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土”的“社会创新”


2014/9/6    热度:139   

社会创新是一个相当时髦的概念,然而社会创新却又相当地平凡,甚至无所不在地发生在人们的生活中。自助的医疗群体、自建住房、电话热线、长期性的电视节目筹款、邻里护理、邻里看护、维基百科和开放大学、义务药品、全套医疗护理、小额信贷、消费者合作社、慈善商店、公平的贸易运动、零碳住房计划、社区风电场、恢复性司法、社区法庭等等,这些类似的活动都可以被视为社会创新。

上述社会创新活动对理解社会创新有很好的启示,即社会创新更倾向于非经济领域的活动。理解社会创新的含义用英文或许比从中文来理解更容易。英文的社会创新为“Social Innovation”,从概念上明确地限定了其是在非经济领域和行政领域的创新;中文的“社会的”含义实际上远比“Social”宽广,在日常的称谓中社会往往包含了经济的内容。借取英文世界中的一些研究者列举的狭义定义,社会创新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活动和服务,并且主要通过基于社会目标为己任的组织来扩散。也有批评认为上述概念将社会创新定义得过于狭窄。但这不影响本文对本土“社会创新”的讨论。

在这一时髦的主题下,本文想举一些笔者调查发现的“土”创新案例,来照亮哪些“土”的创新角落,把那些对社会创新时髦的关注目光稍稍引向这些“土”创新的角落来。

理论上,创新是一些新的观念、管理方式、开辟新的服务领域、开发新的产品等,但实际上创新这个概念被“现代化”和“科技化”了。也就是生活中提到“创新”往往是和高技术含量或者新颖的管理方式等结合在一起。但是正如定义,实际上创新活动并非一定如此“现代化”和“科技化”。如果我们将创新视为满足社会需求的活动、服务和产品,那么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土”的活动、服务和产品。

在西北,谁第一个挖了“土水窖”蓄水?在农村谁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农业上,谁发明了各类套种?又是谁发明了各类农业生产用具?谁在宁夏盐池地区的农村社区推广了社区理财小组?各类公益组织也长期示范和推广各类项目,并且探索了很多具有很强适应性和推广性的创新。类似例子有很多,长时间以来这些“土”的办法解决了不少大问题。这些看似简单的“土”创新例子,实际上背后通常也经历了很多艰难的试验历程。

国际计划(中国)在陕西与当地政府一起推广的卫生厕所就是一个范例。如何建设在当地具有适应行的厕所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厕所适应性改造并非顺利,无论是双瓮漏斗式厕所还是粪尿分集式厕所,在国际计划(中国)推广的几年中就进行了诸多细微的工艺改进,一些农户在具体的使用中,也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改进了厕所。并且村民在改进厕所过程中创新的一些新方法,如“使用乒乓球填塞小便便池入口”的方法后来也通过国际计划(中国)进一步在项目中推广。

在“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中,项目办在当地推广的太阳能灶也很受当地人喜欢,一些村民见到示范效果不错,还自己掏钱购买。笔者为此从事评估的结果表明,太阳灶在当地也具备使用的可持续性和推广型,并且一口太阳灶能够有效地为村民节省很多燃料和草料,并且减轻妇女从事割柴的压力,同时还有效地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以及减排等。

安徽霍山县,当地一青年想出以竹箨(笋壳)为材料加工拖鞋的主意,后获得在当地开展的“中荷扶贫项目”的支持,并在2001年由当地60名妇女组建“桃源河妇女鞋业协会”,从2003年底的数据来看,该协会已经累计生产各类拖鞋17万双,产值8.2万元,会员工资3.6万元,利润0.2万元。

上述几个例子均是在农村地区发生的“土”创新案例。有的这些创新是农民自己发明的,也有的是当地农民、政府与公益组织一起推动的。这些“土”创新案例实际上遍布在各个主流社会遗忘的角落。2007年宁夏盐池县举办第一届“乐农杯”农民创新奋斗奖时,同样也发现诸多“土”创新的案例。奖励是为了促进对农民创新的认可和对本土创新经验的进一步推广;另一方面,“农民创新奋斗奖”本身也就是一项社会创新活动。活动推介的候选人所开展的项目在当地很多是具有实用性的“土”技术。

这些“土”创新实际上具有很强的地方适应性和推广性,因为“土”创新的成功往往是在当地的实际环境下生成的。这就决定了其本身就符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和要求。

“土”创新的推广往往比较缓慢,甚至“土”创新也可能消失。这并非由于其不具备推广和保留价值,而可能是因为缺乏有效示范和推广机制,缺乏减小其他人搭便车而免费获得“土”创新工艺的机制而滞留在创新人手中,缺乏利润激励而成为消失的文明。

影响这些“土”创新推广和留存的更大阻碍来自正规教育的霸权和公共空间的收缩。当感叹上一代人通过非正规教育继承的知识和技能逐渐消逝时,实际上需要反省消逝的原因,是因为这些知识和技能失去了功用,还是这些技能缺乏传承的渠道。

从笔者的经验调查来看,影响“土”创新知识和技能消逝的因素主要包括非正规教育、公共空间和创新激励机制。

正规教育首先挤兑了儿童和青年大量的时间,这些一方面影响了儿童和青年在这个时期的贴近社会的创新活动,同时也减少了通过非正规教育传承各类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包括老一代言传身教下一代的机会,还包括儿童和青少年接触和实践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在正规教育挤兑下正在消逝的知识和技能有很多,如各类食品的制作、剪纸等民间文化艺术、老人们掌握的民间气候知识、民间中草药知识等等。

公共空间的收缩具体表现在人与人的交流时间和频次减少,各类公共活动逐渐减少。交流的减少直接影响到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到知识和技能的相互传播。在“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中,项目人员的试验表明,每年给农民年终举办一个生产示范和总结大会有利于生产经验信息的迅速扩散。这例子表明,社会创新也依赖于公共空间,而公共空间其实也是孕育社会创新的场所,扩张和丰富公共空间对社会创新将会有积极的影响。

激励机制直接影响到“土”创新的扩散力度。知识和技能在邻里间传播受阻一方面因为互惠关系尚未达到可传播这些关键的创新知识和技能的地步,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农村社会中不存在“知识产权”的概念。在没有激励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公共制度和公共空间时,知识和技能通常只能依靠互惠网络来传播,并且传播缓慢,甚至被创造人和持有人封存。如笔者在北京房山镇调查到一个种菇农民的案例,他通过长期摸索,在当地探索出一门增加出菇率的简要工艺,但是一直到自己不种菇后才告诉与他关系较好的朋友,原因在于他认为过去自己也种植蘑菇是传播这项知识给其他种菇人对他自己没有好处。

“土”的社会创新种类丰富,通常具有很强的本土适应性和推广性,因而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是正如上述对影响其扩散的因素的简要分析所言,由于正规教育的霸权地位、公共空间的收缩、激励机制的缺失,“土”的社会创新并非能够有效地扩散,甚至面临封存和消逝的危险。实际上,上述要素也加大了发现“土”的社会创新的难度。

但是如果社会支持多将时髦的眼光抛向那些“土”创新隐藏的角落,拂去掩盖“土”创新的灰尘,那么这些“土”创新最终可能发出闪亮的光芒,在那时,它将为更多人所拥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看到许多学佛的同修,他与家人的关系是对立的、敌对的,而且家人看到他学佛后,对同修道友那种亲密,比父母还要亲,这不但引起他们嫉妒,还会让他们反感。为什么?你学佛了,你对人家真好,对待家里面父母、兄弟好像仇人一样。你学佛,你不解如来真实义,错了——这不是佛法不好,是你学错了,你没学会。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