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吟语》作者的善行


2014/9/6    热度:220   

晚明时期,出现了一批探究修身养性之道、阐发对人事感悟的语录体著作。其中流传最广、最为人所熟知的有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以及吕坤的《呻吟语》。

《呻吟语》一书完成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当时作者吕坤已55岁。他在该书的自序中说:“三十年来,所志《呻吟语》凡若干卷,携以自药”。可以说书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生哲学,也是吕坤一生言行的写照。

吕坤,字叔简,河南宁陵人。他于万历二年(1574年)考取进士,从此开始了在各地迁移为官的生涯。从万历十七年(1589年)至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他先后出任山西按察使和山西巡抚。此时,官办的慈善机构养济院早已在基层府县普遍推行。而设立养济院、收养那些“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是大明王朝早在立国之初就定下的一项基本国策。不过在任职山西期间,吕坤对养济院的政策做了许多新的补充和改进。

首先,吕坤设置了“冬生院”。和常年经营的养济院不同,冬生院只在冬季,即每年阴历十月一日到来年三月一日之间开设,目的是为那些60岁以下5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过冬的栖身之所。因为这些人不属于60岁以上由养济院救济的对象。冬生院备有火炕等取暖设施,而且被褥要足够厚实,每月支给的布棉酒肉等也有详尽的标准。吕坤还规定,收养的老人每十人指派一人负责照顾,他们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应从事“纺花、捻线、打席、织簾”等劳动,所需的工本由官方借贷。

对于那些年纪尚轻、身体较好的残疾人,吕坤主张不能单纯地予以收养,而是要传授给他们谋生的一技之长,让他们即使身有残疾也能独立生活。譬如对腿脚残疾的人,吕坤就制订政策,要求由专人教习他们“织打麻鞋,挑结网巾,纺花揉绳,捺纱刊字”等技能。对于盲人,他劝谕他们要学习乐器和说书,并雇请教师传授相应的技能。教师的津贴、所需的乐器都由公费开支。这方面,吕坤甚至亲力亲为。他不但为盲人编写了儿歌,还把“杀狗劝夫”、“管鲍分金”等立意扬善的故事改编成评话,作为盲人学习的教材。

吕坤在山西推行的善政及其理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了人们对社会救济问题的关心。如河南的杞县、河北的束鹿县后来都在当地知县的主持下设立了冬生院,继承了吕坤的政策。

大约在出任山西巡抚期间,吕坤联合几位地方士绅,在家乡宁陵县创设了“同善仓”。在功能上,同善仓与既有的常平仓、社仓和义仓完全不同。常平仓由官府出资设立,作用是调节米价和救荒。社仓和义仓多为民间出资,主要也是为了备荒救荒。而同善仓的目的却较为单纯,就是富人为穷人施舍粮食。创办同善仓的动机,和吕坤本人的财富观是有关联的。他认为,“财者天下之财也”,本来就是流通之物,并不专属于某个人;富人之富也并非上天“厚其身”,而是需要他用善行来使天下人都能“均其惠”。所以他乐于捐献余金,设立这样一座向穷人施米的粮仓。

吕坤的善行和慈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和他有姻亲关系的杨东明。几乎与吕坤创立同善仓同时,杨东明在自己的家乡、距宁陵县不远的虞城县创办了“同善会”。同善会集合了一些地方士绅,利用积存的会费来举办修路架桥、施医舍药等善业。正是吕坤的同善仓和杨东明的同善会,促进了慈善组织在明末的兴起。

吕坤的一生,为官堪称一代循吏,为学也卓有所成。而他的善言善行,也为当时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究竟乐里有个最明显的,就是阿弥陀佛在西方建立的极乐世界,这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去往生的。条件非常简单,第一,只要具足信心,相信真有西方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一丝毫都不怀疑;第二,真正愿意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第三,认真去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三个条件具足,你一定能住生极乐世界。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