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重在理论与实修的结合


2014/9/5    热度:326   

  近代学者研究佛教,不视佛家思想为传播,而视之为发展,因此提出“原始佛教”这个名相。意思是说,唯“原始佛教”的理论,才是释尊本人的说法,其余佛家思想,无非只是后代佛家“发展”出来的思想体系。

  在这种学术风气下,于是发展为“批判佛教”,许多佛家思想都受到“批判”与否定。瞻望将来,佛教的危机必趋深重,这即是“纯理论”研究造成的危机。

  其实一切佛教思想,均宜站在实修的立场来体会。“四谛”、“十二因缘”、“般若”、“唯识”以及“如来藏”种种思想,无非都是修持的见地,非架空立一理论以求竞胜。因此在藏密宁玛派的续典与仪轨中,无论佛家哪一种思想,都有与之相应的修持方法。足见架空而谈理论,实非佛学的传统,只是近代学人在缺乏修持指导下,闭门研究文字的一时风气,而古代论师及阿阇黎,则从未有脱离实际修持而空谈理论者也。

  宁玛派立九乘次第,即是九个修持的体系。当中自亦不废所谓“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思想,依《阿毗达磨》摄为“有部”,依《阿含》摄为“经部”,视之为佛教思想的二大宗河——余二为“唯识”与“中观”,合为四宗河。

  如今藏密传播广远,学佛的人不少修密,但亦造成危机,即是只重仪轨的念诵而不寻求仪轨的见地,其缺失,恰与“纯理论”相对,一变而为“纯修习”。殊不知若无见地,则虽念诵仪轨亦无益。至于发展到唯依藏音念诵,那则更沦为事相,与真正的藏密止观修习,可谓判若云泥。有学者以为依藏音念诵修习,“加持力大”,那就更流为迷信。佛典当年用梵文与巴利文两种语言传播,许多密乘仪轨亦由梵文译藏,那么,何以藏译则有加持力,而汉译则无呢?这即是修密行人陷于事相从而陷于迷信,而致迷信藏密的心理。

  希望本丛书(编者注:指《传统文化典籍导读丛书》)的读者,能知理论与修持必须互相配合。理论为基,修持为道,由是得果,是故基、道二者实不相离,相离则根本谈不上学佛。

  ——选自《见修法鬘 杂阿含经》

谈锡永先生画作

  相关丛书:

  (1)《见修法鬘》

  定价:¥28.00元

  作者:谈锡永

  出版发行: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4784—3

  序 / 杂阿含经 / 异部宗轮论 / 大乘成业论 / 解深密经 / 阿弥陀经 / 唯识三十颂 / 唯识二十论 / 小品般若经论 / 金刚经 / 心经 / 中论 / 楞伽经 / 法华经 / 十地经 / 大般涅槃经 / 维摩诘经 / 菩提道次第略论 / 密续部总建立广释 / 四法宝鬘 / 因明入正理论

  附录一 / 《传统文化典籍导读丛书》旧版总序

  附录二 / 天鼓雷音

  附录三 / “如来藏”的“本来面目”

  附录四 / 密行者与“神秘家”

  跋

  观世音与大悲咒

  序

  第一章 家家观世音

  观自在.观世音 / 观世音名号释义 / 观世音菩萨来源

  第二章化身无尽观世音

  观音应化身 / 观音与上帝及其他 / 鱼篮观音 / 水月观音 / 白衣观音 / 密宗的观音 / 千手千眼观音

  第三章《大悲咒》是观音咒

  《大悲咒》的功德 / 《大悲咒》旧译 / 《大悲咒》音译 / 《大悲咒》梵文对音 / 《大悲咒》释义 / 《大悲咒》修持法 / 四十二观音手 / “大悲咒水”修法

  附录

  藏传《大悲咒》

  作者简介

  (2)《传统文化典籍导读(全21册)》

  作者:谈锡永

  ·出版社:中国书店

  ·页码:604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7806633960

  ·条形码:9787806633960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进入谈锡永专栏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要拿敬佛的心去敬一切人、敬一切事、敬一切物,这是佛教给我们的。我们对佛恭敬,对人不恭敬,那就错了。我们对人不敬就是对佛不敬,我们对佛的礼敬里面就有欠缺,就不圆满了。对善人要敬,对恶人还要敬,为什么?善人、恶人都是人,善人、恶人都有佛性,善人、恶人将来都要成佛。真心待人处世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因为南无阿弥陀佛是无量觉,样样都要觉、事事都要觉、时时要觉、处处要觉,觉而不迷,这就叫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