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国思维方式的活水


2014/9/6    热度:444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这个花朵是不美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植物,这个世界我想就要消失了,生物需要多样化。同样,世界需要多元文化,也只有这样,文化才是光辉灿烂的。

拂去西学的遮蔽,拭去“封建”、“落后”的尘埃,重新发现国学的价值和魅力,重新定位国学的自我身份,就是重新发现中华民族自我,发现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这是自我文化觉醒的表现。

《周易》真言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根,也是中国思维方式的活水,是中华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源头,是一部百科全书。它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特点,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里,而且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比如说莱布尼兹关于“二进制”的思想,就得到了《周易》的启发;同时,它也开启了儒家、道家和墨家等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思想流派。《周易》以乾卦为首卦,开启了伏羲到孔子这样一个儒家的思想路线,《归藏》以坤卦为首卦,开启了黄老道家系统,《连山》是以艮卦为首卦,则开启了墨家的系统。当然其他各家也都受到了“易”的影响。

易道广大,乾坤并建,阴阳消长,与时偕行。它的三句真言可以这样概括:一、生生之谓易;二、保合太和;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第一、生生之谓易

什么叫“生生”?《周易》上讲“天地之大德曰生”,意谓天地最大的品德就是“生”。《周易》各卦产生的过程就体现了“生”的品格。《说卦》上讲,“乾,天也,故称为父;坤,地也,故称为母。”父母交感变化就化生了震、坎、艮、巺、离、兑,三男三女,他们与乾、坤两卦合起来便形成了八卦,八卦的不断重叠产生六十四卦,这个过程就是生生不息的过程。这种思想就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思维方式。

只有变易才能生生,生生才能富有,此谓“富有之谓大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富有,富有应该包括每人的道德水平、科技知识以及财富积累等,也就是说要成功立业,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富有,还有精神财富的富有。《系辞》讲:“夫易圣人所以崇德广业也。”就是说要注意道德这个层面的建设。一个人道德的缺失,可能会使他整个的财富化为乌有。中国人讲“富不过三代”,为什么?是因为后继者没有一种创业的意识和道德。

生生和富有另一层涵义是“日新”。所以它把“日新”作为一个重大的德性。“日新”就是“日日新”,用现代的话讲就是不断地创新。如果没有不断地创新,就不可能“富有”,也不可能“生生不息”,所以《周易》上讲“日新之谓盛德”。怎样才能保持不断地生生和富有?就要依据《周易》乾卦九三的爻辞所讲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终日要勤奋不懈地工作,到了晚上又能够不断的反省自己,这样就不会有灾祸。一个不会反省自己的人是不会进步的,一个人能不断的反省、反思自己才能不断的生生和创新。

第二、保合太和

《周易·乾·彖》上有句话叫做:“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里提到了“保合太和”,在太和的“天道”内蕴涵着浮沉、升降、动静、相感的性质,因而产生氤氲、屈伸、胜负的变化,变化有一定的规则,在变化的过程中,每个事物都得到了它应有的位置,并“各得其所”,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取得一种协调、和谐。这种思想影响很大。

我们可以看看故宫的建筑。第一个殿就是“太和殿”,第二是“中和殿”,第三是“保和殿”,后面还有三个殿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故宫六个大殿的建筑就是按照《周易》六爻所建。这里有了“太和”、“保和”,为什么还有一个“中和殿”?如果知道《周易》的既济卦(上坎下离),我们就可以清楚,“既济”卦是“离”卦和“坎”卦的重叠,“离”在下,“坎”在上,“离”是火,“坎”是水,在“既济”卦里面,九五是阳爻,在阳位;六二是阴爻,在阴位。五是奇数,二是偶数,阴在偶数位,阳在奇数位,称为“得位”,九五为至尊的位置,古代皇帝称“九五至尊”,与其相对应的六二阴爻,是臣位,君臣和谐为“得中”。九五、六二两爻阴阳相应,叫做“和”,既当位又相应,所以称为“中和”。“乾清宫”是皇帝平时办公的地方,“坤宁宫”是皇帝结婚的地方,皇后、太后可以在那里活动,中间是“交泰殿”,“泰”卦是“坤”在上,“乾”在下,这时候,阳气向上,阴气向下,便可以交感。《周易·泰·彖》上讲,“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不交万物就不通,上下不交万物就不成,“交泰殿”就是取《泰·象传》:“天地交泰”的意思,也就是“乾清宫”和“坤宁宫”的一个交合,这是故宫仿照《周易》思想的一个排列次序。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保合太和”实际上是讲“和”的思想。

《周易》六十四卦都是相反相成的,讲和合、和谐的思想,八卦的天地、水火、山雷、风泽,也是融突而和合、和谐。“和”的思想得到后来儒家、道家、墨家等的阐发,成为中国思想上一个核心的范畴和首要的价值观,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内政外交。具体表现在,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讲“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关系上讲“和为贵”、“和以处众”;在国家、民族关系上讲“和亲善邻”、“协和万邦”;在人与人关系上讲“仁者爱人”,和衷共济;在不同文明间讲“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在人的心灵上讲平心静气、和气长寿;在家庭关系上讲“家和万事兴”;在经商上讲“和气生财”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格言。

第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这句话被看作是《周易》中的“易道”。“易”有“三义”,一曰变易,二曰不易,三曰简易。“不易”讲的是“易道”,“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不易之道。这里提出了三个概念:“理”、“性”、“命”。

“穷理”就是穷“易道”。朱熹讲只有“格物”而后方能“穷理”。王阳明年轻时笃信朱学,依朱子所说格他父亲王华北京官署里的竹子之理,结果未果而中途病倒。“穷理”用我们现代的话讲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事务现象的背后是什么。比如桌子的背后是什么呢?背后的东西能不能被认识?也就是“理”能不能被我们“格”出来?大家应该想一想。王阳明按照朱熹的方法没有“格”出来,那么这个“理”究竟在什么地方?王阳明穷尽儒、道、佛之书,后来他找到了“理”就在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就是理。这样他就开出了与朱熹不同的路向,一个是“理学”的路向,一个是“心学”的路向。

何谓“尽性”?首先,“性”就是我们说的人性,对“性”的本性,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人性是善的,有人说性是恶的,也有人说性是善恶混的。其次,“性”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郭店楚墓竹简》里讲“性自命出”。这说明“性”是“天”给我们的,是先天的。孟子讲人性本来是善良的,但是它常常被私欲所蒙蔽,因此才堕入恶。所以我们应该去除私欲,把我们放逐的“本心”找回来,这叫做“求放心”。把原来的“本心”恢复起来,这就得“尽心”,即认识我们的“本心”是什么。所以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只有能够“尽心”,才能够“知性”、“知天”。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命”可以理解为“天命”和“命运”。“命”和“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说“命”是“天”赋予的、不可改变的必然性,那么“运”则是可以自己掌握的。人可以在“性”和“命”的互动中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周易》上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就是说我们只要“穷理尽性”就可以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掌握它,孔子就说:“五十而知天命”,从这个意义上看,《周易》上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可以说开启了后来的宋明理学以及儒家的理性命话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人如果心地清净平等慈悲,就会有诸佛护念,就会有护法神守护,你在这个世间,到任何地方都吉祥,不会遇到灾难,不会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修善一定得福报,作恶一定有恶报,一切善恶因果完全自己负责任,与别人没有关系。所以世间一切得福、得吉利之人,都是因为修善业而感得殊胜果报。理如法地修学,你一定得吉利、得善福,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你就不容易遇到。佛教你断十恶,修十善,结果你搞的还是造十恶,“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你学佛得来的这一切不如意,不是佛法错,是你自己学错,佛给你讲的没错!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