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需要责任 不只是冠冕的满足感
2014/9/6   热度:152
菲律宾《世界日报》21日刊文说,中国申遗的冲劲似乎历二十多年而不衰退。大家都想把家里凡可申遗的东西都搬去申遗,以达至一种满足感。有时很多人或把申遗看成是一种冠冕与荣誉,反而很少人提及责任。 文章摘编如下: 最近中国大陆有多项申遗成功的好消息,如端午节和浙江的“五朵金花”等。自一九八五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开始,申遗的冲劲似乎历二十多年而不衰退。大家都想把家里凡可申遗的东西都搬去申遗,以达至一种满足感。有时很多人或把申遗看成是一种冠冕与荣誉,反而很少人提及责任。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确实其所具备的世界遗产资源相当丰富。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功时,由于端午节是源自中国,可是中国大陆却未申遗,于是有些人七孔冒烟,大有家中宝物被偷的感受。还好中国端午节后来申遗成功,确避免不少枝节与争论。 湖北有关方面的负责人 曾有学者强调,“申报世界遗产的目的是要联合全世界的力量,保护全球最珍贵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有人警告说,“不要让申遗的项目,而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的名单。” 曾在餐桌上听到人们开不是玩笑的玩笑,认为好些人见到可口的菜肴,不管其是否对自己有害或有利,先吃下肚再寻找解救的药物。好些地方旅游观光业的开发,亦是采取“先开发再规划”,“先破坏后治理”,于世遗区也以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的方式。 中国现在申遗的项目知多少?相信还有不少正在整理、打包,正准备奔上申遗的路上。能让人们有满足感多好,得感谢祖宗对子孙后代的庇荫,愿大家不会像《红楼梦》中的纨绔子弟吧!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所有好事都想去做,但一时做不了。我们可以一天做一条,今天我修不杀生戒,我把它落实了之后保持、受持;明天,我修不偷盗戒,再保持、受持。这样一天学一条,三个月我们就可以脱胎换骨,不是凡人了。所以如何取得成就?平时绝不贪多,一天一条慢慢地累积。古人讲“读书在变化气质”,真肯这样做,三个月到半年,你的气质就不一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