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四祖——清凉国师澄观
2014/9/3   热度:1840
澄观,俗姓夏候,字大休。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关于他的生卒年有六说:一、《宋高僧传》卷五说,他卒于元和年间, 春秋七十余岁;二、《佛祖纲目》说,他卒于开成三年 (838) ,享年一百二十岁;三、《释氏稽古略》卷三说,始见他于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 ,开成三年 (838) 入寂,世寿一百四十三岁以上;四、《隆兴编年通论》卷二十五说,他于开成三年 (838) 学瞻九流 贯通诸宗 澄观国师,从小就聪颖过人,俊朗高逸,弗不可以细务拘。《法界五祖略记》说他,目光夜发,昼仍不�。七行俱下,日记万言。解从上智,自天纵之。 《宋高僧传》也说他,多能之性,性自天然。所学之故,为昨抛舍。鲍靓记井,蔡邑后身。博学强记,过目不忘。他的头脑犹如现代的计算机一样,即能储存大量的资料,又能随意流出新颖的思想。他九岁上,进入越州天应山宝林寺,在体真禅师的启蒙下,就能翻阅经、律、论三藏。十四岁上遇恩试《经》得度,正式穿上袈裟,在霈禅师的精心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并讲述了《般若》、《涅槃》、《莲华》、《净名》、《圆觉》等十四部经和《起信》、《宝性》、《瑜伽》、《唯识》、《俱舍》、《中》、《百》、《因明》等九论,较早地研习了佛教经典,为他打下了深厚的佛学理论基础。唐 肃宗至德二年 (757),澄观国师二十岁,从越州开元寺著名的昙一律师受具足戒,学习南山行事止作,并讲《律》藏。同年,又礼常照禅师受菩萨戒,成为一名大乘佛教的菩萨僧。自此之后,他便遍礼名山,四出参学。在唐代佛教这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中,他像一只翱翔的蜜蜂一样,到处采集花粉,充实自已,准备酿出更多更甜的蜂蜜。肃宗乾元年间 (758—759),他至闰州 (今江苏镇江市) 栖霞寺,从醴律师学习相部律。不久,又返回越州开元寺,再从昙一僧统学习《南山律》。前面说的南山行事止作,即是南山律,因道宣曾在陕西终南山研习四分律,故名。相部律,是因法砺律师曾居相州研习戒律而得名。它们是律宗中的道宣派和法砺派。澄观国师三番两次地研习律宗诸派的理论,这对形成他的高尚人格和其华严宗风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之后,他到金陵 (今南京市) 玄璧法师那里学习并弘传关河三论。三论,就是姚秦鸠摩罗什在长安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关河,就是罗什及其弟子弘扬三论的陕西关中。这三论是佛教三论宗的立宗经典。所以,《宋高僧传》中说:“三论之盛于江表,观之力也。 ”倾之,他又去参谒闰州牛头山庄严寺的慧忠禅师和余杭径山的道 (法) 钦大觉禅师,深究牛头禅法。旋又至东都洛阳同德寺参礼荷泽神会的高足无名禅师,研习荷泽宗的禅法。从此,他掌握了南宗禅法的真髓。接着,马不停蹄地又去复见慧云禅师,了达北宗禅理。至此,他将南北禅法融会贯通,受用终身。禅律是佛教各个宗派的修持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澄观国师在筑好实践的基础上,便转入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 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之后,他即诣智者大师曾在过的建康 (今南京市) 瓦官寺,传授《大乘起信论》和《涅槃经》。接着又至法藏大师处学习新罗元晓的《大乘起信论疏》。《涅 经》讲人人本具佛性,《起信论》讲佛性“本觉”。澄观国师不厌其烦地研习这两部经典,无疑对印度佛教的中国化进程起了推波助浪的作用。随后,澄观国师到钱塘 (今浙江杭州) 天竺寺听盛阐《华严》的法诜大师传授并温习《大华严经》。法诜大师是慧苑的弟子,慧苑是华严三祖贤首法藏的弟子。法诜曾作《刊定记纂释》二十一卷,批评慧苑的《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于此, 澄观国师深得其奥,故法诜大师对他说:“法界宗乘,全在汝矣!”(《法界宗五祖略记》)无疑,这对澄观国师在批判慧苑思想,继承贤首法藏的华严思想上,起了拨乱反正的巨大影响。接着,澄观国师便抱着瞻礼贤首法藏旧居的崇敬心情去了终南山,认真地研究了贤首大师的《还源记》,得出了“明以照幽,法以达迷。然交映千门,融冶万有,广大悉备,尽法界之术,唯《大华严》”(同上) 的结论。这就为他今后的研究工作确定了方向。大历七年 (772) ,他又至浙江剡溪,从成都慧量法师再次研习三论。这就为他以后破邪显正的华严理论奠定了良好基础。大历十年 (775) ,澄观国师到达苏州,从天台九祖湛然 (711——782) 学习天台《止观》、《法华》、《维摩》等经疏,掌握了理论思维颇高的天台宗趣。这对他以后批判地吸收天台宗的思想起了显著的作用。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繁荣。儒佛道三教鼎足发展,佛教诸宗争奇斗艳,大大促进了人们的理论思维。生活在这一时代的澄观国师,欲要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除了依凭自己的天资之外,还得旁求秘藏,壶奥必臻,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于是,他就不辞辛劳地遍礼名山,广泛深入地参谒硕德名僧,认真细致地研究律宗、三论宗、禅宗、天台宗和华严宗等佛教宗派的教义和修持。三十年的艰辛努力,终于使他熟练地掌握了佛教哲学的理论,栖心于真如佛境。但他那旺盛的求知欲又驱使他扩大知识领域,进一步攀登理论思维的高峰。所以,他曾自谓曰:“五地圣人,身证真如,栖心佛境,于后得智中起世俗念,学世间技艺。况吾学地,能忘是心?”(《宋高僧传》卷第五《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于是,他又“翻习经、传、子、史、小学、《苍》、《雅》、天竺《悉昙》诸部异执、《四围》、五明、秘咒、仪轨,至于篇颂笔语书纵,一皆博览”(同上) ,遂使他成了一位学贯中西、通达儒释、禅教兼通、融合诸宗、博学多能的名僧。 膺服华严 驻锡五台 自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 (421) ,佛驮跋陀罗于扬州道场寺译出六十卷《华严经》之后,就传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到魏齐时候五台山已成了中国北方研习《华严经》的重镇。唐朝则天大足元年 (701) , 蓝谷沙门慧祥撰的《古清凉传》就说, 五台山为文殊道场, 是“出于金口,传之宝藏”的事情。这对于僧人来说,就是不容置疑的真理。大历三年(768) 到大历六年 (771) 期间,代宗诏澄观国师参予不空三藏于长安大兴善寺的译场。此间的大历五年 (770) 七至十月,不空三藏在五台山验收金阁寺的兴建工程,并为代宗修功德。当年返回译场的不空三藏,一定将五台山文殊道场的佛教盛况传达给了澄观国师。前面说过,澄观国师本来就对载此山名的《华严经》倾心膺服;况且作为“七佛之师”和“佛母”的文殊菩萨又具有破邪显正的般若大智,这对于天生“上智”的澄观国师来说,也不能不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所以,当他辞谢代宗及出译场之后,即刻开阐《华严》。当他每次讲到《菩萨住处品》时,不得不“审文殊随事,观照五顶”(《法界宗五祖略记》)。因此,在唐代“学佛者多宗旨于五台”的学潮下,即于大历十一年 (776) 至五台山,住在大华严寺的般若院。澄观国师在此参观寺院、礼拜圣像、巡礼灵迹。寻入峨眉山,瞻礼普贤菩萨。 后仍返回五台山,仍旧住在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朝夕钻研《大华严经》。时寺主贤林和合寺僧人恭请澄观国师讲《华严》和《法华》诸经,并演诸论,前后长达五载。澄观国师常对众僧叹曰:“《华严》旧疏,文繁义约。况文殊主智,普贤主理,二圣合为毗卢遮那,万行兼通,即《大华严》之义也。吾既游普贤之境界,泊妙吉祥之乡原,不疏毗卢,有辜二圣矣。”(《宋高僧传》卷五《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于是,他就旦暮策怀,思维造疏,且自华严寺迁住般若院。澄观国师还对僧众曰:“余来圣地,旷劫希逢,欲屏交游,澄心造疏,可能为余建阁一座,于上造疏可乎?”(《广清凉传》卷下) 寺主贤林答应疏主,募工起手,不日而就。时有无著禅师,躬自书梁,王体羲迹,十分可观。功毕之后,疏主于上起立制疏道场。从“兴元元年正月开始,至贞元三年十二月绝笔”(《宋高僧传》卷五《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历时四年,写成《经疏》二十轴,即今流行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六十卷。该《疏》继承了贤首宗旨,经前开十门玄谈,释文以四分分科,是一部注疏《大华严经》的七处九会之文。《疏》成之后,即于贞元四年 (788) ,受并州节度使马遂和代州都督马朝光之请,讲其《新疏》,每每座列千僧,聆听讲解奥旨,真是盛况空前也。后又为僧睿等百余讲者, 造《随疏演义钞》四十卷、《随文手镜》一百卷。贞元七年(791) ,河东节度使李自良恭请澄观疏主至太原崇福寺讲解《新疏》。唐德宗闻其风声,遂遣中使李辅光宣诏入都,问佛法大意。但澄观疏主苦辞,德宗终于敕允。寻入蒲州 (今蒲县) 中条山栖岩寺 (今属永济市) ,弘扬《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奥旨。据《法界宗五祖略记》载: “贞元十二年 (796) ,宣河东节度使礼部尚书李诜,备礼迎师入京,诏同�宾三藏般若翻译乌荼国所进《华严》后分梵夹。 ”师承睿旨,于四月帝诞节前进京为止,澄观国师在五台山断断续续地住了二十一年。澄观国师在其《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卷四十五之三《诸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中说:“始本暂游,日复一日,倾驰圣境,一十五年,作疏至斯,正当十载。 ”其间,他前后游台40 余次, 讲解《经》、《论》五载,撰写《新疏》和《随疏演义钞》十年,二项合计整整一十五年。澄观国师对五台山最大的贡献是,他根据五台山气候清凉兼地有五顶之特点,在其《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的《诸菩萨住处品》中曰: 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同时,澄观国师还以密典的思想,将文殊菩萨的五髻、五智等,比附于五台山的五座台顶,这样便把五台山和《华严经》中的清凉山及《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中的五顶山联为一体,遂把五台山确定成了文殊菩萨的道场。于是,五台山就成了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而誉满全球了。这不能不说是澄观国师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生历九朝 七帝门师 前面说过澄观国师是一位德高望重、博学多能的高僧、老寿星。他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738) ,卒于唐文宗开成四年 (839) ,享年一百零二岁。其生经历了唐代的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文宗等九个朝代。这九代皇帝都不同程度地尊崇佛教、护持佛教、利用佛教为其统治服务。而他们对于五台山的佛教,则是“尤当建寺度僧,切宜祗畏”(《清凉山志》卷五)。这是因为,在军事上,五台山是一处重要的战略要地;在宗教上,五台山是一个文殊信仰中心。所以,历代封建王朝都把它看作一个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镇国道场。而五台山又是一个地灵人杰、高僧辈出的宝地。澄观国师就是唐代五台山佛教中的一位皎皎者。他深深懂得“不依国主,法事不立”的个中三昧,因此,当他早在恩师法钦国一禅师荐他于代宗之后的大历三年 (768) 时,代宗皇帝就诏他入宫,与密宗大师不空三藏于长安大兴善寺译经,任命他为润文大德。一天,代宗皇帝问他佛经大旨,他答得井然有序,津津有味,使帝言下顿悟,遂受到代宗皇帝的尊重,事以师礼,赏赐弥厚。大历六年 (771),译经完毕,进上所译经论,共计七十七部一百二十卷。是年,澄观国师34 岁,即当上了皇帝的老师。从此,他的声望日增,开了他与唐代七帝结缘的先河。 唐德宗贞元十一年 (795) 十一月,南天竺乌荼国师子王向大唐帝国贡上他手书的《华严》后分梵夹,并赍奇香御节往礼五台山。其书曰:“南天竺乌荼国……师子王,稽首和南于大支那国五顶山中曼殊室利摩诃菩提萨�足下,伏愿我此流通圣教,开化支那,功德因缘,唯圣证知。 ”于是,德宗想起五台山上的父皇之师澄观法师,即于贞元十二年 (796) 敕河东节度使礼部尚书李诜,敬香于五台山铜瓦殿,并备礼迎接澄观国师入京,与罽(jì)宾三藏般若翻译此经。至贞元十四年 (798) 我皇御宇,德合乾坤。光宇万方,重译来贡。东风入律,西天输越海之诚。南印御书,北阙献朝宗之敬。特回明诏,再译真诠。光阐大猷,增辉新理。澄观顾多天幸,钦属盛明。奉诏译场,承旨幽赞。跃兢惕,三复竭愚。露滴天池,喜合百川之昧。尘培华岳,无增万仞之高。极虚空之可度,体无边涯,大也。竭沧溟而可饮,法门无尽,方也。碎尘刹而可数,用无能测,广也。离觉所觉,明万行之幽邃,佛也。芬敷万行,荣耀众德,华也。圆兹行德,饰彼十身,严也。贯摄玄微,以成真光之彩,经也。总斯七字,为一部之宏纲,则无尽法门,思过半矣。将契本性,非行莫阶,故演普贤行海。行起解绝,智证圆明矣。(《清凉山志》卷三)德宗听了澄观国师对《大经》的题解,非常高兴,随口赞曰:“妙哉言乎!微而且显。 ”遂赐“紫衲方袍”、“教授和尚”之号。同年五月,德宗皇帝又遣中使霍仙鸣诏澄观国师入宫,令造四十卷《华严经疏》 。师即奉旨撰《疏》十卷、 《行愿品经别行疏》一卷。 贞元十五年 (799) ,德宗诏受澄观“镇国大师”之号,进天下大僧录,统领全国寺院、僧籍及僧官补授等事宜,权倾一时。同年四月。德宗生日那天,帝又令有司备仪辇迎接教授和尚入到内殿,阐扬《大华严经》宗旨。师升座曰: 大哉真界,万法资始。包空有而绝相,入言象而无迹。妙有得之而不有,真空得之而不空,生灭得之而真常,缘起得之而交映。我佛得之,妙践真觉,廓净尘习。寂廖于万化之域,动用于一虚之中。融身刹以相含,流声光而遐烛。我皇得之,灵鉴虚极,保合太和。圣文掩于百王,淳风扇于万国。敷玄化以觉梦,垂天真以性情。是知不有太虚,曷展无涯之照。不有真界,岂净等空之心。华严教者,即穷斯旨趣,尽其源流。故恢廓宏远,包纳冲邃,不可得而思议矣。指其源也,情尘有经,智海无外。妄惑非取,重玄不空。四句之火莫焚,万法之门皆入。冥二际而不一,动千变而非多。事理交彻而两忘,性相融通而无尽。若秦镜之互照,犹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历历齐现。故得圆至功于顷刻,见佛境于尘毛。诸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佛。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一毫之善,空界尽而无穷。语其定也,冥一如于无心,即万动而常寂。海湛真智,光含性空。星罗法身,影落心水。圆音非叩而长演,果海离念而心传。万行忘照而齐修,渐顿无碍而双入。虽四心被广,八难顿起。而一极唱高,二乘绝听。当其器也,百城询友,一道栖神。明正为南,方尽南矣。益我为友,人皆友焉。遇三毒而三德圆,入一尘而一心净。千化不变其虑,万境顺通于道。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入普贤之玄门,曾无别体。失其旨也,徒修因于旷劫。得其门也,等诸佛在于一朝。谛观一尘,法界在掌。理深智远,识昧辞单。尘黩圣听,退座而已。 (同上) 当此之时,德宗也听得凝神入定,朗然大觉,顾谓群臣曰:“朕之师,言雅而简,辞典而富,扇真风于第一义天,能以圣法清凉朕心,乃以‘清凉’赐为国师之号。 ”(同上) 于是,中外台辅重臣都以八戒之礼事之。清凉国师声望倍增,名扬四海。 永贞元年 (805),李诵即位,是为顺宗。早在他为太子时,就曾遣书致问“心要”于五台山清凉国师,国师答曰: 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深能广。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无终无始,求之而不得,弃之而不离。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迷掩芘于空门。若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则物我皆如。直造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然迷悟相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弃影捞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影灭。若无心妄照,则万虑都捐;若任用寂知,则众行爰起。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觉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未离法界。言止则双亡知寂,论观则双照寂知,语证则不可示人,说理则非证不了。是以,悟寂无穷,真知无知。以知妄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亡之中道。(《隆兴编年通论》第二十卷)。 阐明了体悟至道的方法和道理。当即此时,顺宗还请澄观法师撰《了义》一卷,并《食肉得罪因缘经》一卷。当他登极之后,仍然事之以国师之礼,且诏师于兴唐寺,为他造普光殿、华严阁, 塑华藏刹、图法界会,形象地说明《华严经》的宗旨。 永贞元年 (805) 八月,李纯即位,史称宪宗。宪宗于澄观国师仍然事之以师礼。元和五年 (810) ,宪宗诏清凉国师入宫谈法。帝问:“《华严》所诠,何谓法界?”师曰: 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从本已来,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唯一真境而已。无有形貌而森罗大千,无有边际而含容万有。昭昭于心目之间而相不可睹,晃晃于色尘之内而理不可分。非彻法之慧目、离念之明智,不能见自心如此之灵通也。故世尊初成正觉,叹曰:“奇哉!我今普见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于是称法界性,说《华严经》。”总该万有,即是一心。无碍融通,故名法界。 (《清凉山志》卷三) 宪宗听了清凉国师对法界一词的解释,廓然有得,遂敕有司铸金印,迁国师统冠天下缁徒,赐号“僧统清凉国师”,主教门事,成了全国佛教的最高长官。 穆宗、敬宗在位时间不长,但都崇敬清凉国师,仍然事之以国师之礼,且都封他为“大照国师”。 太和五年 (831) 的一天,喜食蛤蜊的文宗皇帝的御馔中,有一只擘不开的蛤蜊,忽然变成了一位菩萨形像。文宗大惊,即诏太一山的惟政禅师入内问之。师曰:“物无虚应,此殆陛下信心耳。《经》云:‘应以菩萨形得度者,即现菩萨形而为说法。 ’帝曰:‘菩萨形今见矣,未闻其说法, 何也?’师对曰:‘陛下见此以为常耶非常耶?信耶弗信耶?’帝曰:‘非常之瑞,朕焉不信。 ’师曰:‘陛下闻其说法矣,何谓未闻?’帝大悦,遂诏天下寺院都立观音像。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二) 事后,文宗皇帝受心戒于清凉国师,且仍事之以国师之礼,并向国师表示誓不食蛤。开成二年 (837) ,文宗皇帝为清凉国师举行了百岁大寿大典,并赐予国师衣物食味,且加封其为“大统国师” 。开成四年 (839) 朕观法界,旷阒无垠。应缘成事,允用虚根。清凉国师,体像启门。奄有法界,我祖聿尊。教融海岳,恩廓乾坤。首相二疏,拔擢幽昏。闲气斯来,拱承佛日。四海光凝,九州庆溢。敞金仙门,夺古贤席。大手名曹,横经请益。乃师巨休,保余遐历。爰抒颛毫,式扬茂实。真空网尽,机就而驾。白月虚秋,清风适夏。妙有不迁,缘息而化。邈尔禹仪,焕乎精舍。 (《清凉山志》卷三) 清凉国师生历九朝,为七帝门师,是中国历史上担任帝师最长最多的一位高僧,也是对中国佛学乃至传统文化贡献颇大的一位哲学巨匠。他的出名,大大提高了五台山的声望,五台山也为有这样一位巨人而骄傲和荣幸。 著作宏富 风范永存 史称澄观国师过目不忘,日记万言,博学多能,才供二笔。体壮魁梧,百岁有二。勤奋著述,手不辍笔。因此,他有著作四百余卷,堪称著作宏富,天下稀有。现根据关于他的诸多传录,集录如下: 一、《华严经疏》二十卷。二、《随疏演义钞》四十卷。三、《随文手镜》一百卷。四、《华严纲要》三卷。五、《三圣圆融观》一卷。六、《大经了义备要》三卷。七、《了义》一卷。八、《华严》、《圆觉》、《四分》、《中观》等经论关脉三十余部。九、《七处九会》、《华藏世界图相》、《心镜说文》等共十卷。十、《心要》一卷。十一、《食肉得罪因缘》、《法华》、《楞伽》等《别行小钞疏》三十卷。十二、《法界玄鉴》一卷。十三、《镜灯说文》一卷。十四、《正要》一卷。十五、四十《华严疏》十卷。十六、《行愿品别疏》一卷。十七、《五蕴观》一卷。十八、《华严受菩萨心戒》一卷。十九、《略策》一卷。二十、《观经疏》一卷。二十一、《十二因缘观》一卷。二十二、《华藏刹海变相赞》。二十三、《四分律搜玄录序》。二十四、《证道颂》。二十五、《真妄偈》。二十六、《七圣降诞节对御讲经谈论论文》兼《一家诗笺表彰》等八十余卷。二十七、《十愿》。二十八、《遗嘱》等,总计四百余卷。下将上文未讲到缘由的有关书目简介于下: 一、《十愿》,是澄观国师从常照禅师受菩萨戒时的誓言,见于门人清沔所作的澄观国师的《行状》之中。二、四十《华严疏》十卷,是澄观国师在贞元十四年 (798) 五月于终南山草堂寺编成的注释书。三、《了义》一卷、《心要》一卷和《食肉得罪因缘》等,是澄观国师居五台山时为顺宗皇帝在春宫时所作。四、《华藏世界图相》,是永贞元年 (805) 时,澄观国师在新创的兴唐寺举行华藏刹法会时所作。五、《华严纲要》,是为齐抗、郑余庆、高郢等所讲《华严经》的提纲。六、《法界玄鉴》一卷,或云《法界观玄鉴》十卷,是元和二年 (807) 为南康王韦皋等所著。七、《策略》,也称为《四十二策问》。八、《遗嘱》,是澄观国师于开成四年 (839) 前面说过,澄观国师不仅受过具足戒和菩萨戒,也讲过相部律和南山律,而且在从昙一大师受菩萨戒时,还发过十大誓愿: 一、体不损沙门之表。 二、心不违如来之制。 三、坐不背法界之经。 四、性不染情爱之境。 五、足不履尼寺之尘。 六、胁不触居士之榻。 七、目不视非仪之彩。 八、舌不味过午之肴。 九、手不释圆明之珠。 十、宿不离衣钵之侧。(《法界五祖略记》 ) 这十大誓愿,对他的四肢、五官乃至心性,都作了严格的限制。如此做了,不仅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国家公民,而且也是一个遵守戒律的模范僧人。澄观国师做得如何呢?他说到做到,身体力行,如《宋高僧传》说他:“逮尽形期,恒依愿而修行也。 ”原始要终,一生做得很好,就是到了弥留之际,也没有一时一念离开他的誓言。《法界五祖略记》说,他到临终时召其高足、三教首座宝印大师海岸等嘱曰: 吾闻偶运无功,先圣悼叹。复质无行,古人耻之。无昭穆动静,无纶绪往复,匆穿凿异端,勿顺非辨伪,勿迷陷邪心,勿固牢斗争。大明不能破长夜之昏,慈母不能保身后之子。当取信于佛,无取信于人。真界玄微,非言说所显。要以深心体解,朗然现前。对境无心, 逢缘不动,则不孤我矣。 他告诉弟子们,偶然之治,非子之功;复质无行,非高尚人。他谆谆嘱咐弟子们,时势不显,事非不明,就不要参加宗派斗争。否则,穿凿顺非,就会迷陷邪心,流于异端;若要固牢斗争,就会遭到困兽犹斗的下场。他还十分伤感地说,诸法无常,我不能永久庇护你们。我死了之后,你们要以不动的真心去体悟真理,要以严格的戒律去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行,要以中道的思维方法去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真可谓关怀备至、叮咛至嘱、慈母心肠的肺腑之言呀!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王勃在《释迦成道记》中说:“无小而不大,无边而不中。 ”没有平川就显不出高山,没有假恶丑就显不出真善美来。不妨,我们就来看看同是唐代的著名高僧不空三藏的遗言吧!在《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尚表制集》卷第三《三藏和尚遗书》中说:“吾银、道具、五股金刚杵、三股独股铃,并留于开府”;“监使李大夫,吾银羯縻、金刚杵四个并轮留与”;“道场所有幡华,桢像诸功德等。毡、席、耨、铜器、瓷器、蠡杯,一切并舍入文殊阁下道场”;“有金八十七两、银二百二十两半,并将施入五台山金阁、玉华两寺”……这一《遗书》极似封建社会里的财主临终时将遗产分给子孙一样,哪有一点离尘脱俗的味道呢?哪有一点佛家那不蓄私物、舍弃荣华富贵的情操呢?这怎能和上述澄观国师那一篇充满真挚感情、寄予殷切期望、对境无心、逢缘不动、情操高洁、品格高尚的《遗书》相比呢?这怎能又和显通寺明代那“从来一衲之外无长物,恒随侍者无一人;如所建立,皆秉明一心;而金钱施利,曾无染指;随立随去,略无介怀;所成大刹十余处,无一弟子为居守;住则随缘,一毫不私;去则若忘,寸丝不挂;飘然若浮云之聚散、孤鹤之往来”(《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三十《敕建五台山大护国圣光永明寺妙峰登禅师传》)的妙峰祖师相比呢? 总之,澄观国师是一位勤奋好学、著作五车、思想深邃、品质莹洁的高僧、佛学家、佛教界的楷模、世俗界的人天师表。他有弟子千人,为人师者三十有八,海岸、寂光为首,东京僧睿、圭峰宗密独得其奥。他们四人称为澄观门下四哲,其宗密又是他的法统继承人。 另外,《宋高僧传》还说,澄观国师在世俗间,特别是在朝廷官吏中,也有不少崇奉者。其中,相国齐抗、太常韦渠牟,结交最深;故相武元衡、郑�、李吉甫、权德舆、李逢吉、中书舍人钱徽、兵部侍郎归登、襄阳节度使严绶、越州观察使孟简、洪州韦丹等等,咸慕高风,或从戒训。澄观国师一生尊荣高贵,死后也风范永存,万古常青。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境界是心现的,现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样子?为什么会有佛菩萨,会有天堂地狱?会有这么多差别?“唯识所变”。这么大的变化、差别是识变的。识是什么?我们今天讲心理作用。心现境界,但是心的作用会把这个境界转变,所以就变得非常非常地复杂。外面境界复杂,说明了我们能够分别的心复杂。《华严经》上讲了“妄想、分别、执着”三桩事,每一样里面那个复杂程度,无量无边!这才显示出十法界是这么来的,所以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