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下的省思


2014/9/5    热度:161   

一、前言

英国作家迭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在《双城记》中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去年(2009)秋天爆发的金融风暴,让全球陷入自1930年美国经济大萧条、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以来,另一次的重大事件。此时此刻我们倒可以反过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在危机中反省,在浴火中重生,是当今受伤者最重要的课题。

然而如何反省、自伤痛中走出来?本文以“人文精神的再现”为主轴,把佛教教义中所能提供的方式略举出来,期能对当前疲软的局势与人心有所帮助。个人能力有限,但关怀世界的心意无限,这是本文的撰述动机,也是对世界佛教如何因应全球化提供一份刍议。

但是为何选择《阿含经》与禅宗作为论述重点,一方面是篇幅的限制不得不缩小范围,一方面是本文以“息贪”出发,自《阿含经》切入;又以“潇洒面对人生”为终,选择禅宗的人文精神为发挥重点。虽未尽完备,但有“以小见大”的期许,这是首先要说明的。

二、从金融风暴谈起

去年(2008)秋天,世界性的金融风暴排山倒海地袭来,肇因于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出现了问题。所谓“出问题”简单地说是指“用高于市场的利息利率,放款给信用有问题的借贷者”,这本是一种高风险的交易,但在冒险性格及投机心态的催化下,买卖双方均无视于市场伦理而过度扩张,终于引爆了易燃弹。当时抵押贷款的业务出现漏洞,窟窿愈挖愈大,导致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再也撑不住,负债达6130亿美元后声请破产;接下来的情势便如春风燎原一般不可收拾,自美国开始燃烧并波及全世界。由于美国经济霸权的崩溃,全球也就牵一发动全身地跟着一一沦陷,冰岛就是严重之例。

再看台湾,初估就有新台币八百亿元投资部位认列损失,这是直接影响,其间接冲击更大,包括造成信用紧缩、出口与民间消费下滑、失业率攀升、裁员减薪不断,随之而来的社会、家庭、治安等问题,让人民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管子 牧民篇》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当肚子填不饱的时候是不能侈谈礼节教孝的。

这个全球性风暴说穿了就是“贪”字作祟。说“贪”言重了,不如说“诱”——身为凡夫俗子,谁能抵挡诱惑?当金融机构以投资、理财等美名吸引买者,买者为了高利而向这类商品靠拢,诱惑之手伸出了,也注定双方因之建立起一个祸福相倚的生命共同体之命运。

贪或诱惑也不一定是罪恶,至少它让人保持了冲刺的动力。但若因个人的利益而伤害他人、无视于别人的哀号,这就和吸血鬼没两样。在历史上“贪”经常是动乱之源,它使人成了经济动物、欲望奴隶,故而减贪、止贪、息贪就成了宗教家的呼声。连老子都说“无欲则刚”,正是提醒我们欲望使人意志软弱、性格走样。

如何息贪,佛教教义有精采的教说,以下举《阿含经》为例。

、“息贪”的培养

《阿含经》中沙门团体的修行观,最重视“息贪”的培养。贪嗔痴之三毒经常与戒定慧之三学相对应,因为三毒像熊熊火焰燃烧内心,它能把平日累积的修行成果轻易地摧毁,故而所有修行者对于三毒,尤其居首位的“贪”无不戒慎恐惧。《杂阿含经》中说: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说心解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

让“心得解脱”的方法无他,断喜贪之心是也!然而断喜、断贪谈何容易?于是便要倒推回去,起厌离心、起正观心,乃至于追溯源头——当观色无常,色无常还不够,还要观受想行识皆无常。

世间无常相,万法迁流变化,念念不住生灭灭已。然而凡夫为生活、为前途忙碌奔走,很少反观自心,一旦面临烦恼与祸患则不知如何面对;故而经常起无常想不失为较佳途径。

平日如何起无常想?笔者认为最简易的方式是观人的生老病死。观自己:今日之我与二十年前之我有何不同?观他人:七十老人其幼儿时期是何模样、二十年后又健在否?如此一一类推扩而充之,则必发现人生不过是一场处处较劲的游戏。自己和自己、和别人、和时间竞赛,直至生命终止,是一段漫长而疲倦的过程。明白这样的处境,做到知、明、断、离欲,心自然能得解脱,亦必能断“苦”之根源。至此,则无惧于生死、真正做到“忧悲苦恼灭”。

一般人皆以小乘阿罗汉为态度消极、焦芽败种的自了汉,但别忘了《阿含经》中的世尊——释迦牟尼佛正是不折不扣的阿罗汉比丘。他洞悉人生真相,发出警语,是出于对众生的慈悲与爱护。

因购买雷曼兄弟所发行的连动债而遭巨额亏损者,应得到深刻的“无常”教训,也体验了“苦”之真谛,这似乎是另一种收获了。同时亦显示出《阿含经》的教学不但不消极,反有积极面对人生的功能。

同时,“息贪”又与“舍”相应。佛陀时代有一位王子名叫无畏,问佛“何因何缘众生清净?”佛告以修七觉支法, 其中一段如是说:

修定觉支已,定觉满足。定觉满足已,贪忧灭,则舍心生,修舍觉支;修舍觉支已,舍觉支满足。如是,无畏(按,王子名)!此因、此缘众生清净。

世尊说,修完前五觉支之后进入“定”的修习,贪忧之心渐灭,之后进入“舍”,如是则能得心之清净。故“舍”是最终、最难的一关,因为一切“得”都要放下、扬弃,回归于最原始的状态(在般若经典名之为“无所得”)——清净,这才是心解脱、慧解脱。

以上略举两段经文,以息贪、舍心作为今日面临困难者的因应之道,吾人当可体会佛陀的睿智与苦口婆心。

四、人文主义下“禅”之意涵

人文主义源于十四世纪左右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世界观。顾名思义是以“人”为本,依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摆脱神学的束缚,让“人”享受思想自由与群体之间的包容与尊重,傲然地横亘于宇宙之中。其生命力是活泼的、跃动的,而非禁锢的、教条的,故而此运动的开展象征人类精神文明向前迈进一大步。

佛教是否有人文精神或主义?这个问题应由另一个角度来回答。

本来人文主义是为扬弃中世纪神学道德的教条与约束,回归于人本,不过演变至近代,人文主义与宗教结合反倒发展出新的格局与面貌。由此观之,佛教教义处处皆是人文主义或精神的展现,那是因为无论是《阿含经》中的解脱观或是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皆是以尊重自己、善待他人为目的,这都是人文主义的重要信念。尤其是解脱观表面上看来是压抑自我,以出离、证果为最高目标,其实在笔者看来“不自由”反倒是最大的“自由”!因为心境得到解脱、一切都无所畏惧,又有何不自由?故而佛教虽无“人文”之辞,却有“人文”之实,理由在此。

笔者还要特别拈出:中国的禅宗充满浓浓的反省、批判与解放,是最接近人文主义的主旨与精神者;以下就依禅宗的特质作一论述。

禅宗教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乃根植于对“人”与“心”的意义与价值之肯定。每一个人皆是独立的个体,每一颗心也都是思维的发动者,无绝对的“是”或“非”,因此凡是合乎世俗语言与逻辑者都遭到破斥!那是因为语言有其限制,以有限的语言去传达无限的意涵,如何可能?例如红花与白花,“红”、“白”是吾人在社会制约下的名词,其实红非红、白非白;红可以是白、白可以是红,端看吾人的需要而设。这不是标新立异或是无理取闹,而是我辈生活在制约下太久,不敢去颠覆它、反动它!

就拿梁傅大士知名的禅诗来说,诗云:“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看似癫疯之语,其实是禅宗揭橥“不死在句下”、荡相谴执的精神之表现。因此当我们看到男人穿裙子、病房里有男护士、女性担任救火队员、庄子丧妻竟然鼓盆而歌……都要惊诧,其实禅宗公案里比起上述现象更光怪陆离者,多之又多!

因此不要把公案当作趣味来欣赏,而应当作一种生活理念——以合乎自然、又不违背世间法则的态度,从容而潇洒,无欲又无求。则上自金融风暴、下至感冒发烧,皆无能奈我何!

在印度,“禅”原为为定境、静虑之意,但中国人把它改造成为对于“心”的体悟,它是不可说、不能言诠的,纯粹诉诸于智觉与直证。“禅”是中国人发扬人文精神具体的成果,也是自由的、活泼的生命观照。

五、结语

佛教不仅有丰富的义理,更充满实践精神,只是众生在忙碌之中容易忘失本心。而人文精神的真谛在于它超越种族、地域、语言,传达一种紧密相连的情感与淑世关怀。金融风暴让我们体悟到共业之可怕,也深觉世界已是个地球村,大家皆同处于一艘船上,乃不可分割、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前村有难,后店绝无可能幸免;唯有自助、互助,才能共同创造愿景。

本文以《阿含经》佛陀对弟子的教示、禅宗的处世哲学为主题,期待在这不安的年代中,能把失落已久的人文精神再度提振起来。21世纪的今天佛教已是世界性的宗教,散居各地的佛教人士应发挥热情,把佛教深刻的教义传播出去,成为多灾多难时局下的一记暮鼓晨钟。

曹郁美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候选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厌恶别人,你的烦恼现前,你的心永远被外面境界转,心被外境转的是凡夫。你没有一点怨恨,心平气和,你丝毫伤害都没有受;不但不受伤害,你增长智慧、增长福德。你看,佛的这些教训多重要!所以你这一生要过最幸福的日子,你一定要随顺佛陀的教诲,不能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