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的web2.0时代(上)
2014/9/6   热度:177
2009年8月,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年度50个最佳网站,被称为“小额信贷领域的eBay”的kiva.com也名列其中。 Kiva是一家运用web2.0技术向发展中国家微型企业提供小额信贷的非营利机构,它的运作机制非常简单。它与发展中国家的小额信贷机构合作,这些机构把经过审核的贷款申请者的资料发布在kiva.com上,而后愿意为这些申请者提供贷款的人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申请者,在网上即可完成操作(通过paypal等支付工具)。提供贷款的人无需支付所选申请者所需的全部资金,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与能力,最小的份额可以低至25美元;这样,一个申请者可能会从多个贷款人得到资金。资金通过kiva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小额信贷机构,这些机构再提供给申请者。还款期限一般为12至18个月,还是由当地的机构收集还款,通过kiva还给出资人,出资人可以选择继续向其他申请人投资,或者收回资金。目前kiva已经向全球多个国家的微型企业提供了1100万美元的无息或低息贷款,贷款回收率在99%以上。 Kiva可以称之为继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之后,小额信贷领域的又一创举。虽然尤努斯以及诸多后继者已经用事实证明,穷人的信用并不差(甚至可能更高),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小额信贷的利率仍然相对较高,并且募集资金也仍然存在困难。虽然格莱珉银行已经通过吸纳“穷人的存款”做到了资金自给,但对于其他许多规模还比较小的小额信贷机构而言,仍然有必要依靠商业银行或向富人募款来解决初始的经费问题,而风险(哪怕仅仅是感觉上的)仍然是募款最大的障碍。 而kiva让人看到了另一种途径。传统上,小额信贷机构与商业银行在核心的运作模式上其实是非常类似的:机构需要同时承担吸储(募款)与放贷两方面的责任,向什么人放贷是由机构决定的,储户或出资人并不知情,而坏账的风险就要由机构承担。尽管穷人的诚信被证明并不差,但仍然有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投资损失,而对于本小利薄的小额信贷机构来说,即使有限的坏账也是个不小的麻烦。Kiva另辟蹊径。机构不再承担这两方面的责任,而仅仅扮演了一个管道的角色,它只要保证申请人的资料翔实即可。要不要投资,投资多少,由管道一端的出资人决定,因此风险也由出资人承担;而同时,出资人投入的金额可以非常小,因此有限的风险也是在承受范围之内的。 从出资人的角度来说,这也让他们看到了慈善事业的另一种参与模式。尽管越来越多的慈善机构转变了募款策略,从向企业与富人募款转向了面向大众,向普通人募款。但在过去,捐款者对于他捐出去的钱具体做了什么,通常是知之不详的。尽管绝大多数机构能够保证财务的清白与透明,但这也只能让捐款者确信自己的钱没有被“乱用”。这是由传统的慈善机构的性质决定的。传统的慈善机构就如同一个“蓄水池”,将来自不同人的捐款汇集在一起,然后投向机构选定的领域、地域和人群。捐款者可能会看到机构的报告,报告机构本身做了哪些事,花了多少钱;但是捐款者无法知道自己的那份钱投向了哪件事,就像我们无法去说流向蓄水池的哪一滴水又从蓄水池流向了哪一块地。而kiva的做法不同,它不再是一个水池,而更像一个水管系统(或者更确切地说,像一个架设管道的机器)。出资人很明确地知道自己的钱流向了哪里——他/她可以很清楚地说出,自己的那25美元投到了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什么人,那个人(或那些人)用这笔钱做了什么。这让出资人不仅对自己的钱有没有花到该花的地方更有信心,而且也更有参与感。最重要的是,投资在哪个国家什么领域的哪个人身上,是出资人自己决定的,体现了他/她的偏好。 Kiva是慈善事业与web2.0技术结合的典范,但我看到,结合的并不是只一种技术,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内核与web2.0是相通的。这或许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慈善事业将要(或者正在)走进web2.0时代。 Web2.0是本世纪初IT业泡沫之后,互联网的一次深刻革命,我们现在仍然处在这个革命的过程当中。如果说web1.0的代表是yahoo这样的门户网站,那么web2.0的代表就是google、wiki百科、facebook、eBay这些网站。能够看得出来,门户网站自身是一个信息的发布者,承担了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的全部功能,它只需要用户点击和浏览,而不需要用户参与。而web2.0网站则(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对信息的操控,而只是发挥一个平台的功能。Web2.0的特征包括(而不限于)开源软件、用户参与、群体智慧,或者一言以蔽之,在web2.0时代,信息由用户提供,通过用户进行分类整理,依靠用户搜索而被分享。 可见,web2.0“革命”的深刻之处不在于新的技术,而在于一种全新的思维。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但无数个“个人”的知识、信息乃至偏好汇聚在一起,就聚合成为强大的力量,诞生了像wiki百科这样的杰作。同时,在web2.0时代,网络上下的生活的边界更加模糊,通过手机上网等技术,以及twitter、youtube这样类型的网站,发生在街头巷尾的大小事件,都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大面积关注的焦点,而这些事件往往是传统传媒来不及甚至根本不可能去捕捉的。 那么,web2.0与慈善事业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慈善机构更像web1.0时代的门户网站。机构拥有专业的人员,承担了募集资源、调配资源、设计资源运用方案以及最终将资源投入实用的全部过程。在这样一种机制之下,尽管慈善机构也在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参与,但是不可否认,在庞大、复杂而又“专业”的机构面前,作为个体的资助人与受助人的主体性都很难被体现出来。诚然,资助人的“建议”与受助人的“参与”是被机构强调的,但这些“建议”与“参与”在被卷入机构专业化与行政化运作程序之后,很容易就被稀释,变成一种点缀。在传统慈善机构里面,主体的关系建构是“资助人-机构”与“机构-受助人”,可以说,既没有“资助人-受助人”之间直接的链接,也很少有“资助人-资助人”与“受助人-受助人”这样横向的联系。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资助人与受助人的能动性是被限制的,而这个限制正是来自于机构,因为机构有其统一的价值观、运作方式和目标,而资助人意愿的多元性与受助人需求的多元性,因其是分散的,从而很容易被机构的统一性所忽略和摧毁。 传统慈善机构并非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因此才会提出“参与式发展”、“转化性发展”、“社区参与工具”等等,无论从理念上还是操作上,都在不断强调参与(特别是受助人的参与)。但是老实说,效果并没有我们期望得那样好。我们或许可以认为,在“门户网站式”的机构体制下,这些强调参与的理念和操作方法,因为很难落到实处,而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甚至只能是一种掩饰。 而问题的根源也许并不仅仅在于传统机构的体制。 慈善事业的主流理念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毋庸置疑是一大进步。但是当“授人以渔”的理念落在实处,进入社区以后,似乎也发生了扭曲。机构“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到社区,会很自然地带着一种批判的目光,满眼都是社区的人在技能与意识等方面的各种“欠缺”,仿佛穷人都是“不会打渔”的人。然而社区果真如此吗?我们能认为我们这些外来者会比世代生活在那里的人更懂得如何在社区中生活吗?我们能认为一群正常的、理性的人会不懂得合作的好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吗(即使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样的词藻)?而在这样的意识主导之下的慈善事业(包括社区发展、个体或群体辅导等等),又怎能是“社区主导”的呢?究其实仍然是机构主导的。 在这种机构主导的慈善事业中,原本在资源上就处于弱势的受助者,在话语权上就更加地弱势,结果很可能是,机构越投入,受助者越无助;机构越“使能”,受助者越“无能”;机构越empower,受助者越powerless……如此的“慈善”,让受助者越来越依赖机构,无论社区、家庭还是个人的发展越难以具有可持续性。 在机构的另一边,提供资源的人,包括资助人,也包括志愿者,也面对着某种窘境。如果按照公司治理来说,资助人可以称之为慈善机构的“股东”,应该拥有决策权。但是当慈善机构的募款对象转向大众以后,每一个资助人出资的份额只是总体的极小一点,他们就如同上市公司那些持有少量股份的小股东,而其发言权则更少,因为股份公司至少还有股东大会,按投资额投票,而资助人却几乎没有什么途径去影响慈善机构的决策,慈善机构的决策层也基本上没有由资助人召开大会选举产生的。资助人能够贡献的,基本上仅限于资金与物资(本质上也还是资金)。 另一方面,慈善机构往往也会大量使用志愿者,这几乎成为一种特征。但是志愿者的能动性也受到极大的限制,他们必须遵守机构的各种规章制度,服从机构的安排,做机构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因此实际上志愿者变成了机构不受薪的员工。 资助人与志愿者的贡献只能有这些吗?事实上他们身上蕴藏的巨大潜力被忽视了——或者说,在慈善机构仍然处在前web2.0时代的情况下,这些潜力无法被挖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都是因为自己有毛病才发现别人毛病,在发现别人毛病的时候,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你认为自己正确,那正是你不正确的地方,因为你有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你已经有相了,你已经把有相认起来。认起来的时候,你已经在起心动念了,你那个忍辱力已经在破坏。所以说,我们修行千万千万不能对别人产生一点儿想法。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