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 走出窘境需现代思维
2014/9/6   热度:172
本周新闻舞台上,“慈善”二字唱了主角。三件关乎慈善事,映照中国慈善发展的三大窘境:一曰理念不对;二曰路径不清;三曰结果不明。 先说理念不对。河南荥阳因上半年慈善捐款偏少,市委书记宣布要“打造慈善城市”,办法是在这六十多万人小城,依靠各乡镇、局委、街道办等设立1000个慈善组织,推出5000个慈善大使。此举引来谴责声一片。这是对慈善理解有问题的典型:一来慈善是基于人对他人苦难一种同情之后的自愿担当,属于人文主义层面,不能靠政府行政式的包揽;二来慈善事业水平并非只剩下“捐钱”一个标准,对志愿精神、义工服务、各类NGO形式缺乏认识。慈善形式单一;组织方式单一,说明我们对于“慈善”还缺少深刻的理解,做慈善还没有成为“常态”。 再说路径不清。台湾遭遇五十年来最大风灾,“惨烈程度不弱于汶川地震”。大陆各界纷伸援手,海协会组织18家理事单位捐赠1.11亿元,中国红十字会、侨联等也先后捐款,这些被誉为“患难见真情”的举动得到台湾各界肯定。但也有台湾记者在《南方周末》撰文,呼吁“大陆同胞不要吝啬爱心”,要让台湾同胞感受到“浓浓人情的温暖”。这位记者先生为何会有此般感觉?或许他感觉企业捐款不能完全代替个人捐款,而亿万普通大陆同胞真的吝啬爱心吗?当然不是,网络上充满了“想做点什么却不知道怎么做”的焦虑问询。一周后,一些捐赠渠道逐步公布,短信捐赠等便利方式也披露出来,大陆同胞表达感情才找到了更舒展的通道。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缺乏常态机制,过分依赖于特事特办的临时性动员,是路径不畅或容易被误解的根源所在。 最后说结果不明。什么结果?慈善款项用途。有学者公布调查数据称,汶川地震后收到了767亿元的款物,极可能80%左右流到了政府财政专户,变成了政府的“额外税收”。这引发了一通辩论。有专家认为,慈善捐款“购买”政府服务,是很尴尬的错误做法;民政部则回应称,这样的结果是“很现实的体制问题”。公众的忧虑则集中在“不得不”让政府使用,会不会滋生腐败,会不会真的把钱物用在救灾和重建上?可见,善款分配、使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相关信息不透明,可能严重伤害公众的慈善之心,并伤害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壮大。 发展慈善事业,要有“新思维”,要把慈善作为一件系统的事业来操作:观念上,需要对慈善有更透彻的理解,从狭隘的“捐钱”中走出来;程序上,需要有更多样的方式,从单纯的媒体组织、单位组织中走出来;过程上,需要有更多建立在透明之上的公信,从流向不明的困境中走出来;组织上,需要放手鼓励发展更多的民间组织,从政府大包大揽的垄断中走出来…… 也就说,理想的慈善文化,应该是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家知道怎么去做,可以选择各自喜欢的类型去做;大家随时随处可以做,就像网络购物、给朋友发短信息一样简单;大家随时可以监督,非常清晰地知道我们的付出会收到怎样的效果……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慈善事业发展的比较晚,慈善文化还非常薄弱,既然本周从不同层面集中地暴露出了我们慈善发展的问题,就应该以此为契机,作出全面的反思。 全新思维之下,应该是一些具体而微的努力。尤其应该看到:这些年在慈善问题上,对现实困境有很多探讨,已经释放了很多民间智慧,但整体改观仍难令人满意。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推动改变的力量不足,过多停留在“讨论”层面。民政部门应该制定慈善事业发展规划的中长期目标,对当前慈善事业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化解列出时间表,推动有序、快速发展;加强民间组织的开放度,对各类NGO组织有计划的实施帮扶,尽力减少现实阻力。总之,要有新思维,更要尽快有步骤地“起而行”,不能继续容忍“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统统不要”。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这个世间人,心量很小,嫉妒心很重,容不得人,看到别人有好处,自己心里就很难过。你发心学佛,你周围的这些人,看到你想学好,心里很难受,想方法障碍你,想方法陷害你,这个事情很普遍,到处都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心里就嫉妒、难过,这个毛病是众生无量劫以来都有的,不要教的,与生俱来的。佛法教给我们随喜功德,随喜功德是对治嫉妒,懂得随喜功德,懂得成人之美,就能把嫉妒的障碍打掉。随喜是什么?是成人之善,成人之美。看到人家做好事,我们生欢喜心,不但生欢喜心,我们还要尽心尽力地帮助他,这就是随喜。大家要晓知道,我有能力,我帮助他;我没有能力,我生欢喜心,他有多大功德,我得多大功德。他修那个功德好辛苦,我得来毫不费力,这个要有智慧!在世间人心量很小,我们要示现大心量;现在世间人都不能包容,我们要表现能包容,我们要做好样子给人看!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