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八目”


2014/9/6    热度:328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个纲要必须配以具体的步骤,这就是“大学”的“八目”。

(一)内在修养的人格境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一段话中的“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是很重要的关键词,也表明了八个层次。这八个层次形成一个由外到内的谱系:“天下”、“国”、“家”、“身”、“心”、“意”、“知”、“物”。相应还有八个动词,“平”、“治”、“齐”、“修”、“正”、“诚”、“致”、“格”。这八个动词非同一般,意思值得深入探究。

在八目中,“平天下”、“治国”、“齐家”可以说是一种“亲(新)民知识”,通过启迪民众的智能,把自己所体会到的东西传播到天下去。这是对外的一方面,对内的方面是修身。如果说前面的外是外王,那么这个内就是内圣。“修身”主要强调言行的一致、言语的谦恭、行动的合乎规范。中国人历来都强调修其身、正其身。

“修身”之后是“正心”。“正心”并不容易把握。心正不正不能从表面看出来,即使有人口口声声说自己心正也不能完全相信。人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知心”之难。知心之难也就是在于不能把握那颗心到底正还是不正。儒家讲究的“正心”就是让自己做到问心无愧。“正心”的关键是“诚意”。“诚意”有多方面的要求,其中真诚性、本真性、真血性,这些“真”是“诚意”的关键所在。“致知”是指“凡一事不晓皆为耻”,要尽其所能去把握外在世界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以全面提升自己。“致知在格物”,在古代“格”有多重含义,今天只保留下来部分含义,比如“格斗”这个“格”,就是指把一些不好的东西推举开。除此之外,“格”还有另一个意思是“穷极”,即对事物的方方面面尽可能精微地加以了解观照,并去把握它。“格”的意思就是指去掉那些遮蔽眼睛的表面现象,看清楚事物的本质,这就叫穷极观照。这个“格物”在古代被人说得很玄,或者很形而上,其实,“格”最重要的意思就是去掉事物的表面现象,对它加以深度把握,穷极观照它的真实的本质。“格物”就是要排除那些虚幻的、引你走入歧途的东西,去把握真实的本质。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中的“八目”,这“八目”是《大学》的核心思想,因为《大学》后面的章节都是在阐释这“八目”,阐释如何通过“八目”的修行,而达到“三纲”的最高境界。在中国人看来,《大学》的“八目”有着很深的思想关怀和人文意识,并没有过时,绝不能说这“八目”是一种封建迷信。“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并不都是过时的东西,它可以在当代引导人抛弃虚假的消极的自我而走向真正的善良的自我。

“格物”就是尽可能去把握世界的本质。“致知”就是自己去掉蒙昧,变得智能起来。“格物”“致知”之后使自己“诚其意”。“诚”极为重要。“诚意”之后是“正心”。此时的“心”就如同一块透明的翡翠,一块珍贵的宝石,经过了纯净心灵、陶冶精神之后,才可能在言和行上达到君子所具有的合度与规范,才可能以这样的君子风度去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家是国家的最小细胞,家是个体安顿自己身体的一个基本单元。没有家,人将漂泊无依;没有家,国将变得不稳定,所以人们总是期望“家和万事兴”。因此,儒家把进退有序、长幼有序的“齐家”看成是一个人成年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在家族里边要言行规范,要能够齐家。

人是个体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他要参与一个群体,这个群体首先就是家,然后是国,而修养或责任的实施也是由“齐家”到“治国”。有的人会认为,治理国家与个体没什么大的关系,而是那些当领导的人去治理的。这种看法是偏颇的。中国有一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说明天下的事国家的事不是和个人没有关系的。这就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如果国将不国,家何为,人何在? 在这个意义上,家国与个人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在我看来,《大学》的“八目”尽管产生于历史语境之中,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它对心性之学的强调,对诚实、心诚、心正的强调,让人见小利、见大利而不为、不贪,这些都是有现实意义的。其实,今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很多人并没有重视自己的心性教养和自我修养,而是贪婪无比、肆无忌惮地投机钻营,费尽心机地去钻制度的空子、钻法律的空子以中饱私囊,最后的结局就是被“绳之以法”。

(二)“内圣外王”和社会制度的关系

可以说,今天的新儒家提出“内圣”开出“新外王”是一种拯救人世的努力,但也有问题。因为“内圣”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五大方面的内容,都是跟自己个体相关的,这叫“内圣”之学、修养之学。这五点很重要,但却不一定能够开出“新外王”。“外王”就是社会制度、社会秩序,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圣”能开出“新外王”比较困难。因为,前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强调的是心性调养、自我陶冶,因此修身是一个自我提升、灵魂净化的过程。这一点很多人都会认为是不错的,但是要说道德很好了就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今天看来可能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社会并不仅仅包含个体的方面,还包括制度的方面。一个灵魂再好的人,如果没有一个健全良好的社会制度,他的好就不可能被他人接受,人与人之间就不可能形成平等对话,这个社会也不能达到良性循环。所以,人类仍然需要具有公正性、合法性的制度,制度的建立仍然是必要的。因为用心性只能起到陶冶心性的作用,但并不必然开出新外王。教育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灵和道德,但教育不可能直接影响这个社会。我认为,从内心进行教育就可以对政治有直接的影响还是太理想化了。在这一点上,新儒家有他们的局限性。

但是制度好了,并不意味着无论什么样的官吏,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治国。尽管我们拥有了一个健全良好的制度,并不意味着一个好的社会,制度是一种安排社会生活的方式,一个健全良好的制度确实可以遏制人不犯罪,可以遏制人不因小失大,可以遏制人不去懒、馋、占、贪、变、败,但是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如此。在一个人自己内在教养不严的情况下,也就是“内圣”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有一天他身居高位,很可能会以制度的合法性做出祸国殃民的事情。所以我也不同意西方只要制度好了,这种制度就天然地保证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治国。这样的看法同样是偏颇的。在东方的强调心性陶冶和西方的强调制度方面应该形成互补,应该进行和谐对话,而不要形成二元对立。应该说,一方面个体需要提升,灵魂需要净化,另一方面制度需要加强,由此使得制度和灵魂成为一种互动的圆融的和谐的模式,而这就是解决未来天下太平、人类和谐的关键。

(三)格物的精神指向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序谈了一遍之后,又反序地谈了一遍,说明八目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当你穷极观照那个物,你就可以获得一种智能。当你获得了一种智能以后,你的意志可以正平。因为只有智能的人才可能剔除内心的私欲,尽可能地使自己公平、公正和善良。一个蒙昧的人,你要求他的意诚,他可能会诚,但是你要他完全消除私利却不可能。意诚才会心地端正,心地端正才会言行得体、修养合度。这样才可以让整个家族生活整齐、规范、良善和和谐。有了这种能力和品德,就有资格服务社会,才可以去治理国家,成为一名好的官吏。治理好国家以后,才可以使得天下太平,使得人类的大同世界到来。

这是中国古代所说的由小及大、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不要以为小事就可以做,小恶就可以做,小事就可以不在乎、没有什么关系,小节可以不断地犯错。这完全错了。往往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小时候的某个习惯可能决定他一辈子的胜负。这就在于他是否认真地去格物了,是否获得了对内在自我的一种提升,从而彰显一种差异性的精神魅力。

“东坡画竹”的故事就深刻体现了这一点。苏东坡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是书法家,写过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他是诗人,写过著名的西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他是词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唱千古;他是一个大文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还是一个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官。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他画的竹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不合乎规范。竹子都是青绿色的,但他用朱砂来画,用红色来画竹。他画出的竹子是红色的,而且不画出竹叶有光的一面,而把竹子画得竹影婆娑。这使他受到一些同僚的耻笑,说你画竹都没有去格那个竹,没去仔细观察、仔细琢磨竹子,去把握那个真实精深之竹。苏东坡说,我把握的恰好就是那个去其表面现象,得其神得其本质之竹。可以说,正是因为他观竹观得如此深厚才可能出现独属于苏东坡的丹竹、赤竹。他用红色画竹子,画的竹子就是心中之竹、胸中之竹、人格之竹、一片丹心之竹。用东坡的诗来说明:“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书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文与可也画竹,画的竹又跟苏东坡不一样。苏轼诗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文与可画的是弯竹。谁都知道,竹是一杆直上苍天、中正挺拔、虚心境界、高风亮节。但文与可为什么画弯竹? 那就是文与可心中、胸中的情感意志之竹。文与可的“弯竹”表明,知识分子哪怕是被压到了巨石之下,也要挺出来、昂扬向上。这就是知识分子那种九死而未悔、不屈服于任何恶势力的光辉形象。

郑板桥也画竹,他又不一样,从竹子那婆娑的身影当中,从风吹过竹子的声音当中,他听到了民间的疾苦。正可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从三个画竹的故事可知,观物很重要。在观物过程当中,人就在诚意正心,就在推己及人地将美德和明德推向社会,让整个社会充满人间的温暖和温情。在这个意义上,诚心仍然是我们今天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

(四)修身为本的人文内涵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最高领导人到一般老百姓都有一样的规则,都应该把修养身心看作自己处事的根本。修身为本的“本”就强调每个个体、全体民众乃至最高统治者都应该去修身,无分上下,这是超越上下关系的人伦大本。只有这样,整个民族修养才能得到提升,全民才会有教养,这个社会才会是一个文明知礼的社会。这是中国文化当中的一个可贵的因素。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如果根本是混乱的,本质是差的,本质出了问题,但却把那些花枝招展的枝叶、那些末梢还做得金辉灿烂,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做到了也只是一时的,因为表面的繁华是掩盖不住本质的虚空的,建立在本质的空虚之上的繁华也会迅速衰败。“华而不实”或“外强中干”就表达了这层意思。正因为本乱、无本、无实,末才不能得到治理。“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句话是说,应该厚的心灵、灵魂而不去厚,应该薄的功名利禄欲望而不去鄙视摒弃。这种当厚不厚、当薄不薄的结局就是相反的。如此,这个人他要想成功,要想成为一个很高尚的人,那是不可能的。

从大说到小,从天下说到“格物”,又反过来,从“格物”说到天下,然后又再反过来,指出去追逐末流而舍弃根本,追逐虚假现象,否定本质的真实和灵魂的升华,而要成为一个良善之人、能去治国之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学》开篇便表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个人的修养很重要,即修身为“本”之“本”就是一切事情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根本,你做的越多,错的越多,不是进步,而是“巩固错误”。

很多人住在豪华的别墅里,但他们的灵魂空虚。因此,中国儒家所说的修身为本对丰富灵魂极为重要。如果是一个情趣高尚的人,哪怕住到陋室,也可以写出《陋室铭》这样的好作品来。哪怕处于污泥,在污泥浊水当中,也可以出污泥而不染。这就是修身为本的当代思想价值,如果追逐舒适的生活而遗忘了根本的修身,那么即使得到最好的生活条件,依然没有得到最好的生活。

除了“本”,还有一个字是“止”,终止的止。同时这个“止”还有前面所说的是“诗意栖居”的意思。“止”告诉我们,有些事是不能做的,到此为止,那是个底线,最后我们才可能心定,心定就是目标坚定,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就叫“无欲则刚”,最后才会得。我们特别喜欢说两个字,叫“舍得”,舍才能得,说明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就是《大学》“八目”的很重要的思想启示。

相关链接:

“大学”的“八目”

《中庸》:天人合一的儒家之道

提升大国文化创新力

文化是中国书画的生命线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汉语热与英语热的不同文化心态

网络文化的价值定位

中西方的中庸观

去掉内在的欲望

中庸不是平庸和放纵

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书法文化之东方韵味

《中庸》为何成了难懂的天书

《大学》乃入德之门

三和文明新战略——和睦和谐和平

王岳川:学会简单地生活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不但别人的善恶不放在自己心上,自己做的善恶也要把它放下,不要放在心上,为什么?放在心上就是染污、分别、起心动念,那是六道轮回的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