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出版《中华道臧》的现代意义和具体体现
2014/9/6   热度:118
《道藏》长期以来受世人瞩目。但因世事皆变,而古老的《道藏》却依然“抱残守缺”,使过去的编纂方法与今天的阅读习惯很不协调,给现代人的阅读带来诸多不便,又继《续道藏》之后所发现的一些成果在原《道藏》中不曾收编而离群索居,很容易在以后的发展中被遗忘而失去道统的联贯性和研究的深入性等等,基于种种原因,道教界和学者们感觉到对原《道藏》有必要进行一下重新疏理、编纂和补充。为此,中国道教协会自1997年开始,联合华夏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家道教中心,以《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为底本进行重新编纂,将新《道藏》定名为《中华道藏》,并由中国道教协会张继禹副会长担任主编。在专家学者与学道者们经过七年的艰苦努力,并在华夏出版社的密切配合下,使《中华道藏》以恢弘的气势展现于世人面前。它的出版在笔者看来至少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拓展成果,古今一统 自南朝刘宋时期陆修静祖师编写的《三洞经书目录》以来,道教界和道教学者们前赴后继,不断重视对道书的搜集、整理与补充,其囊括的范围越来越大,渐渐形成内容丰富的典籍总汇,在唐朝已形成相当规模,唐玄宗曾令太清观主史崇玄等高道搜集道书二千余卷,并编纂了《一切道经音义》。据《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四引《宋三朝国史志》记载:唐开元中(公元713—741年),列其书为藏,目曰《三洞琼纲》总三千七百四十四卷,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开元道藏》,其书目之多,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宋朝编撰的《大宋天宫宝藏》及后来的《万寿道藏》,金元时期的《玄都宝藏》等多部《道藏》都展示了道教内容之博大、科技含量之高深、修身理国之玄奥、文化典籍之丰富的特点,然而明以前的大多数《道藏》均被战火烧毁过而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现今人们收藏的《道藏》基本上是明朝的《正统道藏》和万历年间编的《续道藏》,由于历史的原因曾有不少珍贵的道教书籍被毁于一旦,因此《正统道藏》的内容不比金元时期的《道藏》内容丰富,但《正统道藏》并不因此而逊色,它是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和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与众多道长、学者们积几十载的时间搜集整理编纂而成的结果。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明神宗又诏令第五十代大师张国祥编撰《续道藏》一百八十卷,正、续《道藏》合计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在如此浩瀚的道教典籍中,我们不难看出道教经书种类的丰富性,但不论那个朝代的《道藏》,其所收编的道书种类都不是最全的,不少道教书籍尚没面世就因战乱而付之一炬,不少经书也因只传同门同道而使外人不能得见,更有一些经典佳作让爱不释手者带进棺木而不愿与世人共享,总之有不少没有收入《道藏》的经书因种种原因而留下让世人见不到的遗憾。正是基于种种的“遗憾”,却在无意之中给今人留下意外的惊喜,如考古工作者所发现距今约两千多年的“郭店楚简本”《道德经》,以及敦煌莫高窟发现的不少在《道藏》中不曾收录的经书等等。它们的重见天日,证明了人们长期以来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和推断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同时也推翻了不少认为是“成果”的理论。这些发现,给关注道教的人士带来新的启发的同时,也给道教注入了不少新的血液。为抛开旧论,适应社会,使新发现的成果集中统一,就这样《中华道藏》便诞生了。它的诞生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价值,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只有在国家太平、经济繁荣的时代,才能招集众多学者、专家与高道来共同完成这样巨大和需要长时间的校对与整理的工作,并付资予以印刷发行。《中华道藏》的出版发行也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动之中,更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它的出版发行,给读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一目了然的新视角。 现代人看过去出版的《道藏》,没有一定的水平是很难读懂的,其上下贯通一气没有标点符号的原始编辑方式,让读者不知一个句子何时当断何时不当断,往往一字之差,其意思却差之“千里”,纰漏尽出,给常人的阅读带来困惑。而新出版的《中华道藏》便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它改变了传统那种即要阅读又要断句的旧习。张继禹主编把《中华道藏》的特点归纳为四个:“其一,重新分类编目;其二,《中华道藏》按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现代图书的整理规则进行编修和整理;其三,增补了新出的重要文献和旧藏遗漏的重要材料,补人经书约百余种;其四,《中华道藏》新编,目录索引、引用书目录索引、人名、神名、经名索引,方便读者查阅。”把古代的知识用现代的方法加以编纂、整合与补充,这给学道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更给研究者带来空前的捷径。 二、承传道统,千载具弘 《道藏》是修道之士了解祖师们传道的方法与斋醮科仪等规范的依靠,我们无法离开这样全面又丰富的道的载体来了解道,来丰富自身,来承传道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虽然《道藏》如此重要,里面所涉及的许多值得研究的自然科学、神秘现象、长生功法、医药技术等内容,我们教内去了解和阅读它的人却少之又少。为什么?我想原因有三点:其一,一些个小的宫观或个人无能力存储那样丰富的经书典籍,即便具备条件,对于文化水平一般的修真之士而言,却又不具备阅读领会和理解发挥的能力,他们所知道的道教科仪等道教基础知识,只能靠师徒之间的口授心传、道听途说,以及零散道教书籍的碎片来获得;其二,对于大的宫观存储《道藏》并没有什么困难,但大多宫观有能力阅藏的修真之士又多忙于应酬;其三,《道藏》的神秘性和修真之士对它的无比崇敬,使一般修行者接触不到。如此以来能够更多领略道教精华的修真之士就少之又少,能从经书中同古代的高道祖师对话的更不多见,这样的“闭塞”是道教的一大损失,是长期以来道教不能同个别宗教相提并论和不善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弊病之所在。《道藏》丰富的存储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有识之士的特别关注与青睐。可是它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为什么不曾受到世人关注?我想除去国家和道教自身的自我封闭之外,还与道教本身的行为方式有关。 从历史上看,道教就像一根“藤”,是一根依附于“巨树”的“藤”。不过“藤”本身也不允许自己站立起来,因为“藤”有水一样善下的教义思想,这样就从骨子里决定了“藤”的性质,其只能依附于巨树上或在失去依附时采取一种和光同尘的姿态,也或者永远做一种丽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它丰富的内函和简陋的外表总是判若两人,由此而不容易让人发现它的伟大。不过,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就是这根以柔克刚和善于埋藏自己的“藤”,却挽救了数不胜数的生命,了解道教的人都知道一言止杀的邱处机祖师,使多少生命免遭涂炭;在医学方面,这根“藤”靠高超的医术,曾使多少“枯木”逢春,从死神那里夺回了生命!尤其自上个世纪以来,“藤”里所蕴藏着的丰富的生态智慧等“古物”越来越多地被东西方有识之士掘取,以补充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这又不难让我们感觉到这根巨大的“藤”在社会道德等诸多领域中所扮演的无法替代的角色的重要性。而《中华道藏>》的出版就是把这根历史的巨藤活生生地展示给世人,让世人一起来分享“蚌中的丽珠”,让世人一起来开发“石间的美玉”,这是道教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一步,是促进学道者与祖师对话的关键,是推动年轻学者们与道教交流的良好机缘,是承前启后的枢纽。而承传这一历史重任,不但是道教界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的责任,因为《道藏》它不仅仅属于道教本身,也属于全人类。如中国社科院世宗所 三、团结互助,内外共融 在祖国经济繁荣、政治昌明、民族团结、百业兴旺的今天,道教界同样展示出教内团结教外相融的繁荣景象,《中华道藏》的顺利出版发行更能体现这一切,没有道教上层领导与道教学者和当代有道之士的齐心协力和共同参与,没有政府与广大信众的鼎力支持,要完成这一辉煌的圣典巨著是相当困难的。这不仅说明道教高层领导和专家学者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关系和鱼水般的情谊,也说明国家和社会学者对道教自身发展的关心、爱护与同情。如果我们在这样一个有利的形势下,不抓住机遇宣传自己的优良传统和发展壮大自己的道教队伍,那样同兄弟宗教会落下一段不小的距离,落下的罪因当冤我们这一代,因为当今社会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展示道教魅力的良机,不抓住机遇,我们有愧于祖师,更无法给未来的道友们一个很好的交代。而当今道教界、学术界以高度的责任感无愧祖师和后代的使命感,把这一神圣的篇章谱写的更加辉煌,体现他们善于抓住机遇把道教推向前沿的勇气和信心。 团结互助和内外共融也体现在道教“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也善之”这一层面。就我们所看到的众多有关于议论道教的书籍而言,有个别是在贬低道教,不论对于无见地的“批评”还是善意的“指导”,道教都能够接受,其总是从道的宽容出发,体现道教宽阔的历史视野和恢弘的气度。而对于学者和专家们能不计名利、甘于奉献地同道教界人士一起整理文献资料,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对历史的尊重,也不排除道文化的丰富性和道教生态智慧对世界人类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诱惑”。另外,道教人士能把过去只传同门同道的“不传之秘”拿出来展现给教外人士,来印证道教中能够经得住考验的东西的同时,又能把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从人们的视线中剥离开来,使修真之士与大众在思想感情上共融,用道教质朴无染的真精神使教内外人土内在的修养得以升华。而对于有价值或无价值的认定,我想在道教漫长而曲折或藤式的发展结构中诞生以至于流传的道教文化,大都(而不是全部)有其合理的存在价值和值得挖掘的研究价值,有些对于道教本身,有些则是对于人类而言,这就象比流传了几千年的经典或古训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经过无数次的考验和提炼而被历朝历代所认同的;而被岁月所淘汰的,则是因为经不住历史的锤炼和推敲,当然有的是因为人们只看到其表面而没有看到其内心而被摒弃,正如茧和蛹的关系一样,茧的作用比裹着的蛹的用途要多,这是常人的看法。可殊不知茧创造不了蛹,而蛹却能创造茧,它变成峨后再产卵繁殖出蚕,由蚕吐丝而生产出茧,如此不断去繁衍。这如同《道藏》所具有的吸引力一样,它所具有的吸引力是给你一个问题而不直接给你结果,否则,当你认识某个问题而得到答案时,你对那个问题的研究也就结束了。而《道藏》是一个永远也谈不完的话题,永远不想直接告诉你结果的教科书。它只给你丰富的联想,它象“魔棒”一样吸引着你的眼球,你或许会从“魔棒”里看到人类生命的起源,因为你得到“魔捧”里的养生智慧;当社会上有不稳定因素时,你把“魔棒”指向那儿,你会发现“魔棒”里面的高尚情操会降服那些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不良因素,等等。道教人士与教外人士能够团结与共融,从某种意义上也说明“魔棒”起了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总之,对于要了解《中华道藏》的真正意义的读者而言,我想只有走进《中华道藏》中去才能领略道教的精华,才能体味到清静无染的纯朴,才能享受到灵通无拘的逍遥,才能感受到破迷拔苦的快乐,才能体味到先人的启迪,才能感觉到道和道弟子们在历朝历代的历史兴衰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对于《中华道藏》的出版而言,它不但体现教内与教外人士的协作精神,更体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政府对宗教的关心与支持。这只是一个起点,如果我们能在不久的将来,将这一巨大的工程和世界人联手翻译成英语,让世界共享,那将体现不同国家与国家、宗教与宗教、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共融、互补与协作,那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今天看来离那一步并不遥远,因为世界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把目光转移到古老的道教身上,看到道教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世界人民需要及早分享它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启迪,我想,今天《中华道藏》的出版也是在为那个开启希望之门的设想而奠定基础。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常常听古德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愚痴,造作的时候,他疏忽大意,造作种种恶业;果报现前的时候,他害怕了。这个时候,害怕也没用处,也无济于事!菩萨聪明,果报现前,逆来顺受!菩萨怕因,永远不再造恶因,所以他才能够不受恶报。我们学佛,一定要了解其中的道理,一定要认清因果报应的事实真相。因果报应的事情,就在眼前。我们常讲的现世报,就在眼前!头脑稍微冷静一点,因果报应的事天天看得到。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因果报应;不相信因果报应,果报现前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