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字书
2014/9/6   热度:587
中国古代无所谓字典词典之分,一般总是笼统地称之为“字书”。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出现过不少古代的字书。这些字书大都围绕着传统语文学的范围来汇集资料,编纂成书。传统语文学源远流长,着述丰富,通常称之为“小学”包括三大门类的学问:训诂学、音韵学和文字学。古代的字书一方面体现训诂、音韵、文字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又反过来给训诂、音韵、文字的研究提供服务。在众多古代的字书中,其中不少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影响很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略举几部重要的古代字书。 《尔雅》 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解释字义的字典,传统训诂学研究最早的重要典籍。研究词典发展史的人认为,它还是世界辞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字典。“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古代官方规定的语言叫“雅言”,类似今天我们说的规范语──普通话。《尔雅》意为接近规范的“雅言”,反映出当时人们要求语言应用规范化的意识,除开创了用当时人们通用的语言对存在于文献中的难词难句进行诠释的先例,也开创了按文字内容性质分类解释词义的体例。被誉为传统“小学”中训诂学科的开山之作。《尔雅》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它成书不晚于战国时期,并非一人独纂,是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积累、递加、增补、最后成书。《尔雅》辑录的大量古代语词,主要是秦汉间的语言。《尔雅》的释义方式是直接用通用的语词去训释古代语词的词义,不需要借助字音或字体来解释字义,这反映出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字典的编纂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方言》 《方言》的全称是《肷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它不但是我国第一部方言字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肷轩”是古代一种轻便的车,相传周秦时代天子使臣常常坐着这种轻便的车到各地“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之异闻”。“绝代语”指古今差别较大的词语,“别国方言”指各地存在语言差异的不同词语。《方言》相传为西汉末年的文学家哲学家扬雄(西元前53年至西元18年)所撰,但《汉书 艺文志》和《扬雄传》中都未提及扬雄编纂《方言》之事。看来扬雄之前或有人收集过这类资料,也有人加以整理过。《方言》一书收录的是周末和秦汉的方言材料,当初成书九千多字,今本《方言》有11,900多字,包括词条658个。《方言》解释词语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举出一个词作为标题性语词,然后把各地不同的词罗列出来,即所谓“标题罗话法”;另一是先列举一些同义词,用一个通用的语词来解释,接着就指出哪一个同义词属于哪个方言。《方言》所收集的材料非常广泛,既反映了方言间的差别,又指明方言间通行的范围。《方言》突出贡献在于:一、重视民间口语,能以活的语言材料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二、以语词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不受文字的限制;三、既看到方言的复杂性,也看到方言的一致性。《方言》第一次触及方言的分区和“通语”的概念,作者不但能在错综复杂的方言现象中找出其存在的因素,也能考虑到方言词语出现的频率及意义的转变,并用“通语”一词来代替以往的“雅言”,这是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的;四、在编纂方法上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它的体例既看重空间的比较,又顾及不同时间的异同:既尽量罗列特殊的方言词语,又注意条分缕析,即异求同。《方言》只有万字左右,却能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许多重要的资料,对后人探讨汉代方言通语的异同,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文字学方面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早一部以汉字的形音义为对象,分析字体,考查字源,辨释音读、解说字义的字典。《说文解字》诞生后,中国才逐步发展出一整套具有民族色彩的语文学科──中国文字学来。《说文解字》为东汉许慎所着。许慎在自序里述说编纂《说文解字》的旨趣,并把此书何以名为《说文解字》作了说明。他说:“仓颉之初作书,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文”指的是整体象形表意的字,“字”指的是结构中既有表形、又有表声的合体字,也就是所谓的“形声相益”了。因此许氏把此书名为《说文解字》,后人简称为《说文》。《说文》有严整的体例,书中以小篆为主体。从字体结构出发,根据不同的偏旁,分为514部,把9,353个篆文归入这514个部首之中:“分别部居”、“据形系联”。这一偏旁部首编字法,成为后世字典编纂中字目排序的主要方法,是当今“部首编排法”的始祖。《说文解字》的特点是由字体的分析上建立起一套汉字的形声系统,依据以形为主,由形入手进而因形说音说义。许慎分析字体根据“六书”说。小篆之外,如有籀文、古文异体,则列其下,名为“重文”。 《玉篇》 古代字书的编纂,在前述《尔雅》、《方言》、《说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服务于实际需要的方向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一些韵书的陆续出现,而以楷书为依据,对《说文解字》的部首略有增补(比《说文》多两部),部首排列次序按照义类相近程度安排,并运用“反切”注音的第一部楷书字典──南朝顾野王(519至581年)编纂的《玉篇》于梁武帝九年(543年)诞生。《玉篇》的出现使我国古代的字书在注音和释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突破。此后在唐宋之间也曾出现过一些正字法的字书。用标准字体,使用规范楷书逐渐成为字书编纂的路向。原本《玉篇》收字16,917字,凡三十卷,比《说文》多7,564字。它的编纂参照《说文》,但与《说文》不同。《玉篇》对字只释音义,不再采用“六书”说分析字的形体,每字先以反切注音,再解释字义。不讲求本义,多义字把它一一列出。这与《说文》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广韵》 《广韵》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一部韵书。凡是涉足中国音韵学的人,都免不了跟《广韵》打交道。韵书的生成与佛教的传入有关,佛经翻译的需要,使韵书开始出现。韵书始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到了隋朝,陆法言在颜之推等学者的推动下,参考古今韵书,在隋文帝仁爵元年(601年)编成《切韵》五卷。《切韵》是中国韵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作。唐宋以后各种韵书及诗韵,都是继承《切韵》系统。可是《切韵》久已失传,经过唐天宝年间(742至756年)孙費改订为《唐韵》,随后李舟又订正《唐韵》作《切韵》,调整词目次序。孙、李的韵书也已佚失,只剩残卷。最终到了宋代,才由陈彭年等奉诏加以增广,编成了集前代韵书大全的《广韵》,全名为《大宋重修广韵》,全书五卷,分206韵,其中193韵来自《切韵》,因此,后世言及《切韵》系统,就都以《广韵》一书为代表。《广韵》收字26,194,其中不少是奇字、怪字、冷僻字,注文191,692字。《广韵》现行版本,多在韵目下注明“独用”或“同用”,这大概反映当时读音的实际情况,《广韵》以后的韵书,多沿袭此原则。《广韵》是我国现存最重要、最完整的一部韵书,它保存了魏晋唐宋间的语音,即现在一般所说的中古音,这就为探索上古音系和认识现代语音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也为认识当今方音与古代语音的继承发展关系架起了桥梁,成为研究汉语语音发展、乃至整个汉语发展必备的工具书。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孝敬”这两个字摆在第一。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不孝顺父母的,没有不尊敬师长的。学佛的人不晓得孝顺父母、奉事师长,你这个佛法决定是不得其门而入。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这是违背性德,去搞六道轮回。一个人,如果不孝养父母、不奉事师长,什么成就都谈不上。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