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梦想放飞


2014/9/6    热度:242   

10月底的一天,傍晚的埃及首都开罗,天空中到处飘着孩子们放飞的风筝。一只只风筝,承载着孩子们渴望飞翔的梦想。

  在世界的另一端,巴西里约热内卢,14岁的女孩玛丽亚在小巷里跟小伙伴们一同练习桑巴舞,他们的梦想是在狂欢节上展现最美的舞姿。

  梦想,是世界上所有儿童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渴望;梦想,是世界上所有儿童对美好事物最天真的憧憬。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

  11月20日,是国际儿童日。这是一个由联合国发起设立的纪念日,目的是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

  今年的国际儿童日将格外不同。中国新华社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作为共同发起方,与各国众多媒体携手,在国际儿童日当天联合开展一场24小时全球报道活动,从而更广泛地引起国际社会对儿童生存环境的关注,让儿童在实现梦想的同时健康成长。11月5日,这项以“全球媒体儿童日”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爱,让梦想插上双翼——儿童是天生的梦想家,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致力为儿童营造实现梦想的良好环境,让他们成长成才。

  “如果没有希望工程,我很可能连高中都上不了。我和数百万贫穷家庭的孩子,都因希望工程而改变了命运。”今年26岁的苏明娟说。

  苏明娟出生在中国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1991年5月的一天,摄影记者解海龙来到张湾小学将苏明娟那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了镜头。《我要上学》发表后迅速拨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

  希望工程是共青团中央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实施以来,共筹集到数十亿元资金,帮助300多万农村儿童实现了上学的梦想。

  “大眼睛女孩”苏明娟2002年考取了大学,如今在一家银行工作。希望工程实施的20年里,苏明娟家乡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还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同苏明娟一样,一大批失学儿童因希望工程的实施而改变了命运。

  希望工程是中国全社会关心呵护儿童成长的一个生动缩影和写照。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政府始终关心爱护少年儿童,全力呵护亿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在祖国阳光的沐浴下,一代代少年儿童茁壮成长起来。

  中国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晴宜说:“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将为儿童发展创造更为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必将进一步推动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国政府将继续认真履行国际承诺,为推进中国和世界儿童发展而努力。”

  儿童是人类共同的希望和未来,世界儿童是一家,天真与快乐是他们共同的本性,对儿童的爱护不区分国界,对儿童的关怀不区分种族。

  2008年中国发生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孩子的境遇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世界各国友好人士的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第一时间开展了对灾区儿童的心理康复;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国际友人不断打电话,表达想收养地震孤儿的美好愿望。

  2009年春节的一天,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了一场加拿大收养中国儿童家庭新春联欢会。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兰立俊对出席联欢会的中国儿童“洋父母”说:“我要感谢你们给了这些孩子一个家,使他们成为你们家的一部分,这个国家的一部分。孩子们不仅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等这些孩子长大后,他们不仅将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还将是加强加中友谊的重要桥梁。”

  话音未落,掌声已起。孩子,就这样连接起不同种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谊,现在与未来的时空对话。

  1954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建议所有国家设立国际儿童日,并在每年选择合适时间、以各国自己的方式庆祝儿童日。

  195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11月20日,联大又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每年在11月20日为国际儿童日以及纪念上述两份文件通过而举办活动。

  自《儿童权利宣言》和《儿童权利公约》诞生以来,国际社会在保障儿童权利,改善儿童生活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一次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制定了2000年前改善儿童健康和教育状况的具体指标;

  一向关注世界经济问题的世界银行2005年发表报告,敦促发展中国家在降低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特别是女童入学率方面加快步伐;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呼吁社会各界参与“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着力解决全世界儿童饮水安全问题;

  ……

  在充满关爱与友善的社会环境中,世界上多数地方的儿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他们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形成了坚强乐观、勇敢智慧、互助友爱、知恩感恩的优秀品质。

  爱,让梦想展翅高飞——儿童是沟通的桥梁和友谊的使者,他们的梦想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实现儿童梦想的同时促进着社会的发展。

  今年8月12日,367名赴俄罗斯疗养的四川地震灾区儿童抵达成都。他们在疗养中心学会了游泳和滑冰,离开时还哭了好久。“我们约好了10年后再到俄罗斯海洋儿童中心的集合地点相聚,看望老师们。”年仅10岁的李小龙说。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20多天后,俄罗斯政府就提出邀请中国地震灾区一些中小学生到俄罗斯疗养。从那时起,共有1500多名儿童分批赴俄疗养。疗养团团长、教育部国际司的于继海说:“这个活动很成功,孩子们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会了主动参与。”

  历史曾是如此巧合。多年之前,中国也曾是如此热情接待了来自俄罗斯的少年儿童们。

  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发生人质事件后,中国政府表示,如果俄罗斯需要,中方可为人质事件中的受伤儿童提供救治,并明确提出愿意接受部分受伤儿童来华治疗、康复。2006年5月,人质事件中的10名受害儿童来华进行了近一个月的康复治疗。经过治疗,俄方随队医生表示,孩子们的生理机能有了很大改善,心理状况明显好转。

  两个国家儿童的小手牵起了两个国家关系的大手,对处于灾难中的儿童互相关心与爱护,使得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得到了最佳的诠释,儿童历史性地成为两国友谊的使者。

  儿童心目中渴望的世界,是永远清澈明亮的,是永远洁白无暇的。

  2008年12月的一天,约200名来自乌干达北部战乱地区的儿童在首都坎帕拉举行烛光请愿活动,祭奠那些在战乱中丧生的儿童,同时呼吁政府和叛军以及国际社会不要放弃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北部战乱的努力。

  停止战争,远离贫穷,这是儿童在用自己的方式呼唤着和平。

  多年来,世界各国倾心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倾力改善孩子们的生存状况,合力营造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儿童权益的实现提供了环境,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在不少地方逐步得到实现。

  全世界儿童在感受爱与温暖的同时,也对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着感激。在瑞典,有一个世界儿童权利奖组织,每年会评选出三个奖项,其中“全球之友奖”由全世界的儿童投票产生,“世界儿童奖”和“世界儿童荣誉奖”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组成的一个评审团评选产生,这体现了世界儿童对关爱他们的大人们的感谢与肯定。

  2008年,根据世界各地约660万儿童的投票结果,柬埔寨人索马利曼获得当年的“全球之友奖”,原因是其多年来共解救了3000多名被卖身为性奴隶的女孩,使她们获得了新生。

  儿童事业是全世界共同的事业,儿童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全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儿童的进步代表着世界在不断向前迈进。

  爱,让梦想放飞远方——儿童不应是贫穷的受害者和战争的牺牲者,国际社会要再接再厉,不断改善儿童的生存环境,为他们创造美好的明天。

  “We are the world,We are the children”(我们是世界,我们是世界的孩子)。1985年7月13日,一场主题为“拯救生命”的大型慈善演唱会在英国伦敦和美国费城同时举行,迈克尔杰克逊等歌手共同演唱了这首《天下一家》。

  当时,非洲正遭受饥荒,数以万计的儿童面临死亡的威胁。歌星们希望通过这场音乐会和这首充满着爱的意味的歌曲,呼吁全世界的人们共同伸出援助之手,拯救我们的孩子,拯救我们未来的希望。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一项报告称,2007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达920万人,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这一年龄组儿童死亡人数占总数的近一半。

  非洲,一片如此美丽的土地,但疾病、饥荒、战乱却给这片土地上的带来无比深重的灾难,非洲儿童是这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他们幼小的生命不得不在苦难中挣扎。

  1991年6月13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宣布将每年6月16日定为国际非洲儿童日,旨在让人们了解非洲儿童遭受的饥饿、战争、贫穷、疾病等苦难。

  许多非洲国家近年来在降低儿童夭折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2000年至2007年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儿童麻疹致死率已经降低了89%。此外,自1990年以来,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马拉维和尼日尔等国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降低40%。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安维尼曼说:“随着社区医疗系统的逐步到位,许多非洲国家的年轻生命可以并且已经得到拯救。这样的成绩必须得到巩固和扩大。”

  如果说饥饿和疾病给儿童带来了极大痛苦,那么战争则更加残忍地摧毁着儿童的身心。因为战争,孩子们失去亲人;因为战争,孩子们离开学校;因为战争,孩子们幼小的臂膀扛起沉重的武器。当琅琅书声淹没于隆隆炮声中时,孩子们除了眼中充满的惊恐和无助,还有心理蒙上的深深阴影。

  6岁的伊拉克儿童哈利勒穆希是个大眼睛的漂亮男孩,但他总是面无笑容,小手紧握一把玩具冲锋枪,嘴里不停地嘟囔着什么。两年前,哈利勒目睹了父亲被一伙武装人员残忍杀害。凶手离开后,他站在血泊中看着被斩首的父亲发呆。

  伊拉克儿童心理学专家海勒栋加西姆说:“战乱给伊拉克儿童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那些血腥杀戮的场景,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烙印,对他们的成长有极其负面的影响。这些孩子会把暴力和仇恨带入成年期,一些人的行为会变得怪异和残忍。”

  面对此情此景,大人们怎能袖手旁观,他们必须要做些什么。2006年9月,新学期刚刚开始,以色列教育部投资约1.2亿欧元为“战争儿童”实施适应计划。由于北部地区的孩子因炮火袭击整个夏天都在难民营、收容所里度过,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已被派往这些地区对学生进行辅导。2009年2月,刚果(金)官员表示,该国已有3.2万名儿童兵脱离了各武装组织。

  2002年5月,第56届联合国儿童问题特别会议一致通过了《适合儿童成长的世界》的行动计划,明确了在保健、教育、保护和艾滋病防治4个主要领域保护儿童权益、改善儿童生存条件的原则和目标。

  关注儿童,就是关注人类的明天;保护儿童,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

  所有人都期盼着,若干年后,所有的儿童都会在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忧患地迈出生命中最美好的第一步。

  爱是雨露,浇灌梦想;爱是阳光,照亮希望。在爱与梦想中,全世界的儿童因为这个世界而更加健康与可爱;在爱与梦想中,我们的世界因为儿童而愈显热情与活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这个年头,要度众生,一定要有相当的定力。没有定力,必定是心随境转,堕落在名闻利养里头。没有定力,你的智慧不足,没有能力转境界,你必定是被境界所转,所以最好愈少接触外面境界愈好。古人说得好,“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知道的事情多,烦恼就多;认识的人多,是非就多。烦恼多、是非多,你的心怎么能定得下来?真正要想成就,不必要知道的事情,最好不要知道,你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最好不要去跟他打交道,避免是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一个修行的人,不必要知道的事情,统统不要知道,心里面少分别执着妄想,这个心才清净。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