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从来没有消失


2014/9/5    热度:322   

中华的宝藏不是在你的背后,而是在眼前,是全球宝藏的一部分。我读经,发现现代的东西就蕴藏在其中。它的现代、超前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其实,现代的价值观不是今天才有的东西,可能就在传统文化中。

“应不应该读经”辩论的背后不简单

大概是在7年以前,我开始注意到在大陆开始有一些对该不该读经的辩论。心里想的是,这个问题不是很简单吗?经是当然应该读的。我自己是很多年以来一直在提倡,我们应该回头重读一下自己所有的经典。

因此,第一次发现大陆在开始辩论读经的议题的时候,自己理所当然地觉得那当然该读。可是,最近,对这场辩论了解越深,越发现这个问题不简单。

对于“读经”,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叫“读经”?我自己的理解是,所谓的“经”,在当年,在三千年前也不过就是一本畅销书而已。也就是说,两千多年前的韩非子,他肯定是当年的畅销男作家。可是,畅销书就像海浪里的泡沫一样,很快就不见了。那么,所谓的“经”,一定还有第二个因素,除了畅销书之外的,一定还得是“长销书”,有很长时间的销售期。

那么,像这次我自己的两本书,《孩子你慢慢来》是十周年纪念版和《野火集》二十周年纪念版,大家都把这两本书称之为畅销书,加上十年到二十年,就称之为长销书了。可是“经”的意思是说,它不是用十年或者二十年来衡量的,而是用一千年或者两千年来衡量的。所以,当今的书,一个人的思想,它能够在当时畅销,或者在后来变得长销,而且用一千年或者两千年的时光来淘汰它或是检验它,这个时候留存下来的书,就会成为我所理解的“经”。

可是,带着这样的对经的理解,我发现在内地,“经”已经简缩为儒家的经典。那既然是儒家的“经”的话,还附带着第二个联想,就是还包括了读经的方式,大家马上会联想到私塾的时代,小孩子在什么也不懂的时候背诵诗文,以消极的背诵来接受读经的方式。

我注意到在关于读经的辩论中,大家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是,怎么可以在我们追求现代化的今天,而仍旧在提倡一种当时的私塾式的,被动的,不是独立思考的读经的方法?根本就是乱读,不知道它在读什么东西。在这个层面来讨论的人,我并不觉得是关于该不该读经的核心的讨论,更像是在讨论教学的方法。我同时也注意到一种说法,就是“经”等同于统治者的统治术,或是一种愚民的手段。我自己觉得“经”本身是纯洁的、无辜的,它经过几千的时间考验,是值得我们去读的。不过我们要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对于“经”的理解,要把经和读经分开,这才是比较正确的做法。

中华文化是全球文化宝藏的一部分

我自己认为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在讨论到底该不该“读经”的时候,王安忆告诉我,她那个年代的跟文字的关系,跟中国传统文化的成长的经历,就文言文的那一块等于是废掉了,弄到最后反而是依靠翻译的文笔来作为养分。

我们讨论“读经”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个根本的问题要问,我们所有的知识分子跟评论者在辩论该不该读经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我们都读过经,知道“经”是一个什么东西,只有在那样的基础上,其实才有权利说到底该不该读经。而事实上,在大陆的历史发展的过去六十年中,“读经”这个传统,或者了解经典跟记录原典这个传统是被切断了的,有一个很严重的割裂。

我印象很深刻的事情是去年我在新加坡南洋大学作过一次演讲,谈到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跟背后的传统文化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问那天来听的人中,有多少是新加坡人的时候,举手的大概只有30%,其他70%都是大陆的。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的孩子的话,他说,先生你怎么会让我去接触经典,鲁迅先生早就说了中国书不可读!我是吓了一跳。这个年轻的孩子,他可能不知道,我们任何的主张可能都是看,你站在哪一块石头上,去作哪个判断。当鲁迅先生大声疾呼不要读中国书的时候,请问他是站在什么样的石头上做这样一个宣称呢?他是在中华文化,中国文字,所创造的余毒之痛的基础上来说中国文化的。那请问今天那个十八岁的孩子是站在哪块石头上,哪个平台上,来说中国书不要再读了?他是连那个“经”都没有,但是当他听到鲁迅说中国书不要读了,他完全没有考虑鲁迅是站在哪个基础上来做这样一个宣称。

我自己在“文革”时,遇到一个“老三届”,他跟我们年龄差不多,是北京出去的,当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他的正规的文化教育就被切断了。我再比较我们两个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北,我们和《论语》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跟他说我们是小学就开始读《论语》的,然后一直读到初中、高中和大学,仍旧读《论语》……等到我大三的时候,才开始了解它的价值观是什么。等我大学毕业之后,成熟了之后,我开始进入社会,开始进入自己的生活,这个时候我开始去检验我所看到的父母、师长的行为,社会的典范人物的行为跟我以前被教导的《论语》的价值观的差距在哪里。

而北京的好朋友说他小时候从来不知道《论语》这种东西。但是他到了美国之后,三四十岁的时候,他第一次拿出《论语》来从头学起。他说他对读《论语》的反应呢,是醍醐灌顶,满身出了一身汗的感觉。他与我是倒过来的,他先发现的是具体的行为,并不知道《论语》的真正哲学是什么,读了抽象理论之后,再回过头来将抽象理论套在行为上去,与我们跟古典和经典的关系恰好倒过来。可是他说,如果他一辈子都没有回头去读《论语》的话,他对自己的行为会永远没有一个历史纵深跟历史的参照。

所以,我们的讨论不在于经该不该读,我们的讨论是应该站在现代的时空里,中国人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态度,在讨论中,好像是说,你到底是要拥抱自己的传统文化,即以读经的代表的宝藏呢?或者是抛弃这一块,而面对全球的宝藏呢?这其中有一个二分法,即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全球建立二分的对立,你如果要拥抱传统文化,那么你对现代这个概念如何理解?这种对立,我自己觉得恐怕是有点问题的。

在我自己的浅薄的观察中,中华文化的宝藏本身也是全球文化宝藏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我后来的重新思考中,它其实是我们在面对全球化这个快速发展的趋势里头,自己在面对传统文化,判断出传统文化里头的价值观,有哪些是能够与我们追求的现代的概念重合的,是这样一种选择,而不是为了读经而读经。读经只是前面的问题,依靠是后面价值观的问题。

传统和现代不是两个互异的概念

现代化的概念,我们有很多困惑。提起现代化,它等不等于西化?传统文化的问题是放在前面的问题,它到底有没有问题,还是处于后面的东西?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重审。

我想从价值观的层面来看读经的问题,如果说我们今天讲到了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然后呢,是哪些词汇是在传统文化这一层,哪些词汇是现代化的范畴?传统文化中的词汇有:仁义道德,忠孝,专制,中庸,阶级,等级观念,等等。现代化的概念里面的词汇有:理性,法制,自由,互联网,工业,市场,个人权利。有没有人想过,这样的分法存在问题?

我们讨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其实背后我们是在讨论价值观的实质。我们很容易认为,传统文化是既穷又不幸的,现代化带来的是财富和幸福。这样的观念可能存在问题。

当我重新读那些经过三千年的淘汰和检验留下来的畅销书、长销书的时候,每一次都感觉到经里面包含的内容是如何现代、如何超前。当我沉入其中去读的时候,我会发现,它的观念、价值观完全是属于右上角,而现在的很多流行的书里,很多流行的观念里,我发现有许多观念反而是属于左下角的。基于这样的理由,我想说,读经是必要的,因为你在没有读经的时候,你还何从去谈,经是什么东西?先是把它搞懂,然后进入经的世界之后,发现它里面所蕴涵的现代的东西。

我相信进步不是一个直线型的发展,今天的两个本子,一个是中文的,一个是从希腊文翻成英文的,所呈现出来的世界、胆识、风华来领会今天的21世纪所发生的,不管是德国纳粹,还是文明史,它不是从一个国家,它会不断大到世界。现代的价值观,它绝对不是今天才有的东西,而是深藏在我们传统文化之中的,我们的传统文化跟西方的传统文化,跟阿拉伯的传统文化。

所以,问题根本不在于我们是不是要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或者是拥抱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面对的根本不是这样一个一分二的东西,而是所有的都可能深藏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传统和现代不是一分二的,不是两个互异概念。

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的世界价值观比较研究来说明,人们历经千年追求的价值观,往往早已蕴涵在先哲的思想之中。当国人流连于西方的现代化价值观时,其实应该回头望一望。因为传统不是需要常常打破或丢掉的盆,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厚土。

讨论是不是要读经,其实是站在现代时空的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究竟是拥抱自己的传统文化,还是拥抱全球的文化宝藏?中华的宝藏不是在你的背后,而是在眼前,是全球宝藏的一部分。我读经,发现现代的东西就蕴藏在其中。它的现代、超前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其实,现代的价值观不是今天才有的东西,可能就在传统文化中。

河流有明流,有隐藏的暗流。中国文化的厚度一直就存在着,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一部分被隐藏着。面对席卷而来的全球化,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冒出来,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龙应台专栏】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的人就不报怨吗?对,学佛的人是明白人,知道业因果报,他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这有前因,你得把原因找出来,明白之后,你就不会怪他了。一般的原因是什么?总的来说,一定是妨害他的利益,今天人讲的名利,所以他造这种业。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