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世界三大主题——教育 敬老 慈善


2014/9/6    热度:124   

百事百世自评百事

  千苦千难方成千秋

  常道非常

  这幅对联是不久前,笔者到西南地区出差,看到那里十分严重的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现象,有感而发,同时也引起笔者的深刻思考。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影响人类生存的今天,恐惧与患得患失成为人们的通病。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唯有“教育、敬老、慈善”可以做到。

  这三件事要比其他事更难做也更易做,只有认识到、做下去才能使人类得以延续,使世界得以和谐发展。

  为此,特提出“教育、敬老、慈善”是当今世界三大主题,并且是笔者所倡导的均衡管理的重要核心原理。

  教育:立本、立人、立国

  在我国,“教育”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西方,教育被认为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使之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对于“教育”,古今中外很多著名人物都给出过精彩的论述。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鲁迅曾经说过,“教育是要立人。”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途径,一种积极引导人类的思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效的途径。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

  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经济发展。现代社会重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包括: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教育的最直接功能是影响政治发展。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

  科学的教育是立体的,它分为4个层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

  学校教育指对学生智商(IQ)的提高为目的教育行为;家庭教育指对学生情商(EQ)的提高为目的教育行为;社会教育指对学生德商(MQ)的提高为目的教育行为;自我教育个人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行为。四个层面相互交融、重叠和互补,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总之,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积极的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由此,可以将教育的最终目标和作用理解为:育人,立国,造福世界。

  敬老:传承美德 振兴未来

  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曾经说过,“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而我国自古便有“百善孝为先,不孝最为耻”的准则。

  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有许多尊老敬老的事迹,最为人们传诵的便是这则故事: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主席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地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法规所规定的公民应尽的义务。对于每个家庭来说,赡养老人不单纯是私人的事,而是一种严肃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不履行这种义务,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国家法律的制裁。尊老不仅要求人们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而且要求人们以高尚的道德情感去对待社会上所有的长辈。这便是孟子倡导的“老吾老?约叭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

  数典不能忘祖,现在我们享受的现代文明,包括和平安宁的生活工作环境,都是老人们在年轻的岁月乃至今天已是高寿的岁月仍然不懈努力奉献社会造福子孙的结果。

  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宝库,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传播做人的道理,虽然有时候感觉老人家们知识陈旧、思维方式过于正统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们心灵的最后的最坚定的依托,在现实中碰壁之后,返璞归真,依然会感受到老人家们传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会感受到属于民族内蕴的品质和理念是不能放弃的。这就是民族的魂,经由老人们传递给新一代,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引导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己,更是关爱未来。

  慈善:放大爱 传递爱

  慈善,简而言之就是富有同情心。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乃夫对“慈善”有着极为精辟的概括:什么叫慈呢?父母对子女的爱为慈。讲的是纵向关系。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什么是善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为善。讲的是横向的关系。什么是慈善呢?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崔乃夫以纵横的关系,深刻地勾画出了慈善事业的全部活动和真谛。

  也有近代人给慈善下了定义: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为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

  慈善事业是最悠久的社会传统之一 ,它借由金钱的捐助和其他服务,来提升人类的福祉。

  世界史述写着从古希腊、罗马时代起社会救助的传统;美国史述说着这种传统随移民带到美洲的史实。美国的慈善事业于独立战争后空前兴盛,如组织美国反奴协会,提供纽约劳工受教育的机会,创立儿童救助协会,成立全美收容所、医院、文化组织等;二战后,个人捐赠免税入法,富豪纷纷热心于慈善事业。如洛克菲勒家族四代连续捐款超10亿美元; 比尔·盖茨为慈善事业已投入 260 亿美元,占全部财产的 54% ,甚至早早立下遗嘱:死后 99% 的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

  中国的慈善事业,同样有着自己悠久的传统。汉唐寺院济贫、赈灾、医疗、戒残杀的长盛不衰;宋代养老扶幼事业的勃兴;元医疗救助的兴起;明清民间慈善群体在中国慈善史上首屈一指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和孟子也曾说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以及人之幼;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

  慈善事业既是经济事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调节贫富差别的平衡器。通过市场实现收入的第一次分配;通过政府调节实行收入的第二次分配;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个人出于自愿将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社会,乃是不可小觑的第三次收入分配。它有助于缩小两极分化,减弱“仇富”心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各项第一次可以清晰的勾勒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脉络。

  1981年设立的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为我国首家慈善公益组织;1987年我国中央政府首次对于与国外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做出批示;1988年颁发的《基金会管理办法》为首个实施的慈善公益法规;1988年中山市慈善万人行系全国首次区域性慈善公开募捐行动;1990年召开的全国性民间基金会交流会是首次由慈善公益组织举办的交流会;1995年中国基金会代表团属我国慈善公益界首次正式组团出访等。

  进入新时期,我国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期发布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作为我国第一本系统描述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的报告,以大事记形式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事迹。

  蓝皮书介绍,资金和物资一直是慈善捐助的主要方式。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接收捐赠物资折价208.84亿元,占全年接收社会捐赠总额的19.5%。除了物资捐赠,很多企业还捐赠服务。2007年,保险捐赠成为一种新兴并且十分具有发展潜力的捐助形式,全年共发生保额捐赠24.16亿元。2008年,在汶川地震紧急救援和恢复阶段,各类企业就提供了交通运输、通讯、保险等免费服务。近年来,股权捐赠也已开始出现。

  同时,捐赠方式也更为先进便捷。随着金融服务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更为先进、便捷的捐赠方式也不断涌现。目前,大部分著名的慈善机构和公募基金会都开通了多种捐赠方式。譬如中国扶贫基金会为捐赠者提供了现场捐款、银行捐款、邮局捐款、在线捐款、短信捐款等多种捐赠方式。

  蓝皮书认为,政府仍为我国民间捐赠的主要驱动者,不过,媒体和网络正在成长为推动公益捐赠的重要社会动力。同时,慈善公益营销的方式开始出现,捐赠从传统的实物和资金捐赠开始走向服务、权益等多元形式的捐赠。

  教育、敬老、慈善,自古传承而来,虽然形式变化多样,但精髓从未改变。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出有德、有用之才;敬老的根本在于和谐社会,传递孝道;慈善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将仁爱之心,化为仁爱之举,将爱心散播开来,使社会更加稳定,均衡。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推动着社会健康、良性发展。

  试问,若人人都有正确的价值观,敬老仁爱,世界怎会有大的波澜?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如来在果地上以回向心成就感应道交,为什么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回向心。佛菩萨因地里头曾经发过这样的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帮助众生这个心愿念念不忘。绝对不是说,我成了佛之后,我才来帮助众生,不是这个意思。我学一分,我帮助一分;我学二分,我帮助二分,纵然我功夫还不得力,我这个愿心不能没有。所以,初发心的时候要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有没有功德不知道,但是回向偈照念。功德就是自己真正做到,真正学到了,那才有功德。我以我这个功德,以我的智慧,以我的德能相好,无条件地去帮助一切需要的人,这叫回向的愿心。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回向的愿心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