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上师


2014/9/6    热度:110   

说实话,我想我不是一个适合谈有关对上师虔诚心的人,因为我没有虔诚心。这不是因为我的老师们有任何缺陷,完全因为我缺乏了一些东西。相信我,我的自我这么强,而虔诚心对自我而言是个坏消息;但另一方面,我研究过虔诚心,所以可能对它有一些理论上的知识。

为何需要虔诚心?

为何需要虔诚心呢?因为我们要成佛。某方面来说,成佛可以很简单地理解为从某些纠缠和执着中解脱出来。一直到我们脱离了这些纠缠和习气之前,我们将无止尽的徘徊在轮回中,经历各种的焦虑和痛苦等等。

这些痛苦的原因是我们基本的不安全感,我们总是怀疑自己存在与否。自我或对自我的执着,对于它本身的存在完全没有安全感。自我可能显得很坚强,但实际上却很不稳固。当然我们不会有意识地问这种问题,但潜意识里我们总是对自己的存在感到不安全。

我们试着用一些事物,像是朋友、金钱、地位及权利,以及我们每天所做的事件,例如看电视或购物,来证明及确定自己的存在。试着自己一人坐在屋里,什么事都绝对不做,早晚你的手就会开始找遥控器或报纸。我们需要被占据,我们需要忙碌,如果不忙碌就觉得不安全。

奇怪的是,自我不断地寻找打扰,然而打扰本身又成了一个问题,它不但没有帮我们安心,反而增加不安全感。我们执着这些打扰,且发展成另一种习性,一旦它成为一种习性,就很难去除,为了去除这个新习性,我们就必须发展出另一个习性。这就是事情演变的方式。

为了破坏这种习性,佛陀教导我们许多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些是非常技巧的方便法门,像是利用和情绪作朋友来克服它。释迦摩尼佛说的一个字,就可以使我们从这些束缚和习性中解脱出来。例如无常的教授,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听到有关无常、人身难得以及慈悲,就企图忽视这些被认为非常简单而且初步的教授,但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了解它。

修心

修道的精髓是证得无我的智慧。证悟这样的智慧之前,我们都不了解佛陀教授的精义。

为了证得这种智慧,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有弹性、可以被塑造—— 也就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心。如寂天菩萨所说,如果你想要很舒服的走路,有两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一者将整个大地覆盖上皮革—— 但这非常困难;或者只要穿上一双皮鞋,即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同样的,要训练及降服每一种烦恼,或者依照自己的愿望来改变世界是困难的。事实上,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这也就是为何佛教强调修心,要使心能够被塑造并具有弹性。

只是心具有弹性仍然不够,还必须了解心的本性,这非常困难,因为这要了解无我的智慧。无始以来我们即在轮回里,我们的习性很强,完全被迷惑住了,因此这种智慧很难展现。

那怎么办呢?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得到这种智慧——累积功德。如何累积功德呢?根据一般佛教的看法,累积功德的方法是要具备出离心,思量无常,克制加强自我的因和缘,致力增加智慧的因和缘,避免伤害其它众生等等。大乘是藉由对众生的慈悲来累积功德。

简短而言,成佛需要智慧;智慧需要有功德。如何有功德呢?根据大乘,必须有慈悲心及菩提心,希望一切众生得到解脱和自由。

上师的加持

金刚乘以具有许多善巧和方便闻名,其中有些很简单,最重要的一项是“净观”,对上师的虔诚心是净观的精髓。胜乐金刚续的注释中说:“透过上师的加持和慈悲,可以在一剎那得到大乐、证悟空性以及轮涅合一。”这段话就是谈佛性。

佛教最究竟的教授说,你具有佛性;换句话说,你已经具备完整佛陀的品质,但你需要认知这件事,因为无法认知,所以你才在轮回中飘荡。根据龙树的讲法,佛没有说需要舍弃轮回才能成佛,佛是说你需要见到轮回即是空性,轮回没有真实存在的本质,这和说你需要认知到自己基本的佛性是一样的。

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认知内在的佛,其中最快、最容易的是接受上师的加持,这是为什么需要对上师有虔诚心。

例如,你可能正在做恶梦,梦中有个恶魔,突然间,有人对你泼了一桶冷水,你醒来了。冷水并不真的使恶魔消失,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恶魔,这只是一个梦。但另一方面,作恶梦时,你的痛苦是真实的,这个对你泼冷水的人是真的非常仁慈和特别。如果你有很多功德,你就可以遇到这样的人,对你泼冷水;反之,如果你没有功德,你可能永远无法从恶梦中醒来。

上师的传承开始于金刚持或普贤王如来,老师告诉我们,金刚持或普贤王如来就是我们心的本性。也就是说当我们往上追溯这个传承,最后找到的是我们的心,也就是自己的本性。上师并不是一个全能的教父,需要崇拜及服从,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上师是自己佛性的显现。

在普通的情况,我们可以说上师告诉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小孩可能不知道热铁会灼伤人,所以他的父亲会告诉他,并保护他不被灼伤。上师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时候,也是为了保护你。

在金刚乘,上师所做的更重要。你一定已经听过很多次了,你的身、语、意和五蕴,从无始以来就是清净的,但我们不能证得。如敦珠仁波切所说:“正因为真理这么简单,所以人们无法了解;像是我们的睫毛,它这么靠近,以致于无法看见它。”不能认知的原因是缺乏功德,上师的角色是给予我们灌顶,并介绍这种清净——最后,直接指出心的本性。

检视上师

伟大的持明吉美林巴曾说:“刚开始时,先分析上师是很重要的。”如我之前所言,我们与生俱来就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人,因此很容易成为猎物。我们制造了各式各样的错误,以致于最后难以解决。

开始跟随一位上师之前,应该对佛法先有很好的了解。我并不是说你要完全了解,但至少要有一些认识。你应该分析、怀疑、批判、争辩,并试着利用逻辑和思考的方法找寻错误。

但当你在做这些的时候,不应该像新闻记者寻找错误一样,这里的目的是找寻道路,不是找寻错误。所以在研读佛教时,应该想想这条道路是否适合你?是否有意义?这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去纽约,雇了一个导游,我们至少对纽约在哪里应该有点概念。去找个导游,但自己却完全不知道纽约在东方、南方或西方,这是我所谓的“灵感的疾病”。只是找一个外貌、谈吐以及行为具有吸引力的导游是不够的。你应该对纽约在哪里至少有一些知识,如果在旅行的途中,导游有些怪异的举动,你会觉得还好,因为你知道自己是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可能引导你走陌生或崎岖的道路,但只要你知道自己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没有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你完全不知道路径,你就不得不完全信任一个声称他了解一切的导游。如果你有很多功德,你可能意外的找到一个可以信任的导游,真的到达纽约,但如果我是你,我不会完全信任这种意外地成功。先分析这条道路,然后如果喜欢的话,你可以有一个、百个或千个上师。

接近上师

接下来要怎么做呢?一位伟大的萨迦派大师蒋扬嘉程说:“首先必须思考、深思熟虑,制造出虔诚心。”需要造作出虔诚心,也就是视上师为佛,使自己相信这件事。过一阵子,到了第二阶段,你会没有困难的看上师是佛。最后,在第三阶段,你会证悟到自己就是佛。这是金刚乘特别的方法。

如我刚开始所说,我没有真正的虔诚心,没有视上师为佛,但我试着这样去思考、去想他是佛,这就是造作或捏造的虔诚心。开始时,认为所有我们看到上师的错误,都只是自己的投射,真实的情况是上师具有所有佛的品质,上师是佛、法、僧,他是一切。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思维,也许你会觉得无意义,但实际上这非常逻辑的——毕竟一切唯心。因为自己的染污,所以一开始很难视上师是佛,我们必须一再地练习来习惯它,然后一定可以如此运作。寂天菩萨曾说:“如果习惯了某事,这世界就没有什么困难的。”假设你生命中第一次走进酒吧,介绍认识了某人,因为以往业力的牵引,此人持续地给你有关混合不同的饮料的灌顶、口诀教授,龙舌兰酒加柠檬,不甜和甜的马丁尼——饮料的各种细节。

你是个非常虔诚和精进的学生,你练习喝酒。刚开始,酒会烧伤喉咙、伤害胃、也会醉,令你呕吐,隔天早上醒来时还头疼。但你以很大的热诚持续这样做,这就是所谓的加行。你不断的去找这个人,即使有时候他让你觉得难受,也不在乎,你是个非常精进的学生。直到有一天你的心和他的心合而为一:你知道所有有关酒的事,你知道如何饮酒。在这件事上,你是一个完美的饮酒传承持有人,你可以开始教导别人了。

上师的全面性

我们认为上师只能给予教授,只对某些特定的事情是好的,但对头疼或其它问题则未必如此,这种想法不对。任何问题,都可向上师祈祷,接受他的加持,使自己由其中获得自由。在一部密续中谈到:“多年修持生起次第以及圆满次第,或者多年持咒,皆比不上剎那忆念上师。”

跟随上师,你的行为应该如何呢?你可以将规范穿着、有规矩、有礼貌等等当成供养,但这并不真的重要。有两件事非常重要,应该永远不忘记,第一是不应该骄傲,因为你是来学习,来接受教授,来寻找菩提的。西藏谚语说:“骄傲的人就像石头一样。”不论你对它倒多少水,它永远不会湿透。骄傲就无法学习,所以调整到谦虚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是永远不要错失累积功德的机会,具有功德非常重要。看电影时,如果你不知道那是一场电影,而以为是真实的,那你就会感受到各种情绪的伤痛,但如果旁边有一个人告诉你:“这只是一场电影”,从那时起,你将从这种迷惑中获得自由。另一方面,如果你没有功德,当身旁的人告诉你说:“嘿,这只是一场电影”的时候,正好背后有人很大声咳嗽,于是你没有听到身旁的人所说的话,于是错过了了解的机会——这是因为没有功德。

如果没有功德,自我总是准备好依照自己的的方式来解释事情,即或老师给你最重要的教授,你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它。因此在这方面,与其试着比自我更聪明,还不如累积功德。如何累积呢?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你可以带个领带,看起来很帅,然后想:“这是对老师的供养。”如果你在晚上开车,看到街灯时,可以立刻观想这些成为对上师的供灯。如果自己无法做,而你看到别人这样做,至少随喜别人所做的。有许多可以做的事。敦珠仁波切说:“累积功德非常简单,事实上,这比累积不善行更容易。”

我们需要崇高广阔的态度,虔诚心是很广阔的。我想如果你有真正的虔诚心,每一件事都可以被视为是上师的示现。

(注:本文翻译自 2000 年 11 月份 Shambhala Sun 杂志 〈 www.shambhalasun.com 〉 。这篇有关虔诚心的演讲,是宗萨钦哲仁波切 1996 年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波达市,顶果钦哲仁波切圆寂纪念会上所讲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起心动念、一切的造作,哪怕造小小的恶因,都会留下种子,将来都会有果报。现代人不相信因缘果报,他为什么不相信?他没有真实的智慧,他不懂得这个道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