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杯心态”走向“空杯管理”


2014/9/6    热度:173   

关于“空杯心态”

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来者急忙叩谢悔过。

据说,这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什么是空杯心态?每一个人要想应对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必须随需应变。而以变应变,就要求我们具有空杯心态。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想提升职业能力,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这是一个完美的理论,空杯心态其实只是职场人生的一种心理暗示,真正想要叱咤职场,必须立足空杯心态,学会空杯管理。

关于空杯管理理论

所谓空杯管理,其实是学会运用空杯理论实现自我管理的一种方法。下面简单向大家介绍如下:

第一、学会审视杯子

拿到杯子,你会怎么办?先看看,对,就是审视杯子。为什么?每个人的杯子不同,杯子的大小、形状、材质、样式各不同。一个装10毫升水的杯子和装1000毫升的杯子容量不同,一个塑料杯子和一个不锈钢杯子承受高温的耐力不同。所以首先你要读懂自己这个杯子的特征是什么?比如,我每次只能记住5个单词的流量,好,6个就过量,切记杯满自溢;我只能承受80度高温的压力,那好,100度的沸水不要用自己的杯子接。
第二、发挥载体功能优势

杯子是什么?新华词典的解释是用来盛水、酒等液体的器皿。可以确定的是杯子作为器皿是承载物体的一个载体。既然是载体,我们的杯子有选择,或承接,或储存,或运输,或转移。大部分人只知道去承接或储存,而不知道去运输或转移。一个杯子的容积有限,即使你的杯子很大,也有装满的那一天。不要太多的贪念,以为在杯子里的才是你的。其实你可以给东西换个储存的地点。比如,用杯子把每次学到的知识转移到你的记录本上;再比如,你可以把杯中可口的饮料送给干涸的嗓子,如果肠胃足够好,消化吸收再利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科学认知杯子的载体功能,你会获得更大的空间。

第三、找到零刻度线

找到杯子的最低点,学会归零。经过一些生活的磨练,我们已经不是刚上路的新猎手,总是要习惯性的给自己的杯子填满水,即使路上用了一些,也总舍不得把它喝尽。为什么呢?惯性思维在作怪。我们生活中经常饮用纯净水,大家知道,如果一段时间一直没有饮用它,那门最好倒掉换新的,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利于身心健康。找到杯子的零刻度线,定期给自己复位归零,清除滋生在心灵的细菌,才能更好地享受工作与生活。

第四、合理确定计量标准

我们熟知,一瓶水不满,半瓶水晃荡。这句俗话不严谨,何为一瓶水?对于500毫升的杯子来说,半瓶水就是250毫升,而如果是250毫升的杯子呢?如果我们只有250毫升的水,我们为什么不能选择250毫升的杯子,而要选择500毫升的杯子。若果这样,我们不但有悖于节约社会的宗旨,还落下一个晃荡得瑟的话柄。当然,如果我们有两个250毫升的水,把它合并倒入一个500毫升的杯子,也是一个不错的答案。学会估算价值量,充分整合资源,合理确定计量标准是空杯管理的重要环节。

第五、扔掉手里的杯子

杯子只是载体和工具,在知识——储存——饮用——吸收——能力这个循环中,它只是帮助你实现管理流通的一个通道,空杯管理最终目的是帮你消化吸收其中的养分。学会用空杯管理我们的资源只是自我管理一个阶段罢了,最终我们必须学会扔掉杯子,更大程度的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学习吸收,因为我们的身体当中有一个无比强大的杯子:人的大脑和思维。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缘。世间万物皆有相缘,缘是机遇,缘是达观。二空。空是智慧,包容宽恕,虚怀若谷,海纳百川。三悟。悟为慧根,启发心智,世事洞明皆学问。四善。心怀悲悯,心存感恩,积善行,帮助别人。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应天下之变;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爱天下之善。 南无阿弥陀佛 ​​​​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