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义利观
2014/9/6   热度:503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义利观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孟子的义利观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开创了儒家重义轻利的新篇章,为后来的义利之辩奠定了基础。孟子的义利观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笔者就孟子的义利观谈一点看法。 一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他主张义,反对利,甚至将义利对立起来。对于什么是“义”,古人解释很多,涵义较广,它既是指高尚的道德准则,又是指处理君臣关系、国家与人民关系的政治准则,还是指一种远大的社会理想。对于“义”的含义,孟子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朱熹注曰:“义者,行事之宜,谓之人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道,而不可须臾舍矣。”由此可见,孟子已把义提高到人生的根本高度,喻之为“人路”,它如正确的大道一样,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必由之途,把义看作为人生应遵循的依仁而行的基本道德规范。 孟子的“义”主要是指君臣之间或家庭之间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的行为规则和方法,如“敬长,义也”,“非其所有而取之,非义”,“羞耻之心,义也”,“君臣有义”,等等。其“义”的主要内容是指敬人,尊重他人的社会地位或在家庭中的地位,如“急君”、“敬长”、“从兄”、“贵贵”等,但他并不囿于对君主、下对上的尊重,如“尊贤”、“君臣有义”等。 同时,孟子还把“义”看做一种理想的人格,认为“义”比生命重要。对一个人来说,生命是宝贵的,但跟“义”相比,“义”更重要。当“生”与“义”发生冲突,两者不可得兼时,应该毅然决然地“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坚定不移地捍卫自己的理想,不惜为之献出生命,绝不能丧失气节,背“义”而生,从而把“义”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孟子认为“义”应是君子矢志不移遵循的道德规范,提出:“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所讲的“利”,是指统治集团中的小集团利益、局部利益和一般人的个人私利。例如,“王曰:‘何以利吾国?’”这个“利”,实际上指国王怎样过奢侈的生活,怎样扩张土地之利,自然也指他所属的那个宗室贵族集团的利益。又如,“大夫曰:‘何以利吾家?’”这里的“家”,指的是家族,即这个大夫所属的那个贵族集团。这里的“利”,指的是他所属的那个贵族集团的利益,而这个利益之中,首先就是这个大夫的个人私利。再如,“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这里的“利”,指的是一般人的个人利益。 二 孟子提倡义,反对利,其实质就是要求人们以“义”为先,追求社会正义,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政治原则,反对见利忘义、放弃仁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巩固封建统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孟子认为,处理君臣、父子、兄弟的关系时,必须依靠“义”来维持,而不能仰仗“利”来维持。君臣、父子、兄弟的关系如果靠“义”来维持,家庭就会和睦团结,国家就会安定统一;如果靠“利”来维持,“去仁义,怀利以相接”,最终会导致家破国亡。孟子说:“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二,为了辟杨、墨之学,持中庸之道。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派之间彼此辩难,相互攻讦,儒家学说受到冲击。孟子从维护儒家地位的目的出发,驳杨、墨之言,说杨朱“为我”是无君,墨子主张“兼爱”是无父,反对杨、墨主张,以张孔子之道。孟子盛赞孔子,说:“自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作为“圣人之徒”,既不能像杨朱那样“为我”,又不能像墨子那样“兼相爱,交相利”,只能采取中庸之道,不言利。对此,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之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第三,推行“仁政”治国理念。孟子认为推行仁义,制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政策方针,乃国之大道,提出:“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主张以“仁政”治国。对仁政,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认为行仁政,要正经界、均井田、分田制禄。 孟子将“义”纳入仁政,作为政治经济制度的道德原则,其义利观服务其政治主张。他认为“仁政”是国家大计,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实行仁政,就国泰民安,“仁者无敌于天下”。 第四,倡导“清心寡欲”、“非有勿取”的理想人格。孟子把“义”作为理想人格的道德标准,提倡道德修养,以恢复、扩充人心固有的善性。孟子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寡欲,即摒除外界事物的诱惑,使善端不受干扰,得以保存和发展。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认为追求过多的物质利益会使人失去善性。孟子把当时社会的弊端与战乱归结为人们的“求利”与“多欲”,所以提倡“义”,反对利,认为要达到理想人格的境界,就要“寡欲”。 孟子用“义”衡量人们对利益、财货的态度,他说:“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认为不是自己的却取过来,是为不义。孟子认为合乎道义的利再大,哪怕是像舜接受尧的天下那样大的利,也不为过;不合乎道义的利再小,哪怕是一小筐饭,也不能接受。“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以“义”来要求人们对待财物,一方面要求人们恪守封建礼制规范,保持生产生活上的民主与平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孟子对当时赤裸裸的利欲追求,以及统治者剥削人民的反感和厌恶。孟子反对诸侯的横征暴敛,把诸侯对人民的掠夺喻之为强盗,斥之为不义。 三 孟子的义利观,实质上是价值观。义与利的关系实质上是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正义与社会功利的关系。孟子所讲的“义”实质是一种利,一种社会功利,国家的长远利益。孟子言义,反对利,并非完全不言利,只是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反对后义而先利、见利忘义、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孟子的义利观形成于我国封建制确立的初期,它对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秩序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受到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难免包含一些封建性糟粕。但是孟子的“义”所要求的尊敬长辈、非有勿取、修养气节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珍贵的精神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的这些思想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凝结和升华为诸如大公无私、无私无畏、廉洁奉公、刚正不阿、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历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正是在它的激励下,在国难当头、外敌入侵、山河破碎时,挺身而出,执干戈以卫社稷,同外来入侵者展开英勇斗争;“舍生取义”、“义者必急其君” 的道德原则,造就了灿若群星的民族英雄和伟大的爱国者,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鼓舞民族斗争的伟大精神力量,岳飞、文天祥、于谦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物质文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令人遗憾的是,精神文明的建设却未能取得相应的进步,出现了一些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丑恶现象,如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等。究其原因,是一些人在价值观念上产生了混乱。这些人金钱至上,个人享乐至上,于是一切向钱看,贪求物欲的满足,弃精神道义于不顾。孟子义利观中倡导的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的价值观和价值选择原则,对于扭转现阶段我国社会上价值观念的混乱局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反对金钱至上、坑蒙拐骗、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等不良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忧郁症怎么来的,我们要懂得。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知道为什么活的,又没有人教他,也没有看到一个好的榜样,怎么不患忧郁症?他怎么能够生欢喜心?生欢喜心,哪个人不喜欢?大乘教里面佛常常教人“常生欢喜心”。孔孟教人,《论语》头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说”就是喜悦,就是佛家讲的“法喜充满”。欢喜心从哪里来的?亲近善人,亲近圣贤,亲近仁人(仁义之人)。为什么?仁义道德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如查不亲近圣贤,不亲近善友,肯定你每天接受的是烦恼的薰习。烦恼日久天长不断地薰习,你怎么会不起烦躁?你起心动念决定是跟贪嗔痴慢相应。烦恼引导你,你的思想见解怎么能得其正?当然是邪知邪见,忧郁从这儿来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