法实相、如,由此而展开了首楞严三昧之特色─「身皆是
    法,行皆是法」、「念念常有六波罗蜜」、「入大灭度而不
    永灭」。职是之故,而使得慧思对首楞严定特别加以重视。
      在慧思《随自意三昧》中,即强调学随自意三昧,此三
    昧若成就,则得首楞严定,如其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同上,页631上~下。
                页 179
       凡是一切新发心菩萨,欲学六波罗蜜,欲修一切禅定
       ,欲行三十七品;若欲说法教化众生,学大慈悲,起
       六神通,欲得疾入菩萨位,得佛智慧,先当具足念佛
       三昧、般舟三昧及学妙法莲华三昧,是诸菩萨最初应
       先学随自意三昧,此三昧若成就,得首楞严定。(注
       63)
    此将随自意三昧置於修诸大乘三昧(如念佛三昧、般舟三昧
    及法华三昧等)之前,且将修随自意三昧之成就与首楞严定
    连结在一起,此中所要显示的是什麽?随自意三昧与念佛三
    昧、般舟三昧及法华三昧有何关系,为何将随自意三昧置於
    这些三昧之前来修?又为何视修随自意三昧之成就为首楞严
    定?此显然首楞严定与随自意三昧有著密切之关系。欲了解
    以上诸问题,实有必要对随自意三昧先作一番了解。
      随自意三昧,顾名思义,是指随「意」起而修的一种三
    昧。意念之生起,遍布於吾人的行、住、坐、卧、食及语等
    日常生活威仪中,简单地说,随自意三昧是就日常生活六威
    仪中所修的三昧。这也是为什麽慧思於《随自意三昧》论述
    随自意三昧修法时,分成行、住、坐、眠、食、语等六威仪
    来探讨之所在。可见随自意三昧之修法不受时、空等因素之
    限制,於随时、随处、随事等中而修三昧。
      至於该如何於随自意而修三昧?首先,可将吾人之「意
    」分为四相:未念、欲念、念、已念,(注64)先就「未
    念」与「欲念」(或取「欲念」与「念」亦可,其它依此类
    推)作观察,观察「欲念」之生起与「未念」之间的关系,
    是来自於「未念」灭而「欲念」生?或来自於「未念」不灭
    而「欲念」生?或来自於「未念」亦灭亦不灭而「欲念」生
    ?或来自於「未念」非灭非不灭而「欲念」生?如此四句之
    推求,了知「欲念」生不可得;同样地,亦可反过来求「未
    念」灭之不可得。由此得知意(念)乃不生,不生即无灭,
    故知「意」不生不灭,空无所得,如此身心寂灭;以此无所
    得施於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续藏98册,页344右下。
    64 就慧思而言,於《随自意三昧》只举「未生念」与「欲
     生念」来作观察(参 续藏 98 册,页 345 右上)。
                页 180
    生时,身心无定无乱,了知生相不可得,施者、受者、所施
    物等亦不可得。如以行威仪而言,观身如空,观众生如幻,
    举足下足具足六波罗蜜,此即是随自意三昧成就,是为首楞
    严定,如《随自意三昧》云:
       菩萨行时,先观从众生起一子想,亦如幻化,如影如
       空不可得想;而自举身作轻空想,观地而行如履虚空
       ,自令己身不曲不直,己身直行不迟不疾,亦不左右
       顾视,又不转头及望。若欲望时,举身皆转,如象王
       视。步步进时,观众生勿令损伤,是时众生即大欢喜
       ,心无恐怖,无所复畏,是时名为檀波罗蜜,名无畏
       施。……施者、受者、饮食财宝三事俱空,无自他,
       无所得,故名檀波罗蜜。(注65)
    又云:
       菩萨行时,以无畏施利益众生,名檀波罗蜜;於诸众
       生无所损伤,离罪福想,名曰(尸)波罗蜜;菩萨行
       时,心想不起,亦不动不摇,无有住处、十八界,一
       切法不动故,名为羼提波罗蜜,具足忍辱故;菩萨行
       时,不得举足下足,心无前思後觉,无生灭,一切法
       中无动无住,是名精进 黎耶波罗蜜;菩萨行时,不
       得身心,一切法中无受念著,不得生死,不得涅盘,
       不得中道,故一切法中不乱不味,离定乱想故,是名
       禅波罗蜜,具足能起诸神通故;菩萨行时,头等六分
       ,如空如影,如梦化炎,无有生灭,亦无断常,无两
       中间,三毒、四大、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
       缘,毕竟空无所得,即无系缚,亦无解脱,名般若波
       罗蜜,福慧具足。是故菩萨行威仪举足下足念念具足
       六波罗蜜。(注66)
    从引文中的描述,所谓举足下足念念具足六波罗蜜,实乃诸
    法无所得故如此,如以檀波罗蜜言,是以施者、受者、饮食
    财宝三事俱空,无自无他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续藏98册,页344右下~左上。
    66 同上,页344左下。
                页 181
    所得,故名为檀波罗蜜;其它如尸波罗蜜之离罪福想,忍辱
    波罗蜜之於一切法不动,精进波罗蜜之於一切法无动无住心
    无生灭,禅波罗蜜之於一切法无受无念无著不得身心不得生
    死不得涅盘不得中道,至於般若波罗蜜更明显地表达了诸法
    毕竟空无所得之道理。此在在显示了随自意三昧之修法与具
    足六波罗蜜之道理,且与诸法毕竟空无所得有密切之关系。
    也因为如此,而称此随自意三昧之成就为首楞严定,即就首
    楞严定来说明随自意三昧具足六波罗蜜,此在《随自意三昧
    》中以问答方式道出了此番道理,如其云:
       问曰:此义(指行威仪具足六波罗蜜而言)出何经中
       耶?
       答曰:出《首楞严经》中,有众生得闻首楞严名,胜
       得四禅四空定。(注67)
    又云:
       问曰:汝向说新发意菩萨学随自意三昧,若得成就,
       是时名为首楞严定,我今不解首楞严定云何菩萨行威
       仪中举足动步而常入定具足一切诸波罗蜜?唯愿仁者
       为我解说。
       答曰: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略说此义。菩萨
       行时,未举足、欲举足;未生念、欲生念,先观未念
       、欲念,心未起念时,无有心想,亦无心心数法,是
       名心性。是心性者,无有生灭、无明、无 、无空、
       无假、不断、不常、无相貌、无所得故,是名心性,
       亦名自性清净心;是自性清净心者,是涅盘,不能觉
       了者即是生死。妄念思想未生时,是时毕竟无心者,
       名为无始,求自性清净无始心毕竟空寂,名为能破众
       生。是故佛言无始空破众生;毕竟空破诸法。无始空
       破未念心;毕竟空破欲念心。是无始空破无始无明;
       毕竟空破有始无明。(注6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续藏98册,页344左下。
    68 同上,页344左下~345右上。
                页 182
    从这段的问答中,已说明了慧思的随自意三昧,基本上采自
    於《首楞严三昧经》,同时也说明了首楞严定之特色,即是
    於威仪中而常入定,故将随自意三昧所具足六波罗蜜称之为
    首楞严定。且从所举心性所作的回答,让吾人了解心性无始
    空毕竟空之道理,显示诸法毕竟无所得,此即是心性、自性
    清净心、涅盘。也由此番道理说明了何以菩萨於威仪中常入
    定,此皆发挥了首楞严定之特色。
      虽说诸法空无所得,然亦不失因果等,能如是解,即是
    中道第一义空,亦是首楞严定,如《随自意三昧》云:
       菩萨行时,身心无定无乱,亦能觉了一切事,觉及所
       觉俱不可得,无有诸大阴界入,众魔群盗不得入,是
       故名为首楞严定。(注69)
    又云:
       从初发心终至佛果一切圣行,皆如随自意三昧,无初
       发心,无果可至,亦不失因果;因果虽在,亦无受者
       ;虽无受者,果不败亡;虽不败亡,亦无处所。何以
       故?因空故,无有作;果空故,无有想,因之与果正
       是一空,更无别空。观此空法,无空可得,是名空空
       ;一切皆空,名为大空;不失因果,名为中道第一义
       空。菩萨观察生死诸行及修道圣行,一切皆是第一义
       空。是故佛言:众生性即菩提,菩提性即众生,菩提
       众生无一二,知如此名世尊。(注70)
    第一段引文中,对首楞严定先作了界说,即以诸法空,故菩
    萨举足下足身心无定无乱,虽无定无乱而能觉了一切众事;
    虽觉了一切众事,而觉与所觉俱不可说,此即是首楞严定。
    因此,可得知此乃彻底对空之了解,故能於空无所得而觉知
    众事,亦了知觉与所觉亦空无所得,故能达於真正之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续藏98册,页346右上。
    70 同上,页346右上~下。
                页 183
    定无乱。为了表示诸法虽空无所得但不失因果道理,而於第
    二段引文中以中道第一义空来显示之,此即以中道第一义空
    明首楞严定之道理。唯有真正了解空不空与不空空之道理,
    才真正理解空;亦唯如此,才能契入首楞严定。所以言从初
    发心终至佛果一切圣行,……无初发心,无果可至,亦不失
    因果;因果虽在,亦无受者;虽无受者,果不败亡;虽不败
    亡,亦无处所,此中以四层关系说明空无所得与因果之道理
    ,第一层说明一切圣行中无初发心亦无果可至,但不失因果
    ;第二层说明,虽有因果在,但无有受者;第三层说明虽无
    有受者,但果不败亡;第四层说明果虽不败亡,但无有处所
    。若能於此层层回转中了解诸法空无所得道理,此乃对空之
    真正了解是为中道第一义空,否则难免陷入於恶趣空中。能
    如此知中道第一义空,故於生死诸行与修道圣行皆等而视之
    ,故言众生性即菩提,菩提性即众生,菩提众生无一二,能
    如是知者,即是佛。
      至此,吾人己可了解到第一义空与首楞严定之关系,也
    可以得知何以修随自意三昧成就首楞严定。为便於了解,更
    引《随自意三昧》而明之,其云:
       是故菩萨於行威仪中,观此未念及欲念,心性自清净
       ,无有动变,故得不动三昧。发一切智慧,解一切佛
       法,从初发心终至佛果,未曾动变,亦不从一地至一
       地,一念了知三世之事,凡圣心想、国土世界、劫数
       远近、众生烦恼、根性差别,一念尽知,是名菩萨遍
       觉三昧,亦得名为照明三昧。以此三昧神通力故,湛
       然不变,色身变现十方国土,随感不同,说音声亦复
       如是,则名为首楞严定力,随自意三昧具足成就。(
       注71)
    此於「不动三昧」与「照明三昧」来说明首楞严定,故言此
    定为随自意三昧所成就,因为若能了知心性自清净无有动变
    ,则得不动三昧,因此三昧发一切智慧遍知一切,且以此三
    昧神通力变现十方国土,此即是首楞严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  续藏98册,页346左上。
                页 184
    也。
      慧思除了将首楞严三昧运用於《随自意三昧》中,另於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及《法华经安乐行义》亦可看到其与
    首楞严三昧之关系。(注72)
      由此可得知,慧思的禅观思想与首楞严三昧有著不可分
    之关系。实际上,即是以首楞严定来代表上定(注73)(
    如来定,菩萨定),代表金刚智,代表甚深境界。而此首楞
    严定,即是以随自意三昧而成就之,由此定来圆满菩萨行成
    就佛道。所以,依慧思之看法,随自意三昧乃是修般舟三昧
    、法华三昧的基础,因为此三昧能成就首楞严定。
                结语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得知慧思於其诸著作(《随自意三
    昧》、《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法华经安乐行义》)所论
    述的随自意三昧、诸法无诤三昧乃至法华三昧,此等三昧修
    法之共同特色,在於观诸法实相。由此实相观法成就之三昧
    ,即是首楞严定。这也无法怪乎慧思於《随自意三昧》一开
    始即强调此实相观法,以此实相观法所修之随自意三昧作为
    一切三昧(如念佛三昧、般舟三昧、法华三昧等)之基础。
    换言之,即是以实相观法所成就之首楞严定为一切三昧之基
    础,且以此来统摄诸三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如《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所说的「无系无解脱」(大正
     46 册,页 640 上),在《首楞严三昧经》则云:「此
     中实无缚者解者,所以者何?诸法无缚本解脱故,诸
     法无解本无缚故」(大正 15 册,页 637 下)。又如
     《法华经安乐行义》以「如」明如来,如其云:「菩萨
     以是金刚智慧知诸法如,无生无尽,眼等诸法即是佛,
     故名如来……」(大正 46 册,页 699 中), 此可能
     引自《摩诃般若波罗密经》〈昙无竭品〉(大正 8 册
     ,页 421 中~下),但也类似《首楞严三昧经》所说
     的「是诸如来以色如故等,以受想行识如故等,……是
     诸如来不过一切诸法如故,名为平等」(大正 15 册,
     页 630 下~ 631 上)。此外,如《法华经安乐行义》
     以首楞严定来称金刚慧,此显示了其与《首楞严三昧经
     》之关系。
    73 如慧思於《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将定分为三种,如其云
     :「定有无量,总说三种:下定名欲界定;中定名声闻
     定;上定名无色界定。复次,下定是声闻定,总揽三界
     ;中定是辟支佛定;上定是如来定及诸菩萨定」(大正
     46 册,页 627 下~ 628 上)。
                页 185
      因此,对慧思而言,首楞严定乃是修诸三昧所达之成就
    ,此首楞严定之特色,在於不动威仪遍应十方。之所以如此
    ,实与其观法有极密切之关系,亦即是欲成就首楞严定须从
    实相观入手;而实相观所成就之三昧,即是首楞严定。换言
    之,唯能掌握实相观法,才能成就首楞严定;首楞严定不离
    实相观法。由此可知,慧思的实相观法与首楞严定彼此间之
    密切关系。这也是为什麽吾人於慧思的诸论著中,看到慧思
    对首楞严定之强调。
      首楞严定之基本原理,来自於《首楞严三昧经》。从《
    首楞严三昧经》中,吾人可以窥知慧思禅观思想与此部经之
    密切关系,无论在观法上或三昧所成就上,皆深深地影响了
    慧思之禅观思想,尤其是禅观的基本理论──实相观,吾人
    更可以看出此二者间之关系。对於菩萨行者於实相观所得之
    三昧而展开的方便利他之行,同样也是慧思所极重视的。
      透过实相观法,所开展出的众生平等无二,凡夫皆具足
    法身藏、中道智慧藏等,此成了慧思禅观思想之特色。故慧
    思积极地从事禅修、提倡坐禅,此无非开显吾人之法身藏。
    而扮演此开显之枢纽,即是慧思所谓的「金刚智」,藉由金
    刚智对诸法实相之觉照,转凡种为圣种,转意根为圣慧根,
    转妄想分别心为金刚智,乃至觉了意识即是藏识(自性清净
    心、佛性)。
      因此,吾人可看出:实相观法─金刚智─首楞严定,三
    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简言之,金刚智、首楞严定皆不离实相
    观;而实相观之成就者,即是金刚智及首楞严定。透过金刚
    智之觉照,即是实相观法,所成就者即是首楞严定。所以,
    实相观、金刚智、首楞严定等三者成为慧思禅观密不可分之
    关系。
    附记:本文乃拙稿《南岳慧思禅观之研究》第一章(八十六
    学年度中华佛学研究所专任研究员研究计画专题)。

 
 
 
前五篇文章

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

智对秦译《法华经》的判释

鸠摩罗什译《大品经》《妙法莲华经》中的「深心」

龚自珍对法华经的理解

坐禅漫谈

 

后五篇文章

禅修的身心

《地藏菩萨本愿经》释题(下)

禅定修证系列之一——禅定之种类

《地藏菩萨本愿经》释题(上)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