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仁爱粥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2014/9/5    热度:189   

“人人享有慈善,仁爱触手可及”是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的理念,也是“仁爱心栈”的栈训。

在北京南城广外红莲社区里,有个“仁爱心栈”社区服务站,每天早晨都为小区的居民免费提供爱心粥。这一小小的善举,唤醒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建立起人们彼此间久违的信任。

记得我第一次到“仁爱心栈”,那是两个月前一个寒冷的凌晨。那时我穿着厚厚的冬衣,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一个桥头,顺着河西岸向南走去。漆黑的天空伸手不见五指,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有些痛。走着走着,我看到路边一栋高层楼房一层的灯光,一丝暖意让我感觉——这就是心栈吧!

我快步走到门口,门上果然写着“仁爱心栈”。当我毫不犹豫地推开门走进去时,一下子被大家的问候惊呆了。虽然第一次来到心栈,有些紧张和羞愧,但当看到大家其乐融融而又紧张有序地制作着“仁爱爱心粥”,我也被融化了,急忙脱去外衣,洗过手就想去帮忙。

这时一个叫刘军的专职义工让我坐下,并为我介绍这里的情况:“现在上班的人都很忙,早晨没有时间起来熬粥,而晨起喝一碗粥对健康很有益……”她带着我与各位志愿者打招呼,随后看到大家忙碌而高兴的样子,我也就跟着忙了起来。这时天已经完全大亮了,刘军为我们盛好了爱心粥,陈慧栈长为我们准备好了主食。我端起一碗粥,慢慢地喝了一口又轻轻地放下了,用心品味着这爱心粥。这时从厨房走出一位大爷,刘军告诉我们,这位是贾师傅,从早晨三点一直忙到现在。贾师傅略显疲惫,但却面带微笑和我们打招呼,我从心里敬重这些最可爱的人。

这碗爱心八宝粥的制作方法是用几十种材料经过多次研究规范起来的,每天的用量都记在一个本子上,从配料到下米要经过好几道程序。这可不是一碗普通的粥,它可是经过无数次精加工,带着志愿者的祝福与微笑精心熬出来的。

在奉粥的时候,我们在文昭老师的示范下,学习着将盛好粥的碗双手捧在眉间,恭敬地说一句祝福语,将仁爱微笑奉献给大家。奉粥的志愿者统一服装,静静地排成两行走在粥车的后面,那种美好的感觉是用钱换不来的。更妙的是当我们到达奉粥的地点时,新老朋友都非常自觉地在车旁排好队伍等候喝粥。我知道这是对志愿者最大的肯定。一位老大爷端起碗一股脑就把粥喝了个净光,又继续端了一碗喝,还不停地说:“你们真好!”一位推着小孩的老奶奶,一边喝粥一边遛弯,好不惬意!


仁爱奉粥现场

句句祝福,声声感谢……无论老人、孩子,无论民工、白领,彼此都唱着一首仁爱之歌,不觉之中近300碗爱心粥一扫而光。最后我们回到“仁爱心栈”,把工具清洗干净,放到消毒柜中进行消毒。就这样,我结束了第一次奉粥的实践,临走时还带了一些宣传材料。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这小小的一碗粥里好像是放了灵丹妙药,竟有这么大的力量。每位志愿者的笑容和那奉粥的场面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慈善”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只有现在我才感到它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一百次的心动不如一次的行动,我要用我的行动加入到仁爱队伍中去,也就是从那天起,我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仁爱的大家庭。

在随后与仁爱人共同奉粥的两个多月里,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反思了自己过去五十多年的人生。我想要从现在开始学习去做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在这里,我真的庆幸和感恩仁爱慈善基金会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学会仁爱,体悟慈善。这让我打开了心灵的视野,还交了好多朋友,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愿古圣先贤的智慧,滋润我们的心灵家园,息止我们无尽的迷欲;愿“仁爱心栈”像星星之火点燃更多爱的希望;愿更多的朋友找到仁爱之家。


欢迎更多人来到仁爱之家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凡夫心里头念什么?念财色名食睡。佛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看看,世间人他不念佛,他念地狱,将来怎么会不到地狱去?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