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号变迁看新中国60年的文化发展
2014/9/6   热度:183
主持人:本报记者 付小悦
“戏匣子” 嘉宾: 王一川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肖复兴 《小说选刊》原副总编 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肖复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的文化信息通过“戏匣子”、露天电影这样的传播方式,介入到人民新的生活 记者:新中国文化60年是一个很宏大的概念,所以我们选取了“文化符号”这个角度来看60年之变迁。 王一川:我想,我心目中的60年来中国文化符号,是特别地指由我国人民在自己的60年生活中创造和使用的、凝聚着人生价值并具有广泛象征意义和感染力的符号表意系统,因而实际上是指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物,可以是人工制品也可以是虚构作品,它曾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令我们感动,成为我们生活的共同路标,成为我们共同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记者:是的,文化符号的变迁对应着我们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各位能否谈谈您所亲历的、让您记忆深刻的文化符号? 肖复兴:我于1947年出生,可以说是新中国的同龄人。要说起来,我最深刻的文化记忆都是和收音机、录音机这些文化媒介联系在一起的。我上小学时,隔壁邻居家有一台红灯牌收音机,我从那“戏匣子”里听了很多相声、广播剧,对文学艺术最初的启蒙都来自这里。一天晚上,收音机里播赫尔岑的《喜鹊贼》,是由舒绣文、英若诚分角色演播的。隔着秫秸秆墙,我听得入了迷。可惜到晚上11点多时,听到一半,“啪”一声,邻居把收音机关了,现在我还记得自己当时难过的心情。 20世纪60年代,我上初中。大院里一位邻居的印尼华侨亲戚带来一个方形的老式录音机。那时正流行《林海雪原》,有一个孩子朗诵了一段,再从录音机里放出来,神奇得很。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的文化信息就是通过这样的传播方式,介入到我们新的生活中来的。 王一川:我出生在50年代末期,青少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中国文化符号很多,比如说,“大庆”和“大寨”分别代表全国工业战线和农业战线的典范。“铁人”和“铁姑娘”分别代表男人和女人的楷模。“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则伴随了我的小学和中学岁月。 张颐武:我特别记得《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前几天看叶大鹰的电影《天安门》,激起我很多感慨,天安门,是新中国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我父母是一所民族大学的教师,所以我还格外记得藏族同胞为解放军洗衣的《洗衣歌》,这些歌曲沉淀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记忆。 肖复兴:还有“三红一创一歌”,不光书的发行量大,还都被改编成电影、连环画,可以说是多方位立体“包装”。 说到这里,想起我刚去中国美术馆看了《新中国60年美术展》,看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老画家们的熟悉画作,我特别感慨。像宗其香的《长江三峡》,在山、水、松、云中画了江轮和迎风招展的红旗,吴镜汀的《秦岭工地》中的脚手架,刘子久的《为祖国寻找资源》在山水间画了一队地质队员正沿山脊小道攀行……这些老画家画了一辈子的传统山水画,可是,在新生活的感召之下,在民族传统基础上,他们非常真诚地在画风中去求新求变,体现新生活、新因素,从里面,你能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艺术家们由衷的真情。 张颐武:还有露天电影。冬天穿着大棉袄,在寒风凛冽中拿着凳子、手电筒看露天电影。说起来很有意思,露天电影对我来说就是从背面看电影的记忆。因为电影正面是有组织的学生、单位,零散的观众就只能坐在背面,后来我还写了一篇文章叫《从背面看电影》。还有露天电视,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机关单位已经有了黑白电视,二三十人围着看。这些露天文化都是新中国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里既是一个看的活动,又是人们交往、传递信息的公共性的群体活动空间。 伴随着春晚,在电视的欢聚中感受到生活的稳定与和睦,从而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 记者:“戏匣子”、“露天电影”已经成为久远的记忆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有了根本性变化。 王一川:邓小平的复出以及恢复高考,改变了像我这样许许多多人的命运。李谷一用她那特有的“气声唱法”一扫“文革”音乐的抒情八股,伴随电影《小花》等插曲,吹来了新的个性与自由生活气息,征服了亿万公众。我自己就是唱着这些歌度过自己的大学时代的,那是思想解放的声音。 张颐武:中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中国文化发展有了根本性的突破,这是很清晰的。光说电影票房,今年上半年就有25亿元,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每年出版20多万种图书,中国每年几万集电视剧的生产力……总的来说,现在享受文化生活的机会大多了。 肖复兴:说到书,我就想起王府井新华书店,那也是我记忆中的一个文化符号。改革开放初期,书店前排长队的情景蔚为壮观,经典名著一再重印,我就一堆堆地买回来。在那里你能感到,中国朝气蓬勃百废待兴,人们对文化知识真是求之若渴。 记者:您买的书里有朦胧诗吗?肖复兴:朦胧诗出版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我最初是从朋友的一个手抄本上读到朦胧诗的,都是从《今天》抄来的北岛、江河的诗。 王一川:如果让我列出我所能想到的文化符号,20世纪的有:70年代末:改革开放、科学、砖头录音机、李谷一等。80年代:下海、相声、春晚、张艺谋、王朔、西北风等。90年代:追星族、卡拉OK、电脑、大哥大、小品、赵本山、金庸、上网等。21世纪:幽默短信、大片、草根、超女、网民、鸟巢…… 张颐武:说到春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视机逐渐普及的标志就是春晚。春晚是中国人民记忆中非常宝贵的一部分,它表明,人民生活发生了重要改变,个体生命经验有了表达空间,每个人有了发挥自己能力实现梦想的可能。春晚是中国大众文化有象征意义的里程碑,人们开始以轻松心态,去过更美好、更富生趣的生活。 王一川:的确,春晚是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的一个标志。春晚实际上是选择了全民借助电视媒介开展文艺联欢的方式,这意味着从广播媒介到电视媒介、从唯一声音的命令式到全民参与的联欢式、从庄正话语到艺术话语等的一系列转变。也正是在这种转变中,中国文化的运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春晚,我们在电视的欢聚中感受到生活的稳定与和睦,从而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更尊重个性因而也更为人性的生活。 肖复兴:从“戏匣子”、砖头录音机到电视机,中国人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尤其是今天,网络、多媒体的出现,对于文化发展的作用更是潜移默化的。 王一川:除了媒介的演变,还有流行的艺术体裁或样式的演变。比如说,从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歌曲”、60年代的《红岩》和“语录歌”、70年代的“样板戏”、80年代的“相声”、90年代的“小品”直到21世纪初的“短信笑话”,它们分别成为过去六个十年里全国人民的最爱或最常用。现在,赵本山的“小品”在我们的生活中绵延了20多年,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气质和幽默价值取向。来自人们集体创作的“短信笑话”,虽然是运用最时髦的移动网络媒介传输,但其功能大体相当于当今时代的口口相传、旨在全民娱乐的民间文艺,也成为当今时代文化符号中的一个代表。 奥运会开幕式呈现了承前启后的大意义。开幕式上,既有5000年中国文化的积淀,又展示了60年来新中国文化发展的递进和拓展 记者:刚才 肖复兴:最明显的就是,鸟巢担当了新北京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张颐武:尤其是奥运会开幕式,在这样一个大平台上,其格局呈现了承前启后的大意义。开幕式上,既有5000年中国文化的积淀,又展示了60年来新中国文化发展的递进。国旗、国歌、《歌唱祖国》,这些随着新中国建立而确立下来的文化符号,展现了中国人追求民族独立、获得尊严的历程;而不拘一格、奔放开阔的鸟巢,是改革开放的新成果、新地标,是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表现。可以说,鸟巢是新中国形象的标志,也是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新的高潮的体现。60年最好的东西,都被有效地继承下来,变成我们未来发展的动力。 肖复兴:和鸟巢类似,剧场也可以看作衡量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符号。就拿北京来说,演出场所越来越丰富了。我写过《北京是一个戏剧之城》,当年徽班进京带动了昆曲、京剧的发展,那时北京有很多剧场,但是再多也赶不上今天。大的有国家大剧院,小的有“九剧场”,有湖广会馆这样的老戏楼,也有现代化的保利剧院,现在还有刘老根大舞台……虽然剧场分布、票价还可商榷,但毕竟在发展。50多年前,昆剧《十五贯》进京大家还觉得新鲜,而现在,连世界级演出也像走马灯一样……三大男高音不是都来过北京了吗?当然,北京比较特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别的地方也都是有这个趋势的。 记者:“文以化人”。文化符号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功莫大焉。 张颐武:我认为这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一个国家要有象征性符号,人民必须认同,才会有凝聚力向心力,文化符号的意义即在此。第二,人民必须有记忆。宏大的国家历程与感性的个人记忆是纠结的,每个人的经验看似很小,但它是民族精神具体而微的表现。他看到大的符号会想到生命中感性的小符号。比如说,一个人看到天安门就想起他和新婚妻子在天安门前的合影,这样他对国家与社会的认识就会有一个深度。第三,体现了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中国5000年文明生生不息延续下来,新中国文化既是延续,也是新的开拓和变化。像京剧、梅兰芳,还有很多文化遗产,实际上都融入了新中国的文化记忆中。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在加快。 肖复兴:一个国家与民族如果想走得更远,光靠经济是不行的,需要文化的支撑。说到这里,我想说句题外话:国家对于文化已经有了很多投入,能不能力度再大点?文化场所对老百姓再进一步放低门槛?就像我刚才说的60年美术展,免费参观,真是大好事。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的腾飞是有目共睹的,而文化,可以让中国的发展更加牢靠、结实。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不杀生,小动物都不会伤害我们,它们有智慧,它们有选择。近代《高僧传》里面,诸位熟知印光大师,小动物不伤害他,无论到什么地方,他住的房间,蚊虫、苍蝇、跳蚤、蚂蚁一个都找不到。平常很多,他到那儿去一住就没有了,这些小动物搬家了,我们佛家讲迁单,它自动搬家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