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中的难民救济
2014/9/6   热度:139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一声炮响,揭开了抗战序幕。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累累血债!为能逃避日军屠戮,许多百姓被迫逃离故乡,成为无处可依的难民,随着盘缠的耗尽,他们不仅饥寒交迫,更要忍受兵匪的欺凌,在炮火烽飞的乱世中,他们犹如狂风暴雨中的小草,四处飘零,却不知所终。据学者研究,抗战时期难民数量达几千万,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 难民的安危,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关系到抗战成败。因此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同时,也积极筹备难民救济,在各处交通要道设立了数以千计的难民收容所,对难民收留救助。在所内,难民每天能领取一定数额钱米,并享受免费医疗,摆脱疾病的困扰。收容所虽好,却耗资甚大,难以长久运行,因此难民仅能在所内休整三十四天,待身体康复后,就根据学历、技能分配到后方从事生产劳动。 为能实现“寓生产于救济”,南京国民政府在许多省份设立难民生产事业管理处,调拨资金,筹建难民工厂,安置从收容所流转过来的难民。工厂多生产紧俏的日常用品,如毛巾、草鞋、肥皂等等,在许多城镇设立销售点,甚至还在报纸上做广告,因此销路不错,经济效益极佳。工厂内实行按劳分配,技术纯熟的难民每月收入能达二三十元,技术生疏的难民只能得到五六元,但工厂每月伙食费仅象征收取四五元,确保所有厂民衣食无忧。难民还可在厂内接受教育和医疗,教育分普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种,前者在每天晚上七点至九点授课,授予两小时基本课程,后者则由工厂专门技师以集体方式授课,使厂民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 除此之外,难民生产事业管理处还在许多省份开设难民垦场,组织难民开荒种地,如福建省就设立五个垦区。垦务所为难民提供种子、农具、耕牛贷款,房屋修理贷款,甚至为每人每月垫借生活费10~15元,为期九个月。鉴于许多难民水土不服,体弱多病,垦务所还请卫生所人员到殖场施诊,改善其体质,同时创办夜校等文化补习班提高垦民文化素质。难民移送垦区后,每天须工作八个小时,不得任意出入,土地开垦后,由垦务管理机关发给垦民证书呈报政府部分备案。 难民工厂与垦场的设立,不仅使难民能够自食其力,更生产亟需的战略物资,极大支援了抗战,许多厂民甚至弃工从军,奔赴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然而难民问题却未完全解决,许多难民渴望能重返故乡,然而昂贵路费使其望而止步。若任由难民滞留它乡,不仅不利于战后重建,更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导致社会动荡。善后救济总署在主要难民区设立遣送站,为难民提供交通工具,发放路费,终于使数百万饱经战争磨难的难民回到家乡。 难民救济主要在政府主导下进行,但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其中。为救助难民,僧侣们腾出了寺庙,海外侨胞捐出千万巨款,慈善人士奔走呼号,难民所到之处,地方长官常常亲临慰问,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普通民众也积极款待,毫无地域隔阂。当国家危难之时,四万万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共渡难关,正是此股强大的凝聚力,才使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取得最终胜利。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不回向,你所修的福报、功德是有范围的、有限的。一回向,你的福德、功德变成无限的。做任何善事都回向,则功德无量。一切善根悉皆回向,供养功德才能圆满。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