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毒舌门”照出的“臣妾人格”
2014/9/6   热度:378
近日,易中天作为嘉宾接受某电视台访谈时,一再拒绝回答“愚蠢的问题”,嘲讽要开个主持人培训学校,并给该电视台领导也封了个“弱智”,把主持人噎到泪花满眼。这几天,该“毒舌门”越敞越大,赞其直率、有个性者很多,批评其不包容、没涵养者也很多。 平心而论,如果在私下场合,被邀请的客人让主人下不来台,那确实有点修养不够;但具体到这种商业性场合,应另当别论。此次访谈中,主持人有些问题其实也是富有挑衅性的,例如追问易中天对余秋雨“诈捐门”的不依不饶,是否为了“保持名人热度”;例如自称知道其不喜欢“学术超男”这一称呼,节目开始时却仍是如此介绍……这样的访谈,既然本身就有为了“高潮”而专门设计的揭短环节和语言陷阱,易中天“毒舌”以对,并没有什么不妥。而且还有一点,其在节目中亦颇多自嘲,如自喻“峨嵋山上的猴子”,是“观赏动物”。 基于此,笔者赞同7月28日《深圳商报》一篇文章的评价:“易中天表现出难得的狷介”。文中追问道:当一个人拿出自己的真实性情和见解,怎么很多人就不习惯了呢?磊落坦荡地表露自己,这不是很好吗?是啊,所谓君子埋荡荡,一个人快意直言,不隐瞒自己的好恶,这种“狷介”和“胸无城府”,原本是一种很值得褒扬的优点。 但是,易中天偏偏因为这样的表现,而遭到了许多批评。在笔者看来,该“毒舌门”是一面特殊的镜子,照出国人传统文化性格中的一些特点,至少是照出了时下某些公众人物形象的一些细微却又关键之处。 很多人之所以不同意易中天的表现,并不是认为他的意思不对,而是认为他作为名人、教授,不该这样没风度。从这样的指责中,很容易看到国人传统文化性格的“中庸”面目。 在国人长期以来的正统理念中,耿直不阿、不肯苟同的“狷介”性格,一般都是受到排斥的。主流群体的人格理念,一直是“中庸”为主为最佳,即做事要不偏不倚,循规蹈矩;对人要温柔敦厚,无过无不及;一言一行皆要发乎情止乎礼,不能走极端……由是,逐渐发展拒斥一切的棱角和个性。 要说,这确实是一种很实用的人生哲学。凡能将“中庸”之术运用巧妙的人,一般都能左右逢源;如果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的成员都很“中庸”,表面上多半会很“和谐”。但实际上,过于强调“中庸”,拒斥个性,令人羞于表露真性情,不敢坚持一己之见,往往却会培养出社会成员广泛的“臣妾人格”,即对一切都唯唯诺诺,媚俗毫无自己的原则;甚至还有等而下之的“乡愿”,即以外表的谨慎谦虚“见取于君子”,而又以实际上的同流合污而“无忤于小人”,最终成为毁坏道德、混淆真理的“德之贼”。 在以人为本、崇尚民主自由的当代社会,崇尚思考、坚持个性的“狷介”之风,显然应该得到鼓励提倡。一个容易理解的逻辑是:当每个人都勇于表达见解,社会将更有活力;当每个人都敢于提出批评,社会将更趋公平;每个人都坦荡率真比之每个人都暗自算计的社会,离和谐更近一些。 遗憾的是,当下“臣妾人格”仍然流传甚广,而“狷介”不仅相对稀缺,还依旧被很多人视为异端---易中天“毒舌门”越敞越大,便是明证。在这种普遍的价值理念之下,某些公共人物遇事只讲个人的“风度”和“形象”,却有意隐藏棱角、回避问题甚至不惜昧掉良知,致使其对公共责任的实现大打了折扣。众所周知,在当下的某些公共舆论领域,“专家”几乎成了骂人的话,究其因,就在于一些作为公共人物的专家经常睁眼说胡话,激起了公愤。而他们之所以如此,很多是由于“臣妾人格”使其丧失了独立的学术精神。 便以当下的一则极度热闻河南农民工“开胸验肺”为例:笔者不敢相信,郑州职防所的所有专家专业水平都那么差,看不出其确实是尘肺;也不相信其所有人都被收买了才不肯痛快讲出真相。如果该职防所有一名专家是有“狷介”之风的,那位农民工的病情真相,还会这么周折吗?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现在人一天到晚工作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读经念佛,怎么办?灌顶大师告诉我们,早晚十念,根据四十八愿第十八愿所说的。这个十念法是:一声做为一念,就是一口气,一口气不拘多少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一口气叫一声,不管念几句阿弥陀佛,念十口气,这个所需时间不长。早晨念十口气,晚上睡觉之前再念十口气,一生不断,这也是真正修净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