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痛苦与驾驭心念(上)


2014/9/6    热度:172   

开示佛法的目的,在于指出人行为上的错误,并且教导他们解决生活里所发生问题的方法。这就是你们到此地来听我演讲的原因。但是,唯有老师自己是开示内容的活见证,讲说的佛法才会真正有效。很不幸的是,我自己完全不合格。我吃、喝、拉屎、睡觉,却一点也不懂佛法。但是,因为我曾经跟随几位证量很高的上师学习,或许,我可以把他们的经验报告给你们听。我说的对你们是否有任何益处,是另一回事。

  我们必须清楚明白佛法的目的是什么,这很重要。我们为何要禅修?为何要走修行的道路,或是过宗教生活?我们所做的这些努力,一定要和平日的活动有所不同,否则,我们就不需要做这些辛苦事了。世界上有不同的宗教、哲学,与伦理思想等,名称各不相同,教导的方法也相当不同。但是,主要的目的,一定是一样的。如果这些思想有价值,一定是教导一些方法,减轻所有生命在身心两方面所受的痛苦。必须对于苦,这个举世一同的问题,提供治本的解决方法,因为,所有治表的方法,在这方面都已经宣告无效。

  自从地球上开始有生命,许多个人及团体有贡献力量,改善我们居住的环境。目前,几乎所有国家中都有许多组织,积极从事改善人类居住的这块土地。但是,不论参与者的目标多么确定,大家多么努力,这个世界比起往日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并没有更接近和平。事实上,有许多理由使人相信,这个时代愈来愈衰败了。为什么物质发展所激发的希望,竟是如此不圆满,令人失望?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们以为所有的问题都是发生在外境,存在外界,和我不相干。因此,我们所想出来的解决办法也完全是外在的,虽然,这种解决方法可以暂时消除特定的问题,可是,另一个问题总是取而代之。所以,我们的努力虽然能够治表,对于解决潜在的问题本身却没有什么功效。

  事实上,有许多经过精心设计的解决办法,实际上只是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有一个例子,就是原子能的发现。不论科学家与工程师发展、运用原子能的初衷是什么,核能发展,对于人类保存自然能源、保护环境,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事项,确实造成一些严重、不可预测的危机。为什么我们不断祈求世界和平而不可得?为什么我们渴求止息苦难与困惑,这份希望却一再被剥夺?当然,为了促进和谐并消除争端,不乏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与不同的教义。但是,其间一定有些事情,我们未曾完全了解,或者没有运用得当。因为,不论我们多么努力,希望利益自己与他人,似乎都没有任何重大的成效。伟大人道主义者的计划与我们日常活动中所欠缺的,是达成目标的有效办法。所谓有效的办法,必须能够解决问题潜在的原因。因此,我们不仅仅需要外在的方法,更需要内在的方法。为什么有效的办法必须同时是内在又是外在的?因为,我们想要消除的苦,不只是外在的。如果我们相信所有问题的来源,都只存在于身外的事物上面,就会想消除、改变,或是对抗外境。但是,这些努力最后注定要失败,因为所有的苦,毫无例外,都存在我们内心。

  事实显示,外境——在生活中所遭遇的人、事,以及环境等,并不是带来不满足与苦的主因。譬如,旅行者发现了一个非常使人愉悦的国家,就想要在那儿住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另一些人,即使和这些旅行者来自相似的背景,却可能觉得这个国家完全不对胃口。他们访问这个国家时,经验到的不适感,一直是问题。但是,这不能完全怪罪外在的情况,如果外在的环境是造成问题的唯一因素,那么,没有任何人会喜欢来到这个国家。同样的,在一个家庭中,有些人喜欢某些食物,通常还有另一些人连碰都不肯碰它一下。同样的食物,怎么会有如此不同呢?从我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更确切的例证。如果有一个人是我们的朋友,自然认为他非常好、非常可爱。每当他出现时,心中就会产生温暖的感觉。但是,同样的人出现,却可能在另一个人心中,引起完全相反的情绪。或许,他在另一个人的心目中,非常凶恶、残酷,连看见他都难以忍受。因此,当一个人在我们心中引发爱的感觉时,在另一个人的心中所引发的,可能除了恨之外,什么感觉也没有。我们并不需要把自己的感觉和其他人的经验相比,才能够了解各人的感觉,差异多么大。只要回想一下,自己对过去所认识的人的感觉。起初,只是一个陌生人,我们可能完全忽视他。但是,不久之后,变成亲密的朋友,经过更密切的接触后,发现他真是太美好了,已经不记得他曾经不是亲密的同伴。心中一点也不怀疑,他和善、有爱心,具有一切美德。由于对他的爱执如此强烈,我们真心相信自己的感觉。但是,不久之后,情况改变了。或许,他说的什么话我们不同意,或是做了令人不愉快的行为,不论是什么原因,或许只是很微不足道,现在,他看起来却是完全不同的人。他的话不中听,态度无礼,甚至面容看起来也很残酷。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人了,昔日对他的爱执,现在完全被仇恨取代。见到他,便生起忿恨或其他恶念,因而体验到巨大的痛苦。

  因此,显然我们受苦并不在于外界的改变,而是因为自己的态度改变了。用不同的心态,即使看到相同的事物,观感也会不同。一般而言,我们整个生命,正是一直经验这种态度的波动。这种态度的改变通常非常迅速。有时候,我们对某人正要开始生气,忽然间,脑海里浮现他昔日所做的善事,记起他曾经在我们极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或者表现了出乎意料之外的不自私态度。刹那之间,这份记忆的闪现,驱除了忿怒的暗影,我们又视他如同最亲爱的朋友。这种经验,一定曾经发生在所有人身上,它使我们觉知,意念经常改变,如果能够稍加控制这种过程,我们就会比较快乐。

  对自己心念的运作状况保持警觉,就可以在消极的意念使我们受苦之前,打断它。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从正面去看一个人,就像我们有同样多的理由去仇视他一样。如果我们能够修心,并且充分了解自己内心的变化,就没有理由不能只表达些可以为众人以及自己带来快乐的意念。或许,全世界都反对我们,但是,只要我们已经发展出驾御心念的能力,仍然可以把每个人当做朋友,不会因恐惧与仇恨而畏缩。一旦能够运用这种自觉的方法驾御心念,会何其安详啊!我们将不再困惑,也不再为自己或他人制造问题。这种深入的安宁感觉,是修习佛法后必然得到的结果,凡是有坚定的毅力,在修行道路上探索内心的人,都可以获得。

  应付困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驾御心念,解决问题,这也是最容易、无害的方法不但不威胁任何人的安宁,且能获得心灵真正的安详。如此,找们不但使自己快乐,也能为他人带来安详。如果我们坚持认为,烦恼来自外界,必须消灭世界上所有可能的敌人才安全。其实,即使我们运用这种笨拙的方法,应付烦恼,心灵仍然不平静。由于我们缺少内在清除心理上困惑的方法,即使没有外在的敌人,还是继续受苦。想要有效对付问题,首先一定要发现并且认识苦因来自内心。我们对付问题的方法,应该像医生为人治病一样。如果医生不明白病人的毛病,便不能治愈病人。所以,首先要尽量弄清楚病人的问题所在,才能够给予治疗,消除病因。同样,我们想运用心地法门,解决问题,首先一定要完全明白,究竟是什么因素困扰我们?不要像一般人那样讳疾忌医,一定要面对问题。唯有这样,才能消除烦恼。让我们用胎儿与新生儿的经验,简短的讨论受苦的各种不同的情形。我们通常不会想到怀孕与诞生所带来的痛苦,其实,这种痛苦十分真实。因为,母亲的心与胎儿的心不同,即使是母亲,也无法完全体会子宫里的生命心情不安宁,胚胎的心理与生理都不舒适。

  这个小生命,觉得自己被拘困在一个窄小的地方,拥挤得几乎没有生间。母亲突然间做的任何动作,都会带给它很大的痛苦。太热、太冷或是太多调味料的食物也会使它难受。它被局限在恶臭的排泄物近处,并且被母亲的消化与呼吸器官不可预测的运作所骚扰。这些痛苦或许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明显到能够察觉的地步;但是诞生所带来的震惊,这种经验却是很容易知道的。当婴儿从子宫里面被驱逐出来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当它缓慢地经过产道时,觉得自己好像被两块石头挤压。生产结束后,这种强烈的痛苦并没有停止,它的皮肤非常敏感,即使是接生室里由温暖的空气,也使它觉得寒冷、难受。这个婴儿或许被包裹在最好质料的毛毯里面,还是觉得被刺刮着似的。除了这些身体上明显的苦痛,它经常还看见一些幻相,就像是死亡时所看到的幻相一般恐怖。因此,当我们看见新生婴儿时,不要认为它的哭泣没有理由。大部分的人并不记得出生时所经验的痛苦。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在子宫里面很享受,出生时,不觉得难受,我们只是把这些经验忘记了。就像我们不记得许多事情,或是没有任何知觉。我们无明的心,制造了许多内外在的污染,使我们对真相的了解,被浓厚的曲解蒙蔽。如果在不久以前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经验,都会从脑中消失,那么,把最早经验到的事情忘掉,也就不足为奇了。出生之后不久,衰老的痛苦就开始了。身体经过许多使人不愉快的改变,譬如,童年时代的疾病,以及年老时更加严重的苦难,都是自然的过程。不必要生一场病,来经验病痛的不快,光是对疾病的担忧与恐惧,也会造成非常真实的痛苦。

  如果我们活得长久,便会经验到年老的痛苦,其间所经历的改变尤其可悲。体力、目力和听力都衰退了,不可能再从事儿童时代的活动。丧失体力已经够糟了,更甚的是,在心理上觉察到自己变得如此老朽又无助。

  这一切痛苦,只是我们即将经验死亡痛苦的前奏曲。每个人内心,都对死亡怀有恐惧感,一旦死亡真正逼近,这种恐惧便会更扩大。即使不希望离开我们的身体、财产,与所爱的人,还是一定要把所珍爱的一切都留在身后。而且,我们不确定死亡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也不知道意识到何处去。对死亡的无知,使我们陷入更大的烦恼。临终时,床边可能围绕着医术高明的医生,以及关心的亲人,但是,呼喊他们无济于事。当我们的身与心必须分离时,没有任何一样事情,是任何人能够帮得上忙的。所有的人都会死亡,毫无选择的余地。在有生之年,我们娇养自己的身体,给予最好的照顾。但是,面临最后的危难时,身体残余的力量,不能使我们多活一分钟。我们无法控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这是最大的痛苦之一。因此,我们带着充满恐惧与忧虑的心识,进入不可知的世界。所有人都已经验过诞生的痛苦,有些人也经验到一些与老相关的痛苦,死亡的痛苦也正在等待我们。然后,这一世的生命就结束了,结束得与我们出生时一样悲惨。

  一生中,除了生、老、病、死之外,还经验到其他难受的事情。譬如,我们总是希望获得想要的事物。这其中包括好吃的食物,质料好的衣服,吸引人的伴侣等。我们不停追寻这些事物,却得不到,确实是很大的痛苦。一旦得到了,又感到不满足,这是更大的痛苦。不满足的痛苦,是最严重的苦恼之一。因为它使我们不断追逐不同的东西,希望能够得到永恒的快乐,却是徒劳无功。这种追逐把我们的时间全部用光了,使我们没有机会寻求精神生活、禅修或修习佛法。因此,我们无法超脱苦况。我们不但遭受求不得的苦,而且还要与自己所讨厌的事情相遇。和仇敌、不好的食物,以及不愉快的情况接触,造成我们在心理与身体上许多苦,在一生之中,这种苦造成很大的困惑。

  不安与不满足的心,使我们得不到任何安宁。不管拥有多少,我们还是希望得到更多。我们工作、计划、设想获得事物的新方法,仿佛自己永远不会面临死亡,至少还要活个几百年。想想看,仅只为了照顾自己这个身体,就做了多少的事情。我们花费了一生中很大部分的时间读书,藉以得到一份工作;我们工作赚钱,然后又为了投资赚取更多的金钱而伤脑筋。我们最多只能活到50岁、60岁或是70岁,然而,这些年岁都被拿来从事这种狂热的活动,但是,又为了什么目的呢?

  我们把能量花费在许多方面,为保持身体免受饥饿、寒冷、疾病、攻击,甚至为最后的死亡而担忧。一生为了免于危难不断挣扎。事实上,我们把自己贩卖成奴隶,来达到这种目标。我们可能不愿意面对这个真相,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了解这些活动是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

  为了获得安全感,我们工作多年,不过,只要生活中发生了一些小改变,我们就会病倒,或是经历其他的不幸。得到保障很困难,陷入悲惨的情况却很容易。即使我们幸运的获得使生活更舒适、有报偿的事物,往往只是痛苦的另一个来源。譬如,我们可能储蓄了足够的金钱去度假,却碰上了一个可怕的意外灾难。或者,我们到一家昂贵的餐厅吃饭,却食物中毒。在这种情况下,痛苦的来临无法选择。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