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见他人过
2014/9/6   热度:217
一个真正修行的人是不见他人过的。如果见他人过,他人过就是自己过。说我这心里挺平静的,我没有那样。实际上你不知道,在你发现别人的缺点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是你的缺点了。这个事实、这个道理一般人他看不透。有人说我这心里挺平静,我心里挺好,我今天挺乐呵呵的。但你只是这一时的感觉,或是暂时控制了自己的想法,感觉到好,但你发现别人有缺点的时候——你已经发现别人的缺点,实际上你那个起心动念已经就是烦恼的概念了。 你看人在欢喜的时候,看别人总觉得都很好;如果心里有了烦恼的时候,看到别人处处都别扭。当一个人生起情感时,发现别人也充满了情。这个情充满了什么呢?好和坏的情。烦恼呢?也充满了好和坏的问题。说自己好,他人坏,这都是烦恼,好、坏都是烦恼。只不过差别就在于自己愿意领受或不愿意领受的问题。有的人认为自己现在心里很平静,看到别人好像在烦恼,这是我们一般人常见的、常犯的一种毛病。 但你不知道,人的眼睛所见都是虚妄的,看的并不全面。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前方,看不到后方,它不能做透视法,所以眼睛的功德是八百功德,它不能做到圆满的功德。所以说我们想真正知道自己的时候,你必须前后都得有镜子,才能看到后边。 看见他人有过,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生出一双眼睛来。你生出一双眼睛就生出了一双分别心来,眼睛就是你的分别心,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你的分别心。 什么是你的分别心?只要是你眼睛看到问题、发现问题,那都是你的分别心。佛菩萨有没有眼睛,眼耳鼻舌身意?他没有。《心经》讲得很明白:“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这才是对的。所以说我们发现别人的东西,是用什么在发现别人的东西?是在用烦恼发现别人的东西。你发现别人的东西,本身就带了有色的眼镜,你是用有色的眼镜才发现别人的东西。 我们想真正地了解自己,而且了解什么是烦恼,你首先得放下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说我这不成瞎子了吗?你真正成“瞎子”就好了,关键就怕你不瞎,怕你耳朵不聋,怕你不是哑巴。如果是“瞎子、聋子”,你这些东西全都放下的时候,它就不会起烦恼,也不会发现别人的烦恼。因为啥呢?三千世界都是你,如果你心不起烦恼,天下太平。 比如说有修持的人,我们如果到哪个有修持人的身边,本来起心动念的,挺烦恼,过了一会儿烦恼就没了。如果一个有修持、有定力的人,你不管多大的烦恼,到他那里,都能把你烦恼融化掉。我们就是没有融化好,就起了烦恼。所以起烦恼并不在外面,完全在于自己。所以第一条:永远不见他人过,永远理解别人。 你说,这个事实就这样,我的眼睛它就在起作用,我就能看出一些问题,他就是不如法……你应该知道,那是无始劫来,你那个眼睛的毛病——眼病。佛在《楞严经》中不讲了吗,那个灯光为什么有个圈?究竟是那个灯有个圈,还是你眼睛有个圈?最后发现是眼病的关系,眼睛医好了,那个圈就没了,是不是?什么原因?那个圈并不是灯出来的圈,是我们眼睛带来的圈。 什么叫眼睛带来的圈?就是我们心里有个烦恼的种子在那搁着,它必然要发现别人毛病。 因为我们思想的变化才发现别人毛病,什么思想?比如说我们现在出家,我们修道了,我们持戒了,我们看人不持戒的,我们就烦。“你怎么不持戒呢?你怎么不好好修行呢?”我们就看出人的毛病了。如果我们没有出家的时候,就发现不了这些毛病,还认为挺好。但这个没发现,它也是不正确的,这个发现反而是顺着善法走。这些东西都是逐步的,一步一步地认识。但总的来说,烦恼起来不在外边,在内心。发现别人错误的时候,你应该勇敢地承认是自己的错误,而且先检查自己,先忏悔自己,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过去我们说的修忍辱,什么叫忍?叫忍无所忍。没有能忍和所忍,没有外境,能忍的“我”和所忍的“他”都不存在,这叫能忍,这叫忍。所以你只有这样地认识问题,才能真正地发现问题。张口绝对不说他人过失,不管什么时候心里都不要有这种念头。有这种念头,烦恼肯定起来。你越是没有这种念头,越没有烦恼。 说这样的话,我不纠正他的错误,我不去制止,有的事不就搞坏了?实际上刚开始呀,因为你不能转境,等你心里真不起这种念头的时候,这些现象它就会消失了。这种现象就是因为你提前有个种子搁那里,非表演给你看不可,叫你发现问题。当你发现问题的时候,这是第一步,你觉得还挺清净;第二步呢,发现别人这么多问题,事这么多,这是第二步;第三步你就生气了,你干嘛这样式呢?第四步你就受不了。 发现别人问题的时候,已经是烦恼的生起。这个应该这么认识,发现别人问题即是烦恼的生起。不管发现别人的长处或短处,都是烦恼。因为我们有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就已经起了烦恼。因为有了人相就和你产生了对立,是不是?你产生了对立面。你发现了他,就发现了你,因为你发现了别人,我就生起来了,是不是?那我从哪来的,就因为发现了别人才感觉到我的存在,如果没有别人的时候,我就不存在了,是不是?所以说我们现在就犯了一个很大的毛病。 生气了,你说这人他怎么那样,太影响我了。当你发现别人的时候,不管是好的坏的都是你的烦恼。你看今天好,明天好,后天就不好了。在他身上好,在另一个人身上就不好了,产生了分别。所以说好坏都是对立产生的,只要有一方面能立起来,另一方面必然要生起。 为什么说发现好坏都不对呢,我们容易上哪个当呢?坏的我们知道,我们不跟他学。但是我们发现别人好的地方,就要进行对比。这个人是真修持,真好,我得跟他学,你看他打坐打得多好,他现在诵咒诵得多响,太好了!这人真精进!当你发现别人好处的时候,同样你看那个人不精进,转过脸,另一个人就不精进了,等会又发现其他人也不精进,最后就剩那么一个精进的人。到最后发现那个精进的还有点毛病,结果谁最好呢,就是自己好。转来转去,转几天就转到自己最对。所以说转个圈就把“我”显露出来了,所以这是一场骗局。 所以我们在修行中千万别发现别人的存在,不发现别人的存在。我们应该是诸法空相,诸法都能空相,要远离一切相。而且所有人都是自己前生父母,未来诸佛。什么是你的前生父母,未来诸佛呢?都是你的法身,你还有啥烦恼可说的?是不是?这才能把问题解决。如果你不这样,只能随着一般的善法走。你想达到究竟这一块就很难,早晚还得有一个迂回的地方,你不如一下观到底,学最究竟的法,这是最理想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修行,在念佛或者念经、念咒时,不要去追求数量的多少,而是要做到如理如法,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如理如法,如理指的是要遵循大慈普渡、真实平等之佛理;如法指的是能够正确的理解佛经,按照佛经正确的修行。 如理如法,二者不能相违背,应当一致。 我们念佛或者念经、念咒,不能是为了自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去念佛念经念咒,这样就违背了佛理。 学佛修行,应当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所以呢,念佛念经念咒要发心为所有一切众生而念,愿所有一切众生都能凭借念佛念经念咒的功德,得以脱离苦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成佛道,这才是正确学佛修行,也就是符合了大慈普渡之佛理。 真实平等,是让我们不要再去执著三界六道中的一切虚妄、无常、生灭的事物,全心投入到学佛普度众生利益众生中去,这样就做到了真实平等。 心不执著于虚妄、心不执著于生灭、心不执著于无常,这样的心就是真实心。 心不再随着生灭而生灭,就是不生不灭。 因此,如理如法的修行最重要。 违背佛理,追求念佛念经念咒的数量的多少,都不是正确的学佛修行,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