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有灵魂的大学
2014/9/6   热度:176
在功利化、行政化、官僚化、学术腐败等词语频频与大学挂钩的今天,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近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举办的“大学文化与思想解放高层论坛”上,大学如何成为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守崇高理想的文化组织,成为有灵魂的大学,成为关注焦点。
文化重建:大学面临的挑战
文化重建的课题对大学而言为什么如此迫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指出,大学“必须进行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以使我们目前这个正在经历一场深刻价值危机的社会可以超越一味的经济考虑,而注重深层次道德和精神问题。”由此可见,大学文化不只是大学校园里的事,是关乎社会的。“西方的著名大学一般都没有围墙,甚至还允许公交车穿梭其中,但却似有一圈围墙,发挥着对社会文化的‘过滤’作用。这个‘墙’是无形的,它就是大学文化。大学不应设置高墙深院,但大学的文化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文化,大学在文化上要发挥引领的角色和使命。”对大学文化的这种特性,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以形象的方式表达。
然而,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崇尚物质,忽视人文”的全球性文化生态危机,大学科学理性精神正日趋淡化,难以发挥引领文化的使命。“大学正在由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人才养成的重要基地、最富创造力的学术殿堂、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向技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生产基地蜕变,这种‘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在我国表现得十分突出。”王冀生教授是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说起大学面临的文化挑战,充满忧虑。
具体到我国现实,一个最尴尬的现象是:在国家向创新型转型的背景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受到严峻考验并凸显出不适应。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认为,这是因为大学和人才在精神文化上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批顶尖大学为国家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但现在这种势头明显趋缓,首要原因是学业最优秀的毕业生去了国外。”胡显章说,“中国在进入市场经济和打开国门后,无论是大学或是青年大学生都面临巨大的诱惑,青年大学生所受的教育还不足以使他们都能做出理性的文化选择、就业选择和做好素质的准备。”
有数据显示,2006年出产美国博士最多的三所学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但与此同时,中国学生在美取得博士学位希望继续留在美国的约有九成。
“不可否认,海外留学的积极作用,不过近年来虽然‘海归’在增长,但多数在美的业务尖子在文化和服务的选择上首先是美国,而不是他们的祖国。杨振宁先生曾在2005年一次讲话中说:‘目前世界上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中华民族的崛起。可是我感觉到很多大学生对于这一点似乎不够认识’。”胡显章说。
王冀生教授说,文化是大学之魂,时代呼唤有灵魂的大学。
求真育人:大学文化的本质
那么,面临大学的文化重建,我们必须清楚:大学文化究竟是什么?
“研究学术、创造知识、思维方式和新的价值观,培养人才是大学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说,“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四个字:求真、育人。在求真中育人,在育人中求真。”
大学要有大师,大师除了知识之外,还要有引领学界的精神,大师的主要精神就是求真。现在大学里有学问的教师很多,但是大师级的不多,有的教师为了排名、获奖,学术研究不惜粗制滥造,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失真现象。顾明远认为,要建设大学文化,就要还大学求真的本质,大学的教师除了知识外,还要有个人的睿智和人格魅力来引领学生。教师坚持优良学风不只是个人修养问题,还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问题。
大学文化建设还和功利主义是相斥的。顾明远认为,要建设良好的大学文化,首先在制度方面要改变“计件工资”的现象,不要一堂课多少钱,一篇文章多少钱的算,大学应该实行年薪制,鼓励教师坐冷板凳。其次,做学问不一定要出书,更重要的是求真,学校领导要带头。现在好多大学领导和教师争项目、争资金,教改也是校长牵头,这种风气需要改变。另外,在学校建设发展上,教授的发言权太少,如果不能反映教授的愿望,就不能形成有共同目标的共同体,就不能形成统一的学校文化。
大学文化建设中必须改变“重科技、轻人文”的不利倾向。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黄居仁认为,如果说学习科技是把人培养成一名专业人才,那么人文则是教人怎么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大学教育不只是教人做事的,更是教人为人的,教人如何去关怀人的,因此大学教育不只是普识教育,或是通识教育,而是人文教育。
重塑个性:办有灵魂的大学
王冀生教授如此表述了一所有着文化内涵的大学应当具备的要素:
优秀学生、知名教授、管理精英和杰出校长是大学文化的主体,大学行为文化主要体现在他们的素养、气质、言行和作风之中,知名教授和杰出校长是大学文化人格化的主要象征,他们应当是教育家、著名学者和道德楷模的有机结合;
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是大学制度文化的根基,应当建立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以“教授治学育人,校长治理学校”为基本内涵的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的中心任务是治学育人,应当为大学顺利完成治学育人任务构筑一种有利于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学术繁荣发展的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
然而,要实现这些要素,我国大学还要走过一条重塑个性的道路。
重塑个性,就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大学界出现了千校一面、缺失特色的普遍现象,没有特色几乎成了我国高校共同的‘特色’。决定一所大学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它的核心理念和基本使命,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践并重’,耶鲁大学的‘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表明了它们为何而生,为何而存。然而在我国,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和高度行政化的管理,不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的评审检查过多过滥,办学者自身不懂、不按或不能按教育规律办事,使学校缺乏实际办学的自主权,误导了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使大学失去应有特色。”郭传杰说。
大学如何走出有特色的道路?
首先是改革。“大学面临着必须在制度上进行改革,面临着如何进行价值观建设的重大命题。”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说。
其次是创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潘懋元说:“要创新,就必须有否定,那么大学究竟该创新还是维护自己的学术权威?创新应是对传统的扬弃,其公式是:科学基础+创新思维+实践检验=文化创新。同时,大学的教授要按照学术自由、科学民主的理念,对一切成功的或者未成功的创新都采取宽容的态度,支持,鼓励,给予善意的指导,哪怕和自己的观点不一致。”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中国文化的传承,根就是两个字,一个孝,一个敬。孝亲敬师,『常念师恩』,他有能力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如果没有这两个字,古圣先贤教诲再多,你坐在《四库全书》里面,你也得不到利益,为什么?你没有这个根。孝亲是根,尊重老师是根,没有这个根,纵然遇到好老师,你也学不到东西。这是今天讲汉学,真正的难处在此地。五千年来,古圣先贤,列祖列宗,教化后人,教化下一代,都是从孝亲尊师着手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