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风景的光


2014/9/5    热度:218   

英国风景画代表人物透纳的代表性作品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位视光如上帝的画家,用恒久的创新影响了几代艺术家。

 “这次借出的,都是我们视作珍宝的透纳作品。”泰特美术馆的策展人伊恩·沃瑞尔(Ian Warrell)对4月23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的“泰特美术馆藏透纳绘画珍品展”的珍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多年来精专透纳研究,也是公认的透纳专家。展览共展出112幅珍品,包括油画和水彩,分作5个展厅11个部分,全面展示英国画坛巨匠透纳(J. M. W. Turner)各个时期创作的全景。

  透纳被视作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不仅是英国风景画的代表人物,也对水彩画登上历史的主舞台功勋卓著。他的晚期作品,对于后来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毕沙罗等等,有极大影响。“他做了很多的尝试和革新,对水彩的技法、水彩画的地位等等有很多贡献。他的创新精神,是留给艺术的最大的遗产。所以,现在泰特为英国当代有创新精神的年轻艺术家所设的大奖,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由于透纳在水彩方面的成就,展览中还有一个专门的环节,以循环播放的录像向人们展示,透纳那种透明发亮的颜色,是如何被画出来的。

  为工作而生活的画家

  透纳对艺术有狂热的追求,他后来的艺术风格常常被当时的评论家质疑,但除此以外,他自己的生活,完全不像笔下的作品一般多姿。“给透纳写传记,是非常难的工作。他的一生极度枯燥乏味,完全是为了工作而生活,他不会给自己任何假期。如果他有什么一直特别在乎的,那就是他在画坛上的地位。他总是把自己放到艺术史当中去考虑问题。”透纳在英国画坛一直地位稳固,从1790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作品进入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展览,那时他刚刚15岁。而他进入这个学院学习绘画的时候,不过14岁。

  但他并非衔银匙而生,他出生在考文特花园附近,“并不算什么特别高尚的地方,那时那里有不少不入流的生意。他的父亲是理发师,还制作假发。”沃瑞尔说道。透纳母亲则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后来透纳在艺术上的“疯狂行径”,也有人认为是受到母亲影响。此次展览中,有一幅透纳作品中非常少见的自画像,“是为向皇家艺术学院推销自己而做,可以看出,他的头发经父亲很精心地打理过。”24岁,透纳已成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候补会员,并且举家搬离考文特。所以也有说法是画正是为成为会员而做,“后来没有送给皇家美术学院,而是他自己收藏了。”

  “要说营销,透纳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自我营销头脑的人。”沃瑞尔半开玩笑地说道。透纳的确切出生日期,一直是个谜,“他把自己的生日改到了莎士比亚诞生的那一天,这同时也是英国的圣乔治日,4月23日。这能够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在透纳的年代,艺术家需要对自己进行认真的包装,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这点上来说,透纳做得相当不错。

  要有光!就有了风景

  “透纳早期比较注意迎合人们的爱好,他画那种尺幅很巨大的历史画,因为人们喜欢那种风格。他还学过普桑一类的法国画家的笔触,同样也是因为人们喜欢。”沃瑞尔认为,透纳自己的风格,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

  他画过《迦太基帝国的衰落》,这幅画“带有明显的克劳德·洛兰的风格,在透纳的心目中,这是最值得他模仿的画家”。“他另外一幅模仿洛兰的画《狄多建立迦太基》现在就和洛兰的《士巴女王海港登船》并列挂在英国国家美术馆。这也是他的要求,这样他就给人们提供了艺术史的观看视角,并置可以让人们看到光和空气的比较。”沃瑞尔指着《迦太基帝国的衰落》,位于画面中心位置的落日说道,“他的这幅画当中的落日,是有隐喻意义的,当时英法战事结束不久,他用落日来警示英国。”

  相对于他平淡的生活,他的遗言——“光即上帝”,可能更让人难以忘怀。

  “‘崇高’在18世纪的欧洲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而透纳的很多作品都让人们对‘崇高’有强烈的感觉。”1802年第一次去欧洲旅行归来之后,透纳深受欧洲的影响,画了很多有欧洲背景的作品。其中《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被视作“崇高”风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透纳的巨幅代表作之一。为了让观众从更直观的角度来观看,“透纳坚持展出的时候要平行于人们的视线,威胁说否则就撤出展览,我们在美术馆的布展也按照这个角度布展。”这幅气势恢弘的早期作品,迅速给透纳带来了更多声誉,于是他的画“很快就能卖完”,“他也开始尝试更多样的风格。”

  从欧洲归来,透纳更关注风景,常常去泰晤士河边写生,或者去收藏家的领地小住。“他在画中融合了普桑和克劳德对于光的表现手法和风格,而且把水彩的技法融入油画当中。”之前的油画,背景都是厚重的暗色,“他不是从暗底色开始,而是先用亮的底色,白色背景。这样画出来的风景会有透明的感觉。到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有新的绘画材料出现,他可以更好地表现黄色和红色,艺术风格出现了很大变化。”《佩特沃斯湖落日》是那一时期的杰作。

  透纳晚期的创作仍然十分先锋,当时的批评家已不太能接受他的做法,“说他的作品是怪人的怪作,就好像把厨房的材料倒在一起。”他的《诺勒姆城堡日出》、《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等等画作,就属于这些不被人理解的晚期画作。“有200多幅作品,一直到他死后才公开。1906年在欧洲的一个大展,对印象派画家影响极大。”沃瑞尔认为,透纳的影响力很持久,“他身上有很强烈的工业革命的背景。19世纪40年代,他就已经在画面上表现蒸汽船之类工业革命的成果了,但是到19世纪60年代,莫奈仍然觉得在画中表现这样的机器很难。”

  他一直影响到后来的抽象画家马克·罗斯科,“罗斯科在1966年,纽约现代艺术馆展出透纳作品的时候,还开玩笑说,‘这简直跟我画的差不多’。泰特现在也在做罗斯科和透纳的并列展,可以看出透纳对罗斯科的影响。”

  而在沃瑞尔看来,对光线的表现等等的风格技法,还不是透纳最伟大的遗产,“关键在于,他对自己的艺术充满了信念,而且坚定不移。”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国佛教吃素。中国的素食运动是梁武帝提倡的,这个要知道。 梁武帝读《楞伽经》,《楞伽经》里面讲“菩萨大慈大悲,不忍食一切众生肉”。他读了之后很受感动,自己从此以后就素食了,就不再吃肉。梁武帝是我们佛门的大护法,又是帝王之尊,他这一提倡,我们佛门里头就响应,所以素食运动是这么来的。许多人把吃素称为吃斋,这是错误的;把素菜叫作斋菜,这也是错误的。素食跟这个斋是两回事,不是一回事。斋是清净心的意思,心地清净是斋,饮食能够帮助我们心地清净。在佛门里面讲过中不食叫斋。中是日中,太阳正中,过了正中以后就不能再吃了,这叫持斋,不是吃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