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路 一万小时定律
2014/9/6   热度:337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这是朱柏庐治家的格言。很多有识之士也怕“家无读书子,庭前气色寒”,想办法要教孩子读经。读一阵子后,苦于接送陪读,心里难免不耐,会疑惑:“经典,要读到几年级,才可以不必读?” 《成功之路── 一万小时定律》,作者麦尔坎.葛拉威尔,从许多“异数”成功者,得到一个结论,任何能成功者,都要花一万小时的努力。他根据认知心理学家艾瑞克森在柏林音乐学院的研究,研究员问主修小提琴的学生:“从学小提琴第一天,到目前为止,总共练习了多少小时?”刚开始所有人的程度一样,但随着练习时间的长短,音乐专业表现有了显着差异。二十岁时,这些学生能否成为扬名国际的小提琴家,或只是一般演奏家,关键就在从小到大练琴的总时数。能扬名国际的学生,练琴时数到达一万小时以上,而成为一般演奏家者,练琴时数大概是八千小时。 英国神经学家DanielLevitin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美国游泳好手麦克.菲尔普斯,除了手脚特长的天赋异禀,他每天练习八小时,全年无休,这样持续五六年,方能谛造一人独得八面金牌的奥运奇迹。 工多艺熟乐趣多 披头四TheBeatles,本来只是十几岁年青人,在英国利物浦组成的乐团,曾三度受邀到汉堡夜总会驻唱。他们一星期七天都要演唱,每晚都要唱八个小时,接连好几个月,就这样养成专业乐团的实力。除了会弹、会唱,还要创作新曲,学习即兴演出。披头四在无休止的演唱中,工多艺熟,技术更加纯熟,四人默契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九六四年,赴美登台,已累积了登台演出时数达一千二百小时,一上台就征服美国人。 十年寒窗,用功一万小时,每天重复练习,这考验很多人的信心与耐心,如何坚持下去?大陆的钢琴家郎朗,接受英国《卫报》访问时说:“没有人会真的喜欢练习,我也不例外(现在他每日练习二至三小时)。只是,我不讨厌练习。我会尝试在练习当中找一些新的乐趣。这对我很有帮助,因为感觉上不像是别人在逼你,而是你自己想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每天学而时习,从中获得新鲜的心得感触,就会让人锲而不舍。 精专读诵典范 吕希哲是北宋贤臣,晚年学佛,学者称荥阳先生。二十一岁,在太学跟胡安定学习,与黄安中、邢和叔同住一室。吕希哲不忘“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孔子身教,常常观察同侪,他发现黄安中有“精专读书”的好习惯,每天清晨读经书五百遍,早饭后读史书一百遍,夜里读子书三百遍。每次读书,端坐不动,念的声音句句分明。 一天念经典五百遍、史书一百遍,夜晚念子书三百篇,一天须用多少时间?一年下来累积多少小时?这对吕希哲的影响很大。后来他为宋哲宗讲解经书,一切以“正心诚意”为本。吕希哲平易近人,德行高远,晚年名声更受尊重,远近都尊他为师,这与他平日在经典下的真功夫,大有关系。 很多人不愿花时间练习,因为学习时间既漫长又辛苦,试图以最短时间速成,所以走偏门,想不劳而获。股神巴菲特、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苹果计算机贾伯斯,在他们的专业领域,投注都超过一万小时以上,他们专注的阅读、思考、研究、实践,才有今日的成就。 荀子〈劝学篇〉云:“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经典读诵,不是“曾”读过就算数了,必须长期温故温习。一万小时,成就一位顶级大师,而读诵学习经典,可以汲取受用不尽的智慧,与成圣成贤该有的品德,若浅尝即止,不肯真积力久,如何能触及到经典最深层的道德智慧?
郎朗全神贯注教学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什么叫修行功夫?顺境不起贪爱,逆境当中没有嗔恚。一切境缘当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顺逆境缘不动心,那就是禅定。禅定生智慧,我们修行就是修这个。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