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忙,大学生闲?
2014/9/6   热度:204
近日,中国物理学会举办学术会议,中科院院士杨福家在演讲中谈到,评价一个国家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尺”之一,是看这个国家的小学生是否学得轻松愉快,大学生是否学得紧张勤奋。这样的“标尺”,听起来新鲜,细细一想,颇具深意。 而大学生呢?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沪上高校学生的学业负担呈下降趋势,认为“学业轻松”的学生比例在上升。不少大学生在选课时,对于一些上课管理宽松、学习轻松的课程趋之若鹜;那些“上课看电影,考试写一篇观后感”的课程最受欢迎。各学科的大学生中,文科生自认为学得最轻松,因为老师要求不高,课外作业少,如果需要写论文,网上一搜索,轻松搞定。在许多高校,毕业班的课堂上空荡荡,学生不上课最好的理由是“找工作去了”。于是,无形之中,大学本科四年被压缩到三年,专科三年被压缩到两年。而研究生则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放羊”状态,难得见导师一面。
学生随着年龄增长,身心发展逐渐成熟,因而学习内容不断增多,学业负担相应增加,这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我们周遭,实际情况正好相反。问问小学生,“你觉得学习轻松愉快吗?”恐怕许多孩子都会摇头。教材就那么几本,但学习的内容之多、难度之深,远远超过教材。不少小学生的书包重达七八斤,里面除了课本,还有各类课外教辅书,背着沉重的书包,有孩子戏称自己“忍者神龟”。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每天需要“2到3小时”以及“3小时以上”完成作业的,占近6成。此外,学生还要在家长或老师的安排下参加各类课外辅导班,以提高考试成绩,或是参与各种竞赛。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一个明确的目标:升入名牌初中、重点高中,考个好大学。
反观美国等发达国家,小学生学业负担轻,学习难度比我们差一大截,放学后有许多空余时间可自由支配,发展各种兴趣爱好,探索各类稀奇古怪的小课题。学生的年级升高,学业压力渐重。在国外一流大学,夜晚实验室灯火通明,亮到深夜,许多本科生、研究生孜孜不倦地学习,参与导师科研课题,忙碌而充实。经常有人反思,为何中国的孩子学得那么辛苦,中国的基础教育那么“扎实”,但我们培养的创新拔尖人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及一些发达国家,至今尚无人问鼎诺贝尔奖?从中国小学生的“忙”,和大学生的“闲”中,或许可以有所体悟。
把握好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忙”与“闲”,是对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同时也关乎创新人才的培养,关乎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的建设。教育部门和全社会应该为“减负”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孩子们从死记硬背和“题海考海”中解放出来。孩子们不“忙”了,他们才会有充分的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发挥奇思妙想,这些看似与学业成绩挂不上钩但在小学阶段播下的创新种子,日后很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而大学,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创新创造的土壤,营造优良学风,加强师生互动,把好人才“出口”关,让学生“忙”起来,让各个层次学位的“含金量”名副其实。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是什么样的根性,佛菩萨就化什么样的身度你。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说得多清楚,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就用什么身。应以佛身得度,现佛身;应以比丘身得度,现比丘身;应以神父身得度,就现神父身;应以阿訇身得度,就现阿訇身;应以屠夫身得度,现屠夫身;应以妓女身得度,现妓女身……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