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弃老山”谈日本人的孝道


2014/9/6    热度:567   

古时的日本,由于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食不果腹,在普通老百姓中就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六十一过,糟蹋粮食货”。于是,在古代日本就出现了家中年过六十的老人被儿子背到山里扔掉的民间传说。也就是有名的“弃老山”的故事。因为是仅仅流传于民间的传说,并不被太多人所关注。但是把这个民间故事发扬光大,让众多人知晓的还应该归功于1956年作家深泽七郎创作的风俗小说《楢山小调考》。小说的原型就是传说中的“弃老山”的故事。

无独有偶在日本的古典诗歌和歌中也有关于“弃老山”的故事,说的是老人已到六十岁,儿子很孝顺,想赡养老人至终。但是儿媳妇则一直劝他抛弃老人,终于有一天,儿子把老人骗到山上去,想丢弃老人。这天月光皎洁,儿子不禁吟了一首和歌,“我が心なぐさめかねつ更級やをばすて山に照る月を見て(我的心难以平静,眼看这更级的弃老山,在月色笼罩下)”,又把老人给背回去了。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探究日本的“弃老山”的确切地点,而是想谈谈日本人的孝道问题。因为关于“弃老山”的故事在学界认为最早出现于印度佛经中的《弃老国》的故事,是为了教育人们要敬老养老,因为老人们有年轻人所不具备的丰富的生活经验。随着佛教经中国传入日本,那么佛教的典籍也随之传遍整个东亚地区。作为东亚文化圈的两个具有影响力的国度,在中国古典作品以及民间故事中,很难寻觅“弃老”之类的字眼,而为什么在对外来文化优化选择性吸收的国家日本,“弃老山”的故事却又流传甚广,乃至还有“六十一过,糟蹋粮食货”的说法呢?这就需要我们来看一看日本人的“孝道”,以及其“孝道”的特点。这对我们研究这个民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孝道在日本

在日本,于5世纪初(即日本应神天皇治世)汉字和儒家经典传入日本之前,并不存在上述意义的“孝”的道德观念。日语汉字“孝”,只有音读而没有训读,即是明证。它表明“孝”是由中国传入的,在此之前日本并无相当“孝”之意义的固有语言和由此表述的道德观念。这种情况在日本最早的一部文学著作兼历史著作《古事记》(成书于712年)和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成书于720年)所记载的神话、传说中也有所反映。

而孝道在日本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并被提倡,还是进入律令制时代以后的事。这也许是当时的统治者已经认识到了“移孝为忠”的道理。757年(日本天平宝字元年),孝谦女帝“宣令天下,家藏孝经一本,精勤诵习,备加教授”,堪称日本历史上推行孝经之至举。由此可见,“以孝治天下”的儒家思想已经开始对日本统治阶级的思想产生影响。但是直至平安时代中期,这种思想还只能说是处于对《孝经》的学习,理解阶段,且主要是作为贵族阶层的行为规范而存在的。

直至进入幕府时代以后,“孝”的观念才真正进入日本人的观念中。幕府时代,武家社会家族内部的权利争夺的事实,使统治阶级认识到宣扬“孝道”对维护其统治的重要作用。于是乎一些御用文人就在他们的著作中,大势宣传“孝道”的伦理道德观念,使“孝道”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上的升华。

明治维新之后,统治者在奉行“文明开化”政策的同时,继续宣扬孝道,以教化民众。在中小学教科书中,加入了许多忠孝的内容,使日本国民从小就牢记“持孝行乃人伦之最大义”。从此日本国民的道德核心就被“孝道”所占领。“克忠克孝”在此后半个世纪中一直是日本国民思想的桎梏。

二、日本人的忠与孝

什么是忠?忠就是要有献身于主人的牺牲精神,这种献身要达到为自己的主君而牺牲生命的程度。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直至战死沙场被人们大加称道,而苟且偷安,弃主而逃则是不忠之至,为世人所不齿。

而何是孝?如《孝经》所言:“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孝道包含着许多人类的自然心心理和起码的道德准则,作为家族道德的根本曾经具有历史合理性。正如《礼记·祭统篇》中所说,“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以及《孝经·广扬名章》中“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战国策·赵策》中“父之孝子,君之忠臣也”中所倡导的一样,中国的历代统治者都是笃信“移孝为忠”,“移孝为君”的。在历史上,这种思想的盛行,是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所以被大加推广。

但是正因为孝是忠的起点,忠是孝推之于国家的思想理念,与孝相比是属于第二层次的内容,这就大大抵消了历代统治者竭力提倡忠的实际效果。中国人虽然在理论上重孝也重忠,但在实际上表现出的则是“忠孝不能两全”。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强调忠君,但不能与孝相比;纵使忠孝并列,在多数场合,中国人仍将孝放首位。在孝与忠发生矛盾的时候,也多是舍忠取孝的。

与中国的“百行孝为先”不同的是,日本对于“孝”并不重视。日本的子女与父母感情淡薄,古代日本残酷的自然环境,让孝道难以得到发展,以致于出现了众多的“弃老山”。在公元六七世纪,伴随着中国的佛教、儒教以及世俗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中国的孝道思想也很早就被日本人普遍接受。然而,孝道的特点不可避免地有所改动,以适应中日两国不同的统治阶级的需要。与中国相比,日本的情况就不同了。

忠孝难全与忠孝一致是中国的孝道与日本的孝道的根本区别。在深受儒家忠孝思想影响的日本,不仅表现出忠重于孝,而且明确提出了“忠孝一致”,“忠孝一本”的口号。而且对于武士的忠孝道德,戴季陶先生曾在《日本论》中有过如下论述:“武士的责任,第一是拥护他们主人的家,第二才是拥护他们自己的家和他自己的生存。”所以说,虽然日本人接受了儒家的忠孝观念,但是却是把忠君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日本人的“忠”

关于日本人忠君思想大于一切行为指南的表现,从古至今,在日本这块土地上处处可见。先从日本武士的“忠”谈起吧。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孝之始也。是对《论语》里“君子不立于危墙”的最好解释。保存好父母给予的身体,这是孝的第一步,也是基础。把父母授予的身体,放在随时可能倒塌的危墙之下,就算一种不孝。

而只要对日本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日本的武士有一种很奇怪的效忠方式,那就是切腹。武士道体系下的日本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忍受切腹之痛(切腹者需亲手把短刀刺进自己的左腹,然后往右腹拉,再拉回来往上切。然后把头向前伸,由断头人砍下他的头。在整个过程中他不能表现出痛苦,而且切腹之后身体必须向前倾倒。他们管这个叫“漂亮的切腹”),那就是勇敢。勇敢的人就是光荣的,就能够洗刷他所犯下的罪行。

看到这里,我们中国人也许会替日本人幻想出类似这样的场景:切腹前的日本人内心充满了对父母的眷恋,他的父母此时正在家中以泪洗面等等。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切腹者和他的父母只会想到自己的光荣,而绝不会想到眷恋这样的字眼。因为光荣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的并不重要。如果按照中国人的道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样的做法只能不认为是一种极其不孝的做法。

还有一个另我们中国人难以理解故事。一个日本的武士,决定要为他的主君复仇,以报答他长期以来的恩惠。他擦拭了自己的刀,就迈步走了,甚至没有回过头去看他的家人一眼。不是故意勉强自己控制情绪,而是他压根就不会想到要回头看他的家人。他的内心中只有光荣的效忠。他的母亲朝他的背影鞠了一个躬,但不是因为他是她的儿子,而是因为这个人已经是一个义士。他的母亲并不觉得悲伤,反而是与有荣焉。晚上她的丈夫回家,还没有迈进门槛,她就高兴地冲着丈夫喊:“老伴,你高兴吧,我们的儿子已经效忠了!”对于日本的武士来说,为主君牺牲生命乃是绝对的义务,它与“孝”没有矛盾,而且事实上,在日本历史上为了报效主君或天皇而牺牲个人或家庭的人往往更受人们赞扬。也就有了故事中,母亲那句高兴地冲着丈夫喊的话了。

而中国人这种对自己的身体的态度则是随时采取“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那我们可以用《孝经》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孝之始也”的说法来解释,最初的时候中国人爱惜自己的身体,目的是为了尽孝。

与此相异,在日本,孝亲意识的培养,揉以血缘亲情,以此不断增重人们逆来顺受的心理,最终达到了统治阶级所想达到的目标“移孝于君”的目的,使“孝”远远超出了“家”的范围,最后达到“忠孝一致”,“忠孝一本”的国民道德之根本。于是以我们这些非日本国民者的眼光看到,二战时,那些“疯狂”的日本人满怀喜悦地拿起刀子刺向自己的腹部,看到日本人载歌载舞地欢送前往珍珠岛做自杀袭击的“勇士”等等这些原本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这种伦理思想的指引下,就变得顺其自然,合情合理了。

四、结语

日本统治阶层在接受了《孝经》的有关“孝”的思想观念后,又充分理解了“移孝之忠”的道理,认识到提倡“孝”道,有利于维护其中央集权统治和君臣尊卑的社会秩序。家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亲子关系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若确立了家族内的上下秩序和亲子间的尊卑服从关系,作为家族之延长与扩大的封建社会秩序和君臣之间的尊卑服从关系自然就会得到维护。日本的统治阶层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从统治实践中也体会到这些道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日本的统治阶层,通过普及儒家典籍、制定法令和劝奖与严惩等行政措施,大力宣传提倡“孝”道,并使其逐渐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然后逐渐模糊“孝”与“忠”的区别,以达到用“忠孝一致”“忠孝一本”的思想禁锢人们思想,达到统治的目的和作用。而把“忠”的对象转移至“天皇”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整个日本历史上,只有一个皇室,万世一系,继承皇位。

儒家的“忠孝”之道是维护封建社会秩序、防止人民反抗的思想工具,而“克忠克孝”则成为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和天皇制法西斯主义愚弄人民、驱使他们走向侵略战争的思想武器,其反动作用自不可否认。然而,这与日本封建社会确立期“孝”道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二战后,在一片废墟中,仍受这种思想所引导的日本人齐心协力,全民总动员,使日本一跃成为发达国家的奇迹,也不得不归功于这种“克忠克孝”思想的作用。所以,在我们研究日本这个邻邦的诸多问题时,我们都要充分考虑到日本人的“孝”中所蕴涵的这份伦理道德意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个人成佛了,为什么,他离的干干净净,相在不在?相在,相是幻有,相是生灭法。实相,实相不生不灭,实相是从体上讲的。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