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教授倡议年轻人重阳节写家书缓解代沟
2014/9/6   热度:172
(导语:10月14日,哈工大教授陈月华向年轻人发出倡议:送父母一份精神礼物,通过一封家书将平时因没有时间表达或羞于表达的情感倾诉出来,增强两代人之间的深度了解,缓解代际关系危机。) 倡议书:重阳时节,送一份精神礼物给父母
随着重阳节的临近,14日,哈工大教授陈月华向年轻人发出倡议:送父母一份精神礼物,通过一封家书将平时因没有时间表达或羞于表达的情感倾诉出来,增强两代人之间的深度了解,缓解代际关系危机。
哈工大媒体技术与艺术系教授陈月华和她的课题组近年来一直在从事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研究。她说,发出重阳节给父母写封家书的倡议缘于9月份央视《讲述》栏目播出的一期名为“危机家庭”的节目。节目中一位做教师的母亲讲述,她在学校里监督14岁的儿子写作文时,因不满意儿子的写作而将儿子所写的一页作文撕毁,愤怒的儿子双手掐住她的脖子,并且面目狰狞地大吼:“我忍受你们这些老师很久了,今天我就要掐死你!”在场的其他老师过来要拉开儿子的手,儿子却死死不肯放手……
“这一幕真切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让我们不能不深思。”陈月华说,在多年的调研中,课题组发现父母与子女间代际交往的摩擦系数普遍偏高。现在的家庭结构多是“421式”,这种情况导致青少年与长辈之间的代沟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在重阳节,也是全国敬老日到来之际,她和她的课题组发出了此次倡议。
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本人作为一名教师,想表达一种愿望,亦可视作一个建议:
老人永远是我们社会中的一部分,老人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角色。我国将重阳节的敬老内涵加以明确,将传统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将这一天定为全国敬老日,这一举动意义深远。
但是,以往的老人节,基本上等同于其他节日,不过是一日之节,随着这一日的过去,基本上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我个人觉得,如果能够倡导年轻人在老人节这一天给自己的父母送一份精神礼物,或许会进一步增强这个节日的实际意义。
目前,我国两代人之间的状况是:第一,我国正处于由直系家庭向夫妇家庭的过渡阶段,许多子女与父母并不生活在一起,平时在一起沟通的时间很有限。即便聚到一起,大多也是聊些家常,能够深度沟通的很少;第二,相对于西方,中国人的情感表达趋于内敛、含蓄,因此,即便子女与父母经常在一起,双方能够面对面沟通的内容也有限。第三,有些内容更适于非面对面的书面形式表达。
基于上述国情,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倡导子女在重阳时节以书面形式给父母写一封信,将平时因没有时间表达、怯于表达、不便表达的肺腑之言、真情话,统统通过笔端倾诉出来(父母也可以同样给子女写一封信)。籍此,两代人之间作一次无障碍的深度沟通与交流。同时,也作为子女的一份精神礼物,送给父母。
我个人以为,这份精神礼物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第一,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传统孝道的国家,传统孝道特别强调敬亲、怃亲,然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子女已经无暇怃亲,一些年轻人敬亲、怃亲的观念也变得越来越淡薄。在重阳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借助于一封书信,与父母作一次深度沟通,对于增强两代人之间的深度了解,缓解代际关系危机,贴近双方的感情,或许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的礼物大概会比一箱保健品更让父母感到慰籍。
第二,在数字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这些信件可以轻而易举地得以存储、传播、永久保留。这就意味着,这一封封老人节的精神礼物,可以不断地积累,如同老照片一样,记录下以往岁月中的点点滴滴。与老照片不同的是,老照片只能记录生活的外在瞬间,而这一封封家书记录的则是流淌在两代人之间血浓于水的对话与沟通。唯其如此,更显弥足珍贵。若干年后,这一封封家书,将自然成为一个家族的一笔精神财富,一部原生态的“家史”,同时,它可以凝练一个家庭的文化,并使之得以薪火相传,成为可供家族后代重温、借鉴的家教教材。籍此,我们还可以倡导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学”。
以上是本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2009年10月14日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教导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一句话说得太好了。什么叫“了义”?了义是对于自己这一生有真实利益的,这叫“了义”;对我这一生没有真实的利益,这个对我就是“不了义”。佛法了义里头有更深一层意思,就是决定要帮助我这一生当中脱离六道轮回,才算是真正了义;我现前得利益,将来不能帮助我在这一生脱离轮回,这个经教对我就是不了义。这是教我们选择的标准。净宗法门是究竟了义,这一生当中不但你超越六道了,十法界也超越了;不但超越十法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证得阿惟越致的果位,所以叫究竟了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